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惠能 《菩提偈》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惠能的《菩提偈》
全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参考注释
佛性
(1).佛教名词。谓众生觉悟之性。《涅槃经》卷二七:“我常宣説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北齐书·杜弼传》:“闻卿精学,聊有所问,经中佛性、法性,为一为异?”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五:“此迺泥土瓦砾合成,安得有佛性耶?” 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论》:“宗--今立法性即佛性。”
(2).借指礼佛修行之心性。参见“ 佛性禪心 ”。
清净
(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尘埃
(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菩提树
印度的一种著名的榕属植物,因植株高大,寿命长和在经济用途上为虫胶的来源而著称,它与孟加拉榕的区别在于无支根
明镜
(1) 明亮的镜子,比喻完美的典范
谦恭礼节的明镜
(2) 明察;明鉴
今提五个首级首告,望相公老爷明镜。——《古今小说》
惠能名句,菩提偈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 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荀子《荀子·非相》
-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戴圣《礼记·学记》
-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资治通鉴·后周纪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