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第12页):
- 前秦《邓太尉碑》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前秦《邓太尉碑》,全称《冯翊护军郑能进修邓太尉祠铭》,也称《郑宏道修邓太尉祠记》,俗称《邓艾祠碑》。前秦建元三年(367)刻,隶书,19
- 《广武将军碑》,亦称《广武将军口产碑并阴侧》、《立界山祠碑并阴侧》、《张产碑》。额书“立界山石词”五字。前秦建元四年(368)刻,隶书,纵32.5厘米,横20.5厘米,四面刻字。碑阳17
- 《范式碑》全称《汉庐江太守范式碑》,又称《范巨卿碑》。隶书,三国·魏青龙三年(235)正月立。仅存上截,12行,行6~15字,在山东济宁。碑主范式,字巨卿,山阳(故治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
- 《王基碑》,全称《东武侯王基碑》。三国魏隶书碑刻。景元二年立于洛阳。清乾隆初年出土于洛阳城北十五里,后移城中,嵌明德中学壁间。碑石仅存下半。碑字亦未刻完,其未著刀处犹可见朱书痕迹。《金石萃编》载:石高
- 三国·魏《毋丘俭纪功碑》 公元1906年, 吉林集安乡民筑路发现曹魏安邑侯平定 * 反叛纪功。 碑系赭红色含石英粒岩石凿刻而成,发现时只残余全碑之左上角,表面光洁,碑阴
- 三国·吴 苏建《禅国山碑》(传) 又称《封禅国山碑》、《天纪碑》。篆书,三国·吴天玺元年(276)立。43行,行25字。传为苏建所书。碑在江苏宜兴。《集古录》云:“孙皓天册元年,禅于国
作者:苏建 - 《谷朗碑》,三国吴凤凰元年(272年)刻,墨拓,整纸裱轴。纵293cm,横108cm。马衡先生捐赠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全称《吴九真太守谷朗碑》。隶书,三国·吴凤凰元年
- 《孔羡碑》。又名《鲁孔子庙碑》、《修孔子庙碑》、《封孔子庙碑》等,刻于三国魏黄初元年(220)。碑现置山东曲阜孔庙同文门内。该碑拓本纵188cm,横84cm,隶书,22行,
- 三国·魏《三体石经残石》 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又称《正始石经》。因用古文、小篆、隶书三极书体铭刻,故称《三体石经》。魏正始二年(241)刻。《三体
- 三国·魏 《魏公卿将军上尊号奏》 河南省临颍县繁城镇汉献帝庙藏 全称《魏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又名《百官劝进表》、《劝进碑》、《上尊号奏》。记东汉献帝末年,华歆、贾诩、王朗等对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