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国学>> 子部>> 西游记: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却说他师徒两个,策马前来,直至山门首观看,果然是一座寺院。但见那──
层层殿阁,迭迭廊房。三山门外,巍巍万道彩云遮;五福堂前,艳艳千条红
雾绕。两路松篁,一林桧柏。两路松篁,无年无纪自清幽;一林桧柏,有色有颜
随傲丽。又见那钟鼓楼高,浮屠塔峻。安禅僧定性,啼树鸟音闲。寂寞无尘真寂
寞,清虚有道果清虚。
诗曰:
上刹祗园隐翠窝,招提胜景赛娑婆。果然净土人间少,天下名山僧占多。
长老下了马,行者歇了担,正欲进门,只见那门里走出一众僧来。你看他怎
生模样──
头戴左笄帽,身穿无垢衣。铜环双坠耳,绢带束腰围。
草履行来稳,木鱼手内提。口中常作念,般若总皈依。
三藏见了,侍立门旁,道个问讯。那和尚连忙答礼,笑道失瞻,问:“是那
里来的?请入方丈献茶。”三藏道:“我弟子乃东土钦差,上雷音寺拜佛求经。
至此处天色将晚,欲借上刹一宵。”那和尚道:“请进里坐,请进里坐。”三藏
方唤行者牵马进来。那和尚忽见行者相貌,有些害怕,便问:“那牵马的是个什
么东西?”三藏道:“悄言,悄言!他的性急,若听见你说是甚么东西,他就恼
了。他是我的徒弟。”那和尚打了个寒噤,咬着指头道:“这般一个丑头怪脑的,
好招他做徒弟?”三藏道:“你看不出来哩,丑自丑,甚是有用。”
那和尚只得同三藏与行者进了山门。山门里,又见那正殿上书四个大字,是
“观音禅院”。三藏又大喜道:“弟子屡感菩萨圣恩,未及叩谢。今遇禅院,就
如见菩萨一般,甚好拜谢。”那和尚闻言,即命道人开了殿门,请三藏朝拜。那
行者拴了马,丢了行李,同三藏上殿。三藏展背舒身,铺胸纳地,望金象叩头。
那和尚便去打鼓,行者就去撞钟。三藏俯伏台前,倾心祷祝。祝拜已毕,那和尚
住了鼓,行者还只管撞钟不歇,或紧或慢,撞了许久。那道人道:“拜已毕了,
还撞钟怎么?”行者方丢了钟杵,笑道:“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
日钟的。”此时却惊动那寺里大小僧人、上下房长老,听得钟声乱响,一齐拥出
道:“那个野人在这里乱敲钟鼓?”行者跳将出来,咄的一声道:“是你孙外公
撞了耍子的!”那些和尚一见了,唬得跌跌滚滚,都爬在地下道:“雷公爷爷!”
行者道:“雷公是我的重孙儿哩!起来起来,不要怕,我们是东土大唐来的老爷。”
众僧方才礼拜,见了三藏,都才放心不怕。内有本寺院主请道:“老爷们到后方
丈中奉茶。”遂而解缰牵马,抬了行李,转过正殿,径入后房,序了坐次。
那院主献了茶,又安排斋供。天光尚早,三藏称谢未毕,只见那后面有两个
小童,搀着一个老僧出来。看他怎生打扮──
头上戴一顶毗卢方帽,猫睛石的宝顶光辉;身上穿一领锦绒褊衫,翡翠毛的
金边晃亮。一对僧鞋攒八宝,一根拄杖嵌云星。满面皱痕,好似骊山老母;一双
昏眼,却如东海龙君。口不关风因齿落,腰驼背屈为筋挛。
众僧道:“师祖来了。”三藏躬身施礼迎接道:“老院主,弟子拜揖。”那
老僧还了礼,又各叙坐。老僧道:“适间小的们说东土唐朝来的老爷,我才出来
奉见。”三藏道:“轻造宝山,不知好歹,恕罪,恕罪!”老僧道:“不敢,不
敢!”因问:“老爷,东土到此,有多少路程?”三藏道:“出长安边界,有五
千余里,过两界山,收了一个小徒,一路来,行过西番哈咇国,经两个月,又
有五六千里,才到了贵处。”老僧道:“也有万里之遥了。我弟子虚度一生,山
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坐井观天,樗朽之辈。”三藏又问:“老院主高寿几何?”
老僧道:“痴长二百七十岁了。”行者听见道:“这还是我万代孙儿哩?”三藏
瞅了他一眼道:“谨言!莫要不识高低冲撞人。”那和尚便问:“老爷,你有多
少年纪了?”行者道;“不敢说。”那老僧也只当一句疯话,便不介意,也不再
问,只叫献茶。有一个小幸童,拿出一个羊脂玉的盘儿,有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钟。
又一童,提一把白铜壶儿,斟了三杯香茶。真个是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三
藏见了,夸爱不尽道:“好物件,好物件!真是美食美器!”那老僧道:“污眼
污眼!老爷乃天朝上国,广览奇珍,似这般器具,何足过奖?老爷自上邦来,可
有甚么宝贝,借与弟子一观?”三藏道:“可怜!我那东土,无甚宝贝,就有时,
路程遥远,也不能带得。”行者在旁道:“师父,我前日在包袱里,曾见那领袈
裟,不是件宝贝?拿与他看看如何?”众僧听说袈裟,一个个冷笑。行者道:
“你笑怎的?”院主道:“老爷才说袈裟是件宝贝,言实可笑。若说袈裟,似我
等辈者,不止二三十件;若论我师祖,在此处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和尚,足有七八
百件!”叫:“拿出来看看。”那老和尚,也是他一时卖弄,便叫道人开库房,
头陀抬柜子,就抬出十二柜,放在天井中,开了锁,两边设下衣架,四围牵了绳
子,将袈裟一件件抖开挂起,请三藏观看。果然是满堂绮绣,四壁绫罗!行者一
一观之,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笑道:“好,好,好,收起,收起!
把我们的也取出来看看。”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的道:“徒弟,莫要与人斗富。
你我是单身在外,只恐有错。”行者道:“看看袈裟,有何差错?”三藏道:
“你不曾理会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
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
不然,则殒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行者道:“放心,放心!都在老孙
身上!”你看他不由分说,急急的走了去,把个包袱解开,早有霞光迸迸,尚有
两层油纸裹定,去了纸,取出袈裟!抖开时,红光满室,彩气盈庭。众僧见了,
无一个不心欢口赞。真个好袈裟!上头有──
千般巧妙明珠坠,万样稀奇佛宝攒。上下龙须铺彩绮,兜罗四面锦沿边。
体挂魍魉从此灭,身披魑魅入黄泉。托化天仙亲手制,不是真僧不敢穿。
那老和尚见了这般宝贝,果然动了奸心,走上前对三藏跪下,眼中垂泪道:
“我弟子真是没缘!”三藏搀起道:“老院师有何话说?”他道:“老爷这件宝
贝,方才展开,天色晚了,奈何眼目昏花,不能看得明白,岂不是无缘!”三藏
教:“掌上灯来,让你再看。”那老僧道:“爷爷的宝贝,已是光亮,再点了灯,
一发晃眼,莫想看得仔细。”行者道:“你要怎的看才好?”老僧道:“老爷若
是宽恩放心,教弟子拿到后房,细细的看一夜,明早送还老爷西去,不知尊意何
如?”三藏听说,吃了一惊,埋怨行者道:“都是你,都是你!”行者笑道:
“怕他怎的?等我包起来,教他拿了去看。但有疏虞,尽是老孙管整。”那三藏
阻当不住,他把袈裟递与老僧道:“凭你看去,只是明早照旧还我,不得损污些
须。”老僧喜喜欢欢,着幸童将袈裟拿进去,却吩咐众僧,将前面禅堂扫净,取
两张藤床,安设铺盖,请二位老爷安歇。一壁厢又教安排明早斋送行,遂而各散。
师徒们关了禅堂,睡下不题。
却说那和尚把袈裟骗到手,拿在后房灯下,对袈裟号啕痛哭,慌得那本寺僧,
不敢先睡。小幸童也不知为何,却去报与众僧道:“公公哭到二更时候,还不歇
声。”有两个徒孙,是他心爱之人,上前问道:“师公,你哭怎的?”老僧道:
“我哭无缘,看不得唐僧宝贝!”小和尚道:“公公年纪高大,发过了他的袈裟,
放在你面前,你只消解开看便罢了,何须痛哭?”老僧道:“看的不长久。我今
年二百七十岁,空挣了几百件袈裟,怎么得有他这一件?怎么得做个唐僧?”小
和尚道:“师公差了。唐僧乃是离乡背井的一个行脚僧。你这等年高,享用也彀
了,倒要象他做行脚僧,何也?”老僧道:“我虽是坐家自在,乐乎晚景,却不
得他这袈裟穿穿。若教我穿得一日儿,就死也闭眼,也是我来阳世间为僧一场!”
众僧道:“好没正经!你要穿他的,有何难处?我们明日留他住一日,你就穿他
一日,留他住十日,你就穿他十日便罢了。何苦这般痛哭?”老僧道:“纵然留
他住了半载,也只穿得半载,到底也不得气长。他要去时只得与他去,怎生留得
长远?”
正说话处,有一个小和尚名唤广智,出头道:“公公,要得长远也容易。”
老僧闻言,就欢喜起来道:“我儿,你有甚么高见?”广智道:“那唐僧两个是
走路的人,辛苦之甚,如今已睡着了。我们想几个有力量的,拿了枪刀,打开禅
堂,将他杀了,把尸首埋在后园,只我一家知道,却又谋了他的白马、行囊,却
把那袈裟留下,以为传家之宝,岂非子孙长久之计耶?”老和尚见说,满心欢喜,
却才揩了眼泪道:“好,好,好!此计绝妙!”即便收拾枪刀。内中又有一个小
和尚,名唤广谋,就是那广智的师弟,上前来道:“此计不妙。若要杀他,须要
看看动静。那个白脸的似易,那个毛脸的似难。万一杀他不得,却不反招己祸?
我有一个不动刀枪之法,不知你尊意如何?”老僧道:“我儿,你有何法?”广
谋道:“依小孙之见,如今唤聚东山大小房头,每人要干柴一束,舍了那三间禅
堂,放起火来,教他欲走无门,连马一火焚之。就是山前山后人家看见,只说是
他自不小心,走了火,将我禅堂都烧了。那两个和尚,却不都烧死?又好掩人耳
目。袈裟岂不是我们传家之宝?”那些和尚闻言,无不欢喜,都道:“强,强,
强!此计更妙,更妙!”遂教各房头搬柴来。唉!这一计,正是弄得个高寿老僧
该尽命,观音禅院化为尘!原来他那寺里,有七八十个房头,大小有二百余众。
当夜一拥搬柴,把个禅堂前前后后四面围绕不通,安排放火不题。
却说三藏师徒,安歇已定。那行者却是个灵猴,虽然睡下,只是存神炼气,
朦胧着醒眼。忽听得外面不住的人走,揸揸的柴响风生,他心疑惑道:“此时夜
静,如何有人行得脚步之声?莫敢是贼盗,谋害我们的?”他就一骨鲁跳起,欲
要开门出看,又恐惊醒师父。你看他弄个精神,摇身一变,变做一个蜜蜂儿,真
个是──
口甜尾毒,腰细身轻。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小小微躯能负重。
嚣嚣薄翅会乘风。却自椽棱下,钻出看分明。
只见那众僧们,搬柴运草,已围住禅堂放火哩。行者暗笑道:“果依我师父
之言,他要害我们性命,谋我的袈裟,故起这等毒心。我待要拿棍打他啊,可怜
又不禁打,一顿棍都打死了,师父又怪我行凶。罢,罢,罢!与他个顺手牵羊,
将计就计,教他住不成罢!”
好行者,一筋斗跳上南天门里,唬得个庞刘苟毕躬身,马赵温关控背,俱道:
“不好了,不好了!那闹天宫的主子又来了!”行者摇着手道:“列位免礼休惊,
我来寻广目天王的。”说不了,却遇天王早到,迎着行者道:“久阔,久阔。前
闻得观音菩萨来见玉帝,借了四值功曹、六丁六甲并揭谛等,保护唐僧往西天取
经去,说你与他做了徒弟,今日怎么得闲到此?”行者道:“且休叙阔。唐僧路
遇歹人,放火烧他,事在万分紧急,特来寻你借辟火罩儿,救他一救。快些拿来
使使,即刻返上。”天王道:“你差了,既是歹人放火,只该借水救他,如何要
辟火罩?”行者道:“你那里晓得就里。借水救之,却烧不起来,倒相应了他;
只是借此罩,护住了唐僧无伤,其余管他,尽他烧去。快些快些!此时恐已无及,
莫误了我下边干事!”那天王笑道:“这猴子还是这等起不善之心,只顾了自家,
就不管别人。”行者道:“快着,快着,莫要调嘴,害了大事!”那天王不敢不
借,遂将罩儿递与行者。
行者拿了,按着云头,径到禅堂房脊上,罩住了唐僧与白马、行李,他却去
那后面老和尚住的方丈房上头坐,着意保护那袈裟。看那些人放起火来,他转捻
诀念咒,望巽地上吸一口气吹将去,一阵风起,把那火转刮得烘烘乱着。好火,
好火!但见──
黑烟漠漠,红焰腾腾。黑烟漠漠,长空不见一天星;红焰腾腾,大地有光千
里赤。起初时,灼灼金蛇;次后来,威威血马。南方三硁逞英雄,回禄大神施法
力。燥干柴烧烈火性,说甚么燧人钻木;熟油门前飘彩焰,赛过了老祖开炉。正
是那无情火发,怎禁这有意行凶,不去弭灾,反行助虐。风随火势,焰飞有千丈
余高;火趁风威,灰迸上九霄云外。乒乒乓乓,好便似残年爆竹;泼泼喇喇,却
就如军中炮声。烧得那当场佛象莫能逃,东院伽蓝无处躲。胜如赤壁夜鏖兵,赛
过阿房宫内火!
这正是星星之火,能烧万顷之田。须臾间,风狂火盛,把一座观音院,处处
通红。你看那众和尚,搬箱抬笼,抢桌端锅,满院里叫苦连天。孙行者护住了后
边方丈,辟火罩罩住了前面禅堂,其余前后火光大发,真个是照天红焰辉煌,透
壁金光照耀!
不期火起之时,惊动了一山兽怪。这观音院正南二十里远近,有座黑风山,
山中有一个黑风洞,洞中有一个妖精,正在睡醒翻身,只见那窗门透亮,只道是
天明。起来看时,却是正北下的火光晃亮,妖精大惊道:“呀!这必是观音院里
失了火!这些和尚好不小心!我看时与他救一救来。”
好妖精,纵起云头,即至烟火之下,果然冲天之火,前面殿宇皆空,两廊烟
火方灼。他大拽步,撞将进去,正呼唤叫取水来,只见那后房无火,房脊上有一
人放风。他却情知如此,急入里面看时,见那方丈中间有些霞光彩气,台案上有
一个青毡包袱。他解开一看,见是一领锦襕袈裟,乃佛门之异宝。正是财动人
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径转东山而
去。
那场火只烧到五更天明,方才灭息。你看那众僧们,赤赤精精,啼啼哭哭,
都去那灰内寻铜铁,拨腐炭,扑金银。有的在墙筐里,苫搭窝棚;有的赤壁根头,
支锅造饭。叫冤叫屈,乱嚷乱闹不题。
却说行者取了辟火罩,一筋斗送上南天门,交与广目天王道:“谢借,谢借!”
天王收了道:“大圣至诚了。我正愁你不还我的宝贝,无处寻讨,且喜就送来也。”
行者道:“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天王道:
“许久不面,请到宫少坐一时何如?”行者道:“老孙比在前不同,烂板凳高谈
阔论了。如今保唐僧,不得身闲。容叙,容叙!”急辞别坠云,又见那太阳星上,
径来到禅堂前,摇身一变,变做个蜜蜂儿,飞将进去,现了本象,看时那师父还
沉睡哩。
行者叫道:“师父,天亮了,起来罢。”三藏才醒觉,翻身道:“正是。”
穿了衣服,开门出来,忽抬头只见些倒壁红墙,不见了楼台殿宇,大惊道:“呀!
怎么这殿宇俱无?都是红墙,何也?”行者道:“你还做梦哩!今夜走了水的。”
三藏道:“我怎不知?”行者道:“是老孙护了禅堂,见师父浓睡,不曾惊动。”
三藏道:“你有本事护了禅堂,如何就不救别房之火?”行者笑道:“好教师父
得知。果然依你昨日之言,他爱上我们的袈裟,算计要烧杀我们。若不是老孙知
觉,到如今皆成灰骨矣!”三藏闻言,害怕道:“是他们放的火么?”行者道:
“不是他是谁?”三藏道:“莫不是怠慢了你,你干的这个勾当?”行者道:
“老孙是这等惫懒之人,干这等不良之事?实实是他家放的。老孙见他心毒,果
是不曾与他救火,只是与他略略助些风的。”三藏道:“天那,天那!火起时,
只该助水,怎转助风?”行者道:“你可知古人云,人没伤虎心,虎没伤人意。
他不弄火,我怎肯弄风?”三藏道:“袈裟何在?敢莫是烧坏了也?”行者道:
“没事,没事!烧不坏!那放袈裟的方丈无火。”三藏恨道:“我不管你!但是
有些儿伤损,我只把那话儿念动念动,你就是死了!”行者慌了道:“师父,莫
念,莫念!管寻还你袈裟就是了。等我去拿来走路。”三藏才牵着马,行者挑了
担,出了禅堂,径往后方丈去。
却说那些和尚,正悲切间,忽的看见他师徒牵马挑担而来,唬得一个个魂飞
魄散道:“冤魂索命来了!”行者喝道:“甚么冤魂索命?快还我袈裟来!”众
僧一齐跪倒叩头道:“爷爷呀!冤有冤家,债有债主。要索命不干我们事,都是
广谋与老和尚定计害你的,莫问我们讨命。”行者咄的一声道:“我把你这些该
死的畜生!那个问你讨甚么命!只拿袈裟来还我走路!”其间有两个胆量大的和
尚道:“老爷,你们在禅堂里已烧死了,如今又来讨袈裟,端的还是人是鬼?”
行者笑道:“这伙孽畜!那里有甚么火来?你去前面看看禅堂,再来说话!”众
僧们爬起来往前观看,那禅堂外面的门窗槅扇,更不曾燎灼了半分。众人悚惧,
才认得三藏是位神僧,行者是尊护法,一齐上前叩头道:“我等有眼无珠,不识
真人下界!你的袈裟在后面方丈中老师祖处哩。”三藏行过了三五层败壁破墙,
嗟叹不已。只见方丈果然无火,众僧抢入里面,叫道:“公公!唐僧乃是神人,
未曾烧死,如今反害了自己家当!趁早拿出袈裟,还他去也。”
原来这老和尚寻不见袈裟,又烧了本寺的房屋,正在万分烦恼焦燥之处,一
闻此言,怎敢答应?因寻思无计,进退无方,拽开步,躬着腰,往那墙上着实撞
了一头,可怜只撞得脑破血流魂魄散,咽喉气断染红沙!有诗为证,诗曰:
堪叹老衲性愚蒙,枉作人间一寿翁。欲得袈裟传远世,岂知佛宝不凡同。
但将容易为长久,定是萧条取败功。广智广谋成甚用?损人利己一场空。
慌得个众僧哭道:“师公已撞杀了,又不见袈裟,怎生是好?”行者道:
“想是汝等盗藏起也。都出来,开具花名手本,等老孙逐一查点!”那上下房的
院主,将本寺和尚、头陀、幸童、道人尽行开具手本二张,大小人等,共计二百
三十名。行者请师父高坐,他却一一从头唱名搜检,都要解放衣襟,分明点过,
更无袈裟。又将那各房头搬抢出去的箱笼物件,从头细细寻遍,那里得有踪迹。
三藏心中烦恼,懊恨行者不尽,却坐在上面念动那咒。行者扑的跌倒在地,抱着
头,十分难禁,只教:“莫念,莫念!管寻还了袈裟!”那众僧见了,一个个战
兢兢的,上前跪下劝解,三藏才合口不念。行者一骨鲁跳起来,耳朵里掣出铁棒,
要打那些和尚,被三藏喝住道:“这猴头!你头痛还不怕,还要无礼?休动手!
且莫伤人!再与我审问一问!”众僧们磕头礼拜,哀告三藏道:“老爷饶命!我
等委实的不曾看见。这都是那老死鬼的不是。他昨晚看着你的袈裟,只哭到更深
时候,看也不曾敢看,思量要图长久,做个传家之宝,设计定策,要烧杀老爷。
自火起之候,狂风大作,各人只顾救火,搬抢物件,更不知袈裟去向。”
行者大怒,走进方丈屋里,把那触死鬼尸首抬出,选剥了细看,浑身更无那
件宝贝,就把个方丈掘地三尺,也无踪影。行者忖量半晌,问道:“你这里可有
甚么妖怪成精么?”院主道:“老爷不问,莫想得知。我这里正东南有座黑风山,
黑风洞内有一个黑大王。我这老死鬼常与他讲道,他便是个妖精。别无甚物。”
行者道:“那山离此有多远近?”院主道:“只有二十里,那望见山头的就是。”
行者笑道:“师父放心,不须讲了,一定是那黑怪偷去无疑。”三藏道:“他那
厢离此有二十里,如何就断得是他?”行者道:“你不曾见夜间那火,光腾万里,
亮透三天,且休说二十里,就是二百里也照见了!坐定是他见火光<火昆>耀,趁着
机会,暗暗的来到这里,看见我们袈裟是件宝贝,必然趁哄掳去也。等老孙去寻
他一寻。”三藏道:“你去了时,我却何倚?”行者道:“这个放心,暗中自有
神灵保护,明中等我叫那些和尚伏侍。”即唤众和尚过来道:“汝等着几个去埋
那老鬼,着几个伏侍我师父,看守我白马!”众僧领诺。行者又道:“汝等莫顺
口儿答应,等我去了,你就不来奉承。看师父的,要怡颜悦色;养白马的,要水
草调匀。假有一毫儿差了,照依这个样棍,与你们看看!”他掣出棍子,照那火
烧的砖墙扑的一下,把那墙打得粉碎,又震倒了有七八层墙。众僧见了,个个骨
软身麻,跪着磕头滴泪道:“爷爷宽心前去,我等竭力虔心,供奉老爷,决不敢
一毫怠慢!”好行者,急纵筋斗云,径上黑风山,寻找这袈裟。正是那──
金禅求正出京畿,仗锡投西涉翠微。虎豹狼虫行处有,工商士客见时稀。
路逢异国愚僧妒,全仗齐天大圣威。火发风生禅院废,黑熊夜盗锦襕衣。
毕竟此去不知袈裟有无,吉凶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 《醒世恒言》 贪花费尽采花心,身损精神德损阴。劝汝遇花休浪采,佛门第一戒邪淫。 话说南宋时,江州有一秀才,姓潘,名遇,父亲潘朗,曾做长沙太守
  • 《朱子语类》  ◎法制   唐殿庭间种花柳,故杜诗云:"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又云:"退朝花底散。"国朝惟植槐楸,郁然有严毅气象。又唐制,天
  • 《魏书》 ◎神元平文诸帝子孙 上谷公纥罗,神元皇帝之曾孙也。初,从太祖自独孤如贺兰部,招集旧户,得三百家,与弟建议,劝贺讷推太祖为主。及
  • 《辽史》 ◎营卫志中 ○行营 《周官》土圭之法:日东,景夕多风;日北,景长多寒。天地之间,风气异宜,人生其间,各适其便。王者因三才
  • 《盐铁论》  ◎忧边第十二大夫曰:“文学言:‘天下不平,庶国不宁,明王之忧也。’故王者之于天下,犹一室之中也,有一人不得其所,则谓之不乐。故
  • 《黄帝内经素问》 ○刺要论篇第五十 黄帝问曰:愿闻刺要。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
  • 《宋史》 ○辛弃疾 何异 刘宰 刘龠 柴中行 李孟传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
  • 《韩非子》 一、因情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
  • 《安娜·卡列尼娜》    康斯坦丁.列文早晨离开莫斯科,傍晚就到了家.一路上他在火车里同邻座的旅客谈论着政治和新筑的铁路,而且,
  • 《元史》 ◎奸臣 古之为史者,善恶备书,所以示劝惩也。故孔子修《春秋》,于乱臣贼子之事,无不具载,而楚之史名《梼杌》,皆以戒夫为恶者,使
  • 《文史通义》 ○说林 道,公也。学,私也。君子学以致其道,将尽人以达於天也。人者何?聪明才力,分於形气之私者也。天者何?中正平直,本於自然之
  • 《魏书》 ◎天象一之一 夫在天成象,圣人是观,日月五星,象之著者,变常舛度,征咎随焉。然则明晦晕蚀,疾余犯守,飞流欻起,彗孛不恒,或皇灵
  • 《清史稿》 ○陈泰阿尔津李国翰(子海尔图桑额)卓布泰(弟巴哈) 卓罗(四世孙永庆)爱星阿(子富善)逊塔(子马锡泰从弟都尔德) 陈泰,满洲
  • 《说唐全传》  叔宝见杀文通不过,回马又走,文通大叫道:"秦强盗,你上天,我也跟你上天,你入地,我也跟你入地.看你走哪里去!"直赶到
  • 《儒林外史》        话说卜老爹睡在床上,亲自看见地府勾牌,知道要
  • 《明史》 ◎舆服二 ○皇帝冕服 后妃冠服 皇太子亲王以下冠服 皇帝冕服:洪武元年,学士陶安请制五冕。太祖曰:“此礼太繁。祭天地
  • 《晋书》 ◎五行上 夫帝王者,配德天地,叶契阴阳,发号施令,动关幽显,休咎之征,随感而作,故《书》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昔伏羲
  • 《警世通言》 早退春朝宠贵妃,谏章争敢傍丹墀。蓬莱殿里迎鸾驾,花萼楼前进荔枝。 羯鼓未终鼙鼓动,羽衣犹在战衣追。子孙翻作升平祸,不念先皇创业
  • 《菜根谭》 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
  • 《宋史》 ◎循吏 ○陈靖 张纶 邵晔 崔立 鲁有开 张逸 吴遵路 赵尚宽 高赋 程师孟 韩晋卿 叶康直 宋法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国学 文学名著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