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星《李时珍传》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1-02 09:15:21
顾景星
原文: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祖某,父言闻,世孝友,以医为业。年十四,补诸生。三试于乡,不售。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窥。善医,即以医自居。富顺王嬖庶孽,欲废适子(同“嫡子”)。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曰附子和气汤。王感悟,立适子。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世子暴厥,立活之。荐于朝,授太医院判,一岁告归,著《本草纲目》。
年七十六,为遗表授其子建元。其略曰:臣幼苦羸疾,长成钝椎,惟耽嗜典籍,奋切编摩,纂述诸家,心殚厘定。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谬误实多,窃加订正,历岁三十,功始成就。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师歧伯,遵伯高,剖经络之本标,爰有《神农本草》三卷;梁陶宏景益以注释为药三百六十五唐高宗命李勣重修长史苏恭表请增药一百一十四;宋太祖命刘翰详较,仁宗再诏补注,增药一百,唐慎微合为《证类》。修补诸本,自是指为全书。夷考其间,瑕疵不少。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似兹之类,不可枚举。臣不揣愚陋,僭肆删述。重复者芟之,遗缺者补之。旧药一千五百一十八,今增三百七十四;分一十六部,五十二卷。正名为纲,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出产、气味、主治。上自坟典,下至稗记,凡有攸关,靡不收掇。虽命医书,实赅物理。伏愿皇帝陛下特诏儒臣补著成昭代之典。
万历中,敕中外献书,建元以遗表进,命礼部誊写,发两京、各省布政刊行。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所著诗文他集失传,惟《本草纲目》行世。
(本文选自《白茅堂集》第三十八卷,有删改)
译文/翻译: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祖父李某,父亲李言闻,世代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以行医为业。李时珍在十四岁时补做国学学生,三次参加乡试,没有中举。读书十年,不出家门,广泛学习,没有什么不看的。他擅长医术,就以医生自居。富顺王宠爱庶子,想废掉适子的王位继承权,恰逢适子患病,李时珍进献汤药,说,这服药叫“附子和气汤”。富顺王有所醒悟,仍然立适子为王位继承人。楚王听说李时珍后,召他去做王府“祭祠”,并兼管王府医疗事务。楚王嫡子突然休克,李时珍(药到病除),使之活命。楚王(于是)(将他)给推荐朝廷,(朝廷)授予他太医院判一职。一年后请求回乡,开始写作《本草纲目》一书。
在七十六岁那年,他写了份遗表,交给了他的儿子李建元。内容大致是说:我从小就受体瘦多病之苦,到了成年又像钝椎一样笨拙,只是我却沉湎在经典书籍中,勤奋切磋反复琢磨,收集诸家学术观点,竭尽心力加以整理制定。想到《本草》(这里的《本草》,应该是《证类》,即《证类本草》的简称),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危),十分重要,但错误确实很多,我就私下进行校订,经历了整整三十年,才算有了最终结果。上古时炎帝就辨别各种谷物,尝遍百草,通过药的气味分辨它的药性和毒性;轩辕,向歧伯学习,又按着伯高的指导,剖析了经络的始末因由,于是有了《神农本草》三卷。待到了梁代,陶宏景又对其加以注释,归纳了药品共有三百六十五味。(陶宏景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唐高宗时又命李勣对《本草》重新加以编写修正,(李勣兼通医学,曾奉旨与许敬宗、孔志约、于志宁等编《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英公本草》))长史苏恭上表申请增加新药一百一十四味。至宋太祖时,又命刘翰对此书进行了详细校正,仁宗再次下诏要求补加注释,又增添了一百味药。唐慎微合编为《证类》。《证类》修补了各个版本,从此可以认为它是一部较系统全面阐述草药的书籍。可是仔细认真的考察这本书的内容,(发现)仍有不少瑕疵。药物品种繁多,名称繁杂,有的一种药物却分为两三个名称,有的两种药物却混同为一种药物。如此之类,不胜枚举。我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愚钝浅陋,就越分地大胆放肆地著述。重复的地方就去掉它,有缺漏的地方就补全它。原有药物一千五百一十八味,今天增加的有三百七十四味;把它们分为十六部,共有五十二卷。以正名为纲,以附加注释为目,汇集了前代诸家对药物的解释,辨析了可疑的地方,更正了错误的地方,详细地说明药物的产地、气味、主治等。上自历代的典籍,下至野史笔记,凡是(与药物)有关的,没有不收录其中。虽然将它命名是医书,但实际是包括了万物的道理。希望皇帝陛下特地命令我将它增补变成政治清明的时代的典籍。
在万历年间,皇帝诏令朝廷内外献书,李建元把父亲的遗表呈递了上去,皇上命令礼部进行誊写,下发到了二地京都、各省的布政司进行刻本发行。李时珍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所写的诗文及其它文集都失传,唯有《本草纲目》留传在世。
顾景星《李时珍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伯牙破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
- 杯弓蛇影文言文的翻译乐广尝有亲客,久阔①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quo
- 新课程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的训练一、 文学常识1、《夸父逐日》选自《 》,是一篇 ;《两小儿辩日》选自《 》,是一篇 。2、《木兰诗》是 (
- 《战国策》节选文言文《战国策》节选文言文1女阿谓苏子曰:“秦栖楚王,危太子者,公也。今楚王归,太子南,公必危。公不如令人谓太子曰:“苏子知太
-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狼》翻译《狼》翻译: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nbs
-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导读:文言文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2)宾
- 《吉人辞寡》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吉人辞寡王家兄弟三人①俱诣谢公②,子猷、子重多论俗事,子敬寒温而已。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
- 高考文言文最常用常错的实词在编排体例上,本套材料有如下三个特点:①坚持词不离句;②解释正误同列;③附有全句译文。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
- 清史稿原文:姚文然,字弱侯,江南桐城人。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顺治三年,以安庆巡抚李犹龙荐,授国史院庶吉士。五年,改礼科给事中。六年,
- 狼的文言文翻译狼是蒲松龄所写的一篇小故事,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狼的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
- 卢恺,字长仁,涿郡范阳人也。恺性孝友,颇解属文。周齐王宪引为记室。染工上士王神欢者,尝以赂自进,冢宰宇文护擢为计部下大夫。恺谏曰:“古者登高
- 文言文《五人墓碑记》赏析“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以下为您带来文言文《五人墓碑记》赏析,欢迎浏览!五人墓碑记明代
-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原文楚(周代国名,都城
- 初中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周敦颐字茂叔文言文阅读(10分)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
- 痀偻者承蜩文言文翻译痀偻承蜩的典故出自庄子的《外篇·达生》,讲述了孔子去楚国游历,走到一片树林中,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在用竿子粘蝉,他粘蝉的样
- 初二语文文言文《滥竽充数》课文翻译滥竽充数作者:未知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齐宣王让人吹竽,一
- 张衡传文言文的翻译导语:《张衡传》为传统名篇,选自《后汉书》,作者范晔,是一篇精彩的人物传记。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张
-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事,
- 汤放桀文言文及译文【原文】汤放桀《孟子》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贼仁者
- 禹凿龙门文言文神话故事附译文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