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前茶原文
枪旗初吐含轻烟,雨前不已称火前。
吴中自来俗如此,竞巧争新实可怜。
学林昔日传新话,即今例事无须怪。
清和宿雨润帘栊,越瓯小试瓶笙籁。
诗肠既沃兴怀赊,古道邈矣宁惟茶。
君不见三十而婚四十仕,今人安能迟待此。
诗词问答
问:火前茶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火前茶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三十一
2. 学林新编王定国著
参考注释
枪旗
成品绿茶之一。由带顶芽的小叶制成。芽尖细如枪,叶开展如旗,故名。 五代 齐己 《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诗:“枪旗冉冉緑丛园,穀雨初晴叫杜鹃。” 明 高启 《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煖,幽丛半吐枪旗短。” 清 钱谦益 《佟宰饷刁酒戏题示家纯中秀才》诗之二:“如今又想南茶喫,悔掷枪旗上马鞍。”
茶叶嫩尖。 五代 齐己 《谢人惠扇子及茶》诗:“鎗旗封 蜀 茗,圆洁製鮫綃。”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一出:“春到郊原日迟迟,鎗旗展山谷里。” 钱南扬 校注:“茶名。《北苑别録》‘拣茶’:‘中芽,古谓一枪一旗是也。’言茶初生,一小芽如枪,一小叶如旗,故名。今称旗枪。” 明 高启 《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鎗旗短。”
轻烟
亦作“ 轻烟 ”。1.轻淡的烟雾。 南朝 梁元帝 《咏雾》:“乍若轻烟散,时如佳气新。” 元 白朴 《天净沙·秋》套曲:“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许地山 《缀网劳蛛·海世间》:“割不断的轻烟,缕缕丝丝从烟筒里舒放出来,慢慢地往后延展。”
(2). 明 初 金陵 妓楼名。 明 祝允明 《野记》:“国初於京师建妓馆六楼于 聚寳门 外,以安远人,故名曰 来賔 ,曰 重译 ,曰 轻烟 ,曰 淡粉 ,曰 梅妍 ,曰 柳翠 。”《西湖二集·巧妓佐夫成名》:“我国初 洪武爷 时也有官妓,共建十六楼于 南京 :…… 轻烟 、 淡粉 、 梅妍 、 翠柳 、 南市 , 北市 。” 清 钱谦益 《金陵杂题绝句》之一:“ 淡粉 轻烟 佳丽名,开天营建记都城。”
(3).梅花品名之一。 宋 张镃 《梅品·花宜称二十六条》:“为澹云,为晓日,为薄寒,为细雨,为轻烟,为佳月,为夕阳。”
见“ 轻烟 ”。
雨前
绿茶名,用谷雨之前采的细嫩芽尖制成
不已
不停止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火前
(1).谓寒食节禁火之前。 唐 薛能 《晚春》诗:“征东留滞一年年,又向军前遇火前。”
(2).即火前茶。 五代 齐己 《咏茶十二韵》:“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宋 王观国 《学林·茶诗》:“茶之佳品,摘造在社前,其次则火前,谓寒食前也。”《宋史·食货志下六》:“ 建寧 腊茶, 北苑 为第一,其最佳者曰社前,次曰火前。”参见“ 火前茶 ”。
吴中
今 江苏 吴县 一带。亦泛指 吴 地。《史记·项羽本纪》:“ 项梁 * ,与 籍 避仇於 吴中 。” 唐 韩愈 《答李秀才书》:“故友 李观 元宾 ,十年之前,示 愈 《别吴中故人》诗六章,其首章则吾子也。”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 吴中 何地,满怀俱是离索。”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画竹记》:“﹝ 余尉 ﹞诡辞以岁久剥落,将入 吴中 求国工装之以献。”
自来
从来;原来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学林
(1).喻学问的总汇。《汉书·叙传下》:“函雅故,通古今,正文字,惟学林。” 颜师古 注:“信惟文学之林藪也。”《南史·王僧孺传》:“而 僧孺 与 高平 徐夤 俱为学林。”
(2).指学术界。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我法稍不同,凡所泛览,皆通行之本,易得之书,故遂孑然於学林之外。”
昔日
以前;往日
用于昔日。——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非昔日之乐。——元、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即今
今天;现在。 唐 高适 《送桂阳孝廉》诗:“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宋 陆游 《连日有雪意戏书》诗:“壮岁羈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时,即今就去。”
无须
不必;用不着
我全知道了,你无须说了
清和
清静和平。《隶续·汉司空掾陈寔残碑》:“ 陈寔 仲躬 者,含圣喆之清龢。”参见“ 清和 ”。
(1).天气清明和暖。 三国 魏 曹丕 《槐赋》:“天清和而湿润,气恬淡以安治。” 前蜀 韦庄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 剑门 西。” 宋 潘元质 《丑奴儿慢》词:“愁春未醒,还是清和天气。” 李大钊 《青春》:“远从 瀛岛 ,反顾祖邦,肃杀鬱塞之象,一变而为清和明媚之象矣。”
(2).清静和平。形容升平气象。 汉 贾谊 《新书·数宁》:“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咸理,则万生遂茂。”《梁书·止足传·陶季直》:“﹝ 陶季直 ﹞出为冠军司马, 东莞 太守,在郡号为清和。”
(3).清静和平。形容人的性情。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君膺皇灵之清和,受明哲之上姿。”《世说新语·言语》“ 荀中郎 在 京口 ” 刘孝标 注引《晋阳秋》“ 荀羡 字 令则 , 潁川 人,光禄大夫 崧 之子也,清和有识裁。”《南史·梁纪上·武帝上》:“皇考外甚清和,而内怀英气。”
(4).(声音)清越和谐。《文选·扬雄<剧秦美新>》:“镜纯粹之至精,聆清和之正声。” 李周翰 注:“聆,听也,言天下謌謡清和之正声。” 汉 王逸 《九思·伤时》:“声噭誂兮清和,音晏衍兮要媱。”《文选·嵇康<琴赋>》:“清和条昶,案衍陆离。” 张铣 注:“言琴声清和有调。”《初学记》卷三十引 晋 傅玄 《蝉赋》:“声嚖嚖以清和兮,遥自託乎兰林。”
(5).(诗文)清新和顺。 宋 苏轼 《<邵茂诚诗集>叙》:“余读之,弥月不厌,其文清和妙丽,如 晋 宋 间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 海刚峯 严厉孤介,而诗却清和。” 清 姚鼐 《<恬庵遗稿>序》:“观察出其文,读之清和恬雅,有越俗之韵。”
(6).农历四月的俗称。 明 卢象升 《与蒋泽垒先生书》之四:“家大人于清和闰月初二日抵 白登 公署。”一说指农历二月。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 张平子 《归田赋》:‘仲春令月,时和气清。’盖指二月也。 小谢 诗因之,故曰:‘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今人删去‘犹’字,而竟以四月为‘清和’。”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清和月》:“二月为清和。 张平子 《归田赋》:‘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谢灵运 诗:‘首夏犹清和。’今以四月当之。”
宿雨
(1).夜雨;经夜的雨水。 隋 江总 《诒孔中丞奂》诗:“初晴原野开,宿雨润条枚。” 明 吴本泰 《西湖竹枝词》:“宿雨半收晴不稳,恼人最是鵓鳩啼。” 刘半农 《回声》诗:“微风吹动了树上的宿雨,冷冰冰的向他头上滴着。”
(2).久雨;多日连续下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我同 述农 走到江边一看,是夜宿雨初晴,一轮明月东方升起,照得那浩荡江波,犹如金蛇万道一般。” 胡怀深 《暮春野行》诗:“宿雨昨宵霽,万木浄如洗。”
帘栊
(1).亦作“ 帘笼 ”。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华<离情>》:“秋月映帘笼,悬光入丹墀。” 宋 史达祖 《惜黄花·定兴道中》词:“独自捲帘櫳,谁为开尊俎!恨不得御风归去。” 明 徐元 《八义记·宴赏元宵》:“开宫扇,起帘櫳,满堂笑语与民同。” 陈毅 《游阳朔》诗:“竹林茅舍时出现,后有飞瀑透帘櫳。”
(2).指闺阁。 唐 李昂 《赋戚夫人楚舞歌》:“ 汉王 此地因征战,未出帘櫳人已荐。” 清 吴伟业 《西田招隐》诗之二:“曲处通帘櫳,茶香具含蓄。”
越瓯
指 越窑 所产的茶瓯。 唐 孟郊 《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诗:“ 蒙 茗玉花尽, 越 甌荷叶空。” 唐 韩偓 《横塘》诗:“ 蜀 纸麝煤沾笔兴, 越 甌犀液发茶香。” 宋 余靖 《和伯恭自造新茶》:“江水对煎萍髣髴, 越 甌新试雪交加。”参见“ 越窰 ”。
小试
(1).小加试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负曝闲谈》第十二回:“ 殷必佑 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听了心痒难熬,想出去小试其技。” 吴玉章 《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诗:“事本在人为,经纶权小试。”
(2).旧时太学生、童生应贡举及学政、府县之考试。 宋 陈亮 《上孝宗第三书》:“去年一发其狂论於小试之间,满学之士口语纷然,至腾谤以动朝路,数月而未已。” 明 丘濬 《大学衍义补·清入仕之路》:“《宋史》所谓繆种流传,今日时文之弊,殆类此也。然此又不但科试为然,而提学宪臣之小试又有甚焉者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以人存诗》:“ 邹 君 春帆 ……工於帖括,屡困小试。”参见“ 小考 ”。
笙籁
笙和籁。籁,古管乐器,箫属,三孔。 元 李材 《席上赋老松怪柏图》:“枝柯千尺入层汉,笙籟万壑鸣惊湍。”
诗肠
指诗思;诗情。 唐 孟郊 《哭刘言史》诗:“精异 刘言史 ,诗肠倾珠河。” 明 袁宏道 《答人》诗:“走不能书,而有书癖;不能诗,而有诗肠;不能酒,而有酒态。” 清 唐孙华 《长夏闲居杂感次随庵韵》:“诗肠苦与墨同磨,时逢炎景欢娱少。”
兴怀
引起感触。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言念於此,慨然兴怀。” 刘师培 《文说·宗骚》:“推之感物兴怀,援情记兴,嫋嫋女萝,寄离忧于公子,森森桂树,望归来于王孙。”
古道
(1) 传统的正道。今通称不趋附流俗,守正不阿为古道
夫重怀古道,枕籍诗书,危不能安,乱不能治,邮里逐鸡难,亦无党也。——汉· 桓宽《盐铁论·殊路》
(2) 古朴
古道热肠
忠厚古道
(3) 古旧的路径
踏上石子铺的古道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唐· 李白《忆秦娥》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三十
(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今人
现代人;当代人。与“古人”相对。 唐 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端肃拜》:“今人止以为妇人之礼。” 郭小川 《西出阳关》诗:“风砂呵风砂,只望你不把今人当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