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国学>> 史部>> 宋史:卷一百五十二 志第一百五

卷一百五十二 志第一百五

《宋史》 作者:脱脱等

◎舆服四
○诸臣服上
诸臣祭服。唐制,有衮冕九旒,鷩冕八旒,毳冕七旒,絺冕六旒,玄冕五旒。
宋初,省八旒、六旒冕。九旒冕:涂金银花额,犀、玳瑁簪导,青罗衣绣山、龙、
雉、火、虎蜼五章,绯罗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绯蔽膝绣山、火二章,
白花罗中单,玉装剑、佩,革带,晕锦绶,二玉环,绯白罗大带,绯罗袜、履,
亲王、中书门下奉祀则服之。其冕无额花者,玄衣纁裳,悉画,小白绫中单,师
子锦绶,二银环,余同上,三公奉祀则服之。七旒冕:犀角簪导,衣画虎蜼、
藻、粉米三章,裳画黼、黻二章,银装佩、剑,革带,余同九旒冕,九卿奉祀则
服之。五旒冕:青罗衣裳,无章,铜装佩、剑,革带,余同七旒冕,四品、五品
为献官则服之;六品以下无剑、佩、绶;紫檀衣,朱裳,罗为之,皂大绫绶,铜
装剑、佩,御史、博士服之。平冕无旒,青衣纁裳,无剑、佩、绶,余同五旒冕,
太祝、奉礼服之。
庆历三年,太常博士余靖言:“《周礼》司服之职,掌王之吉服,大裘而冕
无旒,以祀昊天上帝,祀五帝亦如之。衮冕十有二旒,其服十有二章,以享先王。
鷩冕八旒,其服七章,以享先公,亦以飨射。毳冕七旒,其服五章,以祀四望、
山川。絺冕六旒,其服三章,以祭社稷、五祀。玄冕五旒,其服无章,以祭小祀。
此皆天子亲行祠事所服,冕服悉因所祀大小神鬼以为制度。今大祠、中祠所遣献
官并用上公九旒、九章冕服,以为初献,其余公卿亦皆七旒冕服,全无等降;小
祠则公服行事,乖戾旧典。宜详《周礼》,因所祭鬼神,以为献官冕服之制。”
诏下礼官议,奏曰:“圣朝之制,唯皇帝亲祠郊庙及朝会大礼服衮冕外,余冕皆
不设。其每岁常祀,遣官行事,摄公则服一品九旒冕,摄卿则服三品七旒冕,自
从品制为服,不以祠之大小为差。至于小祠献官,旧以公服行事,则有违典礼。
案《衣服令》,五旒冕,衣裳无章,皂绫绶,铜装剑、佩,四品以下为献官则服
之。今小祠献官,既不摄公、卿,则尽属四品以下,当有祭服。请除公、卿祭服
仍旧从本品外,小祠所遣献官,并依令文祭服行事。若非时告祭,用香币礼器行
事之处,亦皆准此。”诏施行焉。
皇祐四年,同知太常礼院邵必言:“伏见监祭使、监礼各冠五旒冕,衣裳无
章,色以紫檀。案《周礼》六冕之制,凡有旒者,衣裳皆有章,惟大裘冕无旒,
衣裳无章。一命大夫之冕无旒,衣裳亦无章。今监祭、监礼所服冕五旒,侯伯之
冕也,而衣无章,深所不称;色以紫檀,又无经据。窃详监祭、监礼既非祠官,
则御史、博士尔,而服用五等,盖非所宜,而且有旒无章。况国家南郊大礼,太
常卿止服朝服,前导皇帝,明非祠官也。今后监祭者请冠獬豸、监礼者冠进贤为
称。”诏不充。
元丰元年,详定礼文所言:“国家服章,视唐尤为不备。于令文,祀仪有九
旒冕、七旒冕、五旒冕,今既无冕名,而有司仍不制七旒冕,乃有四旒冕,其非
礼尤甚。又服之者不以官秩上下,故分献四品官皆服四旒冕,博士、御史则冕五
旒而衣紫檀,太祝、奉礼则服平冕而无佩玉,此因循不讲之失也。且古者朝、祭
异服,所以别事神与事君之礼。今皇帝冬至及正旦御殿,服通天冠、绛纱袍,则
百官皆服朝服,乃礼之称。至亲祠郊、庙,皇帝严裘冕以事神,而侍祠之官止以
朝服,岂礼之称哉。至于景灵宫分献官,皆服朝服,尤为失礼。伏请亲祠郊、庙、
景灵宫,除导驾、赞引、扶侍、宿卫之官,其侍祠及分献者,并服祭服。如所考
制度,修制五冕及爵弁服,各正冕弁之名。又国朝祀仪,祭社稷、朝日、夕月、
风师、雨师皆服衮冕,其蜡祭、先蚕、五龙亦如之;祭司命、户、灶、门、厉、
行皆服鷩冕,寿星、灵星、司中、司寒、中霤、马祭皆服毳冕,皆非是。今天子
六服,自鷩冕而下,既不亲祠,废而不用,则诸臣摄事,自当从王所祭之服。伏
请依《周礼》,凡祀四望、山川则以毳冕,祭社稷、五祀则以絺冕,朝夕日月、
风师、雨师、司命、司中则以玄冕。若七祀、蜡祭百神、先蚕、五龙、灵星、寿
星、司寒、马祭,盖皆群小祀之比,当服玄冕。”从之。
哲宗元祐元年,太常寺言:“旧制,大礼行事、执事官并服祭服,余服朝服。
至元丰七年,吕升卿始有行事及陪祠官并服祭服之议。今欲令行事、执事官并服
祭服,其赞引、行事、礼仪使、太常卿、太常博士、阁门使、枢密院官进接圭,
殿中监止供奉皇帝,其陪位官止导驾、押宿及主管事务,并他处行事官仍服朝服。
”从之。
徽宗大观元年,议礼局言:“太社、太学献官祝礼,皆以法服奉祠,至郡邑
则用常服,乞降祭服。”诏颁制度于州郡,然未明使制造。后政和间,始诏:州
县冠服,形制诡异,令礼制局造样颁下转运司,转运司制以给州县焉。
二年,议礼局检讨官俞栗言:“玄以象道,纁以象事,故凡冕皆玄衣纁裳,
今太常寺祭服,则衣色青矣。前三幅以象阳,后四幅以象阴,故裳制不相连属,
今之裳则为六幅而不殊矣。冕玄表而朱里,今乃青罗为覆,以金银饰之。佩用绶
以贯玉,今既有玉佩矣,又有锦绶以银、铜二环,饰之以玉。宗彝,宗庙之彝也,
乃为虎蜼之状,而不作虎彝、蜼彝。粉米,散利以养人也,乃分为二章,而
以五色圆花为藉。其余不合古者甚多。乞下礼局,博考古制,画太常寺及古者祭
服样二本以进。至于损益裁成,断自圣学。”诏令议礼局详议。
四年,议礼局官宇文粹中议改衣服制度曰:“凡冕皆玄衣纁裳,衣则绘而章
数皆奇,裳则绣而章数皆偶,阴阳之义也。今衣用深青,非是。欲乞视冕之等,
衣色用玄,裳色用纁,以应典礼。古者蔽前而已,芾存此象,以韦为之。今蔽膝
自一品以下,并以绯罗为表缘,绯绢为里,无复上下广狭及会、纰、纯、紃之
制,又有山、火、龙章。案《明堂位》:‘有虞氏服韨,夏后氏山、商火、周
龙章。”韨者乃黻冕之黻,非赤芾之芾也。且芾在xia6*体,与裳同用,而山、龙、
火者,衣之章也。周既缋于上衣,不应又缋于芾。请改芾制,去山、龙、火章,
以破诸儒之惑。又祭服有革带,今不用皮革,而通裹以绯罗,又以铜为饰。其绶
或锦或皂,环或银或铜,尤无经据,宜依古制除去。至佩玉、中单、赤舄之制,
则全取元丰中详定官所议行之。”
粹中又上所编《祭服制度》曰:
古者,冕以木版为中,广八寸,长尺六寸,后方前圆,后仰前低,染三十升
之布,玄表朱里。后方者不变之体,前圆者无方之用;仰而玄者,升而辨于物,
俛而朱者,降而与万物相见。后世以缯易布,故纯俭。今群臣冕版长一尺二寸,
阔六寸二分,非古广长之制;以青罗为覆,以金涂银棱为饰,非古玄表朱里之制,
乞下有司改正。古者,冕之名虽有五,而缫就、旒玉则视其命数以为等差。he6*
丝为绳,用以贯玉,谓之“缫”。以一玉为一成,结之使不相并,谓之“就”。
就间相去一寸,则九玉者九寸,七玉者七寸,各以旒数长短为差。今群臣之冕,
用药玉、青珠、五色茸線,非藻玉三采、二采之义;每旒之长各八寸,非旒数
长短为差之义;又献官冕服,杂以诸侯之制,而一品服衮冕,臣窃以为非宜。
元丰中,礼官建言,请资政殿大学士以上侍祠服鷩冕,观察使以上服毳冕,
监察御史以上服絺冕,朝官以上服玄冕,选人以上爵弁。诏许之,而不用爵弁。
供奉官以下至选人,尽服玄冕无旒。臣窃谓依此参定,乃合礼制。古者,三公一
命衮,则三公在朝,其服当鷩冕。盖出封则远君而伸,在朝则近君而屈。今之摄
事及侍祠皆在朝之臣也,在朝之臣乃与古之出封者同命数,非先王之意。乞下有
司制鷩冕八旒、毳冕六旒、絺冕四旒、玄冕三旒,其次二旒,又其次无旒。依元
丰诏旨,参酌等降,为侍祠及摄祭之服,长短之度、采色之别,皆乞依古制施行。
又案《周礼》,诸侯爵有五等,而服则三,所谓“公之服自衮冕而下,侯、
伯自鷩冕而下,子、男自毳冕而下”是也。古者,诸侯有君之道,故其服以五、
七、九为节。今之郡守,虽曰犹古之侯、伯,其实皆王臣也。欲乞只用群臣之服,
自鷩冕而下,分为三等:三都、四辅为一等,初献鷩冕八旒;经略、安抚、钤辖
为一等,初献毳冕六旒,亚献并玄冕二旒,终献无旒;节镇、防、团、军事为一
等,初献絺冕四旒,亚、终献并玄冕无旒。其衣服之制,则各从其冕之等。
又曰:“今之纮组,仍缀两缯带而结于颐,冕旁仍垂青纩而不以瑱,以犀为
簪而不以玉笄、象笄,并非古制,乞下有司改正。”从之。
政和议礼局言:“大观中,所上群臣祭服制度,已依所奏修定,乞付有司依
图画制造。”既又上群臣祭服之制:正一品,九旒冕,金涂银棱,有额花,犀簪,
青衣画降龙,朱裳,蔽膝,白罗中单,大带,革带,玉佩,锦绶,青丝网玉环,
朱袜、履。革带以金涂银,玉佩以金涂银装,绶以天下乐晕。亲祠大礼使、亚
献、终献、太宰、少宰、左丞,每岁大祠宰臣、亲王、执政官、郡王充初献服之。
奏告官并依本品服,已下准此。从一品,九旒冕,无额花,白绫中单,红锦绶,
银环,金涂银佩,余如正一品服。亲祠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尚书,太
庙进受币爵、奉币爵宗室,每岁大祠捧俎官、大祠中祠初献官服之。二品,七旒
冕,角簪,青衣无降龙,余如从一品服。亲祠吏部侍郎、殿中监、大司乐、光禄
卿、读册官,太庙荐俎、赞进饮福宗室,七祀、配享功臣分献官,每岁大祀,谓
用宫架者,大司乐、大祠中祠亚终献、大祠礼官、小祠献官,朔祭太常卿服之。
三品,五旒冕,皂绫绶,铜环,金涂铜革带,佩,余如二品服。亲祠举册官、大
乐令、光禄丞、奉俎馔笾豆簠簋官、分献官,(分献坛壝从祀。)太庙奉瓒盘、
荐香灯、安奉神主、奉毛血盘、萧蒿篚、肝膋豆宗室,每岁祭祠大乐令、大中祠
分献官服之。无旒冕,素青衣,朱裳,蔽膝,无佩绶,余如三品服。奉礼协律郎、
郊社令、太祝太官令、亲祠抬鼎官、进抟黍官、太庙供亚终献金斝、供七祀献官、
执爵官服之。五旒冕,紫檀絁衣,余如三品服,监察御史服之。
州郡祭服:三都初献,八旒冕;经略、安抚、钤辖初献,六旒冕;亚献并二
旒冕,终献无旒;节镇、防、团、军事初献四旒冕,亚、终献并无旒冕。
中兴之后,省九旒、七旒、五旒冕,定为四等:一曰鷩冕,八旒;二曰毳冕,
六旒;三曰絺冕,四旒;四曰玄冕,无旒。其义以公、卿、大夫、士皆北面为臣,
又近尊者而屈,故其节以八、以六、以四,从阴数也。先是,绍兴四年五月,国
子监丞王普奏言:
臣尝考诸经传,具得冕服之制。盖王之三公八命,鷩冕八旒,衣裳七章,其
章各八。孤卿六命,毳冕六旒,衣裳五章,其章各六。大夫四命,絺冕四旒,衣
裳三章,其章各四。上士三命,玄冕三旒;中士再命,玄冕二旒;下士一命,玄
冕无旒;衣皆无章。裳、韨视其命数,自三而下。其缫至笄、衡、纮、紞、瑱、
纩、带、佩、芾、舄、中衣,皆有等差。
近世冕服制度,沿袭失真,多不如古。夫后方而前圆,后昂而前俛,玄表
而朱里,此冕之制也;今则方圆俛仰,几于无辨,且以青为表,而饰以金银矣。
其衣皆玄,其裳皆纁,裳前三而后四幅,此衣裳之制也;今则衣色以青,裳色以
绯,且以六幅而不殊矣。山以章也,今则以嶞。火以圜也,今则以锐。宗彝,
宗庙虎蜼之彝也,乃画虎蜼之状,而不为虎蜼彝。粉米,米而粉之者也,
乃分为二章,而以五色圆花为藉。佩有衡、璜、琚、瑀、冲牙而已,乃加以双滴,
而重设二衡。绶以贯佩玉而已,乃别为锦绶,而间以双环。以至带无纽约,芾无
肩颈,舄无絇繶,中衣无连裳。
臣伏读《国朝会要》郊庙奉祀礼文,祖宗以来,屡尝讲究,第以旧服无有存
者。欲乞因
兹改作,是正讹缪,一从周制,以合先圣之言。
寻礼部契勘,奏言:
衣服之制,或因时王而为之损益,事虽变古,要皆一时制作,不无因革。或
考之先王而有缪戾者,虽行之已久,不应承误袭非,惮于改正。案《周官》,自
上公服衮,王之三公服鷩,以至士服玄冕,凡五等。唐制自一品服衮冕九旒,至
五品服玄冕无旒,亦五等。国家承唐之旧,初有五旒之名,其后去三公衮冕及絺
冕,但存七旒鷩冕、五旒毳冕与无旒玄冕,凡三等而已。衮服非三公所服,去之
可也,乃并絺冕去之,自尚书服毳冕,以至光禄丞亦服焉,贵贱几无差等。此皆
一时制作,不无因革。
今合增鷩冕为八旒,增毳冕为六旒,复置絺冕为四旒,并及无旒玄冕,共四
等,庶几稍合周制。若冕之方圆低昂至于无辨,则制造之差也。以青为表,非不
用玄也,为玄而不至者也。以绯为裳,非不用纁也,为纁而太过者也。山止而静
者也,今象其嶞,是得山之势而不知其性。火圜而神者也,今象其锐,是得
火之形而不得其神也。至于宗彝、粉米、佩绶、带纽、芾屦之属,皆宜改正施行。
是时,诸臣奏请讨论虽详,然终以承袭之久,未能尽革也。
鷩冕:八旒,每旒八玉,三采,朱、白、苍,角笄,青纩,以三色紞垂之,
纮以紫罗,属于武。衣以青黑罗,三章,华虫、火、虎蜼彝;裳以纁表罗里,
缯七幅,绣四章,藻、粉、黼、黻。大带,中单,佩以珉,贯以药珠,绶以绛锦、
银环。韨上纰下纯,绘二章,山、火。革带,绯罗表,金涂银装。袜、舄并如旧
制。宰相、亚终献、大礼使服之;前期,景灵宫、太庙亚终献,明堂涤濯、进玉
爵酒官亦如之。
毳冕:六玉,三采,衣三章,绘虎蜼彝、藻、粉米;裳二章,绣黼、黻。
佩药珠、衡、璜等,以金涂铜带,韨绘以山。革带以金涂铜。余如鷩冕。六部侍
郎以上服之;前期,景灵宫、太庙进爵酒币官、奉币官、受爵酒币官、荐俎官,
明堂受玉爵、受玉币、奉彻笾豆、进饮福酒、彻俎祝腥、赞引、亚终献,礼仪使、
亚终献爵并盥洗官四员,并如之;前二日奏告初献,社坛九宫坛分祭初献、亚献
亦如之。
絺冕:四玉,二采,朱、绿。衣一章,绘粉米;裳二章,绣黼、黻。绶以皂
绫,铜环。余如毳冕。光禄卿、监察御史、读册官、举册官、分献官以上服之;
前期,景灵宫、太庙奏奉神主官、明堂太府卿、光禄卿、沃水举册官、读册官、
押乐太常卿、东朵殿三员、西朵殿二员、东廊二十八员、西廊二十五员、南廊二
十七员、軷门祭献官,前二日奏告亚献终献官、监察御史,并如之;社坛九宫
坛分祭终献官、监察御史、兵工部、光禄卿丞亦如之。
玄冕:无旒,无佩绶,衣纯黑,无章,裳刺绣而已,韨无刺绣,余如絺冕。
光禄丞、奉礼郎、协律郎、进抟黍官、太社令、良酝令、太官令、奉俎馔等官、
供祠执事官内侍以下服之;明堂光禄丞、奉礼郎、良酝令、太祝抟黍官、宫架协
律郎、登歌协律郎、奉御官、内侍供祠执事官、武臣奉俎官,軷门祭奉礼郎、
太祝令、太官令,社坛九宫坛分祭太社、太祝、太官令、奉礼郎,并如之。
紫檀冕:四旒,服紫檀衣,博士、御史服之。
外州军祭服:鷩冕,八旒,三都初献服之;毳冕,六旒,经略、安抚、钤辖
初献服之;絺冕,四旒,经略、安抚、钤辖亚献服之,节镇、防、团、军事初献
亦如之;玄冕,无旒,节镇、防、团、军事亚终献服之。
朝服:一曰进贤冠,二曰貂蝉冠,三曰獬豸冠,皆朱衣朱裳。宋初之制,进
贤五梁冠:涂金银花额,犀、玳瑁簪导,立笔。绯罗袍,白花罗中单,绯罗裙,
绯罗蔽膝,并皂缥襈,白罗大带,白罗方心曲领,玉剑、佩,银革带,晕锦绶,
二玉环,白绫袜,皂皮履。一品、二品侍祠朝会则服之,中书门下则冠加笼巾
貂蝉。三梁冠:犀角簪导,无中单,银剑、佩,师子锦绶,银环,余同五梁冠。
诸司三品、御史台四品、两省五品侍祠朝会则服之。御史大夫、中丞则冠有獬豸
角,衣有中单。两梁冠:犀角簪导,铜剑、佩,练鹊锦绶,铜环,余同三梁冠。
四品、五品侍祠朝会则服之。六品以下无中单,无剑、佩、绶。御史则冠有獬豸
角,衣有中单。袴褶紫、绯、绿,各从本服色,白绫中单,白绫裤,白罗方心曲
领,本品官导驾,则骑而服之。
袴褶之制,建隆四年,范质与礼官议:“裤褶制度,先儒无说,惟《开元杂
礼》有五品以上用细绫及罗,六品以下用小绫之制。注:褶衣,复衣也。又案令
文,武弁,金饰平巾帻,簪导,紫褶白袴,玉梁珠宝钿带,靴,骑马服之。金饰,
即附蝉也。详此,即是二品、三品所配弁之制也。附蝉之数,盖一品九,二品八,
三品七,四品六,五品五。又侍中、中书令、散骑加貂蝉,侍左者左珥,侍右者
右珥。又《开元礼》导驾官并朱衣,冠履依本品。朱衣,今朝服也。故令文三品
以上紫褶,五品以上绯褶,七品以上绿褶,九品以上碧褶,并白大口袴,起梁带,
乌皮靴。今请造袴褶如令文之制,其起梁带形制,检寻未是,望以革带代之。”
奏可。是岁,造成而未用。乾德六年,郊禋始服,而冠未造,乃取朝服进贤冠、
带、袜、履参用焉。
康定二年,少府监言:“每大礼,法物库定百官品位给朝服。今两班内,有
官卑品高、官高品卑者,难以裁定,愿敕礼院详其等第。”诏下礼院参酌旧制以
闻。奏曰:
准《衣服令》,五梁冠,一品、二品侍祠大朝会则服之,中书门下则加笼巾
貂蝉。准《官品令》,一品:尚书令,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
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二品: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少傅、少
保,诸州府牧,左右金吾卫上将军。又准《阁门仪制》,以中书令、侍中、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为宰臣,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京尹兼中书令、侍中、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使相,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同知枢密
院事、宣徽南北院使、佥书枢密院事并在东宫三司之上。以上品位职事,宜准前
法给朝服。宰臣、使相则加笼巾貂蝉,其散官勋爵不系品位,止从正官为之服。
三梁冠,诸司三品、御史台四品、两省五品侍祠大朝会则服之。御史中丞则
冠獬豸。准《官品令》,诸司三品,诸卫上将军,六军统军,诸卫大将军,神武、
龙武大将军,太常、宗正卿,秘书监,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
太府卿,国子祭酒,殿中、少府、将作、司天监,诸卫将军,神武、龙武将军,
下都督,三京府尹,五大都督府长史,亲王傅;御史台三品、四品,御史大夫、
中丞;两省三品、四品、五品,左右散骑常侍,门下、中书侍郎,谏议大夫,给
事中,中书舍人;尚书省三品、四品,六尚书,左右丞,诸行侍郎;东宫三品、
四品,宾客,詹事,左右庶子,少詹事,左右谕德。节度使,文明殿学士,资政
殿大学士,三司使,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殿学士,端明殿学士,翰林
侍读、侍讲学士,龙图阁学士,枢密直学士,龙图、天章阁直学士,次中书侍郎;
节度观察留后,次六尚书、侍郎;知制诰,龙图、天章阁待制,观察使,次中书
舍人;内客省使,次太府卿;客省使,次将作监;引进使,防御、团练、三司副
使,次左右庶子。以上品位职事,宜准前法给朝服。
两梁冠,四品、五品侍祠大朝会则服之,六品则去剑、佩、绶,御史则冠獬
豸。淮《官品令》,诸司四品,太常、宗正少卿,秘书少监,光禄等七寺少卿,
国子司业,殿中、少府、将作、司天少监,三京府少尹,太子率更令、家令、仆、
诸卫率府率、副率,诸军卫中郎将,诸王府长史、司马,大都督府左右司马,内
侍;尚书省五品,左右司诸行郎中;诸司五品,国子博士,经筵博士,太子中允、
左右赞善大夫,都水使者,开封祥符、河南洛阳、宋城县令,太子中舍、洗马,
内常侍,太常、宗正、秘书、殿中丞,著作郎,殿中省五尚奉御,大理正,诸王
友,诸军卫郎将,诸王府谘议参军,司天五官正,太史令,内给事;诸升朝官六
品以下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尚书省诸行员外郎,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谏,
左右正言,监察御史,太常博士,通事舍人。四方馆使,次七寺少卿;诸州刺史,
次太子仆;(谓正任不带使职者。)东西上阁门使,次司天少监;客省、引进、
阁门副使,次诸行员外郎。已上品位职事,据令文,但言四品、五品,亦不分班
叙上下。今请自尚书省五品以上及诸州刺史已上,准前法给朝服。其诸司五品已
上,实有官高品卑及品高官卑者,宜自诸司五品、国子博士至内给事,并依六品
以下例去剑、佩、绶,御史则冠獬豸,衣有中单。其诸司使、副使以下至阁门祗
候,如有摄事合请朝服者,并同六品。
诏从所请。
元丰二年,详定朝会仪注所言:
古者制礼上物,不过十二,天之数也。自上而下,降杀以两。畿外诸侯,远
于尊者而伸,则以九、以七、以五,从阳奇之数;王朝公卿大夫,近于尊者而屈,
则以八、以六、以四,从阴偶之数。本朝《衣服令》,通天冠二十四梁,为乘舆
服,以应冕旒前后之数。若人臣之冠,则自五梁而下,与汉、唐少异矣。至于绶,
则乘舆及皇太子以织成,诸臣用锦为之。一品、二品冠五梁,中书门下加笼巾貂
蝉。诸司三品三梁,四品、五品二梁,御史台四品、两省五品亦三梁,而绶有晕
锦、黄狮子、方胜、练鹊四等之殊。六品则去剑、佩、绶。
隋、唐冠服皆以品为定,盖其时官与品轻重相准故也。今之令式,尚或用品,
虽因袭旧文,然以官方之,颇为舛谬。概举一二,则太子中允、赞善大夫与御史
中丞同品,太常博士品卑于诸寺丞,太子中舍品高于起居郎,内常侍才比内殿崇
班,而在尚书诸司郎中之上,是品不可用也。若以差遗,则有官卑而任要剧者,
有官品高而处之冗散者,有一官而兼领数局者,有徒以官奉朝请者,有分局莅职
特出于一时随事立名者,是差遣又不可用也。以此言之,用品及差遣定冠绶之制,
则未为允当。伏请以官为定,庶名实相副,轻重有准,仍乞分官为七等,冠绶亦
如之。
貂蝉笼巾七梁冠,天下乐晕锦绶,为第一等。蝉,旧以玳瑁为蝴蝶状,今请
改为黄金附蝉,宰相、亲王、使相、三师、三公服之。七梁冠,杂花晕锦绶,为
第二等,枢密使、知枢密院至太子太保服之。六梁冠,方胜宜男锦绶,为第三等,
左右仆射至龙图、天章、宝文阁直学士服之。五梁冠,翠毛锦绶,为第四等,左
右散骑常侍至殿中、少府、将作监服之。四梁冠,簇四雕锦绶,为第五等,客省
使至诸行郎中服之。三梁冠,黄狮子锦绶,为第六等,皇城以下诸司使至诸卫率
府率服之。内臣自内常侍以上及入内省内侍省内东西头供奉官、殿头,前班、东
西头供奉官、左右侍禁、左右班殿直,京官秘书郎至诸寺、监主簿,既预朝会,
亦宜朝服从事。今参酌自内常侍以上,冠服各从本等,寄资者如本官,入内、内
侍省内东西头供奉官、殿头,三班使臣,陪位京官为第七等,皆二梁冠,方胜练
鹊锦绶。高品以下服色依古者,韠韨、舄、履并从裳色。
今制,朝服用绛衣,而锦有十九等。其七等绶,谓宜纯用红锦,以文采高下
为差别。惟法官绶用青地荷莲锦,以别诸臣。《后汉志》:“法冠一曰柱后,执
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监平也,或谓之獬豸冠。”《南齐志》亦曰:“法冠,
廷尉等诸执法者冠之。”今御史台自中丞而下至监察御史,大理卿、少卿、丞,
审刑院、刑部主判官,既正定厥官,真行执法之事,则宜冠法冠,改服青荷莲锦
绶,其梁数与佩准本品。
从之。
其后,又诏冬正朝会,诸军所服衣冠,厢都军都指挥使、都虞候、领团练使、
刺史服第五等,军都指挥使、都虞候服第六等,指挥使、副指挥使服第七等,并
班于庭。副都头以上常服,班殿门外。其朝会,执事高品以下,并服介帻,绛服,
大带,革带,袜、履,方心曲领。
政和议礼局更上群臣朝服之制:七梁冠,金涂银棱,貂蝉笼巾,犀簪导,银
立笔,朱衣裳,白罗中单,并皂褾、襈,蔽膝随裳色,方心曲领,绯白罗大
带,金涂银革带,金涂银装玉佩,天下乐晕锦绶,青丝网间施三玉环,白袜,
黑履;三公,左辅,右弼,三少,太宰,少宰,亲王,开府仪同三司服之。七梁
冠,无貂蝉笼巾,银装玉佩,杂花晕锦绶,余同三公以下服;执政官,东宫三师
服之。六梁冠,白纱中单,银革带,佩,方胜宜男锦绶,银环,余同七梁冠服;
大学士,学士,直学士,东宫三少,御史大夫、中丞,六曹尚书、侍郎,殿中监,
大司成,散骑常侍,特进,金紫、银青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太尉,节度使,左
右金吾卫、左右卫上将军服之。五梁冠,翠毛锦绶,余同六梁冠服;太子宾客、
詹事,给事中,中书舍人,谏议大夫,待制,九寺卿,大司乐,秘书监,殿中少
监,国子祭酒,宣奉、正奉、通奉、通议、太中、中大夫,中奉、中散大夫,上
将军,节度观察留后,观察使,通侍大夫,枢密都承旨服之。四梁冠,簇四盘雕
锦绶,余同五梁冠服;九寺少卿,大晟典乐,秘书少监,国子、辟廱司业,少
府、将作、军器监,都水使者,起居舍人,侍御史,太子左右庶子、少詹事、谕
德,尚书左右司郎中、员外,六曹诸司郎中,朝议、奉直、朝请、朝散、朝奉大
夫,防御、团练使,刺史,大将军,正侍、中侍、中亮、中卫、拱卫、左武、右
武大夫,驸马都尉,带遥郡武功大夫以下,枢密副都承旨服之。三梁冠,金涂铜
革带,佩,黄狮子锦绶,鍮石环,余同四梁冠服;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司谏,
正言,尚书六曹员外郎,外符宝郎,少府、将作、军器少监,太子侍读、侍讲,
中书舍人,亲王府翊善、侍读、侍讲,九寺、秘书、殿中监,辟廱丞,大晟乐
令,两赤县令,大理正、司直、评事,著作郎,秘书郎,著作佐郎,太常、宗学、
国子、辟廱博士,太史局令、正、丞,五官正,朝请、朝散、朝奉、承议、奉
议、通直郎,中亮、中卫、拱卫、左武、右武郎,诸卫将军,卫率府率,武功、
武德、武显、武节、武略、武经、武义、武翼大夫郎,医职翰林医正以上,内符
宝郎,阁门通事舍人,敦武郎,修武郎服之。二梁冠,角簪,方胜练鹊锦绶,余
同三梁冠服;在京职事官,阁门祗候,看班祗候,率府副率,升辇辂立侍内臣服
之。御史大夫、中丞,刑部尚书、侍郎,大理卿、少卿,侍御史,刑部郎中,大
理寺正、丞、司直、评事并冠獬豸冠,服青荷莲绶。诏悉颁行。六年,诏导驾官
朝服结佩。七年,诏夏祭百官朝、祭服用纱。
中兴,仍旧制。行事、执事官则服祭服,导引、陪祠官则服朝服,从绍兴三
年太常寺请也。祠毕驾回,若服通天、绛纱袍,乘大辇,则百官从驾服朝服,或
服履袍;乘平辇,则百官从驾服常服,自隆兴二年洪适请始也。
进贤冠以漆布为之,上缕纸为额花,金涂银铜饰,后有纳言。以梁数为差,
凡七等,以罗为缨结之:第一等七梁,加貂蝉笼巾、貂鼠尾、立笔;第二等无貂
蝉笼巾;第三等六梁,第四等五梁,第五等四梁,第六等三梁,第七等二梁,并
如旧制,服同。貂蝉冠一名笼巾,织藤漆之,形正方,如平巾帻。饰以银,前有
银花,上缀玳瑁蝉,左右为三小蝉,御玉鼻,左插貂尾。三公、亲王侍祠大朝会,
则加于进贤冠而服之。獬豸冠即进贤冠,其梁上刻木为獬豸角,碧粉涂之,梁数
从本品。立笔,古人臣簪笔之遗象。其制削竹为干,裹以绯罗,以黄丝为毫,拓
以银缕叶,插于冠后。旧令,文官七品以上服朝服者,簪白笔,武官则否,今文
武皆簪焉。

猜你喜欢:

  • 《乐府杂录》 太宗定中原时所乘战马也。后征辽,马毙,上叹惜,乃命乐工撰此曲。
  • 《史通》 古之人言《春秋》、三《传》者多矣,战国之世,其事罕闻。当前汉专用《公羊》,宣皇已降,《穀梁》又立于学。至成帝世,刘歆始重《左氏》,而
  • 《晋书》 ◎王导(子悦 恬 洽 协 劭 薈 洽子殉 珉 劭子谧)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
  • 《金史》 ○斡鲁 斡鲁古勃堇 婆卢火吾紥忽 阇母 宗叙(本名德寿) 斡鲁,韩国公劾者第三子。康宗初,苏滨水含国部斡豁勃堇及斡准、
  • 《朱子语类》  ◎阳货篇   △阳货欲见孔子章   或问:"阳货矙亡以馈孔子,孔子矙亡而往拜之。阳货之矙亡,此不足责。如孔子亦矙亡而往,则不几於不诚乎?
  • 《苏轼集》 【以佚道使民以生道杀民】 使民为农,民曰:“是食我之道也。”使民为兵。民曰:“是卫我之道也。”使民为城郭沟池。民曰:“是域我之
  • 《搜神记》 昔颛顼氏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鬼;一居人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鬼。于是正岁命方相氏,帅肆傩以驱疫鬼。
  • 《清史稿》 ◎礼七(嘉礼一) 登极仪授受仪太后垂帘仪亲政仪大朝仪常朝仪(御门听政附) 太上皇帝三大节朝贺仪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三大节朝
  • 《论衡》    【题解】  本篇是对儒生与文吏在学问和
  • 《说唐全传》  诗曰:    驸马威名早远传,番营杀出锦雕鞍.只因识认白袍将,却被奸臣暗害间.  那万彻道:"孤
  • 《旧唐书》 ◎音乐三 贞观二年,太常少卿祖孝孙既定雅乐,至六年,诏褚亮、虞世南、魏徵等分制乐章。其后至则天称制,多所改易,歌辞皆是内出。开
  • 《梁书》 ◎王瞻 王志 王峻 王暕 王泰 王份孙锡 佥 张充 柳惲蔡撙 江蒨 王瞻,字思范,琅邪临沂人,宋太保弘从孙也
  • 《苏轼集》 ◎启六十四首 【谢制科启】 轼以薄材,亲承大问。论议群起,予夺相乘。不意圣恩之曲加,犹获从吏之殊宠。伏读告命,重积震惶。
  • 《旧唐书》 ○韦温(萧祐附) 独孤郁(弟朗) 钱徽(子可复) 高釴(弟铢 锴) 冯宿(弟定 审) 封敖 韦温,字弘育,京兆人
  • 《史通》 夫刑法、礼乐、风土、山川,求诸文籍,出于《三礼》。及班、马著史,别裁书志。考其所记,多效《礼经》。且纪传之外,有所不尽,只字片文,于
  • 《魏书》 ◎肃宗纪 肃宗孝明皇帝,讳诩,世宗宣武皇帝之第二子。母曰胡充华。永平三年三月丙戌,帝生于宣光殿之东北,有光照于庭中。延昌元年十
  • 《元史》 ○木华黎 木华黎,札剌儿氏,世居阿难水东。父孔温窟哇,以戚里故,在太祖麾下,从平篾里吉,征乃蛮部,数立功。后乃蛮又叛,太祖与六
  • 《红楼梦》 话说林黛玉正自情思萦逗, * 固结之时,忽有人从背后击了一掌,说道:“你作什么一个人在这里?”林黛玉倒唬了一跳,回头看时,不是别人,却
  • 《悲惨世界》    $$$$一 曲线战略    有一点得在此说明一下,这对我们即将读到的若干
  • 《宋史》 ◎礼二十三(宾礼五 附录) ○群臣上表仪 宰臣赴上仪 朝省集议班位 臣僚上马之制 臣僚呵引之制 群臣上表仪。《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国学 文学名著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