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庸调
历史知识
租庸调怎么写好看:
租庸调历史词典解释
唐代前期的赋税制度。规定课户每丁纳租粟二石。调随乡土所产交绫(或绢、絁)二丈,如纳布为二丈五尺,输绫、绢、絁者纳绵三两,输布者纳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以纳绢、布代力役),每日折绢三尺(布加五分之一);有事而加役者,十五天免调,三十天则租调俱免,正役和加役不得超过五十天。租调征收时,据收成好坏,定减免办法。凡水旱虫霜灾害,十分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调,损七以上课役俱免。若桑麻损尽者,各免调。特殊人户有豁免租庸调权。五品以上高官及皇亲、外戚等俱可按规定免赋役,六品以下、九品以上官吏可免本人课役,男老及男废疾、笃疾、寡妻妾、部曲、客女、奴婢等,亦不课。天宝年间,每年收入租钱二百余万缗,粟一千九百八十余万斛,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绵百八十余万屯,布一千零三十五万余端。租庸调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多少,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绢粟。后因土地兼并剧烈,农民大量逃亡,无法继续。建中元年(780)实行两税法时,正式废除。
词语分解:
- 租庸调的解释 唐 代对受田课丁征派的三种赋役的并称。导源于 北魏 到 隋 代的租、调、力役制度。凡丁男授田一顷,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岁输绢二匹,綾、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役人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纳绢三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调,三十日租调皆免。 唐 开元 末年均田制破坏,这种承袭 北魏 的赋役制度渐不适用; 安 史 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
- 租庸的解释 古代交纳谷帛的税制。 唐 杜甫 岁晏行之三:“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元 揭傒斯 寄题九江义门陈氏寿安堂诗:“詔书十度復租庸,每岁朝廷仍贷米。”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高张筹筴而不能平一租庸。”参见“ 租庸调 ”。
- 调的字典解释 调 (調) diào 安排处置:调令
历史知识推荐:抓枪
兵器。多用于头车、绪棚或地道等攻城具中,杆长六尺,前有剑形刃,长一尺五寸,刃后有四逆须,其后接杆,杆前二尺施铁刺如鸡距。以刺、钩之用。攻城掘地道将相透,可用来御敌。亦有蒺藜枪者,形制相似,用途亦同。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租庸调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鹰军详稳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统领鹰军。以鹰名军,取其迅捷之意。设详稳等职。泰钦
生卒五代时僧。魏州人。初住洪州双林院,次住洪州上蓝山护国院及金陵龙光院。晚住金陵岚漪河
又名岢岚河。为黄河支流。在今山西岢岚县南。方舆纪要卷岢岚州岚漪河在州城西南。源出罗隐
字昭谏,余杭今属浙江人。以诗扬名天下,尤善詠史,因语涉讥讽,故举而不中。广明年间牵裾
三国志魏书辛毗传帝魏文帝曹丕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实河南。时连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滕怀王
即朱瞻垲。充庭车
朝会仪式。即将皇帝乘舆及所用器物陈设于庭。后汉书安帝纪永初四年春正月元日,会,彻殷正茂
生卒明徽州府歙县人,字养实。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行人,改选兵科给事中。隆庆间以右后唐庄宗刘皇后
魏州成安今属河北人。初被李克用部将所掠,纳于晋王宫中,后被太后赐与庄宗,受到专宠新镇市
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南二十六里新市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泰兴县东南有新镇市。酆城龙剑
见丰城龙剑。巴山峡
清江下游峡谷。在湖北省西北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城西。因北岸为巴山,故名。古为荆楚西索晖
十六国前凉人。曾任建康太守。著有凉书。黄葆光
字元晖,徽州黟今安徽黟县人。举进士,由齐州司理参军,迁监察御史,擢左司谏。蔡京怒冯玉
汉书西域传赞天子负黼衣,袭翠被,冯玉几,而处其中。冯,通凭。玉几,贵重之几。后用陈玄礼
唐人。景龙四年任万骑果毅,预除韦后。玄宗时,为龙武大将军,淳朴自检,严守宫禁。天上林尉
官名。西汉属水衡都尉,员十二人。东汉改属少府,减至一人,秩三百石。助上林苑令主苑陈自明
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字良甫。曾任建康府医学教授。三世行医,家藏医书甚富。曾遍行八翼梦
参见梦生八翼大男大女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回我须不嫖他大男大女,不肏他亲姐晚妹, * 甚事!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