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县
历史地名
陕县怎么写好看:
陕县历史词典解释
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西汉属弘农郡。东汉属恒农郡。西晋属弘农郡。北魏为弘农郡治。后改为北陕县。北周复改为陕县,为崤郡治。隋开皇初为陕州治。大业三年(607) 改属河南郡。义宁元年 (617) 为弘农郡治。唐为陕州治。元属河南府路。明洪武元年 (1368) 省入陕州。1913年改陕州为陕县,属河南豫西道,寻属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60 年撤销陕县,并入三门峡市。1962年复置陕县,移治今三门峡市。
在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北临山西省。属三门峡市。面积 1763 平方千米。人口34.3万。辖4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大营镇。西周时周、召二公以陕原(即陕陌)为界分陕而治,故名。《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府陕州:陕原“在州西南二十五里。《括地志》:周、召分陕,不因城名,从原而界也”。战国为陕邑,先后属魏、韩、秦。秦置陕县(今三门峡市西旧陕县),属三川郡。汉属弘农郡。三国魏、西晋因之。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陕州,治陕县,十八年废。北魏宣武帝改陕县为北陕县。东魏天平初复置陕州,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废。北周改北陕县为陕县,周明帝复置陕州。隋大业三年(607年)废陕州,陕县属河南郡;义宁元年(617年)于陕县置弘农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弘农郡为陕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陕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陕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陕县入陕州,属河南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陕州直隶州。1913年废陕州为陕县,属豫西道。1914年属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陕州专区驻地。1952年属洛阳专区。1960年废陕县入三门峡市。1962年复置陕县,移治今址。1969年属洛阳地区,1986年改属三门峡市。地处崤山山地、黄土塬和黄土丘陵区,黄河流经北部边缘。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烟叶为主。矿产有煤、石膏、铝土、重晶石等。工业有冶金、建材、煤炭、化工、电器等。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和209、310国道及三洛公路经此。古迹有温塘摩崖造像、达摩塔、安国寺等。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崇文门
俗称哈达门。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南部东单南。明、清京师城门之一,为南墙东门。明初名文明门,正统四年 1439 改为崇文门。明、清均在此设关税衙门。1965年拆除城楼及城墙。 区片名。在北京市崇文区北部、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陕县历史
精彩推荐:
薪桂粒琼
形容物价昂贵。唐林宽苦雨诗尺薪功比桂,寸粒价高琼。参见食玉炊桂西眉镇
在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东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西眉场,人口。以其西窦怀贞
生卒德明从子。初为清河令越州都督,所在皆以清干著称。神龙时依附韦后,时人谓之国。文江镇
在四川省高县中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文江,人口万。明正德时县治由东边
集镇名。在安徽省石台县北部。七井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年新建。因在邱村寺东边得名大黑山台
明置,属广宁卫。即今辽宁黑山县大虎山镇。明辽东志卷镇远堡大黑山台。即此。李安仁
纲孙。永徽中为太子左庶子。卒于恒州刺史任上。参见新唐书唐观州蓨人。李纲孙。高宗永大峪河
即今陕西合阳县西大浴河。清一统志同州府一大峪河在郃阳县西二十里。自县西北望乡崖下官修史书
唐代以前,史书全由私人编纂,朝廷虽设史官,但大多数管天文历法,并不一定修史。盛唐净州路
元升净州置,隶中书省,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分管。治所在天山县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北库乌古孙泽
元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人,字润甫。先世为女真乌古部。世祖时从军灭宋,升福建行省都王奎
生卒元庆元路鄞县人,字宿之。由吏起家,累官延平路经历,以庆元路判官致仕。宣室召
汉书贾谊传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上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九年耕,有三年之食
经过九年的耕种,可以准备三年的余粮。表示古代农业生产的水平不高。语出礼记王制三年子鱼荐幼安
三国志魏书华歆传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文帝即位,拜相国,黄初中,诏公卿举独行牛
生卒字镜堂。甘肃武威人。嘉庆进士。历官御史给事中,河南巡抚,两江总督。整顿河南吏考课
依据一定标准考核官吏政绩的制度。秦汉分常课大课,常课每年一次,大课三年一次。由两沈村店
即今安徽宣州市东北沈村镇。清嘉庆宁国府志卷宣城县沈村埠距城四十里。刘粹
芳子。位朱衣直阁,招合部曲,为兄廞复仇。战死。乾齐县
西汉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玉门市西北玉门镇附近。三国志魏书张恭传黄初元年,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