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殿院去国原文
殿中簪笔英风凛,直比朱弦清玉壶。谏奏百篇多蹇谔,精忠一力撼乾枢。
笑哦老凤池边句,要取骊龙颔下珠。
扣阙举幡心未副,芳名赢得满江湖。
诗词问答
问:送徐殿院去国的作者是谁?答:程壮
问:送徐殿院去国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参考注释
簪笔
(1).谓插笔于冠或笏,以备书写。古代帝王近臣、书吏及士大夫均有此装束。《汉书·赵充国传》:“﹝ 张安世 ﹞本持橐簪笔事 孝武帝 数十年,见谓忠谨,宜全度之。”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汉书·昌邑王刘贺传》:“﹝ 刘贺 ﹞衣短衣大袴,冠 惠文 冠,佩玉环,簪笔持牘趋謁。” 颜师古 注:“簪笔,插笔於首也。”《晋书·舆服志》:“笏者,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象……手版即古笏矣。尚书令、僕射、尚书手版头復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名曰笏。” 隋 薛道衡 《从驾幸晋阳》诗:“方观翠华反,簪笔上云亭。”
(2).指仕宦。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改官诗》:“簪笔雍容志已虚,不如归去旧蓬庐。”参见“ 簪白笔 ”。
英风
(1).奇伟杰出的气概;英武的气概。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七:“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 唐 裴次元 《赋得亚父碎玉斗》:“独有青史中,英风冠千载。”《再生缘》第二回:“英风凛凛真非俗,壮志堂堂果不凡。” 陈毅 《哭彭雪松同志》诗:“雄气压 陇 海,英风断 淮河 。”
(2).美好的声望;崇高的威望。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张英风於海甸,驰妙誉於 浙 右。”《魏书·宗钦传》:“令问宣流,英风远布。”《三国演义》第七六回:“今君侯英风震於华夏,使故人闻之,不胜嘆羡。”
(3).高尚的风格和气节。 南朝 梁 沉约 《荐沉驎士义行表》:“ 吴兴 沉驎士 ,英风夙挺,峻节早树。” 宋 秦观 《开府李公挽章》:“英风知不坠,芝玉茂庭除。” 清 杜濬 《金山》诗:“独拜 蘄王 庙,英风爽客襟。”
朱弦
即练朱弦,用练丝(即熟丝)制作的琴弦
朱弦漏越。——《淮南子·泰族训》。高诱注:“朱弦,练丝。”
玉壶
(1) 玉制的壶
(2) 计时器,即宫漏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百篇
(1).《文选·孔安国〈尚书序〉》:“典謨训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张铣 注:“如此之类,惣有百篇,此略举之。”后因以“百篇”作《尚书》的代称。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文章》:“ 太宗 赋《尚书》曰:‘日昃翫《百篇》,临灯披《五典》。’”
(2).极言诗篇之多。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李白 一斗诗百篇, 长安 市上酒家眠。”
蹇谔
亦作“ 蹇咢 ”。亦作“ 蹇愕 ”。亦作“ 蹇鄂 ”。忠直敢言貌;正直貌。蹇,通“ 謇 ”。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神情所涉,岂徒蹇愕而已哉。” 明 汤显祖 《宣城令姜公去思记》:“夫 姜君 者,亦蹇咢重进止,质行人耳。”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古人忌日亦受吊》:“翌日上封,大陈説忠贞蹇諤,不宜沦滞遐方。”
精忠
对国家、民族无比忠诚
精忠报国
一力
(1).协力;合力。《韩非子·功名》:“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戴之,故安。”《新唐书·吐蕃传上》:“但上下一力,议事自下,因人所利而行,是能久而彊也。”
(2).一把气力。指一人之力。 清 刘向 《新序·刺奢》:“闻大王将起中天臺,臣愿加一力。”
(3).尽力;竭力。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谢惠国坐亡》:“使臣至是一力回护,幸而免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 张生 ,你若端的不曾做女婿呵,我去夫人根前一力保你。” 周立波 《桐花没有开》二:“ 张三爹 说:‘会选的选儿郎,不会选的选田庄’,一力主张把侄女嫁给这个年轻力壮的雇农。”
(4).独力。《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开棺之罪,我一力当之,不致相累。”《西游记》第八七回:“ 三藏 恐他们闯祸,一力当先。” 清 李渔 《凰求凤·情饵》:“既然如此,连你娶亲的事,我也一力担当。”
(5).一个仆人。《南史·隐逸传·陶潜》:“ 潜 为 彭泽 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王小官人》:“只今往 和州 ,拟假一力,负至 东阳镇 问渡。”
乾枢
犹乾轴。 南朝 宋 谢庄 《迎神歌》:“地纽謐,乾枢回。” 唐 元稹 《苦雨》诗:“煌煌启閶闔,轧轧掉乾枢。” 明 高启 《送张进士会试》诗:“坐令王纲復大正,乾枢共仰天中旋。”
凤池
(1).即凤凰池。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兹言翔凤池,鸣珮多清响。”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暨皇家之建国也,乃别置史馆,通籍禁门, 西京 则与鸞渚为邻, 东都 则与 凤池 相接。” 清 孙枝蔚 《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去后寄怀》诗之二:“凤池与乌臺,旦夕谓可至。”参见“ 凤凰池 ”。
(2).古琴底有二孔,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池。 王谟 辑《世本·作篇》:“ 伏羲氏 削桐为琴……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象四时。”
(3).砚的一种。 宋 范纂 《端溪砚谱》:“砚之形製……曰凤池。” 宋 范纂 《端溪砚谱》:“ 宣和 初,御府降样造形,若风字,如凤池样,但平低耳。”亦作“ 凤池研 ”。 宋 米芾 《画史·唐画》:“古书画皆圜,盖有助于器。 晋 唐 皆凤池研,中心如瓦凹,故曰研瓦。”
龙颔
骊龙的下巴。传说其下有珠。 唐 陆复礼 《珠还合浦赋》:“利用溥博,何必取之於龙頷;报德宏多,奚由得之於蛇口?”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凤形怜彩笔,龙頷借驪珠。” 唐 杜牧 《和裴杰秀才新樱桃》:“圆疑窃龙頷,色已夺鸡冠。”参见“ 龙珠 ”。
芳名
(1) 敬辞,称年轻女子的名字
(2) 美好的名声
芳名永垂
赢得
获得
赢得仓皇北顾。——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赢得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