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太和元会恭南面,丹雘维新旭彩明

太和元会恭南面,丹雘维新旭彩明

乾隆元旦试笔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元旦试笔》

全文:
璿玑顺斗转鸿钧,一气群雍万象新。
岁值屠维赤奋若,乐调太蔟九参寅。
宵衣旰食从头起,图易思艰切已频。
四德乾元大资始,体仁宁望物怀仁。
岁首先殷祈岁情,土牛愿叶利农耕。
恒钦天视自民视,静听宫声是吉声。
竹爆响连蛰雷发,松㿽烟结瑞云卿。
太和元会恭南面,丹雘维新旭彩明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太和

见“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间冲和之气。《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义:“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汉书·叙传上》:“沐浴玄德,禀卬太和。”《文选》作“太龢”。 唐 元稹 《竞渡》诗:“数极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积为丰登之庆。”

(2).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唐 刘长卿 《同姜濬题裴式微余干东斋》诗:“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 宋 司马光 《论燕饮状》:“伏望陛下当此之际,悉罢燕饮,安神养气……无益奉养者,皆不宜数御以伤大和。” 宋 陆游 《蓬户》诗:“白头万事都经遍,莫为悲伤损太和。”

(3).谓太平。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华委世。” 李善 注:“太和,谓太平也。”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思与海内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兴。”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昔闻有 明 全盛日,长养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恽敬 《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

(5). 魏 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 明帝 继体承统, 太和 改元,德泽流布也。”

(6).雅乐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元会

皇帝于元旦朝会群臣称正会,也称元会。始于 汉 。 魏 晋 以降因之。《晋书·礼志下》:“ 魏武帝 都 鄴 ,正会 文昌殿 ,用 汉 仪,又设百华灯。 晋氏 受命, 武帝 更定元会仪。”《宋书·礼志一》:“正旦元会,设白*虎樽於殿庭,樽盖上施白*虎,若有能献直言者,则发此樽饮酒。” 南朝 梁武帝 《罢凤凰衔书诏》:“一日元会,太乐奏凤凰衔书伎。” 唐 杜审言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诗:“明朝元会日,万寿乐章陈。”

南面

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南而坐。帝位面朝南,故代称帝位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易·说卦》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庄子·盗跖》

南面召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丹雘

(1).可供涂饰的红色颜料。《书·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斲,惟其涂丹雘。” 孔颖达 疏:“雘是彩色之名,有青色者,有朱色者。” 宋 周必大 《二老堂杂志·记恭请圣语》:“﹝上﹞从至 翠寒堂 ,栋宇显敞,不加丹雘。”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印色》:“今之紫粉,古谓之芝泥;今之锦砂,古谓之丹雘,皆濡印染籀之具也。”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祠宇﹞规模宏壮,丹雘彰施,备极绚烂。”

(2).涂饰色彩。 唐 罗隐 《谗书·木偶人》:“其后 徐 之境以雕木为戏,丹雘之,衣服之。” 元 方回 《估客乐》诗:“养犬喂肉睡氊毯,马厩驴槽亦丹雘。” 清 龚自珍 《与人笺》八:“门庭丹雘,奕奕华好。”

(3).比喻君王的恩泽。《文选·颜延年<和谢监灵运>》:“伊昔遘多幸,秉笔侍两闺。虽慙丹雘施,未谓玄素睽。” 李善 注:“丹雘,喻君恩也。”

(4).犹言藻饰。 清 吴伟业 《送宛陵施愚山提学山东》诗之三:“伊昔 嘉 隆 时,文章尚丹雘。”

维新

反对旧的,提倡新的。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

乾隆名句,元旦试笔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乾隆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