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暮春启跸恭谒泰陵顺途先阅永定河前岁所筑缺口仍以回銮之便遂奉皇太后安舆历览淀池运河诸工及永定河下口诗以志事》
全文:
春露萦思合上陵,阔行况阅两年曾。
撰辰兹发旧程熟,便道先看筑堰增。
黄染丝条笼柳陌,绿抽针剡坦麰塍。
清明已近拜瞻切,上巳宁关宴赏徵。
毕礼翕河仍劼毖,别途启辇豫居兴。
观民问俗无非事,惜费禁繁有所应。
叠幸舫舆体益适,间陈歌舞乐逾胜。
惟希长奉大安御,亿万斯年福履膺。
参考注释
清明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节日里人们扫墓和向死者供献特别祭品
上巳
旧时节日名。 汉 以前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 魏 晋 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不必取巳日。《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於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宋书·礼志二》引《韩诗》:“ 郑国 之俗,三月上巳,之 溱洧 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拂不祥。” 唐 席元明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日惟上巳,时亨 有巢 。”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三月》:“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觴故事,起於 晋 时。 唐 朝赐宴 曲江 ,倾都褉饮踏青,亦是此意。”但也有仍取巳日者。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一折:“今日乃三月初八日,上巳节令, 洛阳 王孙士女,倾城翫赏。”
关宴
亦作“ 关讌 ”。亦作“ 关醼 ”。 唐 宋 进士关试后所举行的宴会。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述进士下篇》:“大燕於 曲江 亭子,谓之‘曲江会’。 曲江 大会在关试后,亦谓之‘关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知己恶及第》:“﹝ 郑隐 ﹞既及第而益孤。上过关讌,策蹇出京,槃桓 淮 浙 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讌名》:“关醼:此最大宴,亦谓之离筵。” 宋 王禹偁 《初拜拾遗游琼林苑》诗:“关宴曾游此缀行,五年为吏别仙乡。”
见“ 关宴 ”。
乾隆名句,暮春启跸恭谒泰陵顺途先阅永定河前岁所筑缺口仍以回銮之便遂奉皇太后安舆历览淀池运河诸工及永定河下口诗以志事名句
猜你喜欢:
- 仙霞岭歌陈淳〔宋代〕
- 随笔乾隆〔清代〕
- 过铅山鹅湖登妙峰寺李弥逊〔宋代〕
- 王火井见过先以诗寄用韵二首洪咨夔〔宋代〕
- 爱玉女洞中水既致两瓶恐后复取而为使者见绐苏轼〔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