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奇怪的问题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2-05-31 10:50:06
课文《一个奇怪的问题》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学习目标】
1、能在语境中认识“怪,科,提,却,扎,胖,第,误,知,溢”10个生字。重点拼读“怪、扎、却、误、知、溢”的音节,借助媒体理解“溢”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的停顿,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6节。
3、能结合课文内容,借助提示想象说话,知道问题的奇怪之处,理解科学家提出错误问题的原因。
4、通过对比3个孩子的表现,知道遇到问题应像伊琳娜那样敢于质疑,善于实践与思考。
【教学方案一】
一、揭示课题。
1、学习生字“怪”
(1)、拼读连词“奇怪”。(指名读——齐读)
(2)、记字形,复习竖心旁的笔顺。
(3)、再次读好词语。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一个奇怪的问题。出示课题:43、一个奇怪的问题
3、围绕课题提问。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预习要求: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交流记字好办法。
师:谁提出了一个问题?提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提这样一个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学习课文。先请大家按照要求预习课文。
3、反馈预习。
(1)正音“扎”。
师:刚才同学们预习得很认真,课文中这个字的字音很容易读错,谁能来拼读。
出示卡片:zā
扎
“扎”在表示动作的时候读平舌音,男、女读。
请一个同学来领读这两个词语
出示卡片:包扎扎灯笼
(2)开火车拼读音节,读读词语。
出示卡片:错误、却、溢出、知道
4、分节轮读课文,思考:谁提出了一个奇怪问题?提出了什么问题?
三、学习课文,深入感知。
(一)、学习第1节。
1、反馈:谁提出了一个的问题?
出示:一位科学家向小朋友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2、听记句子,了解“科学家”。
师:怎样的人才能称为科学家呢?请你仔细听,用心记,等会儿告诉大家。
(科学家就是在科学研究方面很有成就的人。)
3、反馈:科学家提出了一个什么奇怪的问题呢?
出示:“在满满的——为什么?”
4、指导长句朗读。(
师:在这一节中出现了许多长句,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请你先仔细地听老师读一遍。
(自读——指名读)
5、借助媒体理解“溢”。
引读: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是:在满满的一杯水里,放进一颗石子儿,水——,如果把同样大小的金鱼放进去,水——。谁能看看动画,然后说说溢是什么意思啊?
出示卡片:溢满
溢就是液体满了流出来,所以溢和满的部首都是——
6、齐读第一节
(二)、学习2——6节。
1、分角色读读2——6节。
师:面对同一个问题,三个小朋友分别是怎样表现的呢?请你先在小组里分角色读读2——6节。(贴卡片“胖墩墩的男孩、扎辫子的女孩、伊琳娜”)
(自读—指名读)
随机正音:伊琳娜
2、师生配合读2——6节,边读边思考:这3个孩子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
引读中穿插说话练习:伊琳娜觉得应该是怎样的呢?你能不能结合科学家当初提出的问题来说一说。(自说—指名说)
3、四人小组讨论:这3个孩子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关注描写3个孩子不同的动作词。)
4、交流,板书:说(猜)想、问、做
5、小结引读板书。
6、联系上文,借助句式想象说话,理解“奇怪”。
师: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呢?请你联系上文和刚才听记的内容想想,然后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伊琳娜挺生气,她想:真奇怪,__________________?
(前后交流——指名说)
(三)学习第7节。
师:是啊,这么有成就的科学家为什么会提出一个错误的问题呢?请一位同学读第七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指名交流后相关句子翻红)
引读:原来科学家提出了一个错误的问题,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他很欣赏伊琳娜的表现,所以才哈哈大笑。伊琳娜从小爱动脑筋,并能动手实践,长大后也成了一位——科学家。
【教学方案二】
一、利用板书讲讲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一个奇怪的问题》。你能借助板书,讲讲这个故事的内容吗?
(自己说——指名说)
二、运用句式练习说话。
1、简单介绍居里夫人。
师:是啊,伊琳娜遇到问题首先是自己思考,然后再去问妈妈,我们都知道伊琳娜的妈妈是——(出示)居里夫人。你知道居里夫人吗?谁能介绍一下?
2、理解“大名鼎鼎”,引导质疑。
师:对呀,她是一位——(出示)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大名鼎鼎”的意思就是……难道这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无法回答女儿提出的问题吗?(不是的)那她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伊琳娜呢?
3、运用句式练习说话,解决疑问。
出示:居里夫人叫伊琳娜动手去做一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同桌说——指名说)
4、小结。
师:是呀,小朋友们都说得非常好。我们遇到问题----------出示:遇到问题不仅要问为什么,而且还要动手去试一试。正是在妈妈的引导下(指板书)伊琳娜遇到问题先(想),再(问),最后(动手做一做),所以长大后她也成了一名(科学家)。
5、按句式练习说话,交流读文感受。
师:小朋友,课文学完了。我们知道,课文中出现了这几个人物他们是(出示:胖墩墩的小男孩,扎辫子的小女孩,伊琳娜、居里夫人、科学家)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又想向对大家说些什么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我想对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引导实验,激发探究兴趣。
1、过渡:在课文中科学家是把一颗石子投入满满的一杯水里,水就会溢出来。那么……
出示:如果把一枚一元的硬币投入满满的的一杯水里,水会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如果把一枚一元的硬币轻轻地放入满满的一杯水里,水会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后引导:有了猜想还不够,还要有实践)今天就请小朋友们回家去做一做,明天我们来交流实验结果。
四、智慧宫
过渡:小朋友们刚刚的表现都很不错,接下来老师奖励大家到智慧宫里去收获更多的知识。下面就让我们去闯关吧!
第一关:比比谁读得对又响
1、自己读。
2、比赛读。
第二关:火眼金睛辨字形
1、辨析字形。
2、选字填句。
3、齐读句子。
第三关:比比谁的速度快
师:请你用音序查字法,找到这三个字的页码,把页码填写在()里。
五、写字指导
过渡:小朋友查字典的本领掌握得真好,那么写字的本领呢?
1、仔细观察这五个字(却、都、螨、溢、提)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
2、仔细观察这五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却、都”左宽右窄,“满、溢、提”左窄右宽)
3、仔细观察,左窄右宽、左宽右窄的字书写时有什么特点?(哪一部分宽,就要超过竖中线)
4、“却、都”的偏旁。
5、指导书写“都、满、扎”
【教学方案三】
1、听记:遇到问题时,不但要问为什么,还要动手试一试。
1)听三遍
2)学生反馈
3)出示句子,引读:我们遇到问题时(——)
2、师:今天啊,有三个小朋友就遇到了一个问题,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三个小朋友。
出示:扎(zā)着小辫子的女孩胖(pàng)墩墩的小男孩伊琳娜
1)学“扎”:平舌音,这个字在表示动作的时候读平舌音,读词:包扎,捆扎
2)学“胖”:从音形义来比较“胖、伴”这两个字
3)引读:这三个小朋友一个是……,另一个是……,还有一个叫……。
3、这三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问题,而且是个奇怪的问题,出示:一个奇怪的问题,学“怪”(怎么记住这个字),这个奇怪的问题是什么,这三个小朋友是怎么解决这个奇怪的问题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43课,齐读课题。
4、谁提出了一个什么奇怪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1)自读
2)交流:一个奇怪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科学家)学“科”,用音序查字法查“科”,说说怎样的人才是科学家?(学生查字典——交流——出示:科学家就是在科学研究方面很有成就的人。个别读,引读)
3)交流:科学家提了一个什么奇怪的问题?(出示——师:在这一节中出现了许多长句,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请你先仔细地听老师读一遍。——自读——个别读——引读——学“溢”,什么意思?动画演示)
5、师:面对同一个问题,三个小朋友分别是怎样表现的呢?请你先在小组里分角色读读2——6节。
1)小组自读
2)交流——2组——引读:一个扎小辫子的女孩马上说(——)。另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立即说(——)。而伊琳娜觉得不是那样的,她想:在满满的一杯水里,放进一颗石子儿,水会溢出来。如果把同样大小的金鱼放进去,水应该也会溢出来。可是她想不出这是为什么,就回家去(——)。妈妈说(——)。于是伊琳娜把一条金鱼(——)结果(——)。
3)同桌讨论:这3个孩子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交流,板书:说(猜)想、问、做—一引读:一个扎小辫子的女孩和另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遇到问题在瞎猜,而伊琳娜遇到问题先(——),再(——),她还(——)。
4)结果和科学家得出的结论完全不同,伊琳娜很生气。为什么?完成填空题:伊琳娜挺生气,她想:真奇怪____________。(请你联系课文和科学家的含义想一想)——交流
6、师:是啊,这么有成就的科学家为什么会提出一个错误的问题呢?请一位同学读第七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指名交流后相关句子翻红)引读:原来科学家提出了一个错误的问题,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也就是遇到问题,不但要(引读),还要(引读)。他很欣赏伊琳娜的表现,所以才哈哈大笑。
7、你们知道伊琳娜的妈妈是谁吗?——(出示)居里夫人。你知道居里夫人吗?谁能介绍一下?师:对呀,她是一位——(出示)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大名鼎鼎”的意思就是……,换词(赫赫有名、举世闻名)难道这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无法回答女儿提出的问题吗?(不是的)那她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伊琳娜呢?出示:居里夫人叫伊琳娜动手去做一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同桌说——指名说)
8、师:是呀,小朋友们都说得非常好。我们遇到问题(引读听记的句子)正是在妈妈的引导下(指板书)伊琳娜遇到问题先(想),再(问),最后(动手做一做),所以长大后她也成了一名(科学家)。
9、按句式练习说话,交流读文感受。
师:小朋友,课文学完了。我们知道,课文中出现了这几个人物他们是(出示:胖墩墩的小男孩,扎辫子的小女孩,伊琳娜、居里夫人、科学家)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又想向对大家说些什么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组人物,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胖墩墩的小男孩和扎辫子的小女孩伊琳娜居里夫人和科学家
我想对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
(谁)(什么)
10、是啊,遇到问题时,(引读)老师再送你两句话
1)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2)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画家乡》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 课文《小猴栽树》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春天,小猴子在山坡上刚栽上一排梨树,就大吹大擂:“我栽的梨树要结大梨啦!”小
- 课文《法布尔观察昆虫》出自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有一次,他在路上发现许多蚂蚁正在搬运几只死苍蝇
- 课文《开心伙伴》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 能够把自己的烦恼清楚地说出来,礼貌地请求他人的帮助。2. 学会倾听别
- 课文《桃花心木》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
- 课文《粗心的小猪》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仔细观察图画,根据图意编童话故事。2.能够按顺序把故事说具体。3.联
- 课文《珍珠鸟》出自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
- 课文《画鸡》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认字冠裁满将敢。
- 课文《故乡》出自九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练习册答案,其原文如下:【原文】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
- 课文《太阳》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
- 课文《他们这样过年》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认识生字23个。3、完成
- 课文《升国旗》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wǔ xīnghóng qí五 星 红 旗,wǒmen deguó qí我 们
- 课文《月亮姑娘》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晚风凉凉的,她扯了一
- 课文《冬天是个魔术师》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青蛙啊,刺猬啊,熊啊,蛇啊,都不见了。
- 课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出自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
- 课文《科利亚的木匣》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战争开始的时候,科利亚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他从家门口向前走,数了十步,就用铲
- 课文《伯牙绝弦》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
- 课文《最大的麦穗》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大
- 课文《我有一个梦想》出自高一语文下册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今天,我高兴的同大家一起参加这次将成为我国历史上为争取自由而举行的最伟大的示威
- 课文《跳礅上的歌》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上学的路上,有一条浅浅的小溪,在山脚下悄悄流淌。小溪里,青青的条石,排成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