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行草《刘中使帖》
作者:颜真卿 书体:行草 2016-08-23 12:45:06
颜真卿《刘中使帖》约书于大历十年(775年)。墨迹。行书,信札。28.5×43.1厘米。凡8行,计41 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又称《瀛州帖》,著录首见宋《宣和书谱》,无书写年月。《刘中使帖》是颜行草书中字体最大的。文曰:“近闻刘中使至瀛州,吴希光已降。足慰海隅之心耳。又闻磁州为卢子期所围,舍利将军擒获之。吁足慰也。”
是帖流传有绪。据《清河书画舫》:“颜真卿大字《瀛州帖》,为宋宣和御府 故物,元初藏张可与家。”又据帖后王芝题跋: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王芝曾从张啸江处以陆柬之《兰亭诗》、欧阳询《卜商帖》易得。明嘉靖间归项元汴“天籁 阁”,后辗转落入厂肆。民初归李石曾。帖内钤有“三槐”、“悦生”二半印,“ 绍兴”、“张晏私印”、“王芝”、“项元汴印”等鉴藏印。后有元王英孙、鲜于 枢、张彦清、白湛渊、田师孟及明文衡山、董思白等题识。明《戏鸿堂》帖亦有刻入。
刘中使,名刘清潭。大历十年(公元七九四)投降朝廷的前安禄山、史思明部将田承嗣又发动叛乱,占据瀛州等地,又派卢子期围瀛州,朝廷派兵攻击,吴希光投降,卢子期被擒押解京师,于十一月处死。当时颜真卿年已六十七岁,时在湖州任上,听到唐军两次军事胜利消息传来,情绪激昂,书写了此手札。手札中未提卢子期处死,故应是是年十一月前写的。
这件作品,历来为书家们所重。元代鲜于枢评论说:“英风烈气见于笔端”张宴也称赞说:“观其运笔点画,端有闻捷慷慨效忠之态”。 明代文徵明认为在颜书存世墨迹中“此帖为最”。全帖气势磅礴, 笔力纵横矫健,呈现出一股英气豪爽之风度,运笔强劲秀拔,字与字之间的转笔处,时有牵丝实连,时有笔断意不断,运笔流畅,一气呵成。“耳”字末笔拖长竟占一行,其欣慰之情,借此线条一抒为快。且情无尽,意未完,故其下半篇之字比上半篇更大,如心之舒,而线条更加遒逸联绵。第五行二字相联,六行三字相联,七行四字相联,又似情激不已。董其昌称其“郁屈瑰奇,于二王法外别有异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颜真卿书法,可方便查询。
颜真卿书法欣赏:
- 颜真卿楷书《颜氏家庙碑》
- 颜真卿行书《蔡明远帖》
- 颜真卿楷书《陋室铭》集字
- 颜真卿楷书《麻姑仙坛记》大字
-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
- 颜真卿楷书《大唐中兴颂》
- 颜真卿楷书《谒金天王祠题记 ????》
- 颜真卿行书《湖州帖》宋仿本
- 颜真卿行书《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 颜真卿楷书《干禄字书》
猜你喜欢:
- 《巩宾墓志》,也称《巩宾暨妻陈氏墓志》,全称《周骠骑将军右光禄大夫云阳县开国男巩君墓志铭》。撰书不祥。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十月始
- 颜真卿《送刘太冲叙》书于大历七年(772年)。拓本。行书,序文。35.6×16.5厘米。凡22行,计159 字。浙江省博物馆
- 道光十四年(1888年),陕西蒲城出土一个一字不损的墓志,正书,三十七行,行三十七字,共一千二百九十二字,隋文帝仁寿三年(公元603年)立。
- 褚遂良《临王献之飞鸟帖》正书二十一行,纸本楷书,麻纸本,22×47.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后有元柯九思、王守诚二跋,《石渠宝
- 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帖》,传本,自署书于建中元年(780年)八月二十八日。楷书,纸本,告文一篇, 凡33行,计255字。日本中村不折
- 欧阳询的草书《千字文》(残卷)拓本从“比儿”起至全文结束,每行10字,计65行,650字,前文缺失。该帖蝉联起伏,凝结遒耸,载萧(子云)
- 李邕行书 书法欣赏《久别帖》(宋拓)释文:“久别,怀仰增深,即日奉。惟动静安胜。邕,此不足言,,言儿至彼多日。何时可令还家?谨
- 唐太宗得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命欧阳询临摹,刻石于学士院,拓赐近臣。五代梁移石汴都。辽耶律德光破晋后携此石北去,德光中途病死,石弃于杀虎林。
- 欧阳询《化度寺邕禅师塔铭》宋拓本 上海图书馆藏 海内孤本 国家一级文物《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唐李百药撰,欧阳询正书,刻于唐贞观五
- 李阳冰篆书《颜家庙碑额》 ,西安碑林藏。释文: 颜氏家庙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