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题杨补之梅花三叠图即用其三》
全文:
三叠忆我邓尉山,梅花不迟还不早。
友松微嫌太古朴,笑杏直厌邻乖巧。
三冬何足易此心,一枝业已写其照。
不必侈谈香雪海,倚石依岩无不好。
闻之三弄吹芦管,惜哉声律吾不晓。
此图恰合谱丝竹,至今犹见逃禅老。
渐入佳境叠叠奇,三友平山真压倒。
参考注释
三叠
(1).古奏曲之法,至某句乃反复再三,称三迭。 宋 苏轼 《仇池笔记·阳关三迭》:“余在 密州 , 文勛 长官以事至 密 ,自云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
(2).三首。 宋 岳珂 《桯史·李白竹枝词》:“是夜宿於驛,梦 李白 相见於山间。曰:‘予往謫 夜郎 ,於此闻杜鹃,作《竹枝词》三叠,世传之不子细,忆集中无有,三诵而使之传焉。’”
(3).犹三通,三遍。 宋 梅尧臣 《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诗:“书之空自知,城上鼓三叠。”
(4).犹三折。指 庐山 三迭泉 。 宋 戴复古 《庐山》诗:“九叠屏风三叠水,更无诗句可形容。” 元 李洞 《庐山记》:“四围峦障欲合,泉若琼帘,从空悬布,为三叠而下。”
邓尉
山名。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南。 汉 有 邓尉 曾隐居于此,故名。以产梅著称。 清 赵翼 《树海歌》:“ 邓尉 香雪 黄山 云,犹以海名巧相借。” 清 龚自珍 《病梅馆记》:“ 江寧 之 龙蟠 , 苏州 之 邓尉 , 杭州 之 西谿 ,皆产梅。”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爰於公暇先访名刹 寒山寺 ,近而 虎邱 、 山塘 、 石湖 、 黄天荡 诸名区,远而 灵巖 採香径 、 天平 白云泉 、 司徒庙 古柏、 邓尉 梅花,一一均揽其胜。”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乾隆名句,题杨补之梅花三叠图即用其三名句
猜你喜欢:
- 题五代刁光胤写生花卉用宋孝宗御题韵·其三·独石丛葵乾隆〔清代〕
- 蓬岛瑶台八咏·其七·月台乾隆〔清代〕
- 经筵毕文渊阁赐茶有作乾隆〔清代〕
- 齐安今秋酒殊恶对岸武昌酒可饮故人潘主簿时张耒〔宋代〕
- 览蜀宫故城作宋祁〔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