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篆书《开母庙石阙铭》
作者:不详 书体:篆书 2017-04-11 18:16:26
汉代篆书欣赏:《嵩山开母庙石阙铭》整拓,为乾隆淡墨精拓本。纵88.5厘米,横231厘米。汉延光二年(123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东汉延光三年(123年)刻,阙以石条垒成。在河南省登封县嵩山开母庙遗址。“开母”原名“启母”避汉景帝名讳而改,启为夏禹子,铭记夏禹治水事迹。是《嵩山三阙》之一。铭文分成二段,《金石萃编》载:每段均高一尺八寸五分,宽八尺九寸五分。字凡共二十行,满行十二字,下段题名十行,满行七字。《开母庙石阙铭》的篆书,书法古朴,是汉代篆书的名迹。较《少室石阙铭》为严谨,比李斯诸刻方紧,而秦篆浑朴茂美之气,’尚依稀可见。近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其“茂密浑劲”不为过誉。
此阙石质粗劣,历时久远,故缺损亦多,《校碑随笔》以“玄”字右下角未损者,为明代拓本。上海艺苑真赏社有影印本行世。清冯之鹏评此铭:“汉碑皆隶书,其篆书者绝少。此与《少室铭》实一时一手所作。篆法方圆茂满,虽极剥落,而神气自在。其笔势有肥瘦,亦有顿挫,与汉缪篆相似。”
铭文记述鲧和大禹治水事迹。篆书与《少室石阙铭》近似,惟字体稍小,体势方古。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茂密浑劲,莫如《少室》、《开母》,汉人篆碑,只存二种,可谓世之鸿宝,篆书之上仪也。”阙位于河南登封嵩山南麓万岁峰下。
漢嵩山三闕銘(泰室石闕、少室石闕、開母廟石闕銘之總稱)乃吾國古代書法之瑰寶,尤以少室石闕和開母廟石闕篆書為著。余數年前得舊拓漢三闕銘并嵩高山請雨銘、穎川太守題名,雖紙墨尚佳,惜為剪裱本,難見整拓韻致,時以不得見全拓為憾。近日河北滄州藏家趙君建峰兄屬余題其所藏開母廟石闕銘整拓額首,因寄示所藏漢三闕全拓,始得償所愿。幸甚至哉!因記數語于側。
己丑金秋于吳興城北虛白樓,和齋。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东汉书法,可方便查询。
猜你喜欢:
- 《裴岑纪功碑》东汉碑刻,全称《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顺帝永和二年(137)立于巴里坤。此碑记载了敦煌太守裴岑击败匈奴呼衍王侵扰、克敌全师的
- 拓片 原石藏山东省济宁市博物馆 此碑全称《汉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又名《北海相景君碑》。汉汉安二年(143)
- 《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摩崖隶书。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为顺帝初年的
- 东汉《任城王墓刻石》,隶书, 山东济宁萧王庄墓群。济宁市城北3公里萧王庄一带,原有9座高大的土冢。
- 阳泉使者舍熏炉铭,铭文13行凡47字,西汉。是器传为西汉时期铜器,无详细考据资料。其铭文书法点画圆匀平直近乎篆,结体
- 崔瑗字子玉,涿郡安平(今属河北)人。东汉学者、书法家。早孤,鋭志好学,师从贾逵,明天文历数,京房《易传》,年十八游京师,与马融、张衡相友善。
- 东汉 王平君阙铭 阙高220cm 宽57cm 四川成都市出土
- 《三老掾赵宽碑》拓片 青海省图书馆藏此碑又称《三老掾赵宽碑》,简称《赵宽碑》。东汉光和三年(180)
- 延光残碑又称“都官是吾碑”,东汉延光四年刻,康熙六十年(1721)山东诸城超然台故址出土。书体篆隶结合,风格茂密朴厚。 
- 中国甘肃省武威市汉墓中出土的简牍。统称武威汉简。1959年,人们在武威磨嘴子墓群6号汉墓中发现了469枚27298字的仪礼简。这批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