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辱第四
《荀子》 作者:荀卿
憍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偋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
也。故与人善言,煖於布帛;伤人之言,深於矛戟。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
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巨涂则让,小涂则殆,虽欲不谨,若云
不使。
快快而亡者,怒也;察察而残者,忮也;博而穷者,訾也;清之而俞浊者,
口也;豢之而俞瘠者,交也;辩而不说者,争也;直立而不见知者,胜也;廉而
不见贵者,刿也;勇而不见惮者,贪也;信而不见敬者,好剸行也:此小人之所
务而君子之所不为也。
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君者也。行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
然且为之,是忘其身也;室家立残,亲戚不免乎刑戮,然且为之,是忘其亲也;
君上之所恶也,刑法之所da6*禁也,然且为之,是忘其君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
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也,圣王之所不畜也。乳彘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
其亲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人
小人也,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忧以忘其身,内以忘其亲,上以忘其君,岂不
过甚矣哉!是人也,所谓“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将以为智邪?则愚莫大焉。
将以为利邪?则害莫大焉。将以为荣邪?则辱莫大焉。将以为安邪?则危莫大焉。
人之有斗,何哉?我欲属之狂惑疾病邪,则不可,圣王又诛之。我欲属之鸟鼠禽
兽邪,则不可,其形体又人,而好恶多同。人之有斗,何哉?我甚丑之!
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争饮食,
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恈々然唯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
也。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恈々然唯利之见,是贾
盗之勇也。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於权,不顾其利,举国而
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
鯈<鱼本>者,浮阳之鱼也,胠於沙而思水,则无逮矣。挂於患而欲谨,则无
益矣。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
岂不迂乎哉!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
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於人:是荣辱之大分也。材悫者常安利,
荡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
夫天生蒸民,有所以取之。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虑致明,是天子之所以
取天下也。政令法,举措时,听断公,上则能顺天子之命,下则能保百姓,是诸
侯之所以取国家也。志行修,临官治,上则能顺上,下则能保其职,是士大夫之
所以取田邑也。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数,慎不敢损益
也,父子相传,以持王公,是故三代虽亡,治法犹存,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禄秩
也。孝弟原悫,軥录疾力,以敦比其事业,而不敢怠傲,是庶人之所以取煖
衣饱食,长生久视,以免於刑戮也。饰邪说,文奸言,为倚事,陶诞、突盗,
愓、悍、憍、暴,以偷生反侧於乱世之间,是奸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其虑
之不深,其择之不谨,其定取舍楛僈,是其所以危也。
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
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小人也者,疾为诞而欲人之信己也,疾为诈而欲人之亲
己也,禽兽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虑之难知也,行之难安也,持之难立也,成则
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恶焉。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忠矣,而
亦欲人之亲己也;修正治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也。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
持之易立也,成则必得其所好,必不遇其所恶焉。是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
死而名弥白,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知虑材性,固有以贤人矣。”夫不知
其与己无以异也。则君子注错之当,而小人注错之过也。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
以知其有馀,可以为君子之所为也。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
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
汙僈、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
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
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
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
匠,可以为农贾,在执注错习俗之所积耳。为尧、禹则常安荣,为桀、跖则常危
辱;为尧、禹则常愉佚,为工匠农贾则常烦劳。然而人力为此而寡为彼,何也?
曰:陋也。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於变故,成乎修修之为,待尽而后备
者也。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人之生固小人,又以遇乱世,得
乱俗,是以小重小也,以乱得乱也。君子非得埶以临之,则无由得开内焉。今是
人之口腹,安知礼义?安知辞让?安知廉耻隅积?亦呥々而噍,乡乡而饱已矣。
人无师无法,则其心正其口腹也。今使人生而未尝睹刍豢稻粱也,惟菽藿糟糠之
为睹,则以至足为在此也,俄而粲然有秉刍豢稻粱而至者,则瞲然视之曰:
“此何怪也?”彼臭之而无嗛於鼻,尝之而甘於口,食之而安於体,则莫不弃
此而取彼矣。今以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以相群居,以相持养,以相藩饰,以
相安固邪?以夫桀、跖之道,是其为相县也,几直夫刍豢稻粱之县糟糠尔哉!然
而人力为此而寡为彼,何也?曰:陋也。陋也者,天下之公患也,人之大殃大害
也。故曰:仁者好告示人。告之示之,靡之儇之,钅公之重之,则夫塞者俄且通
也,陋者俄且僩也,愚者俄且知也。是若不行,则汤、武在上曷益?桀、纣在
上曷损?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如是者,岂非人之情固
可与如此,可与如彼也哉!
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馀财蓄积之富也;
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今人之生也,方知蓄鸡狗猪彘,又蓄牛羊,
然而食不敢有酒肉;馀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
而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於是又
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之也,是於己长虑顾后,几不甚善矣哉!今夫偷生浅知
之属,曾此而不知也,粮食大侈,不顾其后,俄则屈安穷矣,是其所以不免於冻
饿,操瓢囊为沟壑中瘠者也。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
《乐》之分乎。彼固天下之大虑也,将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也。其
流长矣,其温厚矣,其功盛姚远矣,非孰修为之君子莫之能知也。故曰:短绠不
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与及圣人之言。夫《诗》、《书》、《礼》、
《乐》之分,固非庸人之所知也。故曰:一之而可再也,有之而可久也,广之而
可通也,虑之而可安也,反钅公察之而俞可好也。以治情则利,以为名则荣,以
群则和,以独则足,乐意者其是邪?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埶不能容,物
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
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谷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
道也。故仁人在上,则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
至於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之谓至平。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
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故曰:“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
夫是之谓人伦。《诗》曰:“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蒙。”此之谓也。
也。故与人善言,煖於布帛;伤人之言,深於矛戟。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
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巨涂则让,小涂则殆,虽欲不谨,若云
不使。
快快而亡者,怒也;察察而残者,忮也;博而穷者,訾也;清之而俞浊者,
口也;豢之而俞瘠者,交也;辩而不说者,争也;直立而不见知者,胜也;廉而
不见贵者,刿也;勇而不见惮者,贪也;信而不见敬者,好剸行也:此小人之所
务而君子之所不为也。
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君者也。行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
然且为之,是忘其身也;室家立残,亲戚不免乎刑戮,然且为之,是忘其亲也;
君上之所恶也,刑法之所da6*禁也,然且为之,是忘其君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
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也,圣王之所不畜也。乳彘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
其亲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人
小人也,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忧以忘其身,内以忘其亲,上以忘其君,岂不
过甚矣哉!是人也,所谓“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将以为智邪?则愚莫大焉。
将以为利邪?则害莫大焉。将以为荣邪?则辱莫大焉。将以为安邪?则危莫大焉。
人之有斗,何哉?我欲属之狂惑疾病邪,则不可,圣王又诛之。我欲属之鸟鼠禽
兽邪,则不可,其形体又人,而好恶多同。人之有斗,何哉?我甚丑之!
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争饮食,
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恈々然唯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
也。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恈々然唯利之见,是贾
盗之勇也。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於权,不顾其利,举国而
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
鯈<鱼本>者,浮阳之鱼也,胠於沙而思水,则无逮矣。挂於患而欲谨,则无
益矣。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
岂不迂乎哉!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
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於人:是荣辱之大分也。材悫者常安利,
荡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
夫天生蒸民,有所以取之。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虑致明,是天子之所以
取天下也。政令法,举措时,听断公,上则能顺天子之命,下则能保百姓,是诸
侯之所以取国家也。志行修,临官治,上则能顺上,下则能保其职,是士大夫之
所以取田邑也。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数,慎不敢损益
也,父子相传,以持王公,是故三代虽亡,治法犹存,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禄秩
也。孝弟原悫,軥录疾力,以敦比其事业,而不敢怠傲,是庶人之所以取煖
衣饱食,长生久视,以免於刑戮也。饰邪说,文奸言,为倚事,陶诞、突盗,
愓、悍、憍、暴,以偷生反侧於乱世之间,是奸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其虑
之不深,其择之不谨,其定取舍楛僈,是其所以危也。
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
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小人也者,疾为诞而欲人之信己也,疾为诈而欲人之亲
己也,禽兽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虑之难知也,行之难安也,持之难立也,成则
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恶焉。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忠矣,而
亦欲人之亲己也;修正治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也。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
持之易立也,成则必得其所好,必不遇其所恶焉。是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
死而名弥白,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知虑材性,固有以贤人矣。”夫不知
其与己无以异也。则君子注错之当,而小人注错之过也。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
以知其有馀,可以为君子之所为也。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
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
汙僈、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
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
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
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
匠,可以为农贾,在执注错习俗之所积耳。为尧、禹则常安荣,为桀、跖则常危
辱;为尧、禹则常愉佚,为工匠农贾则常烦劳。然而人力为此而寡为彼,何也?
曰:陋也。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於变故,成乎修修之为,待尽而后备
者也。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人之生固小人,又以遇乱世,得
乱俗,是以小重小也,以乱得乱也。君子非得埶以临之,则无由得开内焉。今是
人之口腹,安知礼义?安知辞让?安知廉耻隅积?亦呥々而噍,乡乡而饱已矣。
人无师无法,则其心正其口腹也。今使人生而未尝睹刍豢稻粱也,惟菽藿糟糠之
为睹,则以至足为在此也,俄而粲然有秉刍豢稻粱而至者,则瞲然视之曰:
“此何怪也?”彼臭之而无嗛於鼻,尝之而甘於口,食之而安於体,则莫不弃
此而取彼矣。今以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以相群居,以相持养,以相藩饰,以
相安固邪?以夫桀、跖之道,是其为相县也,几直夫刍豢稻粱之县糟糠尔哉!然
而人力为此而寡为彼,何也?曰:陋也。陋也者,天下之公患也,人之大殃大害
也。故曰:仁者好告示人。告之示之,靡之儇之,钅公之重之,则夫塞者俄且通
也,陋者俄且僩也,愚者俄且知也。是若不行,则汤、武在上曷益?桀、纣在
上曷损?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如是者,岂非人之情固
可与如此,可与如彼也哉!
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馀财蓄积之富也;
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今人之生也,方知蓄鸡狗猪彘,又蓄牛羊,
然而食不敢有酒肉;馀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
而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於是又
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之也,是於己长虑顾后,几不甚善矣哉!今夫偷生浅知
之属,曾此而不知也,粮食大侈,不顾其后,俄则屈安穷矣,是其所以不免於冻
饿,操瓢囊为沟壑中瘠者也。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
《乐》之分乎。彼固天下之大虑也,将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也。其
流长矣,其温厚矣,其功盛姚远矣,非孰修为之君子莫之能知也。故曰:短绠不
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与及圣人之言。夫《诗》、《书》、《礼》、
《乐》之分,固非庸人之所知也。故曰:一之而可再也,有之而可久也,广之而
可通也,虑之而可安也,反钅公察之而俞可好也。以治情则利,以为名则荣,以
群则和,以独则足,乐意者其是邪?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埶不能容,物
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
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谷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
道也。故仁人在上,则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
至於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之谓至平。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
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故曰:“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
夫是之谓人伦。《诗》曰:“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蒙。”此之谓也。
0
猜你喜欢:
- 《孙子兵法》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
- 《旧唐书》 ◎经籍上 夫龟文成象,肇八卦于庖牺;鸟迹分形,创六书于苍颉。圣作明述,同源异流。《坟》、《典》起之于前,《诗》、《书》继之于后
- 《明史》 ◎熹宗 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讳由校,光宗长子也。母选侍王氏。万历三十三年十一月,神宗以元孙生,诏告天下
- 《明史》 ◎舆服二 ○皇帝冕服 后妃冠服 皇太子亲王以下冠服 皇帝冕服:洪武元年,学士陶安请制五冕。太祖曰:“此礼太繁。祭天地
- 《红楼梦》 话说焙茗在门口和小丫头子说宝玉的玉有了,那小丫头急忙回来告诉宝玉。众人听了,都推着宝玉出去问他,众人在廊下听着。宝玉也觉放心,便走到
- 《新五代史》 ○刘知俊 刘知俊,字希贤,徐州沛人也。少事时溥,溥与梁相攻,知俊与其麾下二千人降梁,太祖以为左开道指挥使。知俊姿貌雄杰,能被甲
- 《西游记》 却说行者伏侍唐僧西进,行经数日,正是那腊月寒天,朔风凛凛,滑冻凌凌,去的是些悬崖峭壁崎岖路,迭岭层峦险峻山。三藏在马上,遥闻唿喇喇水
- 《水浒传》 诗曰: 圣主忧民记四凶,施行端的有神功。 等闲冒籍来宫内,造次簪花入禁中。 潜向御屏剜姓字,更乘明月展英雄。
- 《洛阳伽蓝记》 ◎城北 禅虚寺在大夏门御道西。寺前有阅武场,岁终农隙,甲士习战,千乘万骑,常在於此。有羽林马僧相善牴角戏,掷戟与百尺树齐等;虎
- 《明史》 ◎文苑四 ○李维桢(郝敬) 徐渭(屠隆) 王穉登(俞允文 王叔承) 瞿九思唐时升(娄坚 李流芳 程嘉燧) 焦竑(
- 《魏书》 ◎地形二中 兖州(后汉治山阳昌邑,魏、晋治廪丘,刘义隆治瑕丘,魏因之。) 领郡六 县三十一 户八万八千三
- 《楚辞》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 《欧阳修集》 ◎律诗五十五首 【送郑革先辈赐第南归〈嘉祐二年〉】 少年乡誉叹才淹,六十犹随贡士函。握手亲朋惊白发,还家闾里看清衫。阁涵
- 《魏书》 ◎朱瑞 叱列延庆 斛斯椿 贾显度 樊子鹄 贺拔胜 侯莫陈悦 侯渊 朱瑞,字元龙,代郡桑干人。祖就,字祖成,卒于沛
- 《穆天子传》 ○古文 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西王母如人,虎齿,蓬发戴胜,善啸。《纪年》“穆王十七年,西征,至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来见,
- 《孟子》 孟子曰:“舜生於诸冯,迁於负夏,卒於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馀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馀岁
- 《宋史》 ○唐恪 李邦彦 余深 薛昂 吴敏 王安中 王襄 赵野 曹辅 耿南仲(王宇附) 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四岁
- 《清史稿》 ◎邦交二 △英吉利 英吉利在欧罗巴西北。清康熙三十七年置定海关,英人始来互市,然不能每岁至。雍正三年来粤东,所载皆黑铅、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礼类四 △《三礼图集注》·二十卷(内府藏本) 宋聂崇义撰。崇义洛阳人。周显德中累官国子司业。世宗诏崇义参定郊庙祭玉,因
- 《好兵帅克历险记》 奥托.卡茨神父心事重重地坐在那里研究兵营里刚刚送来的一份通令.这是军政部颁发的军令: &nb
评论
发表评论
-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苏轼《阮郎归·初夏》
-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 迎醉面,暮雪飞花,几点黛愁山暝。
- 茶之笋者,竽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陆羽《茶经·三之造》
-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脱脱,阿鲁图等《宋史·列传·卷一百二十四》
-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