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耳朵叫醒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3-01-21 23:43:01
课文《把耳朵叫醒》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他是一个年轻的画家,但他很孤独,因为他贫困潦倒,无人赏识。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份替教堂作画的工作。虽然报酬极低,但他仍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全力以赴,不敢懈怠。
他无钱租用画室,只好借用一间废弃的车库代替。可事情并没有如他期望的那样出现转机,微薄的报酬仍然入不敷出。他如一只困兽,在昏暗发霉的车库里等待命运的安排。有一段时间,他甚至听到了死神的脚步声。他熄了灯,陷入空虚与无望的黑暗中,周围静得可怕,又似乎吵闹不休。他夜夜失眠,手中的画笔也颓然搁下,没了灵感,没了生机。
更令他心烦的是,每次熄灯后,老鼠就“吱吱”地叫个不停。他想拉开灯赶走那只讨厌的家伙,但疲倦的身心让他干什么都没劲,只好听之任之。反正是失眠,他就去听老鼠的叫声,他甚至能听到它在自己床边的跳跃声。渐渐地,他听到了一种美妙的音乐,如一个精灵在这个寂寞的午夜与自己相伴。
那只小老鼠不只在夜里,白天偶尔也会大摇大摆地从他的脚下走过。他没有吓唬它,它便得意忘形地在不远处做着各种动作,表演着精彩的杂技。小老鼠使他的工作室有了生机。它成了他的朋友,他则成了它的观众,彼此相依为命。小老鼠也心安理得地分享着他的面包。到最后,它竟大胆地爬上他的画板,并在上面有节奏地跳跃,他默默地享受着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意。
不久,年轻的画家被介绍到好莱坞,去制作一部以动物为主的卡通片。这是他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机会,他似乎听到理想的大门朝他“吱”的一声开了一条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坎坷的。他设计的好多卡通形象被一一否决,他再度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具有作画的天赋。
在一个漫长的午夜,他突然听到“吱”的一声,那是老鼠的叫声。那一刻,灵光乍现,他拉开灯,支起画架,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
一个伟大的动物卡通形象——米老鼠就这样诞生了。
这位年轻画家就是后来蜚声世界的美国人沃尔特·迪斯尼。
原来,灵感只青睐那些愿意倾听的耳朵。如果不是这样,谁会想到,曾经在那间充满汽油味的车库里生活过的老鼠,会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卡通形象?谁又会想到一度迷惘与失败过的迪斯尼会名噪全球呢?
把耳朵叫醒,注意倾听世界。相信总有一种声音是属于成功的。
【前言】
生活中常有不如意的时候,如何把握机会走出困境,勇气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有时,光凭奋斗是不够的。《把耳朵叫醒》这篇课文通过年轻画家沃尔特·迪斯尼在贫困潦倒的生活境况中善于倾听而获得艺术灵感,创作出米老鼠动画形象从而名躁全球,成为美国动画艺术片先驱的动人故事,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只要我们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感受,用眼睛细细观察,用耳朵静静倾听,就能发现在平凡甚至是窘迫生活中的爱与美,获取成功的灵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沃尔特·迪斯尼获取创作灵感过程的关键语句,了解“米老鼠”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学习目标】
1. 借助词典读课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感qing6*色彩。
2. 了解“米老鼠”这个动画形象的创作过程,并从中受到启发。
【课文赏析】
一、激趣引入,展示课题
1. 展示课题《把耳朵叫醒》。
2.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吗?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课文读通顺。
2. 讨论,说说课文的大意。
3. 同学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三、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 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沃尔特·迪斯尼创作“米老鼠”因而成名的故事,也知道“米老鼠”的创作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请你再用心读读课文,用课文中的几个词语来概括这个艰难的过程。
提醒学生读书要注意一些关键的词句,要注意自己的内心体验。
2.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勾画。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
3. 集体讨论,说说自己找到的词语,概括“米老鼠”的创作过程。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并引导学生集体讨论,互相补充,从学生的发言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能力给予肯定。
这一过程可概括为:贫困潦倒—相依为命—举步维艰—灵光乍现—蜚声世界。
4. 请生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1)“虽然报酬很低,但他仍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全力以赴,不敢懈怠。”
面对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全力以赴,可见他非常努力,但仅有努力就能成功吗?
(2)“他熄了灯,陷入空虚与无望的黑暗中,周围静得可怕,又似乎吵闹不休。”
“静得可怕”与“吵闹不休”看似矛盾,实际正是作者狂躁与绝望情绪的生动写照。
(3)“他想拉开灯赶走那只讨厌的家伙,但疲倦的身心让他干什么都没劲,只好听之任之。反正是失眠,他就去听老鼠的叫声,他甚至听到它在自己床边的跳跃声。”
“听之任之”“反正”这些词语说明画家最初是在无奈之下听老鼠发出的声音的。
(4)“渐渐地,他听到了一种美妙的音乐,如一个精灵在这个寂寞的午夜与自己相伴。”
从“美妙的音乐”“精灵”“相伴”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在倾听中对老鼠的态度和情感有了很大转变,他在倾听中发现了美,获得了艺术的享受。
(5)“小老鼠使他的工作室有了生机,它成了他的朋友,他则成了它的观众,彼此相依为命。”
瞧!倾听使年轻画家在普通的老鼠身上找到了爱。
(6)“那一刻,灵光乍现,他拉开灯,支起画架,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
伟大的创作过程似乎仅在一瞬间,但联系上下文,我们就能知道,创作的过程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倾听,经历了那么多的举步维艰,才有了这一刻的“灵光乍现”,又怎能说是“一瞬间”呢?
(7)读课文的后两段,理解“原来,灵感只青睐那些愿意倾听的耳朵”,“把耳朵叫醒,然后倾听世界。相信总有一个声音属于成功”这两句话的意思。
(8)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试着给课文另取个题目,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只要我们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感受,用眼睛细细观察,用耳朵静静倾听,就能发现在平凡甚至是窘迫生活中的爱与美,获取成功的灵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陶校长的演讲》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各位同学: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第一问,自己的身体
- 课文《最后一头战象》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ǐn)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
- 课文《麦哨》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呜卟(bǔ),呜卟,呜……”田野里,什么声响和(hè)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
- 课文《跳礅上的歌》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上学的路上,有一条浅浅的小溪,在山脚下悄悄流淌。小溪里,青青的条石,排成一行
- 课文《保护地球从小事做起》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听清录音中废电池娃娃对路路说了哪些话,听了他的话,路路是怎
- 课文《跑进家来的松鼠》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们家的房子紧挨着森林。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来,很快就跟我们相熟了。它整天满
- 课文《树和喜鹊》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树和喜鹊》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
- 课文《小小新闻发布会》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看看图想想队长小林可能发布哪些新闻。2.听录音队长小林发布哪些
- 课文《借镜子》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百多年前,美国有个名叫汤姆的孩子。一天晚上,他的妈妈患了急性阑尾炎,肚子痛得
- 课文《藏北草原》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望无际的草原,清新碧绿,平整地铺开着。星星点点的帐篷,在这绿色的海洋中,好
- 课文《三亚落日》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三亚在海南岛
- 课文《两个小姑娘》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两个小姑娘,奥莉娅和莉达,到树林里去玩儿。她们穿过一大片树林,走了一段路,
- 课文《我们家的男子汉》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我们家里有一个男子汉,那是姐姐的孩子。姐姐生下他后,就和姐夫到安徽去了,
- 课文《怀素写字》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古时候有个叫怀素的和尚,他从小就喜爱写字,是个好学上进的孩子。怀素写字非常认
- 课文《好日子》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学会本课的8个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理解课文大意,能流利、有感
- 课文《石榴》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
- 课文《变废为宝》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1. 仔细观察图画,给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分别起一个你喜欢的名字。2. 想想“变废为宝
- 课文《郑和远航》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
- 课文《菜园里》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一、教学要求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卜、又、心、风”4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2个偏
- 课文《婷婷的画》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婷婷的爷爷是个画家。婷婷也喜欢画画,她想当个小画家。婷婷画了一棵树。爷爷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