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择官第七(凡十一章)
《贞观政要》 作者:吴兢
贞观元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致治之本,惟在於审。量才授职,务省官
员。故《书》称:‘任官惟贤才。’又云:‘官不必备,惟其人。’若得其善者,
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古人亦以官不得其才,比於画地作饼,不
可食也。《诗》曰:‘谋夫孔多,是用不就。’又孔子曰:‘官事不摄,焉得俭?’
且‘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此皆载在经典,不能具道。当须更并省官员,
使得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卿宜详思此理,量定庶官员位。”玄龄等由是所
置文武总六百四十员。太宗从之,因谓玄龄曰:“自此傥有乐工杂类,假使术逾
侪辈者,只可特赐钱帛以赏其能,必不可超授官爵,与夫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
坐而食,遗诸衣冠以为耻累。”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杜如晦曰:“公为仆射,当助朕忧劳,广闻耳目,
求访贤哲。比闻公等听受辞讼,日有数百。此则读符牒不暇,安能助朕求贤哉?”
因敕尚书省,细碎务皆付左右丞,惟冤滞大事合闻奏者,关於仆射。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夜恒思百姓间事,或至夜半不寐。惟恐都
督、刺史堪养百姓以否。故於屏风上录其姓名,坐卧恒看,在官如有善事,亦具
列於名下。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辈实治乱所
系,尤须得人。”
贞观二年,太宗谓右仆射封德彝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比来命卿举贤,
未尝有所推荐。天下事重,卿宜分朕忧劳,卿既不言,朕将安寄?”对曰:“臣
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太宗曰:“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
於当时,不借才於异代。岂得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政乎?且何代无贤,但
患遗而不知耳!”德彝惭赧而退。
贞观三年,太宗谓吏部尚书杜如晦曰:“比见吏部择人,惟取其言词刀笔,
不悉其景行。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如何可获善人?”
如晦对曰:“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
今每年选集,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铨简之理,
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太宗乃将依汉时法令,本州辟召,会功臣等将行世
封事,遂止。
贞观六年,太宗谓魏徵曰:“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朕
今行一事,则为天下所观;出一言,则为天下所听。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
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
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徵对曰:“知人之事,自古为难,故考绩黜陟,
察其善恶。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事,
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害极多。但乱世惟求其才,
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贞观十一年,侍御史马周上疏曰:“治天下者以人为本。欲令百姓安乐,惟
在刺史、县令。县令既众,不能皆贤,若每州得良刺史,则合境苏息。天下刺史
悉称圣意,则陛下可端拱岩廊之上,百姓不虑不安。自古郡守、县令,皆妙选贤
德,欲有迁擢为将相,必先试以临人,或从二千石入为丞相及司徒、太尉者。朝
廷必不可独重内臣,外刺史、县令,遂轻其选。所以百姓未安,殆由於此。”太
宗因谓侍臣曰:“刺史朕当自简择;县令诏京官五品已上,各举一人。”
贞观十一年,治书侍御史刘洎以为左右丞宜特加精简,上疏曰:“臣闻尚书
万机,实为政本,伏寻此选,授任诚难。是以八座比於文昌,二丞方於管辖,爰
至曹郎,上应列宿,苟非称职,窃位兴讥。伏见比来尚书省诏敕稽停,文案壅滞,
臣诚庸劣,请述其源。贞观之初,未有令、仆,于时省务繁杂,倍多於今。而左
丞戴胄,右丞魏徵,并晓达吏方,质性平直,事应弹举,无所回避,陛下又假以
恩慈,自然肃物。百司匪懈,抑此之由。及杜正伦续任右丞,颇亦厉下。比者纲
维不举,并为勋亲在位,器非其任,功势相倾。凡在官寮,未循公道,虽欲自强,
先惧嚣谤。所以郎中予夺,惟事谘禀;尚书依违,不能断决。或紏弹闻奏,故
事稽延,案虽理穷,仍更盘下。去无程限,来不责迟,一经出手,便涉年载。或
希旨失情,或避嫌抑理。勾司以案成为事了,不究是非;尚书用便僻为奉公,莫
论当否。互相姑息,惟事弥缝。且选众授能,非才莫举,天工人代,焉可妄加?
至於懿戚元勋,但宜优其礼秩,或年高及耄,或积病智昏,既无益於时宜,当置
之以闲逸。久妨贤路,殊为不可。将救兹弊,且宜精简尚书左右丞及左右郎中。
如并得人,自然纲维备举,亦当矫正趋竞,岂惟息其稽滞哉!”疏奏。寻以洎为
尚书左丞。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太平后必有大乱,大乱后必有太平。大
乱之后,即是太平之运也。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公等既不知贤,朕又不
可遍识。日复一日,无得人之理。今欲令人自举,於事何如?”魏徵对曰: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且愚暗之人,皆矜能伐
善,恐长浇竞之风,不可令其自举。”
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徵上疏曰:
臣闻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
臣,则无以齐万国。万国咸宁,一人有庆,必藉忠良作弼,俊乂在官,则庶绩其
凝,无为而化矣。故尧、舜、文、武见称前载,咸以知人则哲,多士盈朝,元、
凯翼巍巍之功,周、召光焕乎之美。然则四岳、九官、五臣、十乱,岂惟生之於
曩代,而独无於当今者哉?在乎求与不求,好与不好耳!何以言之?夫美玉明珠,
孔翠犀象,大宛之马,西旅之獒,或无足也,或无情也,生於八荒之表,涂遥万
里之外,重译入贡,道路不绝者,何哉?盖由乎中国之所好也。况从仕者怀君之
荣,食君之禄,率之以义,将何往而不至哉?臣以为与之为孝,则可使同乎会参、
子骞矣。与之为忠,则可使同乎龙逄、比干矣。与之为信,则可使同乎尾生、展
禽矣。与之为廉,则可使同乎伯夷、叔齐矣。
然而今之群臣,罕能贞白卓异者,盖求之不切,励之未精故也。若勖之以公
忠,期之以远大,各有职分,得行其道。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
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因其材以取之,审
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揜其所短。进之以六正,戒之以六邪,则不严而自励,
不劝而自勉矣。故《说苑》曰:“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
则辱。何谓六正?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机,得失之要,
预禁乎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如此者,圣臣也。二曰,虚心尽意,
日进善道,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如此者,良臣也。
三曰,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数称往古之行事,以厉主意,如此者,忠臣也。四
曰,明察成败,早防而救之,塞其间,绝其源,转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
此者,智臣也。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职事,不受赠遗,辞禄让赐,饮食节俭,
如此者,贞臣也。六曰,家国昏乱,所为不谀,敢犯主之严颜,面言主之过失,
如此者,直臣也。是谓六正。何谓六邪?一曰,安官食禄,不务公事,与代浮沉,
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
所好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如此者,谀臣
也。三曰,内实险诐,外貌小谨,巧言令色,妒善嫉贤,所欲进,则明其美、
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
也。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构朝廷之乱,如此者,
谗臣也。五曰,专权擅势,以轻为重,私门成党,以富其家,擅矫主命,以自贵
显,如此者,贼臣也。六曰,谄主以佞邪,陷主於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
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间,使主恶布於境内,闻於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是
谓六邪。贤臣处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术,故上安而下治。生则见乐,死则见思,
此人臣之术也。”《礼记》曰:“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
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然则臣之情伪,
知之不难矣。又设礼以待之,执法以御之,为善者蒙赏,为恶者受罚,安敢不企
及乎?安敢不尽力乎?
国家思欲进忠良,退不肖,十有馀载矣,徒闻其语,不见其人,何哉?盖言
之是也,行之非也。言之是,则出乎公道,行之非,则涉乎邪径。是非相乱,好
恶相攻。所爱虽有罪,不及於刑。所恶虽无辜,不免於罚。此所谓爱之欲其生,
恶之欲其死者也。或以小恶弃大善,或以小过忘大功。此所谓君之赏不可以无功
求,君之罚不可以有罪免者也。赏不以劝善,罚不以惩恶,而望邪正不惑,其可
得乎?若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以公平为规矩,以仁义为准绳,考事以正其
名,循名以求其实,则邪正莫隐,善恶自分。然后取其实,不尚其华,处其厚,
不居其薄,则不言而化,期月而可知矣!若徒爱美锦,而不为民择官。有至公之
言,无至公之实,爱而不知其恶,憎而遂忘其善。徇私情以近邪佞,背公道而远
忠良,则虽夙夜不怠,劳神苦思,将求至理,不可得也。
书奏,甚嘉纳之。
贞观二十一年,太宗在翠微宫,授司农卿李纬户部尚书。房玄龄是时留守京
城。会有自京师来者,太宗问曰:“玄龄闻李纬拜尚书,如何?”对曰:“但云
‘李纬大好髭须’,更无他语。”由是改授洛州刺史。
员。故《书》称:‘任官惟贤才。’又云:‘官不必备,惟其人。’若得其善者,
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古人亦以官不得其才,比於画地作饼,不
可食也。《诗》曰:‘谋夫孔多,是用不就。’又孔子曰:‘官事不摄,焉得俭?’
且‘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此皆载在经典,不能具道。当须更并省官员,
使得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卿宜详思此理,量定庶官员位。”玄龄等由是所
置文武总六百四十员。太宗从之,因谓玄龄曰:“自此傥有乐工杂类,假使术逾
侪辈者,只可特赐钱帛以赏其能,必不可超授官爵,与夫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
坐而食,遗诸衣冠以为耻累。”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杜如晦曰:“公为仆射,当助朕忧劳,广闻耳目,
求访贤哲。比闻公等听受辞讼,日有数百。此则读符牒不暇,安能助朕求贤哉?”
因敕尚书省,细碎务皆付左右丞,惟冤滞大事合闻奏者,关於仆射。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夜恒思百姓间事,或至夜半不寐。惟恐都
督、刺史堪养百姓以否。故於屏风上录其姓名,坐卧恒看,在官如有善事,亦具
列於名下。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辈实治乱所
系,尤须得人。”
贞观二年,太宗谓右仆射封德彝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比来命卿举贤,
未尝有所推荐。天下事重,卿宜分朕忧劳,卿既不言,朕将安寄?”对曰:“臣
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太宗曰:“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
於当时,不借才於异代。岂得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政乎?且何代无贤,但
患遗而不知耳!”德彝惭赧而退。
贞观三年,太宗谓吏部尚书杜如晦曰:“比见吏部择人,惟取其言词刀笔,
不悉其景行。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如何可获善人?”
如晦对曰:“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
今每年选集,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铨简之理,
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太宗乃将依汉时法令,本州辟召,会功臣等将行世
封事,遂止。
贞观六年,太宗谓魏徵曰:“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朕
今行一事,则为天下所观;出一言,则为天下所听。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
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
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徵对曰:“知人之事,自古为难,故考绩黜陟,
察其善恶。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事,
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害极多。但乱世惟求其才,
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贞观十一年,侍御史马周上疏曰:“治天下者以人为本。欲令百姓安乐,惟
在刺史、县令。县令既众,不能皆贤,若每州得良刺史,则合境苏息。天下刺史
悉称圣意,则陛下可端拱岩廊之上,百姓不虑不安。自古郡守、县令,皆妙选贤
德,欲有迁擢为将相,必先试以临人,或从二千石入为丞相及司徒、太尉者。朝
廷必不可独重内臣,外刺史、县令,遂轻其选。所以百姓未安,殆由於此。”太
宗因谓侍臣曰:“刺史朕当自简择;县令诏京官五品已上,各举一人。”
贞观十一年,治书侍御史刘洎以为左右丞宜特加精简,上疏曰:“臣闻尚书
万机,实为政本,伏寻此选,授任诚难。是以八座比於文昌,二丞方於管辖,爰
至曹郎,上应列宿,苟非称职,窃位兴讥。伏见比来尚书省诏敕稽停,文案壅滞,
臣诚庸劣,请述其源。贞观之初,未有令、仆,于时省务繁杂,倍多於今。而左
丞戴胄,右丞魏徵,并晓达吏方,质性平直,事应弹举,无所回避,陛下又假以
恩慈,自然肃物。百司匪懈,抑此之由。及杜正伦续任右丞,颇亦厉下。比者纲
维不举,并为勋亲在位,器非其任,功势相倾。凡在官寮,未循公道,虽欲自强,
先惧嚣谤。所以郎中予夺,惟事谘禀;尚书依违,不能断决。或紏弹闻奏,故
事稽延,案虽理穷,仍更盘下。去无程限,来不责迟,一经出手,便涉年载。或
希旨失情,或避嫌抑理。勾司以案成为事了,不究是非;尚书用便僻为奉公,莫
论当否。互相姑息,惟事弥缝。且选众授能,非才莫举,天工人代,焉可妄加?
至於懿戚元勋,但宜优其礼秩,或年高及耄,或积病智昏,既无益於时宜,当置
之以闲逸。久妨贤路,殊为不可。将救兹弊,且宜精简尚书左右丞及左右郎中。
如并得人,自然纲维备举,亦当矫正趋竞,岂惟息其稽滞哉!”疏奏。寻以洎为
尚书左丞。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太平后必有大乱,大乱后必有太平。大
乱之后,即是太平之运也。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公等既不知贤,朕又不
可遍识。日复一日,无得人之理。今欲令人自举,於事何如?”魏徵对曰: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且愚暗之人,皆矜能伐
善,恐长浇竞之风,不可令其自举。”
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徵上疏曰:
臣闻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
臣,则无以齐万国。万国咸宁,一人有庆,必藉忠良作弼,俊乂在官,则庶绩其
凝,无为而化矣。故尧、舜、文、武见称前载,咸以知人则哲,多士盈朝,元、
凯翼巍巍之功,周、召光焕乎之美。然则四岳、九官、五臣、十乱,岂惟生之於
曩代,而独无於当今者哉?在乎求与不求,好与不好耳!何以言之?夫美玉明珠,
孔翠犀象,大宛之马,西旅之獒,或无足也,或无情也,生於八荒之表,涂遥万
里之外,重译入贡,道路不绝者,何哉?盖由乎中国之所好也。况从仕者怀君之
荣,食君之禄,率之以义,将何往而不至哉?臣以为与之为孝,则可使同乎会参、
子骞矣。与之为忠,则可使同乎龙逄、比干矣。与之为信,则可使同乎尾生、展
禽矣。与之为廉,则可使同乎伯夷、叔齐矣。
然而今之群臣,罕能贞白卓异者,盖求之不切,励之未精故也。若勖之以公
忠,期之以远大,各有职分,得行其道。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
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因其材以取之,审
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揜其所短。进之以六正,戒之以六邪,则不严而自励,
不劝而自勉矣。故《说苑》曰:“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
则辱。何谓六正?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机,得失之要,
预禁乎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如此者,圣臣也。二曰,虚心尽意,
日进善道,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如此者,良臣也。
三曰,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数称往古之行事,以厉主意,如此者,忠臣也。四
曰,明察成败,早防而救之,塞其间,绝其源,转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
此者,智臣也。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职事,不受赠遗,辞禄让赐,饮食节俭,
如此者,贞臣也。六曰,家国昏乱,所为不谀,敢犯主之严颜,面言主之过失,
如此者,直臣也。是谓六正。何谓六邪?一曰,安官食禄,不务公事,与代浮沉,
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
所好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如此者,谀臣
也。三曰,内实险诐,外貌小谨,巧言令色,妒善嫉贤,所欲进,则明其美、
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
也。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构朝廷之乱,如此者,
谗臣也。五曰,专权擅势,以轻为重,私门成党,以富其家,擅矫主命,以自贵
显,如此者,贼臣也。六曰,谄主以佞邪,陷主於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
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间,使主恶布於境内,闻於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是
谓六邪。贤臣处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术,故上安而下治。生则见乐,死则见思,
此人臣之术也。”《礼记》曰:“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
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然则臣之情伪,
知之不难矣。又设礼以待之,执法以御之,为善者蒙赏,为恶者受罚,安敢不企
及乎?安敢不尽力乎?
国家思欲进忠良,退不肖,十有馀载矣,徒闻其语,不见其人,何哉?盖言
之是也,行之非也。言之是,则出乎公道,行之非,则涉乎邪径。是非相乱,好
恶相攻。所爱虽有罪,不及於刑。所恶虽无辜,不免於罚。此所谓爱之欲其生,
恶之欲其死者也。或以小恶弃大善,或以小过忘大功。此所谓君之赏不可以无功
求,君之罚不可以有罪免者也。赏不以劝善,罚不以惩恶,而望邪正不惑,其可
得乎?若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以公平为规矩,以仁义为准绳,考事以正其
名,循名以求其实,则邪正莫隐,善恶自分。然后取其实,不尚其华,处其厚,
不居其薄,则不言而化,期月而可知矣!若徒爱美锦,而不为民择官。有至公之
言,无至公之实,爱而不知其恶,憎而遂忘其善。徇私情以近邪佞,背公道而远
忠良,则虽夙夜不怠,劳神苦思,将求至理,不可得也。
书奏,甚嘉纳之。
贞观二十一年,太宗在翠微宫,授司农卿李纬户部尚书。房玄龄是时留守京
城。会有自京师来者,太宗问曰:“玄龄闻李纬拜尚书,如何?”对曰:“但云
‘李纬大好髭须’,更无他语。”由是改授洛州刺史。
0
猜你喜欢:
- 《清史稿》 ◎职官六(新官制) 内阁外务部(出使大臣税务处) 民政部(内外巡警总厅) 度支部(清理财政处大清银行造币总厂) 学部(国
- 《幻灭》 吕西安憋着一肚子愤怒,脸上冷冷的一声不响,守着柯拉莉在灯光底下写出几篇最富风趣的文章.他一边思索一边望
- 《欧阳修集》 ◎翰苑进札状七首 【论修河第一状〈至和二年〉】 右臣窃见朝廷近因臣寮建议,欲塞商胡,开横垄,回大河于故道,已下三司,候今
- 《金史》 ○纳坦谋嘉 邹谷 高霖 孟奎 乌林答与 郭俣 温迪罕达王扩 移剌福僧 奥屯忠孝 蒲察思忠 纥石烈胡失门 完颜宇
- 《朱子语类》 ◎八佾篇 △孔子谓季氏章 季氏八佾,止是多添人数,未有明文,故夫子就其事责之。若三家雍彻,则分明歌天子之诗,故夫子引其诗以晓之。
- 《包法利夫人》 艾玛第一个下车,接着是费莉西,勒合先生,还有一个奶妈,而夏尔是不叫不醒,自从天一黑,他就在车角落里睡着
- 《白鲸》 斯达巴克倚着主桅 我的灵魂是无敌的;可它却被压服了,被一个疯子压服
- 《鬼谷子》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
- 《旧五代史》 赵光逢,字延吉。曾祖植,岭南节度使。祖存约,兴元府推官。父隐,右仆射。光逢与弟光裔,皆以文学德行知名。(《旧唐书》:光裔,光启三年进
- 《汉书》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必兴灭继绝,修废举逸,然后天下归仁,四方之政行焉。传称武王克殷,追存贤圣,至乎不及下车。世代虽殊,其揆一也。高帝
- 《墨子》 ○非乐中第三十三 (阙) ○非乐下第三十四 (阙) ○非命上第三十五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国家
- 《论衡》 【题解】 王充在本篇驳斥了行善可以得
- 《南史》 废帝郁林王,讳昭业,字元尚,小字法身,文惠太子长子也。高帝为相王,镇东府,时年五岁,床前戏。高帝方令左右拔白发,问之曰:“儿言我谁耶
- 《喻世明言》 一夜东风,不见柳梢残雪。御楼烟暖,对鳌山彩结。箫鼓向晚,凤辇初回宫阙。千门灯火,九衢风月。 绣阁人人,乍嬉游、困又歇。艳妆初试
- 《巴黎圣母院》 中世纪一座完整的建筑物,地下和地面大约各占一半.除非像圣母院这样的地基是建造在木桩之上的,其它任何一座
- 《旧五代史》 天成四年春正月壬申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仪。幽州节度使赵德钧奏:“臣孙赞,年五岁,默念《论语》、《孝经》,举童子,于汴州取解就
- 《史记》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
- 《晋书》 ◎地理上 昔者元胎无象,太素流形,对越在天,以为元首,则《记》所谓冬居营窟,夏居橧巢,饮血茹毛,未有麻丝者也。及燧人钻火,庖牺
- 《晋书》 ◎王舒(子允之) 王廙(弟彬 彬子彪之 彬从兄棱) 虞潭(孙啸父兄子) 顾众 张闿 王舒,字处明,丞相导之从弟也。
- 《仪礼》 士冠礼。筮于庙门。主人玄冠,朝服,缁带,素韠,即位于门东,西面。有司如主人服,即位于西方,东面,北上。筮与席、所卦者,具馔于西塾。布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