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轼的《破琴诗(并引)》
全文:
旧说,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与道士邢和璞出游,过夏口村,入废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永禅师书,笑谓琯曰:“颇忆此耶?”琯因怅然,悟前生之为永师也。
故人柳子玉宝此画,云是唐本,宋复古所临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还朝,宿吴淞江,梦长老仲殊挟琴过予,弹之有异声,就视,琴颇损,而有十三弦。
予方叹惜不已,殊曰:“虽损,尚可修。
”曰:“奈十三弦何?”殊不答,诵诗云:“度数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弦。
此生若遇邢和璞,方信秦筝是响泉。
”予梦中了然识其所谓,既觉而忘之。
明日昼寝复梦,殊来理前语,再诵其诗,方惊觉而殊适至,意其非梦也。
问之殊,盖不知。
是岁六月,见子玉之子子文京师,求得其画,乃作诗并书所梦其上。
子玉名瑾,善作诗及行草书。
复古名迪,画山水草木,盖妙绝一时。
仲殊本书生,弃家学佛,通脱无所著,皆奇士也。
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
谁云十三弦,音节如佩玉。
新琴空高张,弦声不附木。
宛然七弦筝,动与世好逐。
陋矣房次律,因循堕流俗。
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曲。
参考注释
书生
(1) 读书人
白面书生
(2) 指抄写的人
学佛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
通脱
通达脱俗,不拘小节
性通脱,不事仪形。——《南史·任昉传》。也作“通侻”
表以 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三国志·王粲传》
无所
(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 汉 枚乘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上不负汝,为此不祥,将死无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郑玄 注:“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橈。”《通典·食货九》:“ 后魏 初至 太和 钱货无所用也。” 明 陈文烛 《<少室山房笔丛>序》:“大哉 孔子 !博学无所成名。” 瞿秋白 《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艺术的价值’也是美--抽象的美,无所附丽的美。”
奇士
奇异的人
苏轼名句,破琴诗(并引)名句
猜你喜欢:
-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荀子·劝学》
-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
-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七回》
- 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
-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 白云亭郑道〔宋代〕
- 菩萨蛮(十之七)邓肃〔宋代〕
- 八月二十四日吴当〔元代〕
- 重阳前二日喜雨答泗州郭从事宋祁〔宋代〕
- 送陈怀叔赴上皋酒官却还都下陆游〔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