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德经
《老子》 作者:李耳
○下篇·德经
3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
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
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39.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
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
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
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其以贱为本
耶非?故致数车无车。不欲琭々如玉,落落如石。
40.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1.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
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
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
4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惟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
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当以为教父。
43.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闻。是以知无为有益。不言
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4. 名与身熟亲?身与货熟多?得与亡熟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5.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
辩若讷。躁胜塞,静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
46.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
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47.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近。是以圣人不
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48.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取天下
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
49. 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
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
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50.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
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
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揩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51.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
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
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2.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又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
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53.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
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54.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
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
然?以此。
55.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蛰,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
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知和曰常,知常
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56.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
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
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7.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以此。天下多
忌讳,而人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
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人自化;我好静,人自正;我无事,人自富;我无
欲,人自朴。”
58. 其政闷闷,其人醇醇;其政察察,其人缺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
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政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
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曜。
59.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
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guo6*之6*母,可以长久。是谓深
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60. 治大国若亨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得交归。
61.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牡常以静胜牝,以静为下。故大国
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如取。大国
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此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62.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不保。美言可以市尊,
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
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故为天下贵。
63.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64.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
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
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
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
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65.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人,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以智治国,
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
深远,与物反,然后乃至大顺。
66.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
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
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67. 天下皆谓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细!我有三宝,
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
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68. 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仁者为下。是谓
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69.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
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
70.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
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71.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72. 民不畏威,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3.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
不漏。
74.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执得而杀之,
熟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
手。
75.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
人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76.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坚强。万物草木生之柔脆,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
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77. 天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与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
其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不处,斯不见贤。
78. 天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故弱胜强,
柔胜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
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79.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于人。故有
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80.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
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
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
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
而不争。
3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
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
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39.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
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
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
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其以贱为本
耶非?故致数车无车。不欲琭々如玉,落落如石。
40.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1.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
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
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
4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惟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
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当以为教父。
43.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闻。是以知无为有益。不言
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4. 名与身熟亲?身与货熟多?得与亡熟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5.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
辩若讷。躁胜塞,静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
46.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
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47.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近。是以圣人不
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48.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取天下
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
49. 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
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
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50.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
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
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揩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51.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
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
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2.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又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
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53.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
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54.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
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
然?以此。
55.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蛰,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
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知和曰常,知常
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56.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
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
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7.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以此。天下多
忌讳,而人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
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人自化;我好静,人自正;我无事,人自富;我无
欲,人自朴。”
58. 其政闷闷,其人醇醇;其政察察,其人缺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
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政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
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曜。
59.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
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guo6*之6*母,可以长久。是谓深
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60. 治大国若亨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得交归。
61.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牡常以静胜牝,以静为下。故大国
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如取。大国
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此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62.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不保。美言可以市尊,
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
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故为天下贵。
63.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64.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
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
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
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
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65.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人,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以智治国,
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
深远,与物反,然后乃至大顺。
66.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
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
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67. 天下皆谓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细!我有三宝,
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
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68. 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仁者为下。是谓
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69.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
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
70.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
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71.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72. 民不畏威,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3.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
不漏。
74.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执得而杀之,
熟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
手。
75.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
人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76.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坚强。万物草木生之柔脆,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
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77. 天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与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
其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不处,斯不见贤。
78. 天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故弱胜强,
柔胜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
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79.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于人。故有
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80.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
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
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
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
而不争。
0
猜你喜欢:
- 《宋书》 ◎王惠 谢弘微 王球 王惠,字令明,琅邪临沂人,太保弘从祖弟也。祖劭,车骑将军。父默,左光禄大夫。惠幼而夷简,为叔父司徒谧
- 《三国演义》 却说东吴陆逊,自退魏兵之后,吴王拜逊为辅国将军,江陵侯,领荆州牧,自此军权皆归于逊。张昭、顾雍启奏吴王,请自改元。权从之,遂改为黄武
- 《初刻拍案惊奇》 诗曰:冤业相报,自古有之。一作一受,天地无私。 * 还杀,自刃何疑?有如不信,听取谈资。 话说天地间最重的是
- 《清史稿》 ◎时宪八 凌犯视差新法上(道光中,钦天监秋官正司廷栋所撰,较旧法加密,附著卷末,以备参考。) 求用时 推诸曜之行度
- 《史记》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
- 《朱子语类》 ◎盗贼 蜀中有赵教授者,因二苏斥逐,以此摇动人心,遂反。当时也自响应,但未几而哲宗上仙,事体皆变了,所以做得来也没巴鼻。蜀人大故强悍
- 《宋书》 ◎符瑞上 夫体睿穷几,含灵独秀,谓之圣人,所以能君四海而役万物,使动植之类,莫不各得其所。百姓仰之,欢若亲戚,芬若椒兰,故为旗
- 《南史》 ○贺玚(子革 弟子琛) 司马褧 朱异 顾协 徐摛(子陵 陵子俭 份 仪 陵弟孝克) 鲍泉(鲍行卿 行卿弟客卿)
- 《傲慢与偏见》 伊丽莎白在姐姐的房间里守了大半夜,所幸病人的病势未再加剧.第二天的一大早,宾利先生就派了个女仆来问候,
- 《武林旧事》 ○官本杂居段数 《争曲六幺》 《扯拦六幺》(三哮) 《教声六幺》 《鞭帽六幺》 《衣笼六幺》 《
- 《六朝文絜》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
- 《警世通言》 甘罗发早子牙迟,彭祖颜回寿不齐,范丹贫穷石崇富,算来都是只争时。 话说大宋元祐年间,一个太常大卿,姓陈名亚,因打章子厚不中,除
- 《明史》 ◎乐三 ○乐章二 洪武三年定朝贺乐章。 升殿,奏《飞龙引之曲》。百官行礼,奏《风云会之曲》。丞相致词,奏《庆皇都之
- 《清史稿》 ○书麟(弟广厚) 觉罗吉庆 觉罗长麟 费淳 百龄 伯麟 书麟,字绂斋,高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高晋子。初授銮仪卫
- 《红楼梦》 话说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宝玉
- 《百战奇略》【解析】本篇以《避战》为题,顾名思义,旨在阐述何种条件下运用“避锐击惰”的作战指导原则问题。它认为,在敌强我弱情况下作战,对于初来而士气锐盛
- 《傲慢与偏见》 贝内特先生回家后两天,简和伊丽莎白正在房后的树丛中散步时,见女管家朝他们俩直走了过来.姐妹俩以为女管家
- 《欧阳修集》 ◎碑铭三首 【金部郎中赠兵部侍郎阎公神道碑铭〈宝元元年〉】 惟阎氏世家于郓。其先曰太原王宝,以武显于梁、晋之间,实佐庄宗
- 《说唐全传》 当下李元霸将宇文成都望空一抛,就双手一接,叫声:"我的儿,饶你去吧!往地下一抛,扑的一声,跌得个尿屁直流.那五百家将见主人被跌
- 《明史》 ○姚镆(子涞) 张嵿 伍文定(邢珣等) 蔡天祐(胡瓒) (张文锦) 詹荣(刘源清) 刘天和 杨守礼 张岳(李允简)
评论
发表评论
-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 气性不和平,则文章事功,俱无足取王永彬《围炉夜话·第四十则》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弟子《论语·雍也篇》
- 声华实寡,危国亡土。佚名《黄帝四经·经法·亡论》
-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 价一不择主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二》
- 无事如有事时堤防,可以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销局中之危。陈继儒《小窗幽记·集峭篇》
-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 举善从谏,在上之明规; 进贤谒言,为臣之令范。姚思廉《陈书·本纪·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