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一 列传第六十九
《北史》 作者:李延寿
○儒林上
梁越 卢丑 张伟 梁祚 平恒 陈奇 刘献之 张吾贵 刘兰 孙惠蔚
(族曾孙灵晖 马子结 石曜 灵晖子万寿) 徐遵明 董徵 李业兴(子崇祖)
李铉 冯伟 张买奴 刘轨思 鲍季详 邢峙 刘昼 马敬德(子元熙) 张景
仁 权会 张思伯 张雕武 郭遵
儒者,其为教也大矣,其利物也博矣!以笃父子,以正君臣。开政化之本原,
凿生灵之耳目,百王损益,一以贯之。虽世或污隆,而斯文不坠。自永嘉之后,
宇内分崩,礼乐文章,扫地将尽。魏道武初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
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
生员至三千人。岂不以天下可马上取之,不可以马上临之?圣达经猷,盖为远矣。
四年春,命乐师入学习舞,释菜于先师。明元时,改国子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
太武始光三年春,起太学于城东。后征卢玄、高允等,而令州郡各举才学。于是
人多砥尚,儒术转兴。献文天安初,诏立乡学,郡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
六十人。后诏大郡立博士二人,助教四人,学生一百人;次郡立博士二人,助教
二人,学生八十人;中郡立博士一人,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下郡立博士一人,
助教一人,学生四十人。太和中,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建明堂、辟雍,尊三老五
更,又开皇子之学。及迁都洛邑,诏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孝文钦明稽古,
笃好坟籍,坐舆据鞍,不忘讲道。刘芳、李彪诸人以经书进,崔光、邢峦之徒以
文史达。其余涉猎典章,闲集词翰,莫不縻以好爵,动贻赏眷。于是斯文郁然,
比隆周、汉。宣武时,复诏营国学。树小学于四门,大选儒生以为小学博士,员
四十人。虽黉宇未立,而经术弥显。时天下承平,学业大盛,故燕、齐、赵、魏
之间,横经著录,不可胜数。大者千余人,小者犹数百。州举茂异,郡贡孝廉,
对扬王庭,每年逾众。神龟中,将立国学,诏以三品以上,及五品清官之子以充
生选。未及简置,仍复停寝。正光三年,乃释奠于国学,命祭酒崔光讲《孝经》,
始置国子生三十六人。暨孝昌之后,海内淆乱,四方校学,所存无几。
齐神武生于边朔,长于戎马,杖义建旗,扫清区县。因魏氏丧乱,属尔朱残
酷,文章咸荡,礼乐同奔,弦歌之音且绝,俎豆之容将尽。永熙中,孝武复释奠
于国学,又于显阳殿诏祭酒刘钦讲《孝经》,黄门李郁说《礼记》,中书舍人卢
景宣讲《大戴礼夏小正》篇,复置生七十二人。及永熙西迁,天平北徙,虽庠序
之制,有所未遑,而儒雅之道,遽形心虑。时初迁都于邺,国子置生三十六人。
至兴和、武定之间,儒业复盛矣。始天平中,范阳卢景裕同从兄仲礼于本郡起逆,
齐神武免其罪,置之宾馆,以经教授太原公以下。及景裕卒,又以赵郡李同轨继
之。二贤并大蒙恩遇,待以殊礼。同轨云亡,复征中山张雕武、勃海李铉、刁柔、
中山石曜等递为诸子师友。及天保、大宁、武平之朝,亦引进名儒,授皇太子、
诸王经术。然爰自始基,暨于季世,唯济南之在储宫,性识聪敏,颇自砥砺,以
成其美。自余多骄恣傲狠,动违礼度,日就月将,无闻焉尔。镂冰雕朽,迄用无
成,盖有由焉。夫帝王子孙,习性骄逸。况义方之情不笃,邪僻之路竞开,自非
得自生知,体包上智。而内纵声色之娱,外多犬马之好,安能入则笃行,出则友
贤者也?徒有师傅之资,终无琢磨之实。贵游之辈,饰以明经,可谓稽山竹箭,
加之括羽,俯拾青紫,断可知焉。而齐氏司存,或失其守;师保疑丞,皆赏勋旧;
国学博士,徒有虚名。唯国子一学,生徒数十人耳。胄子以通经进仕者,唯博陵
崔子发、广平宋游卿而已。自外莫见其人。幸朝章宽简,政纲疏阔,游手浮惰,
十室而九。故横经受业之侣,遍于乡邑;负笈从宦之徒,不远千里。入闾里之内,
乞食为资,憩桑梓之阴,动逾十数。燕、赵之俗,此众尤甚焉。齐制,诸郡并立
学,置博士、助教授经。学生俱久差逼充员,士流及豪富之家,皆不从调。备员
既非所好,坟籍固不开怀。又多被州郡官人驱使,纵有游惰,亦不检察。皆由上
非所好之所致也。诸郡俱得察孝廉,其博士、助教及游学之徒通经者,推择充举。
射策十条,通八以上,听九品出身,其尤异者,亦蒙抽擢。
周文受命,雅重经典。于时西都板荡,戎马生郊。先生之旧章,往圣之遗训,
扫地尽矣!于是求阙文于三古,得至理于千载,黜魏、晋之制度,复姬旦之茂典。
卢景宣学通群艺,修五礼之缺;长孙绍远才称洽闻,正六乐之坏。由是朝章渐备,
学者向风。明皇纂历,敦尚学艺,内有崇文之观,外重成均之职。握素怀铅,重
席解颐之士,间出于朝廷;员冠方领,执经负笈之生,著录于京邑。济济焉,足
以逾于向时矣。洎保定三年,帝乃下诏尊太保燕公为三老。帝于是服兖冕,乘碧
辂,陈文物,备礼容,清跸而临太学,袒割以食之,奉觞以酳之。斯固一世之盛
事也。其后命輶轩而致玉帛,征沈重于南荆。及定山东,降至尊而劳万乘,待熊
安生以殊礼。是以天下慕向,文教远覃。衣儒者之服,挟先王之道,开黉舍,延
学徒者比肩;励从师之志,守专门炎业,辞亲戚,甘勤苦者成市。虽通儒盛业,
不逮魏、晋之臣,而风移俗变,抑亦近代之美也。
自正朔不一,将三百年,师训纷纶,无所取正。隋文膺期纂历,平一寰宇,
顿天钢以掩之,贲旌帛以礼之,设好爵以縻之,于是四海九州,强学待问之士,
靡不毕集焉。天子乃整万乘,率百僚,遵问道之仪,观释奠之礼。博士罄县河之
辩,侍中竭重席之奥。考正亡逸,研核异同,积滞群疑,涣然冰释。于是超擢奇
俊,厚赏诸儒。京邑达乎四方,皆启黉校。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
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中州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及帝暮年,
精华稍竭,不悦儒术,专尚刑名,执政之徒,咸非笃好。暨仁寿间,遂废天下之
学,唯存国子一所,弟子七十二人。炀帝即位,复开庠序,国子、郡县之学,盛
于开皇之初。徽辟儒生,远近毕至。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之下,纳言定其差次,
一以闻奏焉。于时,旧儒多已凋亡,惟信都刘士元、河间刘光伯拔萃出类,学通
南北,博极今古,后生钻仰。所制诸经义疏,缙绅咸师宗之。既而外事四夷,戎
马不息,师徒怠散,盗贼群起。礼义不足以防君子,刑罚不足以威小人,空有建
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其风渐坠,以至灭亡。方领矩步之徒,亦转死沟壑,凡
有经籍,因此湮没于煨烬矣。遂使后进之士,不复闻《诗书》之言,皆怀攘窃之
心,相与陷于不义。《传》曰:“学者将殖,不学者将落。”然则盛衰是系,兴
亡攸在,有国有家者,可不慎欤!
汉世,郑玄并为众经注解,服虔、何休,各有所说。玄《易》、《诗》、
《书》、《礼》、《论语》、《孝经》,虔《左氏春秋》,休《公羊传》,大行
于河北。王肃《易》,亦间行焉。晋世,杜预注《左氏》。预玄孙坦,坦弟骥,
于宋朝并为青州刺史,传其家业,故齐地多习之。
自魏末,大儒徐遵明门下讲郑玄所注《周易》。遵明以传卢景裕及清河崔瑾。
景裕传权会、郭茂。权会早入邺都,郭茂恒在门下教授,其后能言《易》者,多
出郭茂之门。河南及青齐之间,儒生多讲王辅嗣所注,师训盖寡。
齐时,儒士罕传《尚书》之业,徐遵明兼通之。遵明受业于屯留王聪,传授
浮阳李周仁及勃海张文敬、李铉、河间权会,并郑康成所注,非古文也。下里诸
生,略不见孔氏注解。武平末,刘光伯、刘士元始得费<虎甘>《义疏》,乃留意
焉。
其《诗》、《礼》、《春秋》,尤为当时所尚,诸生多兼通之。
《三礼》并出遵明之门。徐传业于李铉、祖俊、田元凤、冯传、纪显敬、吕
黄龙、夏怀敬。李铉又传授刁柔、张买奴、鲍季详、邢峙、刘昼、熊安生。安生
又传孙灵晖、郭仲坚、丁恃德。其后生能通《礼经》者,多是安生门人。诸生尽
通《小戴礼》。于《周仪礼》兼通者,十二三焉。通《毛诗》者,多出于魏朝刘
献之。献之传李周仁。周仁传董令度、程归则。归则传刘敬和、张思伯、刘轨思。
其后能言《诗》者,多出二刘之门。河北诸儒能通《春秋》者,并服子慎所注,
亦出徐生之门。张买奴、马敬德、邢峙、张思伯、张奉礼、张彫、刘昼、鲍长宣、
王元则并得服氏之精微。又有卫觊、陈达、潘叔虔,虽不传徐氏之门,亦为通解。
又有姚文安、秦道静,初亦学服氏,后兼更讲杜元凯所注。其河外儒生,俱伏膺
杜氏。其《公羊》、《穀梁》二传,儒者多不厝怀。《论语》、《孝经》,诸学
徒莫不通讲。诸儒如权会、李钦、刁柔、熊安生、刘轨思、马敬德之徒,多自出
义疏。虽曰专门,亦皆相祖习也。
大抵南北所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江左,《周易》则王辅嗣,《尚书》则
孔安国,《左传》则杜元凯。河洛,《左传》则服子慎,《尚书》、《周易》则
郑康成。《诗》则并主于毛公,《礼》则同遵于郑氏。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
学深芜,穷其枝叶。考其终始,要其会归,其立身成名,殊方同致矣。
自魏梁越已下,传授讲议者甚众,今各依时代而次,以备《儒林》云尔。
梁越,字玄览,新兴人也。博通经传,性纯和。魏初,为《礼经》博士。道
武以其谨厚,迁上大夫,令授诸皇子经书。明元初,以师傅恩,赐爵祝阿侯,出
为雁门太守。获白雀以献,拜光禄大夫,卒。
卢丑,昌黎徒何人也。襄城王鲁元之族也。太武监国,丑以博学入授经。后
以师傅旧恩,赐爵济阴公。位尚书,加散骑常侍,卒于河内太守。
张伟,字仲业,太原中都人也。学通诸经。乡里受业者,常数百人。儒谨泛
纳。虽有顽固,问至数十,伟告喻殷勤,曾无愠色。常依附经典,教以孝悌,门
人感其仁化,事之如父。性清雅,非法不言。太武时,与高允等俱被辟命,授中
书博士,累迁为中书侍郎,本国大中正。使酒泉慰劳沮渠无讳,又使宋,赐爵成
皋子。出为营州刺史,进爵建安公。卒,赠并州刺史,谥曰康。
梁祚,北地泥阳人也。父邵,皇始二年归魏,位济阳太守。至祚,居赵郡。
祚笃志好学,历习经典,尤善《公羊春秋》、郑氏《易》,常以教授。有儒者风,
而无当世之才。与幽州别驾平恒有旧,恒时请与论经史。辟秘书中散,稍迁秘书
令,为李所排摈,退为中书博士。后出为统万镇司马,征为散令。撰并陈寿《
三国志》,名曰《国统》。又作《代都赋》,颇行于世。清贫守素,不交势贵,
卒。子元吉,有父风。
平恒,字继叔,燕郡蓟人也。祖视、父儒,并仕慕容为通宦。恒耽勤读诵,
多通博闻。自周以降,暨于魏世,帝王传代之由,贵臣升降之绪,皆撰品第,商
略是非,号曰《略注》,合百余篇。安贫乐道,不以屡空改操。征为中书博士。
久之,出为幽州别驾。廉贞寡欲,不营资产,衣食至常不足,妻子不免饥寒。后
迁秘书丞。时高允为监,河间邢祐、北平阳嘏、河东裴宗、广平程骏、金城赵元
顺等为著作郎。允每称博通经籍,无过恒也。
恒三子,并不率父业,好酒自弃。恒常忿其世衰,植杖巡舍,侧岗而哭。不
为营事婚宦,任意官娶,曰:“此辈会是衰顿,何烦劳我!’故仕娉浊碎,不得
及其门流。别构精庐,并置经籍于中,一奴自给,妻子莫得而往,酒食亦不与同。
时有珍美,呼时老东安公刁雍等共饮啖之,家人无得尝焉。太和十年,以恒为秘
书令,而固请为郡,未受而卒。赠幽州刺史、都昌侯,谥曰康。
陈奇,字脩奇,河北人也。少孤贫,而奉母至孝。龆祇聪识,有夙成之美。
爱玩经典,常非马融、郑玄解经失旨。志在著述《五经》。始注《孝经》、《论
语》,颇传于世,为缙绅所称。与河间邢祐同召赴京。时秘书省游雅素闻其名,
始颇好之,引入秘省,欲授以史职。后与奇论典诰,至《易讼卦》“天与水违行”,
雅曰:“自葱岭以西,水皆西流,推此而言,自葱岭西,岂东向望天哉?”雅性
护短,因以为嫌。尝众辱奇,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奇曰:“公身为君子,奇
身且小人。”雅曰:“君言身且小人,君祖父是何人也?”奇曰:“祖,燕东部
侯厘。”雅质奇曰:“侯厘何官也?”奇曰:“昔有云师、火正、鸟师之名,以
斯而言,世革则官异,时易则礼变。公为皇魏东宫内侍长,竟何职也?”先是,
敕以奇付雅,令铨补秘书。雅既恶之,遂不复叙用焉。
奇冗散数年,高允每嘉其远致,称奇通识,非凡学所及。允微劝雅曰:“君
朝望具瞻,何为与野儒辩简牍章句!”雅谓允有私于奇,曰:“君宁党小人也?”
乃取奇注《论语》、《孝经》,烧于庭内。奇曰:“公贵人,不乏樵薪,何乃燃
奇《论语》!”雅愈怒,因告京师后生,不听传授。而奇无降志,亦评雅之失。
雅制昭皇太后碑文,论后名字之美,比谕前魏之甄后。奇刺发其非,遂闻于上。
诏下司徒检对,雅有屈焉。
有人为谤书,多怨时之言,颇称奇不得志。雅乃讽在事云,此书言奇不遂,
当是奇假人为之。如依律文,造谤书者,皆及孥戮。遂抵奇罪。时司徒、平原王
陆丽知奇见枉,惜其才学,故得迁延经年,冀得宽宥。狱成,竟致大戮,遂及其
家。奇于《易》尤长,在狱尝自筮。卦未及成,乃揽破而叹曰:“吾不度来年冬
季。”及奇受害,如其所占。奇初被召,夜梦星坠压脚。明而告人曰:“星则好
风,星则好雨,梦星压脚,必无善征。但时命峻切,不敢不赴耳。”
奇外生常矫之,仕历郡守。奇所注《论语》矫之传掌,未能行于世。其义多
异郑玄,往往与司徒崔浩同。
刘献之,博陵饶阳人也。少而孤贫,雅好《诗》《传》。曾受业于勃海程玄,
后遂博观众籍。见名法之言,掩卷而笑曰:“若使杨、墨之流,不为此书,千载
谁知其小也?”曾谓其所亲曰:“观屈原《离骚》之作,自是狂人,死其宜矣。
孔子曰‘无可无不可’,实获我心。”时人有从献之学者,献之辄谓之曰:“人
之立身,虽百行殊涂,准之四科,要以德行为首。子若能入孝出悌,忠信仁让,
不待出户,天下自知。傥不能然,虽复下帷针股,蹑屩从师,正可博闻多识,不
过为土龙乞雨,眩惑将来。其于立身之道,有何益乎?孔门之徒,初亦未悟,见
皋鱼之叹,方乃归而养亲。嗟乎!先达何自觉之晚也?”由是四方学者,莫不高
其行义,希造其门。
献之善《春秋》、《毛诗》。每讲《左氏》,尽隐公八年便止,云:“义例
已了,不复须解。”由是弟子不能究竟其说。后本郡逼举孝廉,至京称病而还。
孝文幸中山,诏徵典内校书。献之喟然叹曰:“吾不如庄周散木远矣,一之谓甚,
其可再乎!”固以疾辞。时中山张吾贵与献之齐名,四海皆称儒宗。吾贵每一讲
唱,门徒千数,其行业可称者寡。献之著录,数百而已,皆通经之士。于是有识
者辨其优劣。
魏承丧乱之后,《五经》大义,虽有师说,而海内诸生,多有疑滞,咸决于
献之。六艺之文,虽不悉注,所标宗旨,颇异旧义。撰《三礼大义》四卷,《三
传略例》三卷,注《毛诗序义》一卷,行于世。并立《章句疏》二卷。注《涅槃
经》,未就而卒。四子:放古、爰古、参古、脩古。
张吾贵,字吴子,中山人也。少聪慧口辩,身长八尺,容貌奇伟。年十八,
本郡举为太学博士。吾贵先未多学,乃从郦诠受《礼》,牛天祐受《易》。诠、
祐粗为开发而已,吾贵览读一遍,便即别构户牖,世人竞归之。曾在夏学,聚徒
千数,而不讲《传》。生徒窃云:“张生之于《左氏》,似不能说。”吾贵闻之,
谓曰:“我今夏讲暂罢,后当说《传》。君等来日,皆当持本。”生徒怪之而已。
吾贵诣刘兰,兰遂为讲《传》。三旬之中,吾贵兼读杜、服,隐括两家,异同悉
举。诸生后集,便为讲之,义例无穷,皆多新异,兰仍伏听。学者以此益奇之。
而辩能饰非,好为诡说,由是业不久传。而气陵牧守,不屈王侯,竟不仕而终。
刘兰,武邑人也。年三十余,始入小学书《急就篇》。家人觉其聪敏,遂令
从师。受《春秋》、《诗》、《礼》于中山王保安。家贫,无以自资,且耕且学。
三年之后,便白其兄,求讲说。其兄笑而听之,为立黉舍,聚徒二百。兰读《左
氏》,五日一遍,兼能《五经》。先是,张吾贵以聪辩过人,其所解说,不本先
儒之旨。唯兰推《经》、《传》之由,本注者之意,参以纬候及先儒旧事,甚为
精悉。自后《经》义审博,皆由于兰。兰又明阴阳,博物多识,故为儒者所宗。
瀛州刺史裴植,征兰讲书于州南馆。植为学主,故生徒甚盛,海内称焉。又
特为中山王英所重。英引在馆,令授其子熙、诱、略等。兰学徒前后数千,成业
者众。而排毁《公羊》,又非董仲舒,由是见讥于世。为国子助教。静坐读书,
有人叩门,兰命引入,葛巾单衣,入与兰坐,谓曰:“君自是学士,何为每见毁
辱?理义长短,竟在谁?而过无礼见陵也!今欲相召,当与君正之。”言终而出,
兰少时患死。
孙惠蔚,武邑武遂人也。年十五,粗通《诗》、《书》及《孝经》、《论语》
。十八,师董道季讲《易》。十九,师程玄读《礼经》及《春秋三传》。周流儒
肆,有名于冀方。太和初,郡举孝廉,对策于中书省。时中书监高闾因相谈荐,
俄为中书博士,转皇宗博士。闾被敕理定雅乐,惠蔚参其事。及乐成,闾上疏请
集朝士于太乐,共研是非。秘书令李彪,自以才辩,立难于其前。闾命惠蔚与彪
抗论,彪不能屈。黄门侍郎张彝,常与游处,每表疏论事,多参访焉。十七年,
孝文南征,上议告类之礼。及太师冯熙薨,惠蔚监其丧礼。上书,令熙未冠之子,
皆服成人服。惠蔚与李彪以儒学相知,及彪位至尚书,惠蔚仍太庙令。孝文曾从
容言曰:“道固既登龙门,而孙蔚犹沈涓浍,朕常以为负矣。”虽久滞小官,深
体通塞,无孜孜之望,儒者以是尚焉。二十二年,侍读东宫。先是,七庙以平文
为太祖。孝文议定祖宗,以道武为太祖。祖宗虽定,然昭穆未改。及孝文崩,将
祔神主于庙。侍中崔光兼太常卿,以太祖既改,昭穆以次而易。兼御史中尉、黄
门侍郎邢峦,以为太祖虽改,昭穆仍不应易,乃立弹草,欲按奏光。光谓惠蔚曰:
“此乃礼也,而执法欲见弹劾,思获助于硕学。”惠蔚曰:“此深得礼变。”寻
为书以与光,赞明其事。光以惠蔚书呈宰辅,乃召惠蔚与峦庭议得失。尚书令王
肃又助峦,而峦理终屈,弹事遂寝。
宣武即位之后,仍在左右,敷训经典。自冗从仆射迁秘书丞、武邑郡中正。
惠蔚既入东观,见典籍未周。及阅旧典,先无定目,新故杂糅,首尾不全,有者
累袠数十,无者旷年不写。或篇第剥落,始末沦残,或文坏字误,谬烂相属。卷
目虽多,全定者少。请依前丞卢昶所撰甲乙新录,欲裨残补阙,损并有无,校练
句读,以为定本,次第均写,永为常式。其省先无本者,广加推寻,搜求令足。
然经记浩博,诸子纷纶,部帙既多,章第纰缪,当非一二校书,岁月可了。求令
四门博士及在京儒生四十人,在秘书省专精校考,参定字义。诏许之。
后为黄门侍郎,代崔光为著作郎。才非文史,无所撰著。迁国子祭酒、秘书
监,仍知史事。延昌三年,追赏讲定之劳,封枣强县男。明帝初,出为济州刺史。
还京,除光禄大夫。魏初已来,儒生寒宦,惠蔚最为显达。先单名蔚,正始中,
侍讲禁内,夜论佛经,有惬帝旨,诏使加“惠”,号惠蔚法师焉。卒于官,赠瀛
州刺史,谥曰戴。子伯礼袭封。
伯礼善隶书,位国子博士。惠蔚族曾孙灵晖。
灵晖少明敏,有器度。得惠蔚手录章疏,研精寻问,更求师友,《三礼》、
《三传》,皆通宗旨。然始就鲍季详、熊安生质问疑滞,其所发明,熊、鲍无以
异也。举冀州秀才,射策高第。仕齐,累至国子博士,授南阳王绰府谘议参军。
绰除定州刺史,仍随绰之镇。所为猖蹶,灵晖唯默默忧悴,不能谏止。绰表请灵
晖为王师,以管记马子结为谘议。朝廷以王师三品,奏启不合。后主于启下手诏
云:“但用之。”儒者甚以为荣。绰除大将军,灵晖以王师领大将军司马。绰诛,
停废。从绰死后,每至七日至百日,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行道。齐亡,卒。
马子结者,其先扶风人,世仕凉土,魏太和中入洛。父祖俱清官。子结及兄
子廉、子尚三人,皆涉文学。阳休之牧西兖,子廉、子尚、子结与诸朝士各有赠
诗。阳总为一篇酬答。诗云:“三马皆白眉”者也。子结为南阳王绰管记,随绰
定州。绰每出游猎,必令子结走马从禽。子结既儒缓,衣垂帽落,或叫或啼,令
骑驱之,非坠马不止。绰以为笑。由是渐见亲狎,启为谘议焉。
石曜字白曜,中山安善人。亦以儒学进,居官清俭。武平中,为黎阳郡守。
时丞相咸阳王世子斛律武都出为兖州刺史,性贪暴。先过卫县,令丞以下,敛绢
数千疋遗之。至黎阳,令左右讽动曜及县官。曜手持一绢谓武都曰:“此是老石
机杼,聊以奉赠。自此以外,并须出于吏人。吏人之物,一毫不敢辄犯。”武都
亦知曜清素纯儒,笑而不责。曜著《石子》十卷,言甚浅俗。位终谯州刺史。
灵晖子万寿,字仙期,一字遐年。聪识机警,博涉经史,善属文,美谭笑。
在齐,仕为阳休之开府行参军。及隋文帝受禅,滕穆王引为文学。坐衣冠不整,
配防江南。行军总管宇文述,召典军书。万寿本自书生,从容文雅,一旦从军,
郁郁不得志。为五言诗赠京邑知友。诗至京,盛为当时吟诵,天下好事者,多书
壁上而玩之。后归乡里,十余年不得调。仁寿初,拜豫章王长史,非其好也。王
转封于齐,即为齐王文学。当时,诸王官属,多被夷灭,由是弥不自安,因谢病
免。久之,授大理司直,卒于官。有集十卷,行于世。
徐遵明,字子判,华阴人也。幼孤,好学,年十七,随乡人毛灵和等诣山东
求学。至上党,乃师屯留王聪,受《毛诗》、《尚书》、《礼记》。一年,便辞
聪游燕、赵,师事张吾贵。吾贵门徒甚盛。遵明伏膺数月,乃私谓友人曰:“张
生名高而义无检格,凡所讲说,不惬吾心。请更从师。”遂与平原田猛略就范阳
孙买德。受业一年,复欲去之。猛略谓遵明曰:“君年少从师,每不终业,如此
用意,终恐无成。”遵明乃指其心曰:“吾今知真师所在矣,正在于此。”乃诣
平原唐迁,居于蚕舍,读《孝经》、《论语》、《毛诗》、《尚书》、《三礼》。
不出门院,凡经六年,时弹筝吹笛,以自娱慰。又知阳平馆陶赵世业家有《服氏
春秋》,是晋世永嘉旧写。遵明乃往读之,复经数载。因手撰《春秋义章》,为
三十卷。
是后教授门徒,每临讲坐,先持执疏,然后敷讲。学徒至今,浸以成俗。遵
明讲学于外,二十余年,海内莫不宗仰。颇好聚敛,与刘献之、张吾贵皆河北聚
徒教授,悬纳丝粟,留衣物以待之,名曰影质,有损儒者之风。遵明见郑玄《论
语序》云“书以八寸策”,误作“八十宗”,因曲为之说。其僻也皆如此。献之、
吾贵又甚焉。遵明不好京辇,以兖州有旧,因徙属焉。元颢入洛,任城太守李湛
将举义兵,遵明同其事。夜至人间,为乱兵所害。永熙二年,遵明弟子通直散骑
侍郎李业兴表求加策命,卒无赠谥。
董徵,字文发,顿丘卫国人也。身长七尺二寸,好古学,尚雅素。年十七,
师清河监伯阳受《论语》、《毛诗》、《春秋》、《周易》,河内高望崇受《周
官》,后于博陵刘献之遍受诸经。数年之中,大义精练,讲授生徒。太和末,为
四门小学博士。后宣武诏徵入华宫,令孙惠蔚问以《六经》。仍诏徵教授京
兆、清河、广平、汝南四王。后累迁安州刺史。徵因述职,路次过家,置酒高会,
大享邑老。乃言曰:“腰龟返国,昔人称荣,仗节还家,云胡不乐。”因诫二三
子弟曰:“此之富贵,匪自天降,乃勤学所致耳。”时人荣之。入为司农少卿、
光禄大夫,后以老解职。永熙二年,卒。孝武帝以徵昔授学业,故优赠仪同三司、
尚书左仆射、相州刺史,谥曰文烈。子仲曜。
李业兴,上党长子人也。祖虬、父玄纪,并以儒学举孝廉。玄纪卒于金乡令。
业兴少耿介志学,晚乃师事徐遵明于赵、魏之间。时有渔阳鲜于灵馥亦聚徒教授,
而遵明声誉未高,著录尚寡。业兴乃诣灵馥黉舍,类受业者。灵馥乃谓曰:“李
生久逐羌博士,何所得也?”业兴默尔不言。及灵馥说《左传》,业兴问其大义
数条,灵馥不能对。于是振衣而起曰:“羌弟子正如此耳!”遂便径还。自此,
灵馥生徒倾学而就遵明。学徒大盛,业兴之为也。
后乃博涉百家,图纬、风角、天文、占候,无不讨练。尤长算历。虽在贫贱,
常自矜负,若礼待不足,纵于权贵,不为之屈。后为王遵业门客。举孝廉,为校
书郎。以世行赵匪历,节气后辰下算。延昌中,业兴乃为《戊子元历》上之。于
时屯骑校尉张洪、荡寇将军张龙详等九家,各献新历。宣武诏令共为一历。洪等
后遂共推业兴为主,成《戊子历》,正光三年,奏行之。业兴以殷历甲寅,黄帝
辛卯,徒有积元,术数亡缺。又修之,各为一卷,传于世。建义初,敕典仪注。
未几,除著作郎。永安三年,以前造历之勋,赐爵长子伯。后以孝武帝登极之初,
豫行礼事,封屯留县子,除通直散骑常侍。永熙三年二月,孝武帝释奠,业兴与
魏季景、温子升、窦瑗为摘句。后入为侍读。
迁邺之始,起部郎中辛术奏:“今皇居徙御,百度创始,营构一兴,必宜中
制。李业兴硕学通儒,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询访。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
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诏从之。于时尚书右仆射、营构大匠高隆之被
诏缮修三署乐器、衣服及百戏之属,乃奏请业兴共事。
天平四年,与兼散骑常侍李谐、兼吏部郎卢元明使梁。梁散骑常侍朱异问业
兴曰:“魏洛中委粟山是南郊邪?圆丘邪?”业兴曰:“委粟是圆丘,非南郊。”
异曰:“比闻郊、丘异所,是用郑义。我此中用王义。”业兴曰:“然。洛京郊
丘之处,用郑解。”异曰:“若然,女子逆降傍亲,亦从郑以不?”业兴曰:
“此之一事,亦不专从。若卿此间用王义,除禫应用二十五月,何以王俭《丧
礼》,禫用二十七月也?”异遂不答。业兴曰:“我昨见明堂,四柱方屋,都
无五九之室,当是裴頠所制。明堂上圆下方,裴唯除室耳,今此上不圆,何也?”
异曰:“圆方俗说,经典无文,何怪于方。”业兴曰:“圆方之言,出处甚明,
卿自不见。见卿录梁主《孝经义》亦云‘上圆下方’,卿言岂非自相矛盾?”异
曰:“若然,圆方竟出何经?”业兴曰:“出《孝经援神契》。”异曰:“纬候
之书,何可信也!”业兴曰:“卿若不信,《灵威仰》、《叶光纪》之类,经典
亦无出者,卿复信不?”异不答。梁武问业兴:“《诗·周南》,王者之风,系
之周公;《召南》,仁贤之风,系之召公。何名为系?”业兴对曰:“郑注《仪
礼》云:昔太王、王季居于岐阳,躬行《召南》之教以兴王业。及文王行今《周
南》之教以受命,作邑于酆。文王为诸侯之地所化之国,今既登九五之尊,不可
复守诸侯之地,故分封二公,名为系。”梁武又问:“《尚书》‘正月上日,受
终文祖’,此时何正?”业兴对曰:“此夏正月。”梁武言:“何以得知?”业
兴曰:“案《尚书中候运衡篇》云‘日月营始’,故知夏正。”又问:“尧时以
前,何月为正?”业兴对曰:“自尧以上,书典不载,实所不知。”梁武又云:
“‘寅宾出日’,是正月,‘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即是二月。此出《尧典》,
何得云尧时不知用何正?”业兴对曰:“虽三正不同,言时节者,皆据夏时正月。
《周礼》:‘仲春二月,会男女之无夫家者。’虽自周书,月亦夏时。尧之日月,
亦当如此。但所见不深,无以辩析明问。”梁武又曰:“《礼》:原壤母死,叩
木而歌。孔子圣人,而与壤为友?”业兴对曰:“孔即自解,言亲者不失其亲,
故者不失其故。”又问:“壤何处人?”对曰:“《注》云:原壤,孔子幼之旧
故。是鲁人。”又问:“原壤不孝,有逆人伦,何以存故旧之小节,废不孝之大
罪?”对曰:“原壤所行,事自彰著,幼少之交,非是今始。既无大故,何容弃
之?”又问:“孔子圣人,何以书原壤之事,垂法万代?”业兴对曰:“此是后
人所录,非孔子自制,犹合葬于防。如此之比,《礼记》之中,动有百数。”又
问:“《易》有太极,极是有无?”业兴对曰:“所传太极是有。”还,兼散骑
常侍,加中军大将军。
业兴家世农夫,虽学殖,而旧音不改。梁武问其宗门多少,答曰:“萨四十
家。”使还,孙腾谓曰:“何意为吴儿所笑!”对曰:“业兴犹被笑,试遣公去,
当着被骂。”邢子才云:“尔妇疾,或问实耶?”业兴曰:“尔大痴!但道此,
人疑者半,信者半,谁检看?”
武定元年,除国子祭酒,仍侍读。神武以业兴明术数,军行常问焉。业兴曰
某日某处胜,谓所亲曰:“彼若告胜,自然赏吾;彼若凶败,安能罪吾?”芒山
之役,有风从西来入营。业兴曰:“小人风来,当大胜。”神武曰:“若胜,以
尔为本州刺史。”既而以为太原太守。五年,齐文襄引为中外府谘议参军。后坐
事禁止,业兴乃造《九宫行棋历》,以五百为章,四千四十为蔀,九百八十七为
升分,还以己未为元,始终相维,不复移转,与今历法术不同。至于气序交分,
景度盈缩,不异也。文襄之征颍川,业兴曰:“往必克,克后凶。”文襄既克,
欲以业兴当凶而杀之。
业兴爱好坟籍,鸠集不已。手自补修,躬加题帖,其家所有,垂将万卷。览
读不息,多有异闻,诸儒服其深博。性豪侠,重意气,人有急难,委命归之,便
能容匿。与其好合,倾身无吝;有乖忤,便即疵毁,乃至声色,加以谤骂。性又
躁隘,至于论难之际,无儒者之风。每语人云:“但道我好,虽知妄言,故胜道
恶。”务进忌前,不顾后患,时人以此恶之。至于学术精微,当时莫及。业兴二
子,崇祖传父业。
崇祖字子述。文襄集朝士,命卢景裕讲《易》。崇祖时年十一,论难往复,
景裕惮之。业兴助成其子,至于忿阋。文襄色甚不平。姚文安难服虔《左传解》
七十七条,名曰《驳妄》。崇祖申明服氏,名曰《释谬》。齐文宣营构三台,材
瓦工程,皆崇祖所算也。封屯留县侯。遵祖,齐天保初难宗景历甚精。崇祖为元
子武卜葬地,醉而告之曰:“改葬后,当不异孝文。”武成,或告之,兄弟伏法。
李铉,字宝鼎,勃海南皮人也。九岁入学,书《急就篇》,月余便通。家素
贫,常春夏务农,冬乃入学。年十六,从浮阳李周仁受《毛诗》、《尚书》,章
武刘子猛受《礼记》,常山房虬受《周官》、《仪礼》,渔阳鲜于灵馥受《左氏
春秋》。铉以乡里无可师者,遂与州里杨元懿、河间宗惠振等结友,诣大儒徐遵
明受业。居徐门下五年,常称高第。年二十三,便自潜居讨论是非。撰定《孝经》
、《论语》、《毛诗》、《三礼义疏》及《三传异同》、《周易义例》合三十余
卷。用心精苦,曾三秋冬不畜枕,每睡,假寐而已。年二十七,归养二亲,因教
授乡里。生徒恒数百人,燕赵间能言经者,多出其门。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
读所未见书。举秀才,除太学博士。及李同轨卒,齐神武令文襄在京妙简硕学,
以教诸子。文襄以铉应旨,徵诣晋阳。时中山石曜、北平阳绚、北海王晞、清河
崔瞻、广平宋钦道及工书人韩毅同在东馆,师友诸王。铉以去圣久远,文字多有
乖谬,于讲授之暇,遂览《说文》、《仓》、《雅》,删正六艺经注中谬字,名
曰《字辨》。
天保初,诏铉与殿中尚书邢邵,中书令魏收等参议礼律,仍兼国子博士。时
诏北平太守宋景业、西河太守綦母怀文等草定新历,录尚书、平原王高隆之令铉
与通直常侍房延祐、国子博士刁柔参考得失。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
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杨元懿、宗惠振官俱至国子博士。
冯伟,字伟节,中山字喜人也。身长八尺,衣冠甚伟,见者肃然。少从李宝
鼎学,李重其聪敏,恒别意试问之。多所通解,尤明《礼》、《传》。后还乡里,
闭门不出,将三十年。不问生产,不交宾客,专精覃思,无所不通。齐赵郡王出
镇定州,以礼迎接,命书三至,县令亲至其门,犹辞疾不起。王将命驾致请,佐
吏前后星驰报之,县令又自为其整冠履,不得已而出。王下厅事迎之,止其拜伏,
分阶而上,留之宾馆,甚见礼重。王将举充秀才,固辞不就。岁余请还。王知其
不愿拘束,以礼发遣,赠遗甚厚。一无所纳,唯受时服而已。及还,不交人事,
郡守县令,每亲至。岁时或置羊酒,亦辞不纳。门徒束脩,一毫不受。蚕而衣,
耕而饭,箪食瓢饮,不改其乐。以寿终。
张买奴,平原人也。经义该博,门徒千余人,诸儒咸推重之。仕齐,历太学
博士、国子助教,卒。
刘轨思,勃海人也。说《诗》甚精。少事同郡刘敬和,敬和事同郡程师则,
故其乡曲多为《诗》者。轨思仕齐,位国子博士。
鲍季详,勃海人也。甚明《礼》,兼通《左氏春秋》。少时,恒为李宝鼎都
讲。后亦自有徒众,诸儒称之。仕齐,卒于太学博士。
从弟长暄,兼通《礼》、《传》。为任城王湝丞相掾。恒在都教授贵游子
弟。齐亡,卒于家。
邢峙,字士峻,河间郑人也。少学通《三礼》、《左氏春秋》。仕齐,初为
四门博士,迁国子助教,以经入授皇太子。峙方正纯厚,有儒者风。厨宰进太子
食,菜有邪蒿,峙令去之,曰:“此菜有不正之名,非殿下宜食。”文宣闻而嘉
之,赐以被褥缣纩,拜国子博士。皇建初,除清河太守,有惠政。年老归,卒于
家。
刘昼,字孔昭,勃海阜城人也。少孤贫,爱学,伏膺无倦。常闭户读书,暑
月唯着犊鼻裈。与儒者李宝鼎同乡,甚相亲爱。宝鼎授其《三礼》,又就马敬德
习《服氏春秋》,俱通大义。恨下里少坟籍,便杖策入都。知邺令宋世良家有书
五千卷,乃求为其子博士,恣意披览,昼夜不息。还,举秀才,策不第,乃恨不
学属文,方复缉缀辞藻。言甚古掘,制一首赋,以六合为名,自谓绝伦,乃叹儒
者劳而寡功。曾以赋呈魏收而不拜。收忿之,谓曰:“赋名六合,已是太愚,文
又愚于六合。君四体又甘于文。”昼不忿,又以示邢子才。子才曰:“君此赋,
正似疥骆驼,伏而无妩媚。”昼求秀才,十年不得,发愤撰《高才不遇传》。冀
州刺史郦伯伟见之,始举昼,时年四十八。
刺史陇西李玙,亦尝以昼应诏。先告之,昼曰:“公自为国举才,何劳语昼!”
齐河南王孝瑜闻昼名,每召见,辄与促席对饮。后遇有密亲,使且在斋坐,昼须
臾径去,追谢要之,终不复屈。孝昭即位,好受直言。昼闻之,喜曰:“董仲舒、
公孙弘可以出矣。”乃步诣晋阳上书,言亦切直,而多非世要,终不见收采。编
录所上之书,为《帝道》。河清中,又著《金箱璧言》,盖以指机政之不良。
昼夜尝梦贵人若吏部尚书者补交州兴俊令,寤而密书记之。卒后旬余,其家
you6*女鬼语,声似昼,云“我被用为兴俊县令,得假暂来辞别”云。昼常自谓博物
奇才,言好矜大。每言:“使我数十卷书行于后世,不易齐景之千驷也。”容止
舒缓,举动不伦,由是竟无仕,卒于家。
马敬德,河间人也。少好儒术,负笈随徐遵明学《诗》、《礼》,略通大义,
而不能精。遂留意于《春秋左氏》,沈思研求,昼夜不倦。教授于燕、赵间,生
徒随之者甚众。乃诣州将,求秀才。将以其纯儒,无意推荐。敬德请试方略,五
条皆有文理,乃欣然举送。至都,唯得中第。请试经业,问十条,并通。擢授国
子助教,再迁国子博士。齐武成为后主择师傅,赵彦深进之,入为侍讲。其妻夜
梦猛兽将来向之,敬德走超丛棘,妻伏地不敢动。敬德占曰:“吾当为大官。超
棘,过几卿也;尔伏地,夫人也。”后主既不好学,敬德侍讲甚疏,时时以《春
秋》入授。犹以师傅恩,拜国子祭酒、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瀛州大中正。
卒,其徒曰:“马生胜孔子,孔子不得仪同。”寻赠开府、瀛州刺史。其后,侍
书张景仁封王,赵彦深云:“何容侍书封王,侍讲翻无封爵?”亦追封敬德广汉
郡王,令子元熙袭。
元熙字长明,少传父业,兼长文藻。以通直待诏文林馆。武平中,皇太子将
讲《孝经》,有司请择师。帝曰:“马元熙,朕师之子,文学不恶。”于是以《
孝经》入授皇太子。儒者荣其世载。性和厚,在内甚得名誉。隋开皇中,卒于秦
王文学。
张景仁,济北人。幼孤,家贫,以学书为业,遂工草隶。选补内书生,与魏
郡姚元标、颍川韩毅、同郡袁买奴、荥阳李超等齐名,文襄并引为宾客。天保八
年,敕教太原王绍德书。后主在东宫,武成令侍书,遂被引擢。小心恭谨,后主
爱之,呼为博士。登祚,累迁通直散骑常侍,在左右。与语,犹称博士。胡人何
洪珍有宠于后主,欲得通婚朝士。以景仁在内,官位稍高,遂为其兄子取景仁第
二息瑜之女,因以表裹相援,恩遇日隆。景仁多疾,帝每遣徐之范等疗之,给药
物珍羞,中使问疾,相望于道。是后,敕有司恒就宅送御食。车驾或有行幸,在
道宿处,每送步障,为遮风寒。进位仪同三司,加开府,侍书如故。每旦须参,
即在东宫停止。及立文林馆,中人邓长颙希旨,奏令总判馆事。除侍中,封建安
王。洪珍死后,长颙犹存旧款,更相弥缝,得无坠退。遂除中书监,卒。赠侍中、
五州刺史、司空公。
景仁为儿童时,在洛京,曾诣国学摹《石经》。许子华遇之学中,执景仁手
曰:“张郎风骨,必当通贵,非但官爵迁达,乃与天子同笔砚,传衣履。”子华
卒二十余年,景仁位开府,数赐衣冠、笔砚,如子华所言。出自寒微,本无识见,
一旦开府、侍中、封王。其妇姓奇,莫知氏族所出,容制音辞,事事庸俚。既除
王妃,与诸公主、郡君,同在朝谒之列,见者为其惭悚。
景仁性本卑谦,及用胡人、巷伯之势,坐致通显,志操颇改,渐成骄傲。良
马轻裘,徒从拥冗;高门广宇,当衢向术。诸子不思其本,自许贵游。自仓颉以
来,八体取进,一人而已。
权会,字正理,河间郑人也。志尚沈雅,动遵礼则。少受郑《易》,妙尽幽
微;《诗》、《书》、《二礼》,文义该洽;兼明风角,妙识玄象。仕齐,初四
门博士。仆射崔暹引为馆客,甚敬重焉,命世子达挐尽师傅之礼。暹欲荐会与马
敬德等为诸王师。会性恬静,不慕荣势,耻于左宦,固辞。暹识其意,遂罢荐举。
寻追修国史,监知太史局事。后迁国子博士。会参掌虽繁,教授不阙。性甚儒綍,
似不能言,及临机答难,酬报如响,由是为诸儒所推。而贵游子弟慕其德义者,
或就其宅,或寄宿邻家,昼夜承间,受其学业。会欣然演说,未尝懈怠。虽明风
角玄象,至于私室,都不及言。学徒有请问者,终无所说。每云:“此学可知不
可言,诸君并贵游子弟,不由此进,何烦问也。”唯有一子,亦不授此术。会曾
遣家人远行,久而不反。其行还将至,乃逢寒雪,寄息他舍。会方处学堂讲说,
忽有旋风吹雪入户,会笑曰:“行人至,何意中停!”遂使追寻,果如其语。会
每占筮,大小必中。但用爻辞彖象,以辨吉凶。《易》占之属,都不经口。
会本贫生,无僮仆,初任助教日,恒乘驴。其职事处多,非晚不归。曾夜出
城东门,会独乘一驴。忽有二人,一人牵头,一人随后,有似相助。其回动轻漂,
有异生人。渐失路,不由本道。心甚怪之,遂诵《易经》上篇第一卷。不尽,前
后二人,忽然离散。会亦不觉堕驴,迷闷,至明始觉。方知堕处乃是郭外,才去
家数里。有一子,字子袭,聪敏精勤,幼有成人之量。先亡。临送者为其伤恸,
会唯一哭而罢,时人尚其达命。武平末,自府还第,在路无故马倒,遂不得语,
因暴亡。注《易》一部,行于世。会生平畏马,位望既至,不得不乘,果以此终。
张思伯,河间乐城人也。善说《左氏传》,为马敬德之次。撰《刊例》十卷,
行于时。亦为《毛诗》章句。以二经教授齐安王廓。位国子博士。
又有长乐张奉礼,善《三传》,与思伯齐名。位国子助教。
张雕武,中山北平人也。家世寒微。其兄兰武,仕尚书令史,微有资产。故
护军长史王元则时为书生,停其宅。雕武少美貌,为元则所爱悦,故偏被教。因
好学,精力绝人,负卷从师,不远千里。遍通《五经》,尤明《三传》。弟子远
方就业者,以百数,诸儒服其强辩。齐神武召入霸府,令与诸子讲说。乾明初,
累迁平原太守,坐赃贿失官。武成即位,以旧恩,除通直散骑常侍。琅邪王俨求
博士,有司以雕武应选,时号得人。历泾州刺史、散骑常侍。
及帝侍讲马敬德卒,乃入授经书。帝甚重之,以为侍讲,与侍书张景仁并被
尊礼,同入华元殿,共读《春秋》。加国子祭酒、假仪同三司,待诏文林馆。以
景仁宗室,自托于其亲何洪珍,公私之事,雕武常为其指南。与张景仁号二张博
士。时穆提婆、韩长鸾与洪珍同侍帷幄,知雕武为洪珍谋主,忌恶之。洪珍又奏
雕武监国史。寻除侍中,加开府,奏度支事。大被委任,言多见从,特敕奏事不
趋,呼为博士。
雕武自以出于微贱,致位大臣,励精在公,有匪躬之节。议论无所回避,左
右纵恣之徒,必加禁约。数讥切宠要,献替帷扆。帝亦深倚仗之,方委以朝政。
雕武便以澂清为己任,意气甚高。尝在朝堂谓郑子信曰:“向入省中,见贤家唐
令处分,极无所以。若作数行兵帐,雕武不如邕;若致主尧、舜,身居稷、契,
则邕不如我。”长鸾等阴图之。及与侍中崔季舒、黄门侍郎郭遵谏幸晋阳,为长
鸾所谮,诛。临刑,帝使段孝言诘之。雕武曰:“臣起自诸生,光宠隆洽。今者
之谏,臣实首谋,意善功恶,无所逃死。愿陛下珍爱金玉,开发神明,数引贾谊
之伦,语其政道,令听览之间,无所拥蔽,则臣虽死,犹生之年。”因歔欷流涕,
俯而就戮。左右莫不怜而壮之。
子德冲等徙北边。南安王思好之反,德冲及弟德揭俱免。德冲聪敏好学,以
帝师之子,早见旌擢,位中书舍人。其父之戮,德冲并在殿廷就执,目见冤酷,
号哭,殒绝于地,久之乃苏。
郭遵者,钜鹿人也。齐文宣为太原公时,为国常侍。帝家人有盖丰洛者,典
知家务,号曰盖将。遵因其处分,曾抗拒,为高德正所贵。齐受禅,由是擢为主
书,专令访察。中书舍人朱谓为钜鹿太守,遵为弟子求官,谓启文宣,鞭之二百,
付京畿。久之,除并省尚书都令史、建州别驾。会韩长鸾父永兴为刺史,因此遂
相参附。后擢为黄门侍郎,被诛。
遵出自贱微,易为盈满。宫门逢诸贵,辄呼姓字,语言布置,极为轻率。尝
于宫门牵韩长鸾,辞曰:“王在得言。主上纵放如此,曾不规谏,何名大臣?”
长鸾嫌其率尔,便掣手而去,由是不加援,故及于祸。
梁越 卢丑 张伟 梁祚 平恒 陈奇 刘献之 张吾贵 刘兰 孙惠蔚
(族曾孙灵晖 马子结 石曜 灵晖子万寿) 徐遵明 董徵 李业兴(子崇祖)
李铉 冯伟 张买奴 刘轨思 鲍季详 邢峙 刘昼 马敬德(子元熙) 张景
仁 权会 张思伯 张雕武 郭遵
儒者,其为教也大矣,其利物也博矣!以笃父子,以正君臣。开政化之本原,
凿生灵之耳目,百王损益,一以贯之。虽世或污隆,而斯文不坠。自永嘉之后,
宇内分崩,礼乐文章,扫地将尽。魏道武初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
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
生员至三千人。岂不以天下可马上取之,不可以马上临之?圣达经猷,盖为远矣。
四年春,命乐师入学习舞,释菜于先师。明元时,改国子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
太武始光三年春,起太学于城东。后征卢玄、高允等,而令州郡各举才学。于是
人多砥尚,儒术转兴。献文天安初,诏立乡学,郡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
六十人。后诏大郡立博士二人,助教四人,学生一百人;次郡立博士二人,助教
二人,学生八十人;中郡立博士一人,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下郡立博士一人,
助教一人,学生四十人。太和中,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建明堂、辟雍,尊三老五
更,又开皇子之学。及迁都洛邑,诏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孝文钦明稽古,
笃好坟籍,坐舆据鞍,不忘讲道。刘芳、李彪诸人以经书进,崔光、邢峦之徒以
文史达。其余涉猎典章,闲集词翰,莫不縻以好爵,动贻赏眷。于是斯文郁然,
比隆周、汉。宣武时,复诏营国学。树小学于四门,大选儒生以为小学博士,员
四十人。虽黉宇未立,而经术弥显。时天下承平,学业大盛,故燕、齐、赵、魏
之间,横经著录,不可胜数。大者千余人,小者犹数百。州举茂异,郡贡孝廉,
对扬王庭,每年逾众。神龟中,将立国学,诏以三品以上,及五品清官之子以充
生选。未及简置,仍复停寝。正光三年,乃释奠于国学,命祭酒崔光讲《孝经》,
始置国子生三十六人。暨孝昌之后,海内淆乱,四方校学,所存无几。
齐神武生于边朔,长于戎马,杖义建旗,扫清区县。因魏氏丧乱,属尔朱残
酷,文章咸荡,礼乐同奔,弦歌之音且绝,俎豆之容将尽。永熙中,孝武复释奠
于国学,又于显阳殿诏祭酒刘钦讲《孝经》,黄门李郁说《礼记》,中书舍人卢
景宣讲《大戴礼夏小正》篇,复置生七十二人。及永熙西迁,天平北徙,虽庠序
之制,有所未遑,而儒雅之道,遽形心虑。时初迁都于邺,国子置生三十六人。
至兴和、武定之间,儒业复盛矣。始天平中,范阳卢景裕同从兄仲礼于本郡起逆,
齐神武免其罪,置之宾馆,以经教授太原公以下。及景裕卒,又以赵郡李同轨继
之。二贤并大蒙恩遇,待以殊礼。同轨云亡,复征中山张雕武、勃海李铉、刁柔、
中山石曜等递为诸子师友。及天保、大宁、武平之朝,亦引进名儒,授皇太子、
诸王经术。然爰自始基,暨于季世,唯济南之在储宫,性识聪敏,颇自砥砺,以
成其美。自余多骄恣傲狠,动违礼度,日就月将,无闻焉尔。镂冰雕朽,迄用无
成,盖有由焉。夫帝王子孙,习性骄逸。况义方之情不笃,邪僻之路竞开,自非
得自生知,体包上智。而内纵声色之娱,外多犬马之好,安能入则笃行,出则友
贤者也?徒有师傅之资,终无琢磨之实。贵游之辈,饰以明经,可谓稽山竹箭,
加之括羽,俯拾青紫,断可知焉。而齐氏司存,或失其守;师保疑丞,皆赏勋旧;
国学博士,徒有虚名。唯国子一学,生徒数十人耳。胄子以通经进仕者,唯博陵
崔子发、广平宋游卿而已。自外莫见其人。幸朝章宽简,政纲疏阔,游手浮惰,
十室而九。故横经受业之侣,遍于乡邑;负笈从宦之徒,不远千里。入闾里之内,
乞食为资,憩桑梓之阴,动逾十数。燕、赵之俗,此众尤甚焉。齐制,诸郡并立
学,置博士、助教授经。学生俱久差逼充员,士流及豪富之家,皆不从调。备员
既非所好,坟籍固不开怀。又多被州郡官人驱使,纵有游惰,亦不检察。皆由上
非所好之所致也。诸郡俱得察孝廉,其博士、助教及游学之徒通经者,推择充举。
射策十条,通八以上,听九品出身,其尤异者,亦蒙抽擢。
周文受命,雅重经典。于时西都板荡,戎马生郊。先生之旧章,往圣之遗训,
扫地尽矣!于是求阙文于三古,得至理于千载,黜魏、晋之制度,复姬旦之茂典。
卢景宣学通群艺,修五礼之缺;长孙绍远才称洽闻,正六乐之坏。由是朝章渐备,
学者向风。明皇纂历,敦尚学艺,内有崇文之观,外重成均之职。握素怀铅,重
席解颐之士,间出于朝廷;员冠方领,执经负笈之生,著录于京邑。济济焉,足
以逾于向时矣。洎保定三年,帝乃下诏尊太保燕公为三老。帝于是服兖冕,乘碧
辂,陈文物,备礼容,清跸而临太学,袒割以食之,奉觞以酳之。斯固一世之盛
事也。其后命輶轩而致玉帛,征沈重于南荆。及定山东,降至尊而劳万乘,待熊
安生以殊礼。是以天下慕向,文教远覃。衣儒者之服,挟先王之道,开黉舍,延
学徒者比肩;励从师之志,守专门炎业,辞亲戚,甘勤苦者成市。虽通儒盛业,
不逮魏、晋之臣,而风移俗变,抑亦近代之美也。
自正朔不一,将三百年,师训纷纶,无所取正。隋文膺期纂历,平一寰宇,
顿天钢以掩之,贲旌帛以礼之,设好爵以縻之,于是四海九州,强学待问之士,
靡不毕集焉。天子乃整万乘,率百僚,遵问道之仪,观释奠之礼。博士罄县河之
辩,侍中竭重席之奥。考正亡逸,研核异同,积滞群疑,涣然冰释。于是超擢奇
俊,厚赏诸儒。京邑达乎四方,皆启黉校。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
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中州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及帝暮年,
精华稍竭,不悦儒术,专尚刑名,执政之徒,咸非笃好。暨仁寿间,遂废天下之
学,唯存国子一所,弟子七十二人。炀帝即位,复开庠序,国子、郡县之学,盛
于开皇之初。徽辟儒生,远近毕至。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之下,纳言定其差次,
一以闻奏焉。于时,旧儒多已凋亡,惟信都刘士元、河间刘光伯拔萃出类,学通
南北,博极今古,后生钻仰。所制诸经义疏,缙绅咸师宗之。既而外事四夷,戎
马不息,师徒怠散,盗贼群起。礼义不足以防君子,刑罚不足以威小人,空有建
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其风渐坠,以至灭亡。方领矩步之徒,亦转死沟壑,凡
有经籍,因此湮没于煨烬矣。遂使后进之士,不复闻《诗书》之言,皆怀攘窃之
心,相与陷于不义。《传》曰:“学者将殖,不学者将落。”然则盛衰是系,兴
亡攸在,有国有家者,可不慎欤!
汉世,郑玄并为众经注解,服虔、何休,各有所说。玄《易》、《诗》、
《书》、《礼》、《论语》、《孝经》,虔《左氏春秋》,休《公羊传》,大行
于河北。王肃《易》,亦间行焉。晋世,杜预注《左氏》。预玄孙坦,坦弟骥,
于宋朝并为青州刺史,传其家业,故齐地多习之。
自魏末,大儒徐遵明门下讲郑玄所注《周易》。遵明以传卢景裕及清河崔瑾。
景裕传权会、郭茂。权会早入邺都,郭茂恒在门下教授,其后能言《易》者,多
出郭茂之门。河南及青齐之间,儒生多讲王辅嗣所注,师训盖寡。
齐时,儒士罕传《尚书》之业,徐遵明兼通之。遵明受业于屯留王聪,传授
浮阳李周仁及勃海张文敬、李铉、河间权会,并郑康成所注,非古文也。下里诸
生,略不见孔氏注解。武平末,刘光伯、刘士元始得费<虎甘>《义疏》,乃留意
焉。
其《诗》、《礼》、《春秋》,尤为当时所尚,诸生多兼通之。
《三礼》并出遵明之门。徐传业于李铉、祖俊、田元凤、冯传、纪显敬、吕
黄龙、夏怀敬。李铉又传授刁柔、张买奴、鲍季详、邢峙、刘昼、熊安生。安生
又传孙灵晖、郭仲坚、丁恃德。其后生能通《礼经》者,多是安生门人。诸生尽
通《小戴礼》。于《周仪礼》兼通者,十二三焉。通《毛诗》者,多出于魏朝刘
献之。献之传李周仁。周仁传董令度、程归则。归则传刘敬和、张思伯、刘轨思。
其后能言《诗》者,多出二刘之门。河北诸儒能通《春秋》者,并服子慎所注,
亦出徐生之门。张买奴、马敬德、邢峙、张思伯、张奉礼、张彫、刘昼、鲍长宣、
王元则并得服氏之精微。又有卫觊、陈达、潘叔虔,虽不传徐氏之门,亦为通解。
又有姚文安、秦道静,初亦学服氏,后兼更讲杜元凯所注。其河外儒生,俱伏膺
杜氏。其《公羊》、《穀梁》二传,儒者多不厝怀。《论语》、《孝经》,诸学
徒莫不通讲。诸儒如权会、李钦、刁柔、熊安生、刘轨思、马敬德之徒,多自出
义疏。虽曰专门,亦皆相祖习也。
大抵南北所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江左,《周易》则王辅嗣,《尚书》则
孔安国,《左传》则杜元凯。河洛,《左传》则服子慎,《尚书》、《周易》则
郑康成。《诗》则并主于毛公,《礼》则同遵于郑氏。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
学深芜,穷其枝叶。考其终始,要其会归,其立身成名,殊方同致矣。
自魏梁越已下,传授讲议者甚众,今各依时代而次,以备《儒林》云尔。
梁越,字玄览,新兴人也。博通经传,性纯和。魏初,为《礼经》博士。道
武以其谨厚,迁上大夫,令授诸皇子经书。明元初,以师傅恩,赐爵祝阿侯,出
为雁门太守。获白雀以献,拜光禄大夫,卒。
卢丑,昌黎徒何人也。襄城王鲁元之族也。太武监国,丑以博学入授经。后
以师傅旧恩,赐爵济阴公。位尚书,加散骑常侍,卒于河内太守。
张伟,字仲业,太原中都人也。学通诸经。乡里受业者,常数百人。儒谨泛
纳。虽有顽固,问至数十,伟告喻殷勤,曾无愠色。常依附经典,教以孝悌,门
人感其仁化,事之如父。性清雅,非法不言。太武时,与高允等俱被辟命,授中
书博士,累迁为中书侍郎,本国大中正。使酒泉慰劳沮渠无讳,又使宋,赐爵成
皋子。出为营州刺史,进爵建安公。卒,赠并州刺史,谥曰康。
梁祚,北地泥阳人也。父邵,皇始二年归魏,位济阳太守。至祚,居赵郡。
祚笃志好学,历习经典,尤善《公羊春秋》、郑氏《易》,常以教授。有儒者风,
而无当世之才。与幽州别驾平恒有旧,恒时请与论经史。辟秘书中散,稍迁秘书
令,为李所排摈,退为中书博士。后出为统万镇司马,征为散令。撰并陈寿《
三国志》,名曰《国统》。又作《代都赋》,颇行于世。清贫守素,不交势贵,
卒。子元吉,有父风。
平恒,字继叔,燕郡蓟人也。祖视、父儒,并仕慕容为通宦。恒耽勤读诵,
多通博闻。自周以降,暨于魏世,帝王传代之由,贵臣升降之绪,皆撰品第,商
略是非,号曰《略注》,合百余篇。安贫乐道,不以屡空改操。征为中书博士。
久之,出为幽州别驾。廉贞寡欲,不营资产,衣食至常不足,妻子不免饥寒。后
迁秘书丞。时高允为监,河间邢祐、北平阳嘏、河东裴宗、广平程骏、金城赵元
顺等为著作郎。允每称博通经籍,无过恒也。
恒三子,并不率父业,好酒自弃。恒常忿其世衰,植杖巡舍,侧岗而哭。不
为营事婚宦,任意官娶,曰:“此辈会是衰顿,何烦劳我!’故仕娉浊碎,不得
及其门流。别构精庐,并置经籍于中,一奴自给,妻子莫得而往,酒食亦不与同。
时有珍美,呼时老东安公刁雍等共饮啖之,家人无得尝焉。太和十年,以恒为秘
书令,而固请为郡,未受而卒。赠幽州刺史、都昌侯,谥曰康。
陈奇,字脩奇,河北人也。少孤贫,而奉母至孝。龆祇聪识,有夙成之美。
爱玩经典,常非马融、郑玄解经失旨。志在著述《五经》。始注《孝经》、《论
语》,颇传于世,为缙绅所称。与河间邢祐同召赴京。时秘书省游雅素闻其名,
始颇好之,引入秘省,欲授以史职。后与奇论典诰,至《易讼卦》“天与水违行”,
雅曰:“自葱岭以西,水皆西流,推此而言,自葱岭西,岂东向望天哉?”雅性
护短,因以为嫌。尝众辱奇,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奇曰:“公身为君子,奇
身且小人。”雅曰:“君言身且小人,君祖父是何人也?”奇曰:“祖,燕东部
侯厘。”雅质奇曰:“侯厘何官也?”奇曰:“昔有云师、火正、鸟师之名,以
斯而言,世革则官异,时易则礼变。公为皇魏东宫内侍长,竟何职也?”先是,
敕以奇付雅,令铨补秘书。雅既恶之,遂不复叙用焉。
奇冗散数年,高允每嘉其远致,称奇通识,非凡学所及。允微劝雅曰:“君
朝望具瞻,何为与野儒辩简牍章句!”雅谓允有私于奇,曰:“君宁党小人也?”
乃取奇注《论语》、《孝经》,烧于庭内。奇曰:“公贵人,不乏樵薪,何乃燃
奇《论语》!”雅愈怒,因告京师后生,不听传授。而奇无降志,亦评雅之失。
雅制昭皇太后碑文,论后名字之美,比谕前魏之甄后。奇刺发其非,遂闻于上。
诏下司徒检对,雅有屈焉。
有人为谤书,多怨时之言,颇称奇不得志。雅乃讽在事云,此书言奇不遂,
当是奇假人为之。如依律文,造谤书者,皆及孥戮。遂抵奇罪。时司徒、平原王
陆丽知奇见枉,惜其才学,故得迁延经年,冀得宽宥。狱成,竟致大戮,遂及其
家。奇于《易》尤长,在狱尝自筮。卦未及成,乃揽破而叹曰:“吾不度来年冬
季。”及奇受害,如其所占。奇初被召,夜梦星坠压脚。明而告人曰:“星则好
风,星则好雨,梦星压脚,必无善征。但时命峻切,不敢不赴耳。”
奇外生常矫之,仕历郡守。奇所注《论语》矫之传掌,未能行于世。其义多
异郑玄,往往与司徒崔浩同。
刘献之,博陵饶阳人也。少而孤贫,雅好《诗》《传》。曾受业于勃海程玄,
后遂博观众籍。见名法之言,掩卷而笑曰:“若使杨、墨之流,不为此书,千载
谁知其小也?”曾谓其所亲曰:“观屈原《离骚》之作,自是狂人,死其宜矣。
孔子曰‘无可无不可’,实获我心。”时人有从献之学者,献之辄谓之曰:“人
之立身,虽百行殊涂,准之四科,要以德行为首。子若能入孝出悌,忠信仁让,
不待出户,天下自知。傥不能然,虽复下帷针股,蹑屩从师,正可博闻多识,不
过为土龙乞雨,眩惑将来。其于立身之道,有何益乎?孔门之徒,初亦未悟,见
皋鱼之叹,方乃归而养亲。嗟乎!先达何自觉之晚也?”由是四方学者,莫不高
其行义,希造其门。
献之善《春秋》、《毛诗》。每讲《左氏》,尽隐公八年便止,云:“义例
已了,不复须解。”由是弟子不能究竟其说。后本郡逼举孝廉,至京称病而还。
孝文幸中山,诏徵典内校书。献之喟然叹曰:“吾不如庄周散木远矣,一之谓甚,
其可再乎!”固以疾辞。时中山张吾贵与献之齐名,四海皆称儒宗。吾贵每一讲
唱,门徒千数,其行业可称者寡。献之著录,数百而已,皆通经之士。于是有识
者辨其优劣。
魏承丧乱之后,《五经》大义,虽有师说,而海内诸生,多有疑滞,咸决于
献之。六艺之文,虽不悉注,所标宗旨,颇异旧义。撰《三礼大义》四卷,《三
传略例》三卷,注《毛诗序义》一卷,行于世。并立《章句疏》二卷。注《涅槃
经》,未就而卒。四子:放古、爰古、参古、脩古。
张吾贵,字吴子,中山人也。少聪慧口辩,身长八尺,容貌奇伟。年十八,
本郡举为太学博士。吾贵先未多学,乃从郦诠受《礼》,牛天祐受《易》。诠、
祐粗为开发而已,吾贵览读一遍,便即别构户牖,世人竞归之。曾在夏学,聚徒
千数,而不讲《传》。生徒窃云:“张生之于《左氏》,似不能说。”吾贵闻之,
谓曰:“我今夏讲暂罢,后当说《传》。君等来日,皆当持本。”生徒怪之而已。
吾贵诣刘兰,兰遂为讲《传》。三旬之中,吾贵兼读杜、服,隐括两家,异同悉
举。诸生后集,便为讲之,义例无穷,皆多新异,兰仍伏听。学者以此益奇之。
而辩能饰非,好为诡说,由是业不久传。而气陵牧守,不屈王侯,竟不仕而终。
刘兰,武邑人也。年三十余,始入小学书《急就篇》。家人觉其聪敏,遂令
从师。受《春秋》、《诗》、《礼》于中山王保安。家贫,无以自资,且耕且学。
三年之后,便白其兄,求讲说。其兄笑而听之,为立黉舍,聚徒二百。兰读《左
氏》,五日一遍,兼能《五经》。先是,张吾贵以聪辩过人,其所解说,不本先
儒之旨。唯兰推《经》、《传》之由,本注者之意,参以纬候及先儒旧事,甚为
精悉。自后《经》义审博,皆由于兰。兰又明阴阳,博物多识,故为儒者所宗。
瀛州刺史裴植,征兰讲书于州南馆。植为学主,故生徒甚盛,海内称焉。又
特为中山王英所重。英引在馆,令授其子熙、诱、略等。兰学徒前后数千,成业
者众。而排毁《公羊》,又非董仲舒,由是见讥于世。为国子助教。静坐读书,
有人叩门,兰命引入,葛巾单衣,入与兰坐,谓曰:“君自是学士,何为每见毁
辱?理义长短,竟在谁?而过无礼见陵也!今欲相召,当与君正之。”言终而出,
兰少时患死。
孙惠蔚,武邑武遂人也。年十五,粗通《诗》、《书》及《孝经》、《论语》
。十八,师董道季讲《易》。十九,师程玄读《礼经》及《春秋三传》。周流儒
肆,有名于冀方。太和初,郡举孝廉,对策于中书省。时中书监高闾因相谈荐,
俄为中书博士,转皇宗博士。闾被敕理定雅乐,惠蔚参其事。及乐成,闾上疏请
集朝士于太乐,共研是非。秘书令李彪,自以才辩,立难于其前。闾命惠蔚与彪
抗论,彪不能屈。黄门侍郎张彝,常与游处,每表疏论事,多参访焉。十七年,
孝文南征,上议告类之礼。及太师冯熙薨,惠蔚监其丧礼。上书,令熙未冠之子,
皆服成人服。惠蔚与李彪以儒学相知,及彪位至尚书,惠蔚仍太庙令。孝文曾从
容言曰:“道固既登龙门,而孙蔚犹沈涓浍,朕常以为负矣。”虽久滞小官,深
体通塞,无孜孜之望,儒者以是尚焉。二十二年,侍读东宫。先是,七庙以平文
为太祖。孝文议定祖宗,以道武为太祖。祖宗虽定,然昭穆未改。及孝文崩,将
祔神主于庙。侍中崔光兼太常卿,以太祖既改,昭穆以次而易。兼御史中尉、黄
门侍郎邢峦,以为太祖虽改,昭穆仍不应易,乃立弹草,欲按奏光。光谓惠蔚曰:
“此乃礼也,而执法欲见弹劾,思获助于硕学。”惠蔚曰:“此深得礼变。”寻
为书以与光,赞明其事。光以惠蔚书呈宰辅,乃召惠蔚与峦庭议得失。尚书令王
肃又助峦,而峦理终屈,弹事遂寝。
宣武即位之后,仍在左右,敷训经典。自冗从仆射迁秘书丞、武邑郡中正。
惠蔚既入东观,见典籍未周。及阅旧典,先无定目,新故杂糅,首尾不全,有者
累袠数十,无者旷年不写。或篇第剥落,始末沦残,或文坏字误,谬烂相属。卷
目虽多,全定者少。请依前丞卢昶所撰甲乙新录,欲裨残补阙,损并有无,校练
句读,以为定本,次第均写,永为常式。其省先无本者,广加推寻,搜求令足。
然经记浩博,诸子纷纶,部帙既多,章第纰缪,当非一二校书,岁月可了。求令
四门博士及在京儒生四十人,在秘书省专精校考,参定字义。诏许之。
后为黄门侍郎,代崔光为著作郎。才非文史,无所撰著。迁国子祭酒、秘书
监,仍知史事。延昌三年,追赏讲定之劳,封枣强县男。明帝初,出为济州刺史。
还京,除光禄大夫。魏初已来,儒生寒宦,惠蔚最为显达。先单名蔚,正始中,
侍讲禁内,夜论佛经,有惬帝旨,诏使加“惠”,号惠蔚法师焉。卒于官,赠瀛
州刺史,谥曰戴。子伯礼袭封。
伯礼善隶书,位国子博士。惠蔚族曾孙灵晖。
灵晖少明敏,有器度。得惠蔚手录章疏,研精寻问,更求师友,《三礼》、
《三传》,皆通宗旨。然始就鲍季详、熊安生质问疑滞,其所发明,熊、鲍无以
异也。举冀州秀才,射策高第。仕齐,累至国子博士,授南阳王绰府谘议参军。
绰除定州刺史,仍随绰之镇。所为猖蹶,灵晖唯默默忧悴,不能谏止。绰表请灵
晖为王师,以管记马子结为谘议。朝廷以王师三品,奏启不合。后主于启下手诏
云:“但用之。”儒者甚以为荣。绰除大将军,灵晖以王师领大将军司马。绰诛,
停废。从绰死后,每至七日至百日,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行道。齐亡,卒。
马子结者,其先扶风人,世仕凉土,魏太和中入洛。父祖俱清官。子结及兄
子廉、子尚三人,皆涉文学。阳休之牧西兖,子廉、子尚、子结与诸朝士各有赠
诗。阳总为一篇酬答。诗云:“三马皆白眉”者也。子结为南阳王绰管记,随绰
定州。绰每出游猎,必令子结走马从禽。子结既儒缓,衣垂帽落,或叫或啼,令
骑驱之,非坠马不止。绰以为笑。由是渐见亲狎,启为谘议焉。
石曜字白曜,中山安善人。亦以儒学进,居官清俭。武平中,为黎阳郡守。
时丞相咸阳王世子斛律武都出为兖州刺史,性贪暴。先过卫县,令丞以下,敛绢
数千疋遗之。至黎阳,令左右讽动曜及县官。曜手持一绢谓武都曰:“此是老石
机杼,聊以奉赠。自此以外,并须出于吏人。吏人之物,一毫不敢辄犯。”武都
亦知曜清素纯儒,笑而不责。曜著《石子》十卷,言甚浅俗。位终谯州刺史。
灵晖子万寿,字仙期,一字遐年。聪识机警,博涉经史,善属文,美谭笑。
在齐,仕为阳休之开府行参军。及隋文帝受禅,滕穆王引为文学。坐衣冠不整,
配防江南。行军总管宇文述,召典军书。万寿本自书生,从容文雅,一旦从军,
郁郁不得志。为五言诗赠京邑知友。诗至京,盛为当时吟诵,天下好事者,多书
壁上而玩之。后归乡里,十余年不得调。仁寿初,拜豫章王长史,非其好也。王
转封于齐,即为齐王文学。当时,诸王官属,多被夷灭,由是弥不自安,因谢病
免。久之,授大理司直,卒于官。有集十卷,行于世。
徐遵明,字子判,华阴人也。幼孤,好学,年十七,随乡人毛灵和等诣山东
求学。至上党,乃师屯留王聪,受《毛诗》、《尚书》、《礼记》。一年,便辞
聪游燕、赵,师事张吾贵。吾贵门徒甚盛。遵明伏膺数月,乃私谓友人曰:“张
生名高而义无检格,凡所讲说,不惬吾心。请更从师。”遂与平原田猛略就范阳
孙买德。受业一年,复欲去之。猛略谓遵明曰:“君年少从师,每不终业,如此
用意,终恐无成。”遵明乃指其心曰:“吾今知真师所在矣,正在于此。”乃诣
平原唐迁,居于蚕舍,读《孝经》、《论语》、《毛诗》、《尚书》、《三礼》。
不出门院,凡经六年,时弹筝吹笛,以自娱慰。又知阳平馆陶赵世业家有《服氏
春秋》,是晋世永嘉旧写。遵明乃往读之,复经数载。因手撰《春秋义章》,为
三十卷。
是后教授门徒,每临讲坐,先持执疏,然后敷讲。学徒至今,浸以成俗。遵
明讲学于外,二十余年,海内莫不宗仰。颇好聚敛,与刘献之、张吾贵皆河北聚
徒教授,悬纳丝粟,留衣物以待之,名曰影质,有损儒者之风。遵明见郑玄《论
语序》云“书以八寸策”,误作“八十宗”,因曲为之说。其僻也皆如此。献之、
吾贵又甚焉。遵明不好京辇,以兖州有旧,因徙属焉。元颢入洛,任城太守李湛
将举义兵,遵明同其事。夜至人间,为乱兵所害。永熙二年,遵明弟子通直散骑
侍郎李业兴表求加策命,卒无赠谥。
董徵,字文发,顿丘卫国人也。身长七尺二寸,好古学,尚雅素。年十七,
师清河监伯阳受《论语》、《毛诗》、《春秋》、《周易》,河内高望崇受《周
官》,后于博陵刘献之遍受诸经。数年之中,大义精练,讲授生徒。太和末,为
四门小学博士。后宣武诏徵入华宫,令孙惠蔚问以《六经》。仍诏徵教授京
兆、清河、广平、汝南四王。后累迁安州刺史。徵因述职,路次过家,置酒高会,
大享邑老。乃言曰:“腰龟返国,昔人称荣,仗节还家,云胡不乐。”因诫二三
子弟曰:“此之富贵,匪自天降,乃勤学所致耳。”时人荣之。入为司农少卿、
光禄大夫,后以老解职。永熙二年,卒。孝武帝以徵昔授学业,故优赠仪同三司、
尚书左仆射、相州刺史,谥曰文烈。子仲曜。
李业兴,上党长子人也。祖虬、父玄纪,并以儒学举孝廉。玄纪卒于金乡令。
业兴少耿介志学,晚乃师事徐遵明于赵、魏之间。时有渔阳鲜于灵馥亦聚徒教授,
而遵明声誉未高,著录尚寡。业兴乃诣灵馥黉舍,类受业者。灵馥乃谓曰:“李
生久逐羌博士,何所得也?”业兴默尔不言。及灵馥说《左传》,业兴问其大义
数条,灵馥不能对。于是振衣而起曰:“羌弟子正如此耳!”遂便径还。自此,
灵馥生徒倾学而就遵明。学徒大盛,业兴之为也。
后乃博涉百家,图纬、风角、天文、占候,无不讨练。尤长算历。虽在贫贱,
常自矜负,若礼待不足,纵于权贵,不为之屈。后为王遵业门客。举孝廉,为校
书郎。以世行赵匪历,节气后辰下算。延昌中,业兴乃为《戊子元历》上之。于
时屯骑校尉张洪、荡寇将军张龙详等九家,各献新历。宣武诏令共为一历。洪等
后遂共推业兴为主,成《戊子历》,正光三年,奏行之。业兴以殷历甲寅,黄帝
辛卯,徒有积元,术数亡缺。又修之,各为一卷,传于世。建义初,敕典仪注。
未几,除著作郎。永安三年,以前造历之勋,赐爵长子伯。后以孝武帝登极之初,
豫行礼事,封屯留县子,除通直散骑常侍。永熙三年二月,孝武帝释奠,业兴与
魏季景、温子升、窦瑗为摘句。后入为侍读。
迁邺之始,起部郎中辛术奏:“今皇居徙御,百度创始,营构一兴,必宜中
制。李业兴硕学通儒,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询访。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
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诏从之。于时尚书右仆射、营构大匠高隆之被
诏缮修三署乐器、衣服及百戏之属,乃奏请业兴共事。
天平四年,与兼散骑常侍李谐、兼吏部郎卢元明使梁。梁散骑常侍朱异问业
兴曰:“魏洛中委粟山是南郊邪?圆丘邪?”业兴曰:“委粟是圆丘,非南郊。”
异曰:“比闻郊、丘异所,是用郑义。我此中用王义。”业兴曰:“然。洛京郊
丘之处,用郑解。”异曰:“若然,女子逆降傍亲,亦从郑以不?”业兴曰:
“此之一事,亦不专从。若卿此间用王义,除禫应用二十五月,何以王俭《丧
礼》,禫用二十七月也?”异遂不答。业兴曰:“我昨见明堂,四柱方屋,都
无五九之室,当是裴頠所制。明堂上圆下方,裴唯除室耳,今此上不圆,何也?”
异曰:“圆方俗说,经典无文,何怪于方。”业兴曰:“圆方之言,出处甚明,
卿自不见。见卿录梁主《孝经义》亦云‘上圆下方’,卿言岂非自相矛盾?”异
曰:“若然,圆方竟出何经?”业兴曰:“出《孝经援神契》。”异曰:“纬候
之书,何可信也!”业兴曰:“卿若不信,《灵威仰》、《叶光纪》之类,经典
亦无出者,卿复信不?”异不答。梁武问业兴:“《诗·周南》,王者之风,系
之周公;《召南》,仁贤之风,系之召公。何名为系?”业兴对曰:“郑注《仪
礼》云:昔太王、王季居于岐阳,躬行《召南》之教以兴王业。及文王行今《周
南》之教以受命,作邑于酆。文王为诸侯之地所化之国,今既登九五之尊,不可
复守诸侯之地,故分封二公,名为系。”梁武又问:“《尚书》‘正月上日,受
终文祖’,此时何正?”业兴对曰:“此夏正月。”梁武言:“何以得知?”业
兴曰:“案《尚书中候运衡篇》云‘日月营始’,故知夏正。”又问:“尧时以
前,何月为正?”业兴对曰:“自尧以上,书典不载,实所不知。”梁武又云:
“‘寅宾出日’,是正月,‘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即是二月。此出《尧典》,
何得云尧时不知用何正?”业兴对曰:“虽三正不同,言时节者,皆据夏时正月。
《周礼》:‘仲春二月,会男女之无夫家者。’虽自周书,月亦夏时。尧之日月,
亦当如此。但所见不深,无以辩析明问。”梁武又曰:“《礼》:原壤母死,叩
木而歌。孔子圣人,而与壤为友?”业兴对曰:“孔即自解,言亲者不失其亲,
故者不失其故。”又问:“壤何处人?”对曰:“《注》云:原壤,孔子幼之旧
故。是鲁人。”又问:“原壤不孝,有逆人伦,何以存故旧之小节,废不孝之大
罪?”对曰:“原壤所行,事自彰著,幼少之交,非是今始。既无大故,何容弃
之?”又问:“孔子圣人,何以书原壤之事,垂法万代?”业兴对曰:“此是后
人所录,非孔子自制,犹合葬于防。如此之比,《礼记》之中,动有百数。”又
问:“《易》有太极,极是有无?”业兴对曰:“所传太极是有。”还,兼散骑
常侍,加中军大将军。
业兴家世农夫,虽学殖,而旧音不改。梁武问其宗门多少,答曰:“萨四十
家。”使还,孙腾谓曰:“何意为吴儿所笑!”对曰:“业兴犹被笑,试遣公去,
当着被骂。”邢子才云:“尔妇疾,或问实耶?”业兴曰:“尔大痴!但道此,
人疑者半,信者半,谁检看?”
武定元年,除国子祭酒,仍侍读。神武以业兴明术数,军行常问焉。业兴曰
某日某处胜,谓所亲曰:“彼若告胜,自然赏吾;彼若凶败,安能罪吾?”芒山
之役,有风从西来入营。业兴曰:“小人风来,当大胜。”神武曰:“若胜,以
尔为本州刺史。”既而以为太原太守。五年,齐文襄引为中外府谘议参军。后坐
事禁止,业兴乃造《九宫行棋历》,以五百为章,四千四十为蔀,九百八十七为
升分,还以己未为元,始终相维,不复移转,与今历法术不同。至于气序交分,
景度盈缩,不异也。文襄之征颍川,业兴曰:“往必克,克后凶。”文襄既克,
欲以业兴当凶而杀之。
业兴爱好坟籍,鸠集不已。手自补修,躬加题帖,其家所有,垂将万卷。览
读不息,多有异闻,诸儒服其深博。性豪侠,重意气,人有急难,委命归之,便
能容匿。与其好合,倾身无吝;有乖忤,便即疵毁,乃至声色,加以谤骂。性又
躁隘,至于论难之际,无儒者之风。每语人云:“但道我好,虽知妄言,故胜道
恶。”务进忌前,不顾后患,时人以此恶之。至于学术精微,当时莫及。业兴二
子,崇祖传父业。
崇祖字子述。文襄集朝士,命卢景裕讲《易》。崇祖时年十一,论难往复,
景裕惮之。业兴助成其子,至于忿阋。文襄色甚不平。姚文安难服虔《左传解》
七十七条,名曰《驳妄》。崇祖申明服氏,名曰《释谬》。齐文宣营构三台,材
瓦工程,皆崇祖所算也。封屯留县侯。遵祖,齐天保初难宗景历甚精。崇祖为元
子武卜葬地,醉而告之曰:“改葬后,当不异孝文。”武成,或告之,兄弟伏法。
李铉,字宝鼎,勃海南皮人也。九岁入学,书《急就篇》,月余便通。家素
贫,常春夏务农,冬乃入学。年十六,从浮阳李周仁受《毛诗》、《尚书》,章
武刘子猛受《礼记》,常山房虬受《周官》、《仪礼》,渔阳鲜于灵馥受《左氏
春秋》。铉以乡里无可师者,遂与州里杨元懿、河间宗惠振等结友,诣大儒徐遵
明受业。居徐门下五年,常称高第。年二十三,便自潜居讨论是非。撰定《孝经》
、《论语》、《毛诗》、《三礼义疏》及《三传异同》、《周易义例》合三十余
卷。用心精苦,曾三秋冬不畜枕,每睡,假寐而已。年二十七,归养二亲,因教
授乡里。生徒恒数百人,燕赵间能言经者,多出其门。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
读所未见书。举秀才,除太学博士。及李同轨卒,齐神武令文襄在京妙简硕学,
以教诸子。文襄以铉应旨,徵诣晋阳。时中山石曜、北平阳绚、北海王晞、清河
崔瞻、广平宋钦道及工书人韩毅同在东馆,师友诸王。铉以去圣久远,文字多有
乖谬,于讲授之暇,遂览《说文》、《仓》、《雅》,删正六艺经注中谬字,名
曰《字辨》。
天保初,诏铉与殿中尚书邢邵,中书令魏收等参议礼律,仍兼国子博士。时
诏北平太守宋景业、西河太守綦母怀文等草定新历,录尚书、平原王高隆之令铉
与通直常侍房延祐、国子博士刁柔参考得失。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
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杨元懿、宗惠振官俱至国子博士。
冯伟,字伟节,中山字喜人也。身长八尺,衣冠甚伟,见者肃然。少从李宝
鼎学,李重其聪敏,恒别意试问之。多所通解,尤明《礼》、《传》。后还乡里,
闭门不出,将三十年。不问生产,不交宾客,专精覃思,无所不通。齐赵郡王出
镇定州,以礼迎接,命书三至,县令亲至其门,犹辞疾不起。王将命驾致请,佐
吏前后星驰报之,县令又自为其整冠履,不得已而出。王下厅事迎之,止其拜伏,
分阶而上,留之宾馆,甚见礼重。王将举充秀才,固辞不就。岁余请还。王知其
不愿拘束,以礼发遣,赠遗甚厚。一无所纳,唯受时服而已。及还,不交人事,
郡守县令,每亲至。岁时或置羊酒,亦辞不纳。门徒束脩,一毫不受。蚕而衣,
耕而饭,箪食瓢饮,不改其乐。以寿终。
张买奴,平原人也。经义该博,门徒千余人,诸儒咸推重之。仕齐,历太学
博士、国子助教,卒。
刘轨思,勃海人也。说《诗》甚精。少事同郡刘敬和,敬和事同郡程师则,
故其乡曲多为《诗》者。轨思仕齐,位国子博士。
鲍季详,勃海人也。甚明《礼》,兼通《左氏春秋》。少时,恒为李宝鼎都
讲。后亦自有徒众,诸儒称之。仕齐,卒于太学博士。
从弟长暄,兼通《礼》、《传》。为任城王湝丞相掾。恒在都教授贵游子
弟。齐亡,卒于家。
邢峙,字士峻,河间郑人也。少学通《三礼》、《左氏春秋》。仕齐,初为
四门博士,迁国子助教,以经入授皇太子。峙方正纯厚,有儒者风。厨宰进太子
食,菜有邪蒿,峙令去之,曰:“此菜有不正之名,非殿下宜食。”文宣闻而嘉
之,赐以被褥缣纩,拜国子博士。皇建初,除清河太守,有惠政。年老归,卒于
家。
刘昼,字孔昭,勃海阜城人也。少孤贫,爱学,伏膺无倦。常闭户读书,暑
月唯着犊鼻裈。与儒者李宝鼎同乡,甚相亲爱。宝鼎授其《三礼》,又就马敬德
习《服氏春秋》,俱通大义。恨下里少坟籍,便杖策入都。知邺令宋世良家有书
五千卷,乃求为其子博士,恣意披览,昼夜不息。还,举秀才,策不第,乃恨不
学属文,方复缉缀辞藻。言甚古掘,制一首赋,以六合为名,自谓绝伦,乃叹儒
者劳而寡功。曾以赋呈魏收而不拜。收忿之,谓曰:“赋名六合,已是太愚,文
又愚于六合。君四体又甘于文。”昼不忿,又以示邢子才。子才曰:“君此赋,
正似疥骆驼,伏而无妩媚。”昼求秀才,十年不得,发愤撰《高才不遇传》。冀
州刺史郦伯伟见之,始举昼,时年四十八。
刺史陇西李玙,亦尝以昼应诏。先告之,昼曰:“公自为国举才,何劳语昼!”
齐河南王孝瑜闻昼名,每召见,辄与促席对饮。后遇有密亲,使且在斋坐,昼须
臾径去,追谢要之,终不复屈。孝昭即位,好受直言。昼闻之,喜曰:“董仲舒、
公孙弘可以出矣。”乃步诣晋阳上书,言亦切直,而多非世要,终不见收采。编
录所上之书,为《帝道》。河清中,又著《金箱璧言》,盖以指机政之不良。
昼夜尝梦贵人若吏部尚书者补交州兴俊令,寤而密书记之。卒后旬余,其家
you6*女鬼语,声似昼,云“我被用为兴俊县令,得假暂来辞别”云。昼常自谓博物
奇才,言好矜大。每言:“使我数十卷书行于后世,不易齐景之千驷也。”容止
舒缓,举动不伦,由是竟无仕,卒于家。
马敬德,河间人也。少好儒术,负笈随徐遵明学《诗》、《礼》,略通大义,
而不能精。遂留意于《春秋左氏》,沈思研求,昼夜不倦。教授于燕、赵间,生
徒随之者甚众。乃诣州将,求秀才。将以其纯儒,无意推荐。敬德请试方略,五
条皆有文理,乃欣然举送。至都,唯得中第。请试经业,问十条,并通。擢授国
子助教,再迁国子博士。齐武成为后主择师傅,赵彦深进之,入为侍讲。其妻夜
梦猛兽将来向之,敬德走超丛棘,妻伏地不敢动。敬德占曰:“吾当为大官。超
棘,过几卿也;尔伏地,夫人也。”后主既不好学,敬德侍讲甚疏,时时以《春
秋》入授。犹以师傅恩,拜国子祭酒、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瀛州大中正。
卒,其徒曰:“马生胜孔子,孔子不得仪同。”寻赠开府、瀛州刺史。其后,侍
书张景仁封王,赵彦深云:“何容侍书封王,侍讲翻无封爵?”亦追封敬德广汉
郡王,令子元熙袭。
元熙字长明,少传父业,兼长文藻。以通直待诏文林馆。武平中,皇太子将
讲《孝经》,有司请择师。帝曰:“马元熙,朕师之子,文学不恶。”于是以《
孝经》入授皇太子。儒者荣其世载。性和厚,在内甚得名誉。隋开皇中,卒于秦
王文学。
张景仁,济北人。幼孤,家贫,以学书为业,遂工草隶。选补内书生,与魏
郡姚元标、颍川韩毅、同郡袁买奴、荥阳李超等齐名,文襄并引为宾客。天保八
年,敕教太原王绍德书。后主在东宫,武成令侍书,遂被引擢。小心恭谨,后主
爱之,呼为博士。登祚,累迁通直散骑常侍,在左右。与语,犹称博士。胡人何
洪珍有宠于后主,欲得通婚朝士。以景仁在内,官位稍高,遂为其兄子取景仁第
二息瑜之女,因以表裹相援,恩遇日隆。景仁多疾,帝每遣徐之范等疗之,给药
物珍羞,中使问疾,相望于道。是后,敕有司恒就宅送御食。车驾或有行幸,在
道宿处,每送步障,为遮风寒。进位仪同三司,加开府,侍书如故。每旦须参,
即在东宫停止。及立文林馆,中人邓长颙希旨,奏令总判馆事。除侍中,封建安
王。洪珍死后,长颙犹存旧款,更相弥缝,得无坠退。遂除中书监,卒。赠侍中、
五州刺史、司空公。
景仁为儿童时,在洛京,曾诣国学摹《石经》。许子华遇之学中,执景仁手
曰:“张郎风骨,必当通贵,非但官爵迁达,乃与天子同笔砚,传衣履。”子华
卒二十余年,景仁位开府,数赐衣冠、笔砚,如子华所言。出自寒微,本无识见,
一旦开府、侍中、封王。其妇姓奇,莫知氏族所出,容制音辞,事事庸俚。既除
王妃,与诸公主、郡君,同在朝谒之列,见者为其惭悚。
景仁性本卑谦,及用胡人、巷伯之势,坐致通显,志操颇改,渐成骄傲。良
马轻裘,徒从拥冗;高门广宇,当衢向术。诸子不思其本,自许贵游。自仓颉以
来,八体取进,一人而已。
权会,字正理,河间郑人也。志尚沈雅,动遵礼则。少受郑《易》,妙尽幽
微;《诗》、《书》、《二礼》,文义该洽;兼明风角,妙识玄象。仕齐,初四
门博士。仆射崔暹引为馆客,甚敬重焉,命世子达挐尽师傅之礼。暹欲荐会与马
敬德等为诸王师。会性恬静,不慕荣势,耻于左宦,固辞。暹识其意,遂罢荐举。
寻追修国史,监知太史局事。后迁国子博士。会参掌虽繁,教授不阙。性甚儒綍,
似不能言,及临机答难,酬报如响,由是为诸儒所推。而贵游子弟慕其德义者,
或就其宅,或寄宿邻家,昼夜承间,受其学业。会欣然演说,未尝懈怠。虽明风
角玄象,至于私室,都不及言。学徒有请问者,终无所说。每云:“此学可知不
可言,诸君并贵游子弟,不由此进,何烦问也。”唯有一子,亦不授此术。会曾
遣家人远行,久而不反。其行还将至,乃逢寒雪,寄息他舍。会方处学堂讲说,
忽有旋风吹雪入户,会笑曰:“行人至,何意中停!”遂使追寻,果如其语。会
每占筮,大小必中。但用爻辞彖象,以辨吉凶。《易》占之属,都不经口。
会本贫生,无僮仆,初任助教日,恒乘驴。其职事处多,非晚不归。曾夜出
城东门,会独乘一驴。忽有二人,一人牵头,一人随后,有似相助。其回动轻漂,
有异生人。渐失路,不由本道。心甚怪之,遂诵《易经》上篇第一卷。不尽,前
后二人,忽然离散。会亦不觉堕驴,迷闷,至明始觉。方知堕处乃是郭外,才去
家数里。有一子,字子袭,聪敏精勤,幼有成人之量。先亡。临送者为其伤恸,
会唯一哭而罢,时人尚其达命。武平末,自府还第,在路无故马倒,遂不得语,
因暴亡。注《易》一部,行于世。会生平畏马,位望既至,不得不乘,果以此终。
张思伯,河间乐城人也。善说《左氏传》,为马敬德之次。撰《刊例》十卷,
行于时。亦为《毛诗》章句。以二经教授齐安王廓。位国子博士。
又有长乐张奉礼,善《三传》,与思伯齐名。位国子助教。
张雕武,中山北平人也。家世寒微。其兄兰武,仕尚书令史,微有资产。故
护军长史王元则时为书生,停其宅。雕武少美貌,为元则所爱悦,故偏被教。因
好学,精力绝人,负卷从师,不远千里。遍通《五经》,尤明《三传》。弟子远
方就业者,以百数,诸儒服其强辩。齐神武召入霸府,令与诸子讲说。乾明初,
累迁平原太守,坐赃贿失官。武成即位,以旧恩,除通直散骑常侍。琅邪王俨求
博士,有司以雕武应选,时号得人。历泾州刺史、散骑常侍。
及帝侍讲马敬德卒,乃入授经书。帝甚重之,以为侍讲,与侍书张景仁并被
尊礼,同入华元殿,共读《春秋》。加国子祭酒、假仪同三司,待诏文林馆。以
景仁宗室,自托于其亲何洪珍,公私之事,雕武常为其指南。与张景仁号二张博
士。时穆提婆、韩长鸾与洪珍同侍帷幄,知雕武为洪珍谋主,忌恶之。洪珍又奏
雕武监国史。寻除侍中,加开府,奏度支事。大被委任,言多见从,特敕奏事不
趋,呼为博士。
雕武自以出于微贱,致位大臣,励精在公,有匪躬之节。议论无所回避,左
右纵恣之徒,必加禁约。数讥切宠要,献替帷扆。帝亦深倚仗之,方委以朝政。
雕武便以澂清为己任,意气甚高。尝在朝堂谓郑子信曰:“向入省中,见贤家唐
令处分,极无所以。若作数行兵帐,雕武不如邕;若致主尧、舜,身居稷、契,
则邕不如我。”长鸾等阴图之。及与侍中崔季舒、黄门侍郎郭遵谏幸晋阳,为长
鸾所谮,诛。临刑,帝使段孝言诘之。雕武曰:“臣起自诸生,光宠隆洽。今者
之谏,臣实首谋,意善功恶,无所逃死。愿陛下珍爱金玉,开发神明,数引贾谊
之伦,语其政道,令听览之间,无所拥蔽,则臣虽死,犹生之年。”因歔欷流涕,
俯而就戮。左右莫不怜而壮之。
子德冲等徙北边。南安王思好之反,德冲及弟德揭俱免。德冲聪敏好学,以
帝师之子,早见旌擢,位中书舍人。其父之戮,德冲并在殿廷就执,目见冤酷,
号哭,殒绝于地,久之乃苏。
郭遵者,钜鹿人也。齐文宣为太原公时,为国常侍。帝家人有盖丰洛者,典
知家务,号曰盖将。遵因其处分,曾抗拒,为高德正所贵。齐受禅,由是擢为主
书,专令访察。中书舍人朱谓为钜鹿太守,遵为弟子求官,谓启文宣,鞭之二百,
付京畿。久之,除并省尚书都令史、建州别驾。会韩长鸾父永兴为刺史,因此遂
相参附。后擢为黄门侍郎,被诛。
遵出自贱微,易为盈满。宫门逢诸贵,辄呼姓字,语言布置,极为轻率。尝
于宫门牵韩长鸾,辞曰:“王在得言。主上纵放如此,曾不规谏,何名大臣?”
长鸾嫌其率尔,便掣手而去,由是不加援,故及于祸。
0
猜你喜欢:
- 《贞观政要》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朕观前代谗佞之徒,皆国之蟊贼也。或巧言令色,朋党比周;若暗主庸君,莫不以之迷惑,忠臣孝子所以泣血衔冤。故丛兰
- 《穆天子传》 ○古文 □柏夭曰:□封膜昼于河水之阳〔膜昼,人名。膜音莫〕,以为殷人主〔主,谓主其祭祀,言同姓也〕。 丁巳,天子西南升□
- 《苏轼集》 ◎诗八十六首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唐人云:茶须缓火炙,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
- 《三国演义》 却说张昭献计曰:“且休要动兵。若一兴师,曹操必复至。不如修书二封:一封与刘璋,言刘备结连东吴,共取西川,使刘璋心疑而攻刘备;一封与张
- 《宋史》 ◎职官二 ○枢密院 宣徽院 三司使 翰林学士院 侍读侍讲 崇政殿说书 诸殿学士 诸阁学士 诸修撰直阁 东宫官
- 《白痴》 本书的两个人物在那张绿色长椅上相会以后,过了大约一星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十点半左右,瓦尔瓦拉.阿
- 《白鲸》 前面已经讲过了:大鲸是怎样老远就被桅顶上的人发现;人们怎样在茫茫的汪洋上追击它,在大海的幽谷里把它给宰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3.不速之客 在前边,我们已经讲过,海伦夫人是一个慷慨豪爽的人.她
- 《尚书》 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命微子启代殷后,作《微子之命》。 王若曰:“猷!殷王元子。惟稽古,崇德象贤。统承先王,修其礼物,作宾于王
- 《尚书》 时厥明,王乃大巡六师,明誓众士。 王曰:“呜呼!我西土君子。天有显道,厥类惟彰。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绝于天,结怨于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史评类存目一 △《史通会要》·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陆深撰。深有《南巡日录》,已著录。深尝以唐刘知几《史通》刊本多
- 《盐铁论》 ◎和亲第四 * 夫曰:“昔徐偃王行义而灭,鲁哀公好儒而削。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故君子笃仁以行,然必筑城以自守,设械以自
- 《茶经》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时,于野寺山园丛手而掇,乃蒸,乃舂,乃以火乾之,则又棨、朴、焙、贯、相、穿、育等七事皆废。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
- 《清史稿》 ◎忠义一 ○特音珠(阿巴泰) 固山(僧锡等) 纳密达(炳图等) 书宁阿(感济泰等) 穆护萨(觉罗兰泰等) 索尔和诺(
- 《安娜·卡列尼娜》 "走了!全都完了!"安娜站在窗前自言自语.作为这个疑问的答案,她的蜡烛熄灭了的时候
- 《历代兵制》〈西汉〉 汉大抵依秦制,凡民二十三为正,一岁以为卫士。每立秋斩牲于郊,名曰貙。兵官皆肄孙、吴兵法六十四阵,名曰乘之。季冬,天子大会
- 《晋书》 ◎苻洪 苻健 苻生 苻雄 王堕 苻洪,字广世,略阳临渭氐人也。其先盖有扈之苗裔,世为西戎酋长。始其家池中蒲生,长五丈,
- 《楚辞》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 《南齐书》 ◎高逸 ○褚伯玉 明僧绍 顾欢 臧荣绪 何求 刘虬 庾易 宗测 杜京产 沈飗士 吴苞 徐伯珍 《易
- 《警世通言》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话说大宋徽宗朝有个官人,姓计,名安,在北司官厅下做个押番,止
评论
发表评论
-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刘向《战国策·赵一·晋毕阳之孙豫让》
-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 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戴圣《礼记·王制》
- 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牛峤《忆江南·衔泥燕》
-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