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亭驿
历史地名
都亭驿怎么写好看:
都亭驿历史词典解释
唐、宋时设于都城或陪都的馆驿。(1) 唐代设于京师长安的馆驿。《续高僧传》 卷4 《玄奘传》: “从故城之西南至京师朱雀街之都亭驿。” 据元人骆天骧 《类编长安志》 卷4,驿在朱雀街西第一街第二坊,即通化坊 (在今陕西西安市内)。(2) 唐代设于东都洛阳的馆驿。《旧唐书·封常清传》: 天宝十四载 (755) 十二月,常清在东都洛阳抗击安禄山叛军,不利,“常清退入上东门。……又战于都亭驿。不胜,退守宣仁门”。此驿在宣仁门外清化坊 (在今河南洛阳市内)。(3) 唐代设于北都太原的馆驿。《全唐文》 卷542令孤楚 《奏太原府资望及选拔状》 云:“伏以太原府龙兴盛业,……官标留守,驿署都亭。”此驿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4) 北宋设于东京开封府接待外蕃使节的馆驿。在今河南开封市内。《宋朝事实》 卷12: “真宗景德后,契丹请盟,每使至,……舍于都亭驿。” (5) 南宋设于京城临安府接待外蕃使节的馆驿。在今浙江杭州市内。《舆地纪胜》卷1行在所 (临安府) 馆驿: 都亭驿 “在候潮门里,国信所附。《朝野杂记》 云: ‘北使至阙,……入余杭门,至都亭驿’”。
(1)唐代设在都城、陪都的馆驿。《资治通鉴》:乾宁二年(895年),“王行瑜等杀(韦)昭度、李谿于都亭驿”。此在都城长安城内通化坊。《旧唐书·吕元膺传》:元膺为东都留守,“留守防御将二人,都亭驿卒五人”。此在东都洛阳城内清化坊。《全唐文·奏太原府资望及官吏选数状》:“官标留守,驿署都亭。”此在北都太原府城内。(2)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改都城开封城内怀信驿置,以接待辽使;又设都亭西驿,接待夏使。南宋设在临安府(今杭州)候潮门里泥路西侍从宅侧次,为馆伴外国使之地。
词语分解:
- 都亭的解释 都邑中的传舍。 秦 法,十里一亭。郡县治所则置都亭。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於是 相如 往,舍都亭。” 司马贞 索隐:“ 临邛 郭下之亭也。”晋书·罗宪传:“﹝ 罗宪 ﹞知 刘禪 降,乃率所统临於都亭三日。” 明 徐祯卿 送士选侍御诗:“塞北 荆 南心万里,佩刀长揖向都亭。”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少吏论:“严延年传云:‘母止都亭不入。’都亭,邑中传舍也。”
- 驿的字典解释 驿 (驛) yì 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驿站
历史地名推荐:散花洲
在今湖北黄石市东。舆地纪胜 卷33兴国军: 散花洲 “在大冶县大江中流之南。世传周瑜败曹操于赤壁,吴王迎之,至此酾酒散花以劳军士,故谓之吴王散花洲”。方舆纪要 卷76大冶县: 散花洲 “在西塞山侧,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都亭驿历史


精彩推荐:
东昌府
明洪武初改东昌路置,属山东布政司。治所在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清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摩尼教
伊朗古代宗教之一。旧译明教,明尊教末尼教牟尼教。三世纪由摩尼创立。武则天延载元年顾水
即今广东广宁县西北古水河,为绥江支流。舆地纪胜卷肇庆府顾水在四会县北一百五十里。系臂
晋书胡贵嫔传泰始九年,帝多简良家子女以充内职,自择其美者以绛纱系臂。后因以系臂为意气用事
意气主观偏激的情绪。谓处理事情只凭个人一时的感情冲动,缺乏理智。明唐顺之寄黄士尚懒中散
源见嵇康七不堪。中散,指嵇康。因其曾作中散大夫,故称。指疏懒不耐官事之人。宋陆游长流嘴
集镇名。在安徽省当涂县东部石臼湖西岸。属博望镇。人口。因三面环湖,突出在湖水长流之罘朱雁
之罘福即芝罘,山名,在今山东烟台。太始三年前年二月,汉武帝在游历东海登之罘山的行王忠
生卒明湖广孝感人。靖难之役,与李远在蔚州降燕王。以战功累迁都督佥事,封靖安侯。永清通礼
书名。清乾隆时敕撰,嘉庆时续纂,凡五十四卷。分吉礼嘉礼军礼宾礼凶礼,附冠服通制和永寿
东汉桓帝年号。凡四年。濯锦江
亦名锦江。即今四川成都市南之南河。寰宇记卷华阳县濯锦江即蜀江水,至此濯锦锦彩鲜润番和郡
北魏改番禾郡置,属凉州。治所在彰县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俗称白黄丹镇
在四川省沐川县西北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黄丹溪,人口。以驻地黄丹挑帘子军机
清朝对军机大臣中地位最低者之称呼。清制,军机大臣入值,以地位为序排列,首领者手捧唐询
字彦猷,肃子。以父任为将作监主簿。天圣中,诏许诸州县士献文章,有司荐询数人而已,被褐怀玉
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褐古代穷苦人穿的衣服。玉比喻才阔里吉思
元汪古部人。性勇毅,习武事,尤笃于儒术。筑万寿堂于私第,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详刑寺
官署名。即大理寺,唐高宗龙朔二年改,咸亨元年复名大理寺。参见大理寺。官署名。唐龙独孤侧帽
周书独孤信传载独孤信仪表风雅俊逸,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