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
历史官职
大司马怎么写好看:
大司马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①相传为西周天子执政三官之一。《礼记·王制》: “百官各以其成,质以三官。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②春秋战国宋、楚、齐、邾等国掌管军政的高级官员。常省称“司马”。宋国初为大夫爵,统兵征战,后为六卿之一,参掌国政。《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于是皇缓为右师,皇非我为大司马,皇怀为司徒,灵不缓为左师,乐茷为司城, 乐朱鉏为大司寇, 六卿三族降听政。”楚国为令尹副贰,领左、右司马等。《左传·襄公十五年》: “楚公子午为令尹”, “子冯为大司马, 公子橐师为右司马,公子成为左司马。“齐、邾皆为军政长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齐)桓公问置吏于管仲”,管仲曰: “三军既成陈,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请以为大司马。”《邾大司马戈铭》: “邾大司马之造戈。”③ 《周礼》六卿之一,为夏官之长。掌军政禁令、禁暴纠察、训练军队、统兵征伐。属官有小司马中大夫二员、军司马下大夫四员、舆司马上士八员、行司马中士十六员等。西魏末、北周仿《周礼》建六官,复置为夏官府长官,亦称“大司马卿”。正七命。掌握全国军政,权任极重。参见“夏官府”。④楚汉战争期间,项羽曾置为武将名号。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置为加官号,以冠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初授此号者皆为功勋卓著的将帅,后多授显贵外戚,成为执掌中枢政务的中朝领袖之官号。或说宣帝地节三年(前67)曾单置为官号。无印绶、官属。成帝绶和元年(前8)出居外朝,单置为官,不冠诸将军,赐金印紫绶,置官属,秩万石,位列三公之首,与丞相(大司徒)、御史大夫(大司空)并为宰相,共同负责政务。哀帝建平二年(前5)又去印绶、官属,冠将军如故。四年后复行成帝之制,置长史、司直、主簿等僚属,设诸曹分理政务。新莽、东汉初沿置。新莽末年曾分置前、后、左、右、中五人,分掌军政。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后51)改名太尉。东汉末与太尉并置,位在三公之上。三国因之,号上公,皆为高级将帅,不预政务。魏多领兵屯驻合肥或皖以备吴,一品; 吴一度分置左、右; 蜀位颇重,然不常置。两晋十六国多为大臣加官,八公之一,居三公之上、三师之下,开府置僚属,然无具体职司。南朝不常授,多用作赠官。晋、宋一品,梁十八班,陈一品、秩万石。北魏、北齐与大将军并称“二大”,仍为加官,常典军事,地位尊显,皆一品。北齐后主时为激赏人心,增员而授,遂至冗滥。隋朝罢。⑤ “兵部尚书”的别称。
1、官名。唐尧虞舜时就有此官,到周朝,主要掌管军政,统帅军队。《周礼·夏官·司马》:“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其属官有小司马、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等。大司马除掌管军政、统帅军队外,还“掌建邦国之九法。”《周礼·夏官·大司马》:“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制畿封国,以正邦国;设仪辨位,以等邦国;进贤兴功,以作邦国;建牧立监,以维邦国;制军诘禁,以纠邦国;施贡分职,以任邦国;简稽乡民,以用邦国;均守平则,以安邦国;比小事大,以和邦国;以九伐之法正邦国;冯弱犯寡,则眚之;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壇之;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贼杀其亲,则正之;放弑其君,则残之;犯令陵政,则杜之;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由此看来,大司马还负有一定的监察、司法责任。
2、到西汉,时称太尉,时称大司马,主武事。金印紫绶,禄比丞相,置官属。王莽时置前后左右中大司马,掌征战。西汉武帝元狩四年以大司马为加官号,以冠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起初只授与功勋卓著的将帅,后多授显贵外戚,成为左右朝中政务的官号。
3、到东汉,世祖改太尉为大司马,建武二十七年又改称太尉,掌管考察四方军事的好坏,年终上奏,进行赏罚。郊祭时掌亚献。见《周礼·夏官·大司马》、《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汉书·王莽传》、《后汉书·百官志》。
4、犹将军,掌征伐。《后汉书·光武帝纪》:“及更始至洛阳,乃遣光武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大司马吴汉率九将军击檀乡贼于邺东,大破降之。”《后汉书·孝献帝纪》:“五月壬午,李傕自为大司马。”“癸卯,安国将军张杨为大司马。”
5、三国沿置,号上公,不参与政务,皆为高级将帅。魏之大司马多领兵屯驻合肥或皖以防吴。吴置左、右大司马。《三国志·吴书·朱然传》:“(孙权)遣使拜(朱)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蜀也置,而且位颇重,但不常置。晋和十六国,大司马多为加官。南朝多为赠官。北魏、北齐与大将军并称,常主军事,一品。北齐后主增员而授,一致冗滥。后世也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词语分解:
- 大司马的解释 官名。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 汉 承 秦 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汉 武帝 罢太尉置大司马。 西汉 一朝,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也有不兼将军号的。 东汉 初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末年又别置大司马。 魏 晋 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 南北朝 或置或不置, 陈 但为赠官。 明 清 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 大司的解释 犹言大事。左传·昭公元年:“男女辨姓,礼之大司也。”晋书·纪瞻传:“在昔哲王象事备物,明堂所以崇上帝,清庙所以寧祖考,辟雍所以班礼教,太学所以讲艺文,此盖有国之盛典,为邦之大司。”
- 马的字典解释 马 (馬) mǎ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
历史官职推荐:阙士
宋朝士名。徽宗政和八年1118置,以赐在学选人,从七品。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大司马历史
精彩推荐:
蓝鼎元
清福建漳浦苌溪今赤岭人,字玉霖,别字任庵,号鹿洲。畲族。蓝廷珍从弟。贡生。康熙六白云山
又作插汉和邵察罕和硕。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南。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喀冥都
西汉泰山人。从颍川堂溪惠,受公羊春秋,为丞相史。又与琅邪管路同从颜安乐学。故颜氏审录司
官署名。清末法部八司之一。光绪三十二年设。掌朝审录囚,复核大理院各裁判厅局并直隶田汝耔
生卒明河南祥符人,字勤甫,号水南。弘治十八年进士。授行人,选兵科给事中。时权宦在剪髻事客
同剪发待宾。宋陈师道答张文潜诗昔闻杜氏子,剪髻事尊客。上州
西魏废帝三年改南洛州置,治所在上津县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镇。寰宇记卷上津县上州以虎穴
比喻危险境地。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 * 。参见虎穴得子回纥英义可汗
生卒即登里可汗,英武可汗子,因太子叶护被杀得继父位。助唐平安庆绪史朝义,收复洛阳因私枉法
偏正因,根据枉,歪曲破坏。根据私人利害关系歪曲法律。红楼梦回岂可,是实不可忍的。仇敬
明山西曲沃人,字中立。洪武四年进士。授绥德知州,升巩昌知府,皆有治绩。锡山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惠山支麓。唐陆羽游慧山寺记云山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兴锡方陈自仁
生卒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克广。徽宗宣和六年进士。以修职郎为永丰尉。高宗建炎三年,金原涉
字巨先,西汉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南人。出身豪强世家。年二十余为谷口县令。后自免官,为参军帽
同参军吹帽。清朱彝尊九日同张缪集钱宅分赋诗短发参军帽,重寒范叔袍。朱高燧
明宗室。成祖第三子。永乐二年封赵王。曾与汉王高煦合谋夺皇太子位,事发,成祖欲加罪李恂
东汉安定临泾人,字叔英。少习韩诗。章帝时拜侍御史,持节使幽州,所过皆图写山川屯田归化城厅
清雍正元年置,属山西大同府后改属朔平府。治所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隅旧城。乾隆绥东县
清光绪三十四年由锡埒图库伦喇嘛旗及奈曼旗等地置,属奉天省朝阳府。治所在小库伦今库鹤唳兵
源见风声鹤唳。指疑惧惊慌的败兵。清唐孙华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诗腹书竞伏狐鸣火,手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