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泪的鳄鱼
人们往往以为,鳄鱼是凶残的,把鳄鱼的眼泪看作是虚伪的代名词。至于鳄鱼为何流泪,自有科学解释。这里讲的是个有关鳄鱼流泪的故事,读者们尽可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作一些更美好的解释。
在非洲东部的索马里,有条朱巴河。在朱巴河入海口处,有个村庄,村子里住着个叫米西的人家。他家住在河边。河里有不少鳄鱼。他们家跟鳄鱼和睦相处,老米西还给一头鳄鱼起名叫多罗巴。只要老米西来到河边,一面拍手一面叫唤“多罗巴多罗巴”,那条大鳄鱼就会游过来,张开大嘴向他讨东西吃。老米西用鱼虾及螺蛳之类喂养鳄鱼。他也借助鳄鱼凶残的坏名声,才躲过了白人和上邦主的多次迫害。
多罗巴对米西家的记忆,从它幼年时就开始了。那时,它和几个兄妹住在母鳄鱼的嘴巴里。它们肚子上还挂着一条没有完全吸收掉的卵黄带。这卵黄带既容易弄断,又容易引起鹳鹤们的食欲,因此,住在母亲下腭底部那个特别的皮袋里,仿佛躺进带盔甲的襁褓,又舒服又安全。母鳄听见老米西在河边叫唤,就游了过去,把多罗巴和它的兄妹俩吐在旁边,张开嘴接受喂食。
多罗巴和兄妹们也常常张开嘴来,但老米西并不将螺蛳肉和蚌肉投到它们嘴里,只是蘸一点可口的汁水,让它们品尝品尝。等它们消化得了那些食物后,老米西才兴高采烈地让它们一个个吃得摇头摆尾,半天也不肯离开。
鳄鱼多罗巴长到八岁时,老米西去世了,米西接替了父亲的工作,按时跑到河边来喂它,跟它讲许多鳄鱼们听不懂的话。米西喂了它四年。这年,多罗巴成熟了,它在一处偏僻、幽静的河滩上挖了个沙坑,生下三十多个跟鹅蛋差不多大小的蛋,小心地用沙子盖好,守在一边,让鳄鱼蛋自然孵化。
这段时间,鳄鱼多罗巴和其它孵蛋期的母鳄鱼一样,变得非常暴躁,谁敢来动一动这儿的沙子,它就会毫不客气地发起猛烈进攻,直至把对方赶走或咬死。
有一次,一条巨蜥爬过来,气势汹汹地向第一次做母亲的鳄鱼多罗巴发起攻击。它曾偷吃过另外几条鳄鱼的蛋,根本不把年轻的多罗巴放在眼里。
果然,鳄鱼多罗巴掉转身子,像是害怕得不战而退了。巨蜥大大咧咧爬过去,正要去扒沙子,没料到鳄鱼多罗巴的尾巴猛地横扫过来,一下子把巨蜥的脖子打歪了。接着,它迅速转过头,张开大嘴,咬住昏死过去的巨蜥,把它一步步拖到水里,活活淹死。然后又回到沙坑旁,专心致志地孵蛋。河水很快把巨蜥的尸体冲走,送给别的鳄鱼当食物,而孵蛋的母鳄鱼,一般是不吃什么东西的,一直要挨到三个月后,等小鳄鱼破壳出世才进食。
由于米西一家和鳄鱼多罗巴家族的特殊关系,鳄鱼多罗巴和它的母亲一样,这期间常忍不住到米西家去美餐一顿,再急忙赶回来孵蛋,这样,它们不至于饿得太厉害,待到小鳄鱼出世后,还有较多精力哺育和保护它们。
三个月终于过去了。鳄鱼多罗巴细细倾听着沙子下面的动静,却一点儿声音也没有!蛋里应该发出咯咯的声音,那是小鳄鱼在里边用嘴顶壳的声音,这时母鳄鱼就应该扒开沙子帮小鳄鱼一一弄开硬壳,再把它们一一小心地衔到嘴里,放在下腭底部的育儿袋里。鳄鱼多罗巴太熟悉这个工作了,它多么想亲自把儿女们衔到嘴里,好好亲热一番呀! 但是,沙子下还是毫无动静! 母鳄鱼焦急而又耐心地又等待了半个月,沙子底下还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它终于忍耐不住了,两只前肢紧张地扒划起来,原来只有三十厘米深的坑挖到近一百厘米深,竟没找到一只鳄鱼蛋! 三十只鹅蛋大的鳄鱼蛋,垒起来有好大一堆,它们到哪儿去了呢?!怎么会连蛋壳也没有半片呢?! 鳄鱼多罗巴死一般地躺在沙坑旁,木木的眼睛里淌下悲哀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