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三 志第一百六
《宋史》 作者:脱脱等
◎舆服五
○诸臣服下 士庶人服
公服。凡朝服谓之具服,公服从省,今谓之常服。宋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
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其制,曲领大袖,下施横襕,
束以革带,幞头,乌皮靴。自王公至一命之士,通服之。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诏朝官出知节镇及转运使、副,衣绯、绿者并借紫。知
防御、团练、刺史州,衣绿者借绯,衣绯者借紫;其为通判、知军监,止借绯。
其后,江淮发运使同转运,提点刑狱同知刺史州。雍熙初,郊祀庆成,始许升朝
官服绯、绿二十年者,叙赐绯、紫。
真宗登极,京朝官亦听叙,及东封、西祀赦书,京朝官并以十五年为限。后
每帝登极,亦如例。景德三年,诏内诸司使以下出入内庭,不得服皂衣,违者论
其罪;内职亦许服窄袍。
仁宗景祐元年,诏军使曾任通判者借绯,曾任知州者借紫。庆历元年,龙图
阁直学士任布言:“欲望自今赠官至正郎者,其画像许服绯,至卿监许服紫。”
从之。嘉祐三年,诏三路转运使朝辞上殿日,与赐章服;诸路转运使候及十年,
即与赐章服。
神宗熙宁元年,中书门下奏:“六品以上犯赃滥或私罪徒重者,不得因本品
改章服。”从之。元丰元年,去青不用,阶官至四品服紫,至六品服绯,皆象笏、
佩鱼,九品以上则服绿,笏以木。武臣、内侍皆服紫,不佩鱼。假版官及伎术若
公人之人入品者,并听服绿。官应品而服色未易,与品未及而已易者,或以年格,
或以特恩。五年,诏六曹尚书依翰林学士例,六曹侍郎、给事中依直学士例,朝
谢日不以行、守、试并赐服佩鱼;罢职除他官日,不带行。
徽宗重和元年,诏礼制局自冠服讨论以闻,其见服靴,先改用履。礼制局奏:
“履有絇、繶、纯、綦,古者舄履各随裳之色,有赤舄、白舄、黑舄。今履
欲用黑革为之,其絇、繶、纯、綦并随服色用之,以仿古随裳色之意。”诏
以明年正旦改用。礼制局又言:“履随其服色。武臣服色一等,当议差别。”诏
文武官大夫以上具四饰,朝请郎、武功郎以下去繶,并称履;从义郎、宣教郎
以下至将校、伎术官去繶、纯,并称履。当时议者以靴不当用之中国,实废释
氏之渐云。
中兴,仍元丰之制,四品以上紫,六品以上绯,九品以上绿。服绯、紫者必
佩鱼,谓之章服。非官至本品,不以假人。若官卑而职高,则特许者有三:自庶
官迁六部侍郎,自庶官为待制,或出奉使者是也。又有以年劳而赐者,有品未及
而借者。升朝官服绿,大夫以上服绯,莅事至今日以前及二十年历任无过者,许
磨勘改授章服,此赐者也。或为通判者,许借绯;为知州、监司者,许借紫;任
满还朝,仍服本品,此借者也。又有出于恩赐者焉。绍兴十二年九月,以皇太后
回銮,诏承务郎以上服绯、绿,莅事至今日以前十七年者,并改转服色。
三十二年六月,孝宗即位,诏承务郎以上服绯、绿及十五年者,并许改转服
色。然计年之法,亦不轻许。无出身人自年二十出官服绿日起理,服绯人亦自年
二十服绯日起理,有出身人自赐出身日起理;内并除豁丁忧年、月、日不理外,
历任无过者方许焉。先是,殿中侍御史张震奏:“今日之弊,在于人有侥幸。能
革其俗,然后天下可治。且改转服色,常赦自升朝官以上服绿,大夫以上服绯,
莅事及二十年,方得改赐。今赦自承务郎以上服绯、绿及十五年,便与改转。比
之常赦,不惟年限已减,而又官品相绝,盖已为异恩矣。今窃闻省、部欲自补官
日便理岁月,即是婴孩授命,年才十五者今遂服绯;而贵近之子,或初年赐绯,
年才及冠者今遂赐紫。朱、紫纷纷,不亦滥乎?况靖康、建炎恩赦,亦不曾以补
官日为始。若始于出官之日,颇为折衷,盖比之莅事所减已多,而比之初补粗为
有节。”帝从其言,故有是命。
又有出于特赐者,旌直臣则赐之,劝循吏则赐之,广孝治则赐之,优老臣则
赐之,此皆非常制焉。内品未至而赐服及借者,并于衔内带赐及借。
幞头。一名折上巾,起自后周,然止以软帛垂脚,隋始以桐木为之,唐始以
罗代缯。惟帝服则脚上曲,人臣下垂。五代渐变平直。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
乘舆或服上曲焉。其初以藤织草巾子为里,纱为表,而涂以漆。后惟以漆为坚,
去其藤里,前为一折,平施两脚,以铁为之。
带。古惟用革,自曹魏而下,始有金、银、铜之饰。宋制尤详,有玉、有金、
有银、有犀,其下铜、铁、角、石、墨玉之类,各有等差。玉带不许施于公服。
犀非品官、通犀非特旨皆禁。铜、铁、角、石、墨玉之类,民庶及郡县吏、伎术
等人,皆得服之。
其制有金球路、荔支、师蛮、海捷、宝藏,(方团二十五两;荔支自二十五
两至七两,有四等;师蛮二十五两;海捷十五两;宝藏三十两。惟球路方团胯,
余悉方胯。荔支或为御仙花,束带亦同。)金涂天王、八仙、犀牛、宝瓶、荔支、
师蛮、海捷、双鹿、行虎、洼面。(天王、八仙二十五两;犀牛、宝瓶自二十五
两至十五两,有二等;荔支自二十两至十两,有三等;师蛮自二十两至十八两,
有二等;海捷自十五两至十两,有三等;双鹿自二十两至四两,有九等;行虎七
两;雱面自十五两至十二两,有二等。)束带则有金荔支、师蛮、戏童、海捷、
犀牛、胡荽、凤子、宝相花,(荔支自二十五两至十五两,有三等;师蛮、戏童
二十五两;海捷自二十两至十两,有二等;犀牛二十两;凤子、宝相花十五两。)
金涂犀牛、双鹿、野马、胡荽。(犀牛、野马十五两;双鹿自二十两,有三等;
胡荽自十五两至十两,有三等。)犀有上等、次等,以牯牸为别。(出黔南者,
在南海之下。)
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正月,翰林学士承旨李昉等奏曰:“奉诏详定车服制度,
请从三品以上服玉带,四品以上服金带,以下升朝官、虽未升朝已赐紫绯、内职
诸军将校,并服红鞓金涂银排方。虽升朝着绿者,公服上不得系银带,余官服
黑银方团胯及犀角带。贡士及胥吏、工商、庶人服铁角带,恩赐者不用此制。荔
支带本是内出以赐将相,在于庶僚,岂合僣服?望非恩赐者,官至三品乃得服之。
”景德三年,诏通犀、金、玉带,除官品合服及恩赐外,余人不得服用。大中祥
符五年,诏曰:“方团金带,优宠辅臣,今文武庶官及伎术之流,率以金银仿效,
甚紊彝制。自今除恩赐外,悉禁之。”端拱中,诏作瑞草地球路文方团胯带,副
以金鱼,赐中书、枢密院文臣。
仁宗庆历八年,彰信军节度使兼侍中李用和言:“伏见张耆授兼侍中日,特
赐笏头金带以为荣异,欲望正谢日,准例特赐。”诏如耆例。
神宗熙宁六年,熙河路奏捷,宰臣王安石率群臣贺紫宸殿,神宗解所服白玉
带赐之。八年,岐王颢、嘉王頵言:“蒙赐方团玉带,著为朝仪,乞宝藏于家,
不敢服用。”神宗不许,命工别琢玉带以赐之。颢等固辞,不听;请加佩金鱼以
别嫌,诏以玉鱼赐之。亲王佩玉鱼自此始。宗旦、宗谔皆以使相遇郊恩告谢,特
赐球文方团金带、佩鱼,自是宗室节度带同平章事者,著为例。宣徽使张方平、
郭逵、王拱辰皆尝特赐。元丰五年,诏:“三师、三公、宰相、执政官、开府仪
同三司、节度使尝任宰相者、观文殿大学士已上,金球文方团带,佩鱼。观文殿
学士至宝文阁直学士、节度使、御史大夫、中丞、六曹尚书、侍郎、散骑常侍御
仙花带,内御史大夫、六曹尚书、翰林学士以上及资政殿学士特班翰林学士上者,
仍佩鱼。”六年,诏:“北使经过处,守臣曾借朝议大夫者,令权服紫,不系金
带。其押赐御筵官仍互借,先借朝议大夫者,即借中散大夫,并许系金带,不佩
鱼。”哲宗元祐五年,诏:臣僚曾赐金带后至不该系者,在外许系。
徽宗崇宁二年,诏:六尚局奉御,今后许服金带。四年,中书省检会哲宗
《元符仪制令》:“诸带,三师、三公、宰相、执政官、使相、节度使、观文殿
大学士球文,佩鱼。节度使非曾任宰相即御仙花,佩鱼。观文殿学士至宝文阁直
学士、御史大夫、中丞、六曹尚书、侍郎、散骑常侍并御仙花,权侍郎不同;内
御史大夫、六曹尚书、观文殿学士至翰林学士仍佩鱼,资政殿学士特旨班在翰林
学士上者同,权尚书不同。其官职未至而特赐者,不拘此令。因任职事官经赐金
带者,虽后任不该赐,亦许服。”看详:若称因任六曹侍郎经赐带,后除知开封
府之类,既非职事官,又非在外,皆不许系,似非元立法之意。盖立文该举未尽,
其特赐者既不缘官职,自无时不许系外;因任职事官赐金带,后任不该者亦许服,
即在外与在京非职事官,皆可用。诏申明行下。大观二年,诏中书舍人、谏议大
夫、待制、殿中少监许系红鞓犀带,不佩鱼。
中兴仍之,其等亦有玉、有金、有银、有金涂银、有犀、有通犀、有角。其
制,球文者四方五团,御仙花者排方。凡金带:三公、左右丞相、三少、使相、
执政官、观文殿大学士、节度使球文,佩鱼;观文殿学士至华文阁直学士、御史
大夫、中丞、六曹尚书、侍郎、散骑常侍、开封尹、给事中并御仙花,内御史大
夫、六曹尚书、观文殿学士至翰林学士仍佩鱼;中书舍人、左右谏议大夫、龙图
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焕章华文阁待制、权侍郎服红鞓排方黑犀带,仍佩鱼;
权侍郎以上罢任不带职者,亦许服之。
鱼袋。其制自唐始,盖以为符契也。其始曰鱼符,左一,右一。左者进内,
左者随身,刻官姓名,出入合之。因盛以袋,故曰鱼袋。宋因之,其制以金银饰
为鱼形,公服则系于带而垂于后,以明贵贱,非复如唐之符契也。
太宗雍熙元年,南郊后,内出以赐近臣,由是内外升朝文武官皆佩鱼。凡服
紫者,饰以金;服绯者,饰以银。庭赐紫,则给金涂银者;赐绯,亦有特给者。
京官、幕职州县官赐绯紫者,亦佩。亲王武官、内职将校皆不佩。真宗大中祥符
六年,诏伎术官未升朝赐绯、紫者,不得佩鱼。
仁宗天圣二年,翰林待诏、太子中舍同正王文度因勒碑赐紫章服,以旧佩银
鱼,请佩金鱼。仁宗曰:“先朝不许伎术人辄佩鱼,以别士类,不令混淆,宜却
其请。”景祐三年,诏殿中省尚药奉御赐紫徐安仁,特许佩鱼。至和元年,诏:
中书提点五房公事,自今虽无出身,亦听佩鱼。旧制,自选人入为堂后官,转至
五房提点,始得佩鱼。提点五房吕惟和非选人入,援司天监五官正例求佩鱼,特
许之。
神宗元丰二年,蒲宗孟除翰林学士,神宗曰:“学士职清地近,非它官比,
而官仪未宠,自今宜加佩鱼。”遂著为令。三年,诏:自今中书堂后官,并带赐
绯鱼袋,余依旧例。徽宗政和元年,尚书兵部侍郎王诏奏:“今监司、守、倅等,
并许借服色而不许佩鱼,即是有服而无章,殆与吏无别。乞今后应借绯、紫臣僚,
并许随服色佩鱼,仍各许入衔,候回日依旧服色。”从之。中兴,并仍旧制。
笏。唐制五品以上用象。上圆下方;六品以下用竹、木,上挫下方。宋文散
五品以上用象,九品以上用木。武臣、内职并用象,千牛衣绿亦用象,廷赐绯、
绿者给之。中兴同。
靴。宋初沿旧制,朝履用靴。政和更定礼制,改靴用履。中兴仍之。乾道七
年,复改用靴,以黑革为之,大抵参用履制,惟加靿焉。其饰亦有絇、繶、
纯、綦,大夫以上具四饰,朝请、武功郎以下去繶,从义、宣教郎以下至将校、
伎术官并去纯。底用麻再重,革一重。里用素衲毡,高八寸。诸文武官通服之,
惟以四饰为别。服绿者饰以绿,服绯、紫者饰亦如之,仿古随裳色之意。
簪戴。幞头簪花,谓之簪戴。中兴,郊祀、明堂礼毕回銮,臣僚及扈从并簪
花,恭谢日亦如之。大罗花以红、黄、银红三色,栾枝以杂色罗,大绢花以红、
银红二色。罗花以赐百官,栾枝,卿监以上有之;绢花以赐将校以下。太上两宫
上寿毕,及圣节、及锡宴、及赐新进士闻喜宴,并如之。
重戴。唐士人多尚之,盖古大裁帽之遗制,本野夫岩叟之服。以皂罗为之,
方而垂檐,紫里,两紫丝组为缨,垂而结之颔下。所谓重戴者,盖折上巾又加以
帽焉。宋初,御史台皆重戴,余官或戴或否。后新进士亦戴,至释褐则止。太宗
淳化二年,御史台言:“旧仪,三院御史在台及出使,并重戴,事已久废。其御
史chu6*台为省职及在京厘务者,请依旧仪,违者罚俸一月。”从之。又诏两省及尚
书省五品以上皆重戴,枢密三司使、副则不。中兴后,御史、两制、知贡举官、
新进士上三人,许服之。
时服。宋初因五代旧制,每岁诸臣皆赐时服,然止赐将相、学士、禁军大校。
建隆三年,太祖谓侍臣曰:“百官不赐,甚无谓也。”乃遍赐之。岁遇端午、十
月一日,文武群臣将校皆给焉。是岁十月,近臣、军校增给锦衬袍,中书门下、
枢密、宣徽院、节度使及侍卫步军都虞候以上,皇亲大将军以上,天下乐晕锦;
三司使、学士、中丞、内客省使、驸马、留后、观察使,皇亲将军、诸司使、厢
主以上,簇四盘雕细锦;三司副使、宫观判官,黄师子大锦;防御团练使、刺史、
皇亲诸司副使,翠毛细锦;权中丞、知开封府、银台司、审刑院及待制以上,知
检院鼓院、同三司副使、六统军、金吾大将军,红锦。诸班及诸军将校,亦赐窄
锦袍。有翠毛、宜男、云雁细锦,师子、练鹊、宝照大锦,宝照中锦,凡七等。
应给锦袍者,皆五事;(公服、锦宽袍,绫汗衫、袴,勒帛,丞郎、给舍、
大卿监以上不给锦袍者,加以黄绫绣抱肚。)大将军、少卿监、郎中以上,枢密
诸房副承旨以上,诸司使,皇亲承制、崇班,皆四事;(无锦袍。)将军至副率、
知杂御史至大理正、入内都知、内侍都知、皇亲殿直以上,皆三事;(无袴。)
通事舍人、承制、崇班、入内押班、内侍副都知押班、内常侍、六尚奉御以下,
京官充馆阁、宗正寺、刑法官者,皆二事;(无勒帛,内职汗衫以绫,文臣以绢。)
阁门祗候、内供奉官至殿直,京官编修、校勘,止给公服。端午,亦给。应给锦
袍者,汗衫以黄縠,别加绣抱肚、小扇。诞圣节所给,如时服。(京师禁厢军校、
卫士、内诸司胥史、工巧人,并给服有差。)
朝官、京官、内职出为外任通判、监押、巡检以上者,(大藩府监务者,亦
或给之。)每岁十月时服,开宝中,皆赐窄锦袍。太平兴国以后,文官知制诰、
武官上将军、内职诸司使以上,皆赐锦。(藩镇观察使以上,天下乐晕锦;尚书
及步军都虞候以上及知益州、并州,次晕锦,皆五事。学士、丞郎,簇四盘雕锦;
刺史以上及知广州,翠毛锦,皆三件。待制以上、横班诸司使,翠毛锦;知代州,
御仙花锦;诸司使领郡,宜男锦;诸司使,云雁锦。驸马,锦如丞郎,增至四事。
益州钤辖,锦从本官,增绫袴。)朝官供奉官以上,皆赐紫地皂花欹正。京官殿
直以下,皆赐紫大绫。在外禁军将校,亦赐窄锦袍,次赐紫绫色绢。景德元年,
始诏河北、河东、陕西三路转运使、副,并给方胜练鹊锦。校猎从官兼赐紫罗锦、
旋襕、暖靴。
雍熙四年,令节度使给皂地金线盘云凤鹿胎旋襕,侍卫步军都虞候以上给
皂地金线盘花鸳鸯。
亲王、宰相、使相生日,并赐衣五事,锦彩百匹,金花银器百两,马二匹,
金涂银鞍勒一。宰相、枢密使、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宣徽使初拜、加恩中谢日,
并赐衣五事,金带一,(旧荔支带,淳化后,宰相、参知政事、文臣任枢密副使,
改赐方团胯球路金带,加以金鱼。)涂金银鞍勒马一。三司使、学士、御史中丞
初拜中谢日,赐衣五事,荔支金带一,涂金银鞍勒马一。(文明学士以下,初赐
金装犀带,后改赐金带。)中书舍人,赐袭衣、犀带。宰相以下对御抬赐;枢密
直学士、中书舍人谢讫,中使押赐,再入谢于别殿。中书舍人或告谢日已改赐章
服,则罢中使押赐。
郊禋礼毕,亲王、宰相至龙图阁直学士、禁军将校,各赐袭衣、金带,(亲
王、中书门下、枢密、宣徽、三司使、四厢都指挥使以上,加鞍勒马一。其后宫
观副使、天书扶侍使,并同学士。)同中谢日。雍熙元年,两省五品以上,御史
台、尚书省四品以上,各赐袭衣、犀带、鱼袋。其为五使,则皆赐金带,仍各加
器币。(文武行事官,各赐金帛。牧伯在外者,遇大礼,不赐。大中祥符元年,
诏节度、观察、防御、团练使,刺史,因东封为诸州部署钤辖者,并特赐焉。)
使相、节度使自镇来朝入见日,赐衣五事,金带,鞍马;朝辞日,赐窄衣六
事,金束带,鞍勒马一,散马二;(节度使减散马。)为都部署者,别赐带甲鞍
勒马一。观察使为都部署、副都部署赴本任、知州,赐窄衣三事,金束带,鞍勒
马。防御团练使、刺史为部署、钤辖,赐窄衣三事,金束带;赴本任,赐窄衣三
事,涂金银腰带;为知州、都监,赐窄衣三事,绢三十匹。诸司为钤辖者,赐窄
衣、金束带。文武官内职出为知州军、通判、发运、转运使副、提点刑狱、都监、
巡检、砦主、军使及任使繁要者,仆射赐窄衣三事,绢五十匹;尚书、丞郎、学
士、谏舍、待制、大卿监及统军、上将军、诸司使,减绢二十匹;少卿监至五官
正、大将军至副率、诸司副使,减绢一十匹;中郎将、京官内殿承制至借职、内
常侍,减衣二事,又减绢一十匹。窄衣,起二月给紫罗衫;起十月给紫欹正锦袄。
(给公服者,单夹亦然。)诸道衙内指挥使、都虞候入贡辞日,赐紫罗窄衫,金
涂银带。
士庶人车服之制。太宗太平兴国七年,诏曰:“士庶之间,车服之制,至于
丧葬,各有等差。近年以来,颇成逾僣。宣令翰林学士承旨李昉详定以闻。”昉
奏:“今后富商大贾乘马,漆素鞍者勿禁。近年品官绿袍及举子白襕下皆服紫
色,亦请禁之。其私第便服,许紫皂衣、白袍。旧制,庶人服白,今请流外官及
贡举人、庶人通许服皂。工商、庶人家乘檐子,或用四人、八人,请禁断,听乘
车;兜子,舁不得过二人。”并从之。端拱二年,诏县镇场务诸色公人并庶人、
商贾、伎术、不系官伶人,只许服皂、白衣,铁、角带,不得服紫。文武升朝官
及诸司副使、禁军指挥使、厢军都虞候之家子弟,不拘此限。幞头巾子,自今高
不过二寸五分。妇人假髻并宜禁断,仍不得作高髻及高冠。其销金、泥金、真珠
装缀衣服,除命妇许服外,余人并禁。至道元年,复许庶人服紫。
真宗咸平四年,禁民间造银鞍瓦、金线、盘蹙金线。大中祥符元年,三司言:
“窃惟山泽之宝,所得至难,傥纵销释,实为虚费。今约天下所用,岁不下十万
两,俾上币弃于下民。自今金银箔线,贴金、销金、泥金、蹙金线装贴什器土木
玩用之物,并请禁断,非命妇不得以为首饰。冶工所用器,悉送官。诸州寺观有
以金箔饰尊像者,据申三司,听自赍金银工价,就文思院换给。”从之。二年,
诏申禁熔金以饰器服。又太常博士知温州李邈言:“两浙僧求丐金银、珠玉,错
末和泥以为塔像,有高袤丈者。毁碎珠宝,浸以成俗,望严行禁绝,违者重论。”
从之。
七年,禁民间服销金及钹遮那缬。八年,诏:“内庭自中宫以下,并不得销
金、贴金、间金、戭金、圈金、解金、剔金、陷金、明金、泥金、楞金、背影金、
盘金、织金、金线捻丝,装著衣服,并不得以金为饰。其外庭臣庶家,悉皆禁断。
臣民旧有者,限一月许回易。为真像前供养物,应寺观装功德用金箔,须具殿位
真像显合增修创造数,经官司陈状勘会,诣实闻奏,方给公凭,诣三司收买。其
明金装假果、花枝、乐身之类,应金为装彩物,降诏前已有者,更不毁坏,自余
悉禁。违者,犯人及工匠皆坐。”是年,又禁民间服皂班缬衣。
仁宗天圣三年,诏:“在京士庶不得衣黑褐地白花衣服并蓝、黄、紫地撮晕
花样,妇女不得将白色、褐色毛段并淡褐色匹帛制造衣服,令开封府限十日断绝;
妇女出入乘骑,在路披毛褐以御风尘者,不在禁限。”七年,诏士庶、僧道无得
以朱漆饰床榻。九年,禁京城造朱红器皿。
景祐元年,诏禁锦背、绣背、遍地密花透背采段,其稀花团窠、斜窠杂花不
相连者非。二年,诏:市肆造作缕金为妇人首饰等物者禁。三年,“臣庶之家,
毋得采捕鹿胎制造冠子。又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之处,毋得为四铺作闹斗八;
非品官毋得起门屋;非宫室、寺观毋得彩绘栋宇及朱黝漆梁柱窗牖、雕镂柱础。
凡器用毋得表里朱漆、金漆,下毋得衬朱。非三品以上官及宗室、戚里之家,毋
得用金棱器,其用银者毋得涂金。玳瑁酒食器,非宫禁毋得用。纯金器若经赐者,
听用之。凡命妇许以金为首饰,及为小儿钤鋜、钗篸、钅川缠、珥环之属;仍
毋得为牙鱼、飞鱼、奇巧飞动若龙形者。非命妇之家,毋得以真珠装缀首饰、衣
服,及项珠、缨络、耳坠、头{须巾}、抹子之类。凡帐幔、缴壁、承尘、柱衣、
额道、项帕、覆旌、床裙,毋得用纯锦遍绣。宗室戚里茶檐、食合,毋得以绯红
盖覆。豪贵之族所乘坐车,毋得用朱漆及五彩装绘,若用黝而间以五彩者听。民
间毋得乘檐子,及以银骨朵、水罐引喝随行。”
庆历八年,诏禁士庶效契丹服及乘骑鞍辔、妇人衣铜绿兔褐之类。皇祐元年,
诏妇人冠高毋得逾四寸,广毋得逾尺,梳长毋得逾四寸,仍禁以角为之。先是,
宫中尚白角冠梳,人争仿之,至谓之内样。冠名曰垂肩等肩,至有长三尺者;梳
长亦逾尺。议者以为服妖,遂禁止之。嘉祐七年,初,皇亲与内臣所衣紫,皆再
入为黝色。后士庶浸相效,言者以为奇邪之服,于是禁天下衣黑紫服者。
神宗熙宁九年,禁朝服紫色近黑者;民庶止令乘犊车,听以黑饰,间五彩为
饰,不许呵引及前列仪物。哲宗绍圣二年,侍御史翟思言:“京城士人与豪右大
姓,出入率以轿自载,四人舁之,甚者饰以棕盖,彻去帘蔽,翼其左右,旁午于
通衢,甚为僣拟,乞行止绝。”从之。
徽宗大观元年,郭天信乞中外并罢翡翠装饰,帝曰:“先王之政,仁及草木
禽兽,今取其羽毛,用于不急,伤生害性,非先王惠养万物之意。宜令有司立法
禁之。”政和二年,诏后苑造缬帛。盖自元丰初,置为行军之号,又为卫士之衣,
以辨奸诈,遂禁止民间打造。令开封府申严其禁,客旅不许兴贩缬板。
七年,臣僚上言:“辇毂之下,奔竞侈靡,有未革者。居室服用以壮丽相夸,
珠玑金玉以奇巧相胜,不独贵近,比比纷纷,日益滋甚。臣尝考之,申令法禁虽
具,其罚尚轻,有司玩习,以至于此。如民庶之家不得乘轿,今京城内暖轿,非
命官至富民、娼优、xia6*贱,遂以为常。窃见近日有赴内禁乘以至皇城门者,奉祀
乘至宫庙者,坦然无所畏避。臣妄以为僣礼犯分,禁亦不可以缓。”于是诏,非
品官不得乘暖轿。先是,权发遣提举淮南东路学事丁瓘言:“衣服之制,尤不可
缓。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僣侈,未合古
制。臣恐礼官所议,止正大典,未遑及此。伏愿明诏有司,严立法度,酌古便今,
以义起礼。俾闾阎之卑,不得与尊者同荣;倡优之贱,不得与贵者并丽。此法一
正,名分自明,革浇偷以归忠厚,岂曰小补之哉。”是岁,又诏敢为契丹服若毡
笠、钓墩之类者,以违御笔论。钓墩,今亦谓之袜袴,妇人之服也。
中兴,士大夫之服,大抵因东都之旧,而其后稍变焉。一曰深衣,二曰紫衫,
三曰凉衫,四曰帽衫,五曰襕衫。淳熙中,朱熹又定祭祀、冠婚之服,特颁行
之。凡士大夫家祭祀、冠婚,则具盛服。有官者幞头、带、靴、笏,进士则幞头、
襕衫、带,处士则幞头、皂衫、带,无官者通用帽子、衫、带;又不能具,则
或深衣,或凉衫。有官者亦通用帽子以下,但不为盛服。妇人则假髻、大衣、长
裙。女子在室者冠子、背子。众妾则假紒、背子。
冠礼,三加冠服,初加,缁布冠、深衣、大带、纳履;再加,帽子、皂衫、
革带、系鞋;三加,幞头、公服、革带、纳靴。其品官嫡庶子初加,折上巾、公
服;再加,二梁冠、朝服;三加,平冕服,若以巾帽、折上巾为三加者,听之。
深衣用白细布,度用指尺,衣全四幅,其长过胁,下属于裳。裳交解十二幅,上
属于衣,其长及踝。圆袂方领,曲裾黑缘。大带、缁冠、幅巾、黑履。士大夫家
冠昏、祭祀、宴居、交际服之。
紫衫。本军校服。中兴,士大夫服之,以便戎事。绍兴九年,诏公卿、长吏
服用冠带,然迄不行。二十六年,再申严禁,毋得以戎服临民,自是紫衫遂废。
士大夫皆服凉衫,以为便服矣。
凉衫。其制如紫衫,亦曰白衫。乾道初,礼部侍郎王严奏:“窃见近日士
大夫皆服凉衫,甚非美观,而以交际、居官、临民,纯素可憎,有似凶服。陛下
方奉两宫,所宜革之。且紫衫之设以从戎,故为之禁,而人情趋简便,靡而至此。
文武并用。本不偏废,朝章之外,宜有便衣,仍存紫衫,未害大体。”于是禁服
白衫,除乘马道涂许服外,余不得服。若便服,许用紫衫。自后,凉衫祗用为凶
服矣。
帽衫。帽以乌纱、衫以皂罗为之,角带,系鞋。东都时,士大夫交际常服之。
南渡后,一变为紫衫,再变为凉衫,自是服帽衫少矣。惟士大夫家冠昏、祭祀犹
服焉。若国子生,常服之。
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辟积。进士及
国子生、州县生服之。
绍兴五年,高宗谓辅臣曰:“金翠为妇人服饰,不惟靡货害物,而侈靡之习,
实关风化。已戒中外,及下令不许入宫门,今无一人犯者。尚恐士民之家未能尽
革,宜申严禁,仍定销金及采捕金翠罪赏格。”淳熙二年,孝宗宣示中宫苎衣曰:
“珠玉就用禁中旧物,所费不及五万,革弊当自宫禁始。”因问风俗,龚茂良奏:
“由贵近之家,放效宫禁,以致流传民间。粥簪珥者,必言内样。彼若知上崇尚
淳朴,必观感而化矣。臣又闻中宫服浣濯之衣,数年不易。请宣示中外,仍敕有
司严戢奢僣。”宁宗嘉泰初,以风俗侈靡,诏官民营建室屋,一遵制度,务从简
朴。又以宫中金翠,燔之通衢,贵近之家,犯者必罚。
○诸臣服下 士庶人服
公服。凡朝服谓之具服,公服从省,今谓之常服。宋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
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其制,曲领大袖,下施横襕,
束以革带,幞头,乌皮靴。自王公至一命之士,通服之。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诏朝官出知节镇及转运使、副,衣绯、绿者并借紫。知
防御、团练、刺史州,衣绿者借绯,衣绯者借紫;其为通判、知军监,止借绯。
其后,江淮发运使同转运,提点刑狱同知刺史州。雍熙初,郊祀庆成,始许升朝
官服绯、绿二十年者,叙赐绯、紫。
真宗登极,京朝官亦听叙,及东封、西祀赦书,京朝官并以十五年为限。后
每帝登极,亦如例。景德三年,诏内诸司使以下出入内庭,不得服皂衣,违者论
其罪;内职亦许服窄袍。
仁宗景祐元年,诏军使曾任通判者借绯,曾任知州者借紫。庆历元年,龙图
阁直学士任布言:“欲望自今赠官至正郎者,其画像许服绯,至卿监许服紫。”
从之。嘉祐三年,诏三路转运使朝辞上殿日,与赐章服;诸路转运使候及十年,
即与赐章服。
神宗熙宁元年,中书门下奏:“六品以上犯赃滥或私罪徒重者,不得因本品
改章服。”从之。元丰元年,去青不用,阶官至四品服紫,至六品服绯,皆象笏、
佩鱼,九品以上则服绿,笏以木。武臣、内侍皆服紫,不佩鱼。假版官及伎术若
公人之人入品者,并听服绿。官应品而服色未易,与品未及而已易者,或以年格,
或以特恩。五年,诏六曹尚书依翰林学士例,六曹侍郎、给事中依直学士例,朝
谢日不以行、守、试并赐服佩鱼;罢职除他官日,不带行。
徽宗重和元年,诏礼制局自冠服讨论以闻,其见服靴,先改用履。礼制局奏:
“履有絇、繶、纯、綦,古者舄履各随裳之色,有赤舄、白舄、黑舄。今履
欲用黑革为之,其絇、繶、纯、綦并随服色用之,以仿古随裳色之意。”诏
以明年正旦改用。礼制局又言:“履随其服色。武臣服色一等,当议差别。”诏
文武官大夫以上具四饰,朝请郎、武功郎以下去繶,并称履;从义郎、宣教郎
以下至将校、伎术官去繶、纯,并称履。当时议者以靴不当用之中国,实废释
氏之渐云。
中兴,仍元丰之制,四品以上紫,六品以上绯,九品以上绿。服绯、紫者必
佩鱼,谓之章服。非官至本品,不以假人。若官卑而职高,则特许者有三:自庶
官迁六部侍郎,自庶官为待制,或出奉使者是也。又有以年劳而赐者,有品未及
而借者。升朝官服绿,大夫以上服绯,莅事至今日以前及二十年历任无过者,许
磨勘改授章服,此赐者也。或为通判者,许借绯;为知州、监司者,许借紫;任
满还朝,仍服本品,此借者也。又有出于恩赐者焉。绍兴十二年九月,以皇太后
回銮,诏承务郎以上服绯、绿,莅事至今日以前十七年者,并改转服色。
三十二年六月,孝宗即位,诏承务郎以上服绯、绿及十五年者,并许改转服
色。然计年之法,亦不轻许。无出身人自年二十出官服绿日起理,服绯人亦自年
二十服绯日起理,有出身人自赐出身日起理;内并除豁丁忧年、月、日不理外,
历任无过者方许焉。先是,殿中侍御史张震奏:“今日之弊,在于人有侥幸。能
革其俗,然后天下可治。且改转服色,常赦自升朝官以上服绿,大夫以上服绯,
莅事及二十年,方得改赐。今赦自承务郎以上服绯、绿及十五年,便与改转。比
之常赦,不惟年限已减,而又官品相绝,盖已为异恩矣。今窃闻省、部欲自补官
日便理岁月,即是婴孩授命,年才十五者今遂服绯;而贵近之子,或初年赐绯,
年才及冠者今遂赐紫。朱、紫纷纷,不亦滥乎?况靖康、建炎恩赦,亦不曾以补
官日为始。若始于出官之日,颇为折衷,盖比之莅事所减已多,而比之初补粗为
有节。”帝从其言,故有是命。
又有出于特赐者,旌直臣则赐之,劝循吏则赐之,广孝治则赐之,优老臣则
赐之,此皆非常制焉。内品未至而赐服及借者,并于衔内带赐及借。
幞头。一名折上巾,起自后周,然止以软帛垂脚,隋始以桐木为之,唐始以
罗代缯。惟帝服则脚上曲,人臣下垂。五代渐变平直。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
乘舆或服上曲焉。其初以藤织草巾子为里,纱为表,而涂以漆。后惟以漆为坚,
去其藤里,前为一折,平施两脚,以铁为之。
带。古惟用革,自曹魏而下,始有金、银、铜之饰。宋制尤详,有玉、有金、
有银、有犀,其下铜、铁、角、石、墨玉之类,各有等差。玉带不许施于公服。
犀非品官、通犀非特旨皆禁。铜、铁、角、石、墨玉之类,民庶及郡县吏、伎术
等人,皆得服之。
其制有金球路、荔支、师蛮、海捷、宝藏,(方团二十五两;荔支自二十五
两至七两,有四等;师蛮二十五两;海捷十五两;宝藏三十两。惟球路方团胯,
余悉方胯。荔支或为御仙花,束带亦同。)金涂天王、八仙、犀牛、宝瓶、荔支、
师蛮、海捷、双鹿、行虎、洼面。(天王、八仙二十五两;犀牛、宝瓶自二十五
两至十五两,有二等;荔支自二十两至十两,有三等;师蛮自二十两至十八两,
有二等;海捷自十五两至十两,有三等;双鹿自二十两至四两,有九等;行虎七
两;雱面自十五两至十二两,有二等。)束带则有金荔支、师蛮、戏童、海捷、
犀牛、胡荽、凤子、宝相花,(荔支自二十五两至十五两,有三等;师蛮、戏童
二十五两;海捷自二十两至十两,有二等;犀牛二十两;凤子、宝相花十五两。)
金涂犀牛、双鹿、野马、胡荽。(犀牛、野马十五两;双鹿自二十两,有三等;
胡荽自十五两至十两,有三等。)犀有上等、次等,以牯牸为别。(出黔南者,
在南海之下。)
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正月,翰林学士承旨李昉等奏曰:“奉诏详定车服制度,
请从三品以上服玉带,四品以上服金带,以下升朝官、虽未升朝已赐紫绯、内职
诸军将校,并服红鞓金涂银排方。虽升朝着绿者,公服上不得系银带,余官服
黑银方团胯及犀角带。贡士及胥吏、工商、庶人服铁角带,恩赐者不用此制。荔
支带本是内出以赐将相,在于庶僚,岂合僣服?望非恩赐者,官至三品乃得服之。
”景德三年,诏通犀、金、玉带,除官品合服及恩赐外,余人不得服用。大中祥
符五年,诏曰:“方团金带,优宠辅臣,今文武庶官及伎术之流,率以金银仿效,
甚紊彝制。自今除恩赐外,悉禁之。”端拱中,诏作瑞草地球路文方团胯带,副
以金鱼,赐中书、枢密院文臣。
仁宗庆历八年,彰信军节度使兼侍中李用和言:“伏见张耆授兼侍中日,特
赐笏头金带以为荣异,欲望正谢日,准例特赐。”诏如耆例。
神宗熙宁六年,熙河路奏捷,宰臣王安石率群臣贺紫宸殿,神宗解所服白玉
带赐之。八年,岐王颢、嘉王頵言:“蒙赐方团玉带,著为朝仪,乞宝藏于家,
不敢服用。”神宗不许,命工别琢玉带以赐之。颢等固辞,不听;请加佩金鱼以
别嫌,诏以玉鱼赐之。亲王佩玉鱼自此始。宗旦、宗谔皆以使相遇郊恩告谢,特
赐球文方团金带、佩鱼,自是宗室节度带同平章事者,著为例。宣徽使张方平、
郭逵、王拱辰皆尝特赐。元丰五年,诏:“三师、三公、宰相、执政官、开府仪
同三司、节度使尝任宰相者、观文殿大学士已上,金球文方团带,佩鱼。观文殿
学士至宝文阁直学士、节度使、御史大夫、中丞、六曹尚书、侍郎、散骑常侍御
仙花带,内御史大夫、六曹尚书、翰林学士以上及资政殿学士特班翰林学士上者,
仍佩鱼。”六年,诏:“北使经过处,守臣曾借朝议大夫者,令权服紫,不系金
带。其押赐御筵官仍互借,先借朝议大夫者,即借中散大夫,并许系金带,不佩
鱼。”哲宗元祐五年,诏:臣僚曾赐金带后至不该系者,在外许系。
徽宗崇宁二年,诏:六尚局奉御,今后许服金带。四年,中书省检会哲宗
《元符仪制令》:“诸带,三师、三公、宰相、执政官、使相、节度使、观文殿
大学士球文,佩鱼。节度使非曾任宰相即御仙花,佩鱼。观文殿学士至宝文阁直
学士、御史大夫、中丞、六曹尚书、侍郎、散骑常侍并御仙花,权侍郎不同;内
御史大夫、六曹尚书、观文殿学士至翰林学士仍佩鱼,资政殿学士特旨班在翰林
学士上者同,权尚书不同。其官职未至而特赐者,不拘此令。因任职事官经赐金
带者,虽后任不该赐,亦许服。”看详:若称因任六曹侍郎经赐带,后除知开封
府之类,既非职事官,又非在外,皆不许系,似非元立法之意。盖立文该举未尽,
其特赐者既不缘官职,自无时不许系外;因任职事官赐金带,后任不该者亦许服,
即在外与在京非职事官,皆可用。诏申明行下。大观二年,诏中书舍人、谏议大
夫、待制、殿中少监许系红鞓犀带,不佩鱼。
中兴仍之,其等亦有玉、有金、有银、有金涂银、有犀、有通犀、有角。其
制,球文者四方五团,御仙花者排方。凡金带:三公、左右丞相、三少、使相、
执政官、观文殿大学士、节度使球文,佩鱼;观文殿学士至华文阁直学士、御史
大夫、中丞、六曹尚书、侍郎、散骑常侍、开封尹、给事中并御仙花,内御史大
夫、六曹尚书、观文殿学士至翰林学士仍佩鱼;中书舍人、左右谏议大夫、龙图
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焕章华文阁待制、权侍郎服红鞓排方黑犀带,仍佩鱼;
权侍郎以上罢任不带职者,亦许服之。
鱼袋。其制自唐始,盖以为符契也。其始曰鱼符,左一,右一。左者进内,
左者随身,刻官姓名,出入合之。因盛以袋,故曰鱼袋。宋因之,其制以金银饰
为鱼形,公服则系于带而垂于后,以明贵贱,非复如唐之符契也。
太宗雍熙元年,南郊后,内出以赐近臣,由是内外升朝文武官皆佩鱼。凡服
紫者,饰以金;服绯者,饰以银。庭赐紫,则给金涂银者;赐绯,亦有特给者。
京官、幕职州县官赐绯紫者,亦佩。亲王武官、内职将校皆不佩。真宗大中祥符
六年,诏伎术官未升朝赐绯、紫者,不得佩鱼。
仁宗天圣二年,翰林待诏、太子中舍同正王文度因勒碑赐紫章服,以旧佩银
鱼,请佩金鱼。仁宗曰:“先朝不许伎术人辄佩鱼,以别士类,不令混淆,宜却
其请。”景祐三年,诏殿中省尚药奉御赐紫徐安仁,特许佩鱼。至和元年,诏:
中书提点五房公事,自今虽无出身,亦听佩鱼。旧制,自选人入为堂后官,转至
五房提点,始得佩鱼。提点五房吕惟和非选人入,援司天监五官正例求佩鱼,特
许之。
神宗元丰二年,蒲宗孟除翰林学士,神宗曰:“学士职清地近,非它官比,
而官仪未宠,自今宜加佩鱼。”遂著为令。三年,诏:自今中书堂后官,并带赐
绯鱼袋,余依旧例。徽宗政和元年,尚书兵部侍郎王诏奏:“今监司、守、倅等,
并许借服色而不许佩鱼,即是有服而无章,殆与吏无别。乞今后应借绯、紫臣僚,
并许随服色佩鱼,仍各许入衔,候回日依旧服色。”从之。中兴,并仍旧制。
笏。唐制五品以上用象。上圆下方;六品以下用竹、木,上挫下方。宋文散
五品以上用象,九品以上用木。武臣、内职并用象,千牛衣绿亦用象,廷赐绯、
绿者给之。中兴同。
靴。宋初沿旧制,朝履用靴。政和更定礼制,改靴用履。中兴仍之。乾道七
年,复改用靴,以黑革为之,大抵参用履制,惟加靿焉。其饰亦有絇、繶、
纯、綦,大夫以上具四饰,朝请、武功郎以下去繶,从义、宣教郎以下至将校、
伎术官并去纯。底用麻再重,革一重。里用素衲毡,高八寸。诸文武官通服之,
惟以四饰为别。服绿者饰以绿,服绯、紫者饰亦如之,仿古随裳色之意。
簪戴。幞头簪花,谓之簪戴。中兴,郊祀、明堂礼毕回銮,臣僚及扈从并簪
花,恭谢日亦如之。大罗花以红、黄、银红三色,栾枝以杂色罗,大绢花以红、
银红二色。罗花以赐百官,栾枝,卿监以上有之;绢花以赐将校以下。太上两宫
上寿毕,及圣节、及锡宴、及赐新进士闻喜宴,并如之。
重戴。唐士人多尚之,盖古大裁帽之遗制,本野夫岩叟之服。以皂罗为之,
方而垂檐,紫里,两紫丝组为缨,垂而结之颔下。所谓重戴者,盖折上巾又加以
帽焉。宋初,御史台皆重戴,余官或戴或否。后新进士亦戴,至释褐则止。太宗
淳化二年,御史台言:“旧仪,三院御史在台及出使,并重戴,事已久废。其御
史chu6*台为省职及在京厘务者,请依旧仪,违者罚俸一月。”从之。又诏两省及尚
书省五品以上皆重戴,枢密三司使、副则不。中兴后,御史、两制、知贡举官、
新进士上三人,许服之。
时服。宋初因五代旧制,每岁诸臣皆赐时服,然止赐将相、学士、禁军大校。
建隆三年,太祖谓侍臣曰:“百官不赐,甚无谓也。”乃遍赐之。岁遇端午、十
月一日,文武群臣将校皆给焉。是岁十月,近臣、军校增给锦衬袍,中书门下、
枢密、宣徽院、节度使及侍卫步军都虞候以上,皇亲大将军以上,天下乐晕锦;
三司使、学士、中丞、内客省使、驸马、留后、观察使,皇亲将军、诸司使、厢
主以上,簇四盘雕细锦;三司副使、宫观判官,黄师子大锦;防御团练使、刺史、
皇亲诸司副使,翠毛细锦;权中丞、知开封府、银台司、审刑院及待制以上,知
检院鼓院、同三司副使、六统军、金吾大将军,红锦。诸班及诸军将校,亦赐窄
锦袍。有翠毛、宜男、云雁细锦,师子、练鹊、宝照大锦,宝照中锦,凡七等。
应给锦袍者,皆五事;(公服、锦宽袍,绫汗衫、袴,勒帛,丞郎、给舍、
大卿监以上不给锦袍者,加以黄绫绣抱肚。)大将军、少卿监、郎中以上,枢密
诸房副承旨以上,诸司使,皇亲承制、崇班,皆四事;(无锦袍。)将军至副率、
知杂御史至大理正、入内都知、内侍都知、皇亲殿直以上,皆三事;(无袴。)
通事舍人、承制、崇班、入内押班、内侍副都知押班、内常侍、六尚奉御以下,
京官充馆阁、宗正寺、刑法官者,皆二事;(无勒帛,内职汗衫以绫,文臣以绢。)
阁门祗候、内供奉官至殿直,京官编修、校勘,止给公服。端午,亦给。应给锦
袍者,汗衫以黄縠,别加绣抱肚、小扇。诞圣节所给,如时服。(京师禁厢军校、
卫士、内诸司胥史、工巧人,并给服有差。)
朝官、京官、内职出为外任通判、监押、巡检以上者,(大藩府监务者,亦
或给之。)每岁十月时服,开宝中,皆赐窄锦袍。太平兴国以后,文官知制诰、
武官上将军、内职诸司使以上,皆赐锦。(藩镇观察使以上,天下乐晕锦;尚书
及步军都虞候以上及知益州、并州,次晕锦,皆五事。学士、丞郎,簇四盘雕锦;
刺史以上及知广州,翠毛锦,皆三件。待制以上、横班诸司使,翠毛锦;知代州,
御仙花锦;诸司使领郡,宜男锦;诸司使,云雁锦。驸马,锦如丞郎,增至四事。
益州钤辖,锦从本官,增绫袴。)朝官供奉官以上,皆赐紫地皂花欹正。京官殿
直以下,皆赐紫大绫。在外禁军将校,亦赐窄锦袍,次赐紫绫色绢。景德元年,
始诏河北、河东、陕西三路转运使、副,并给方胜练鹊锦。校猎从官兼赐紫罗锦、
旋襕、暖靴。
雍熙四年,令节度使给皂地金线盘云凤鹿胎旋襕,侍卫步军都虞候以上给
皂地金线盘花鸳鸯。
亲王、宰相、使相生日,并赐衣五事,锦彩百匹,金花银器百两,马二匹,
金涂银鞍勒一。宰相、枢密使、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宣徽使初拜、加恩中谢日,
并赐衣五事,金带一,(旧荔支带,淳化后,宰相、参知政事、文臣任枢密副使,
改赐方团胯球路金带,加以金鱼。)涂金银鞍勒马一。三司使、学士、御史中丞
初拜中谢日,赐衣五事,荔支金带一,涂金银鞍勒马一。(文明学士以下,初赐
金装犀带,后改赐金带。)中书舍人,赐袭衣、犀带。宰相以下对御抬赐;枢密
直学士、中书舍人谢讫,中使押赐,再入谢于别殿。中书舍人或告谢日已改赐章
服,则罢中使押赐。
郊禋礼毕,亲王、宰相至龙图阁直学士、禁军将校,各赐袭衣、金带,(亲
王、中书门下、枢密、宣徽、三司使、四厢都指挥使以上,加鞍勒马一。其后宫
观副使、天书扶侍使,并同学士。)同中谢日。雍熙元年,两省五品以上,御史
台、尚书省四品以上,各赐袭衣、犀带、鱼袋。其为五使,则皆赐金带,仍各加
器币。(文武行事官,各赐金帛。牧伯在外者,遇大礼,不赐。大中祥符元年,
诏节度、观察、防御、团练使,刺史,因东封为诸州部署钤辖者,并特赐焉。)
使相、节度使自镇来朝入见日,赐衣五事,金带,鞍马;朝辞日,赐窄衣六
事,金束带,鞍勒马一,散马二;(节度使减散马。)为都部署者,别赐带甲鞍
勒马一。观察使为都部署、副都部署赴本任、知州,赐窄衣三事,金束带,鞍勒
马。防御团练使、刺史为部署、钤辖,赐窄衣三事,金束带;赴本任,赐窄衣三
事,涂金银腰带;为知州、都监,赐窄衣三事,绢三十匹。诸司为钤辖者,赐窄
衣、金束带。文武官内职出为知州军、通判、发运、转运使副、提点刑狱、都监、
巡检、砦主、军使及任使繁要者,仆射赐窄衣三事,绢五十匹;尚书、丞郎、学
士、谏舍、待制、大卿监及统军、上将军、诸司使,减绢二十匹;少卿监至五官
正、大将军至副率、诸司副使,减绢一十匹;中郎将、京官内殿承制至借职、内
常侍,减衣二事,又减绢一十匹。窄衣,起二月给紫罗衫;起十月给紫欹正锦袄。
(给公服者,单夹亦然。)诸道衙内指挥使、都虞候入贡辞日,赐紫罗窄衫,金
涂银带。
士庶人车服之制。太宗太平兴国七年,诏曰:“士庶之间,车服之制,至于
丧葬,各有等差。近年以来,颇成逾僣。宣令翰林学士承旨李昉详定以闻。”昉
奏:“今后富商大贾乘马,漆素鞍者勿禁。近年品官绿袍及举子白襕下皆服紫
色,亦请禁之。其私第便服,许紫皂衣、白袍。旧制,庶人服白,今请流外官及
贡举人、庶人通许服皂。工商、庶人家乘檐子,或用四人、八人,请禁断,听乘
车;兜子,舁不得过二人。”并从之。端拱二年,诏县镇场务诸色公人并庶人、
商贾、伎术、不系官伶人,只许服皂、白衣,铁、角带,不得服紫。文武升朝官
及诸司副使、禁军指挥使、厢军都虞候之家子弟,不拘此限。幞头巾子,自今高
不过二寸五分。妇人假髻并宜禁断,仍不得作高髻及高冠。其销金、泥金、真珠
装缀衣服,除命妇许服外,余人并禁。至道元年,复许庶人服紫。
真宗咸平四年,禁民间造银鞍瓦、金线、盘蹙金线。大中祥符元年,三司言:
“窃惟山泽之宝,所得至难,傥纵销释,实为虚费。今约天下所用,岁不下十万
两,俾上币弃于下民。自今金银箔线,贴金、销金、泥金、蹙金线装贴什器土木
玩用之物,并请禁断,非命妇不得以为首饰。冶工所用器,悉送官。诸州寺观有
以金箔饰尊像者,据申三司,听自赍金银工价,就文思院换给。”从之。二年,
诏申禁熔金以饰器服。又太常博士知温州李邈言:“两浙僧求丐金银、珠玉,错
末和泥以为塔像,有高袤丈者。毁碎珠宝,浸以成俗,望严行禁绝,违者重论。”
从之。
七年,禁民间服销金及钹遮那缬。八年,诏:“内庭自中宫以下,并不得销
金、贴金、间金、戭金、圈金、解金、剔金、陷金、明金、泥金、楞金、背影金、
盘金、织金、金线捻丝,装著衣服,并不得以金为饰。其外庭臣庶家,悉皆禁断。
臣民旧有者,限一月许回易。为真像前供养物,应寺观装功德用金箔,须具殿位
真像显合增修创造数,经官司陈状勘会,诣实闻奏,方给公凭,诣三司收买。其
明金装假果、花枝、乐身之类,应金为装彩物,降诏前已有者,更不毁坏,自余
悉禁。违者,犯人及工匠皆坐。”是年,又禁民间服皂班缬衣。
仁宗天圣三年,诏:“在京士庶不得衣黑褐地白花衣服并蓝、黄、紫地撮晕
花样,妇女不得将白色、褐色毛段并淡褐色匹帛制造衣服,令开封府限十日断绝;
妇女出入乘骑,在路披毛褐以御风尘者,不在禁限。”七年,诏士庶、僧道无得
以朱漆饰床榻。九年,禁京城造朱红器皿。
景祐元年,诏禁锦背、绣背、遍地密花透背采段,其稀花团窠、斜窠杂花不
相连者非。二年,诏:市肆造作缕金为妇人首饰等物者禁。三年,“臣庶之家,
毋得采捕鹿胎制造冠子。又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之处,毋得为四铺作闹斗八;
非品官毋得起门屋;非宫室、寺观毋得彩绘栋宇及朱黝漆梁柱窗牖、雕镂柱础。
凡器用毋得表里朱漆、金漆,下毋得衬朱。非三品以上官及宗室、戚里之家,毋
得用金棱器,其用银者毋得涂金。玳瑁酒食器,非宫禁毋得用。纯金器若经赐者,
听用之。凡命妇许以金为首饰,及为小儿钤鋜、钗篸、钅川缠、珥环之属;仍
毋得为牙鱼、飞鱼、奇巧飞动若龙形者。非命妇之家,毋得以真珠装缀首饰、衣
服,及项珠、缨络、耳坠、头{须巾}、抹子之类。凡帐幔、缴壁、承尘、柱衣、
额道、项帕、覆旌、床裙,毋得用纯锦遍绣。宗室戚里茶檐、食合,毋得以绯红
盖覆。豪贵之族所乘坐车,毋得用朱漆及五彩装绘,若用黝而间以五彩者听。民
间毋得乘檐子,及以银骨朵、水罐引喝随行。”
庆历八年,诏禁士庶效契丹服及乘骑鞍辔、妇人衣铜绿兔褐之类。皇祐元年,
诏妇人冠高毋得逾四寸,广毋得逾尺,梳长毋得逾四寸,仍禁以角为之。先是,
宫中尚白角冠梳,人争仿之,至谓之内样。冠名曰垂肩等肩,至有长三尺者;梳
长亦逾尺。议者以为服妖,遂禁止之。嘉祐七年,初,皇亲与内臣所衣紫,皆再
入为黝色。后士庶浸相效,言者以为奇邪之服,于是禁天下衣黑紫服者。
神宗熙宁九年,禁朝服紫色近黑者;民庶止令乘犊车,听以黑饰,间五彩为
饰,不许呵引及前列仪物。哲宗绍圣二年,侍御史翟思言:“京城士人与豪右大
姓,出入率以轿自载,四人舁之,甚者饰以棕盖,彻去帘蔽,翼其左右,旁午于
通衢,甚为僣拟,乞行止绝。”从之。
徽宗大观元年,郭天信乞中外并罢翡翠装饰,帝曰:“先王之政,仁及草木
禽兽,今取其羽毛,用于不急,伤生害性,非先王惠养万物之意。宜令有司立法
禁之。”政和二年,诏后苑造缬帛。盖自元丰初,置为行军之号,又为卫士之衣,
以辨奸诈,遂禁止民间打造。令开封府申严其禁,客旅不许兴贩缬板。
七年,臣僚上言:“辇毂之下,奔竞侈靡,有未革者。居室服用以壮丽相夸,
珠玑金玉以奇巧相胜,不独贵近,比比纷纷,日益滋甚。臣尝考之,申令法禁虽
具,其罚尚轻,有司玩习,以至于此。如民庶之家不得乘轿,今京城内暖轿,非
命官至富民、娼优、xia6*贱,遂以为常。窃见近日有赴内禁乘以至皇城门者,奉祀
乘至宫庙者,坦然无所畏避。臣妄以为僣礼犯分,禁亦不可以缓。”于是诏,非
品官不得乘暖轿。先是,权发遣提举淮南东路学事丁瓘言:“衣服之制,尤不可
缓。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僣侈,未合古
制。臣恐礼官所议,止正大典,未遑及此。伏愿明诏有司,严立法度,酌古便今,
以义起礼。俾闾阎之卑,不得与尊者同荣;倡优之贱,不得与贵者并丽。此法一
正,名分自明,革浇偷以归忠厚,岂曰小补之哉。”是岁,又诏敢为契丹服若毡
笠、钓墩之类者,以违御笔论。钓墩,今亦谓之袜袴,妇人之服也。
中兴,士大夫之服,大抵因东都之旧,而其后稍变焉。一曰深衣,二曰紫衫,
三曰凉衫,四曰帽衫,五曰襕衫。淳熙中,朱熹又定祭祀、冠婚之服,特颁行
之。凡士大夫家祭祀、冠婚,则具盛服。有官者幞头、带、靴、笏,进士则幞头、
襕衫、带,处士则幞头、皂衫、带,无官者通用帽子、衫、带;又不能具,则
或深衣,或凉衫。有官者亦通用帽子以下,但不为盛服。妇人则假髻、大衣、长
裙。女子在室者冠子、背子。众妾则假紒、背子。
冠礼,三加冠服,初加,缁布冠、深衣、大带、纳履;再加,帽子、皂衫、
革带、系鞋;三加,幞头、公服、革带、纳靴。其品官嫡庶子初加,折上巾、公
服;再加,二梁冠、朝服;三加,平冕服,若以巾帽、折上巾为三加者,听之。
深衣用白细布,度用指尺,衣全四幅,其长过胁,下属于裳。裳交解十二幅,上
属于衣,其长及踝。圆袂方领,曲裾黑缘。大带、缁冠、幅巾、黑履。士大夫家
冠昏、祭祀、宴居、交际服之。
紫衫。本军校服。中兴,士大夫服之,以便戎事。绍兴九年,诏公卿、长吏
服用冠带,然迄不行。二十六年,再申严禁,毋得以戎服临民,自是紫衫遂废。
士大夫皆服凉衫,以为便服矣。
凉衫。其制如紫衫,亦曰白衫。乾道初,礼部侍郎王严奏:“窃见近日士
大夫皆服凉衫,甚非美观,而以交际、居官、临民,纯素可憎,有似凶服。陛下
方奉两宫,所宜革之。且紫衫之设以从戎,故为之禁,而人情趋简便,靡而至此。
文武并用。本不偏废,朝章之外,宜有便衣,仍存紫衫,未害大体。”于是禁服
白衫,除乘马道涂许服外,余不得服。若便服,许用紫衫。自后,凉衫祗用为凶
服矣。
帽衫。帽以乌纱、衫以皂罗为之,角带,系鞋。东都时,士大夫交际常服之。
南渡后,一变为紫衫,再变为凉衫,自是服帽衫少矣。惟士大夫家冠昏、祭祀犹
服焉。若国子生,常服之。
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辟积。进士及
国子生、州县生服之。
绍兴五年,高宗谓辅臣曰:“金翠为妇人服饰,不惟靡货害物,而侈靡之习,
实关风化。已戒中外,及下令不许入宫门,今无一人犯者。尚恐士民之家未能尽
革,宜申严禁,仍定销金及采捕金翠罪赏格。”淳熙二年,孝宗宣示中宫苎衣曰:
“珠玉就用禁中旧物,所费不及五万,革弊当自宫禁始。”因问风俗,龚茂良奏:
“由贵近之家,放效宫禁,以致流传民间。粥簪珥者,必言内样。彼若知上崇尚
淳朴,必观感而化矣。臣又闻中宫服浣濯之衣,数年不易。请宣示中外,仍敕有
司严戢奢僣。”宁宗嘉泰初,以风俗侈靡,诏官民营建室屋,一遵制度,务从简
朴。又以宫中金翠,燔之通衢,贵近之家,犯者必罚。
0
猜你喜欢:
- 《戴家楼》 每天晚上将近11点钟,他们都到那儿去,就像上咖啡馆一样自然. 常在
- 《南史》 ○何尚之 (子偃 孙戢 偃弟子求 求弟点 点弟胤 胤从弟炯 尚之弟子昌宇 昌宇子敬容) 何尚之,字彦德,庐江灊
- 《朱子语类》 ◎法制 唐殿庭间种花柳,故杜诗云:"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又云:"退朝花底散。"国朝惟植槐楸,郁然有严毅气象。又唐制,天
- 《水浒传》 诗曰: 志气冲天贯斗牛,更将逆虏尽平收。 檀州骁将俱心碎,辽国雄兵总泪流。 紫塞风高横剑戟,黄沙月冷照戈矛。
- 《汉书》 陈胜字涉,阳城人。吴广,字叔,阳夏人也。胜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然甚久,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
- 《旧五代史》 ◎后妃 武皇帝贞简皇后曹氏,庄宗之母也,太原人,以良家子嫔于武皇。姿质闲丽,性谦退而明辨,雅为秦国夫人所重。常从容谓武皇曰:“
- 《复活》 "老爷,请进,都在等您呢."柯察金家那个笑容可鞠的胖门房一面说,一面拉开装有英国饺
- 《朱子语类》 ◎仪礼 △总论 河间献王得古礼五十六篇,想必有可观。但当时君臣间有所不晓,遂至无传。故先儒谓圣经不亡於秦火,而坏於汉儒,其说亦好
- 《悲惨世界》 $$$$一 源 Pigrit
- 《复活》 察尔斯基伯爵是位退休大臣,对某些事情自己有不可改变的看法. 他从青
- 《幻灭》 大卫.赛夏好比画家给福音书的作者配对的牛,又勇敢又聪明.夏娃接受大卫求婚,对他身心相许的那个晚上,大
- 《白鲸》 斯达巴克倚着主桅 我的灵魂是无敌的;可它却被压服了,被一个疯子压服
- 《上尉的女儿》 玛利亚.基里洛夫娜坐在自己房间的开着窗前的玛利亚.基里洛夫娜,伏在绣花架上刺绣.她没有用错丝线,不是象
- 《史记》 吴王濞者,高帝兄刘仲之子也。高帝已定天下七年,立刘仲为代王。而匈奴攻代,刘仲不能坚守,弃国亡,间行走雒阳,自归天子。天子为骨肉故,不
- 《清史稿》 ○郭嵩焘(弟昆焘) 崇厚 曾纪泽 薛福成 黎庶昌(马建忠) 李凤苞洪钧 刘瑞芬 徐寿朋 杨儒 郭嵩焘,字筠仙,
- 《二十四诗品》○1.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
- 《三十六计》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原典】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①,渐之进也②。【注释】
- 《红楼梦》 话说贾政正在那里设宴请酒,忽见赖大急忙走上荣禧堂来回贾政道:“有锦衣府堂官赵老爷带领好几位司官说来拜望。奴才要取职名来回,赵老爷说:
- 《宋史》 ○李宗勉 袁甫 刘黻 王居安 李宗勉,字强父,富阳人。开禧元年进士。历黄州教授、浙西茶盐司、江西转运司干官。嘉定十四年,
- 《辽史》 ○道宗三 八年春正月癸未,乌古敌烈部详稳耶律巢等奏克北边捷。以战多 * ,饭僧南京、中京。甲申,如鱼儿泺。壬寅,昏雾连日。二月丙
评论
发表评论
-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鸠摩罗什译《金刚经·究竟无我》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吕不韦《吕氏春秋·览·有始览》
- 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
- 回首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 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刘向《说苑·谈丛》
-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 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萧子显《春别诗四首·其三》
-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