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河
历史地名
大清河怎么写好看:
大清河历史词典解释
①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在今河北省中部。其源出大行山和恒山南麓,由拒马河、唐河、潴龙河等汇合于成,东流经白洋淀等淀泊,在天津市与子牙河、北运河相汇入海河。历代河道变化大,北宋今白洋淀至文安洼一带称为塘泺,北连拒马河下游白沟河,谓界河。《宋史·河渠志五》:“塘泺,缘边诸水所聚, 因以限辽。……凡并边诸河,若滹沱、胡卢、永济等河, 皆汇于塘。”又此时浑河(今永定河)下游南移至安次县,下游合于界河,则界河水系大扩。金大安中滹沱河南迁后,仅潴龙河入注大清河。由于浑河不断变迁,大清河各支流也受夺并。清康熙中筑永定河长堤,大清河河床趋于稳定。
②亦名扣河、清河。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北之寇河。明《全辽志》卷1:大清河在“城(开原老城)东南十五里。源出分水岭者名扣河,西流一百八十九里至石咀,别名大清河”。
③亦曰北清河。东阿以下至济南,皆济水故道;济南东北为漯水故道。金元以后称大清河。清咸丰四年(1854)黄河在铜瓦箱决口,东北入山东,大清河自东阿旧治西鱼山以下遂为黄河所夺。今惟东平境内汶河分南北二支,北支仍名大清河,西北流注东平湖,又自湖北出为大清河,至鱼山下入黄河。
(1)古水名。又称清河。古济水之下游。西起今山东省梁山县,东北流经东阿、平阴、济南、博兴入于海。金、元、明大清河,改道如今黄河。1855年自今东阿旧治西鱼山以下为黄河所夺。今山东省东平县境有大清河,已非故道。(2)今水名。又称上西河。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在河北省中部。源出太行山和恒山南麓,由北支拒马河和南支唐河、潴龙河汇合而成。南支诸河汇入白洋淀,泥沙沉淀,出淀后变为清流,在新镇与北支相汇后,称大清河。东流经大片洼淀地区,在天津市汇子牙河后入海河。长448千米,流域面积3.96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09米3/秒。上游多支流,源短流急,汛期同时涨水,下游宣泄不畅,旧时水灾频繁。建国后在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整修河堤,下游开掘独流减河,排洪入海,以减免水患。
词语分解:
- 大清的解释 1.谓大道。管子·内业:“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鑑於大清,视於大明。” 尹知章 注:“大清,道也。”2.指政治清明。隶释·汉太尉杨震碑:“立朝正色,恪勤竭忠,无德不旌,靡恶不形,将训品物,以济大清。”
- 河的字典解释 河 hé 水道的通称:河道
历史地名推荐:清泗
即泗水。别名清水。宋书·沈攸之传:泰始三年 467,宋明帝遣沈攸之图淮北,“攸之以清泗既干,粮运不继,固执以为非宜,往反者七”。即此。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大清河历史


精彩推荐:
桑悦
生卒字民怿,常熟今属江苏人。怪妄狂诞。才有名于吴中。由进士授泰和训导,历长沙柳州法融
唐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西南人,俗姓韦。僧人。牛头宗创宗人。年十九学通坟典,阅般若经乌白马角
同乌头白,马生角。南朝宋鲍照代白纻舞歌辞之四思君厚德委如山,洁诚洗志期暮年,乌白小港口
即今江西丰城市东北小港镇。明史地理志南昌府丰城县北有港口巡检司,治大江口,后迁县湛涵滩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东部,东岛之南。由三组暗礁组成品字形。水深米多,亦为珊瑚质底刘弘基
唐雍州池阳今陕西三原北人。少以荫补隋右勋侍。大业末,避辽东役,亡命太原。附结李渊孙磐
明辽阳人。弘治九年进士。在部观政时,言谏官以言事为讳之弊。寻授吏部主事。正德初复阿塔海
生卒元逊都思氏。才略过人。袭千户,从忽必烈攻云南,身先行阵。世祖至元九年,驰驿督典设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典之一,从七品。唐朝改正七品,员二人,属尚寝沉香亭
唐都长安兴庆宫内亭。位于兴庆池东北。因亭为沉香木结构建成,故名。开元中,禁中初种盟主
古代诸侯会盟盟誓时的主盟者。春秋时期诸侯结盟,多由霸主主盟。盟主有约束与盟者,制硝河城
即今宁夏西吉县东南硝河乡西硝河城。清置固原分州于此。民国初并入固原县。守龟
官名。春秋鲁晋楚等国置,掌龟卜占问。国语鲁语下飨其宗老,老请守龟卜室之族。左传哀晋穆帝
生卒即司马聃,字彭子,岳子。庙号孝宗。建元二年即帝位,改元永和。时年岁,由皇太后庆兰
清满洲镶黄旗人,章佳氏,字似村。庆桂弟。家世显贵,而独构老屋数楹,栖身僻巷。工诗卢龙镇
唐五代方镇名。见范阳镇。镇名。在河北省卢龙县西部,滦河青龙河汇合处。县人民政府驻必库勒池
即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西比利科尔湖。清一统志伊犁必库勒池在伊犁西北。东南去阿克库勒人无害虎心虎无伤人意
人没有伤害老虎的心,老虎也就没有伤害人的意思。旧时认为人的诚心可以感动禽兽。语出怀远河
即今四川西昌市之东河。明一统志卷四川行都司怀远河在都司城大通门外。源出东北山麓,秀怀王
即朱见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