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调制
历史事件
租调制怎么写好看:
租调制历史词典解释
亦称田租户调制,北魏时期的赋税制度。魏初的租调,是以按户计赀定课、九品混通的办法征收的。户等高的多出,户等低的少出。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孝文帝颁行百官俸禄时,又户增帛三匹,粟二石九斗,作为官司之禄。之后,又增调外帛为二匹(即在原一匹二丈的数额上增收二丈) 。太和十年,即均田令颁布的次年,孝文帝采纳给事中李冲的建议,颁行新的户调制。其内容是:一夫一妇调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以上的未婚男子,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从事耕种的男6*奴和纺绩的女婢,八人出一夫一妇之调。耕牛二十头,出一夫一妇之调。产麻之乡,一夫一妇调布一匹,年十五以上的未婚男子,从事耕种、纺绩的奴、婢以及耕牛,其征收比数与产帛之乡同。之外,绢帛外税绵八两,麻布外税麻十五斤,以为军国之用。政府将户调收入总数的十分之五充为公调,十分之二充为调外费,十分之三充为内外百官俸。
词语分解:
- 租调的解释 租和调。古代的税制。后汉书·明帝纪:“赦 陇西 囚徒,减罪一等,勿收今年租调。”北史·魏纪五·孝武帝:“今岁租调,且两收一丐。” 唐 寒山 诗之七一:“朝朝为衣食,岁岁愁租调。” 明 李东阳 送梁廷美黄门之陕西参政诗:“ 充国 屯田长在 汉 , 士安 租调总归 唐 。”参见“ 租庸调 ”。
- 制的字典解释 制 (⑦製) zhì 规定:因地制宜
历史事件推荐:侯景之乱
南朝梁武帝末年,北齐降将侯景发动的叛乱。侯景原为东魏大将。武定五年公元547年,侯景以其领有的河南七州十三镇之地,叛魏降梁。梁武帝贪图土地,派肖渊明率兵北上接应。遭东魏军袭击,肖渊明战败被俘。东魏大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租调制历史


精彩推荐:
高尖石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东南,位于东岛西南约海里。是西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海面的火苟耸
宋资州资阳人。神宗元丰间,与兄苟简俱有时名。徽宗宣和中,同声对策,排斥奸佞。后简矛
古代兵器。用以刺杀,以石青铜或铁制成,装有竹木质的秘柄。青铜时代的矛,整器是在长火里·秃麻
元北境部族,并为地区名。火里又译豁里,秃麻又译秃马惕。即今贝加尔湖东西地区,俄罗天监
南朝梁武帝年号。凡十八年。李道兴
唐宗室。江夏郡王李道宗弟。高祖武德初,爵广宁郡王,以属疏降封县公。太宗贞观九年为高村集
即今山东文登市东南高村镇。清光绪文登县志卷坊市东南四十里曰高村集。陈寿
字本仁,其先新淦今江西新干人。祖戍辽东,遂占籍宁远卫。少贫甚,拾得遗金,坐等到半滁槎镇
即今江西南昌县莲塘镇东北滁槎镇。清同治南昌府志卷南昌县滁槎街距城四十里,濒河。一路风清
形容安定升平的景象。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用违其才沈思孝清直名臣,使其建牙内地,将见叶颙
生卒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字景南,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刘沐
宋吉州庐陵人,字渊伯。为文天祥部曲,及天祥开府南剑,沐收部曲来会,授太府寺簿,专张鹏年
清浙江钱塘人。与妻丁瑜均善画。岭峤
即五岭之别称。峤指高而峭之山,五岭之主山均称为峤,如大庾岭称台城峤或东峤。其余又万度归
北魏人。太武帝时为散骑常侍成周公。太平真君六年,为沟通西域,被遣率凉州轻骑五千西不知所以
所以实在的情由。指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太平广记卷二八引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辨才仍在栽竹四法
宋代御花园花匠所总结的种竹经验。所谓四法即疏种密种浅种深种。疏种,即栽竹要保持一鸡谈
源见谈鸡。谓玄妙之言。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爱客相寻,鸡谈满席。阿鲁
即哑鲁。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岸巴鲁蒙河口。明史外国列传阿鲁,一名哑鲁,近满卖饼家
三国志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注引魏略严干从破乱之后,更折节屈己下人,降低身份的意思学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