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庸调法
历史事件
租庸调法怎么写好看:
租庸调法历史词典解释
唐代前期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一种赋役制度,包括田租、力庸和户调三项,故简称租庸调法。征收的原则为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其法初颁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武德七年又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具体办法是:凡天下丁户(初二十一岁为丁,后有变动)分不课户和课户。皇室、贵族、勋臣,官吏以及孝子顺孙,义夫节妇闻名乡里者,租庸调均免,为不课户。课户每丁每年交租粟二石。随乡土所出,交绫、绢、絁二丈,绵三两,麻布之乡输布者则加五分之一,即二丈五尺,另加麻三斤。庸是代替力役的一种赋税,亦称“输庸代役”。政府规定,凡男丁每年服役二十日,有闰之年则加二日,为二十二日。不服役者须每日折纳绢三尺,布则加五分之一。政府有事加役十五日免调,加役三十日则租调俱免,正役和加役,总计不得超过五十日。若遇水、旱、虫,霜等自然灾害,农作物损失十分之四以上免租,损失十分之六以上免租调,损失十分之七以上,租庸调全免。新附丁户,春附课役并征,夏附免课从役,秋附则课役全免。唐代中叶,随着均田制的破坏,租庸调法不能继续推行。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杨炎推行两税法,租庸调法废止。
词语分解:
- 租庸的解释 古代交纳谷帛的税制。 唐 杜甫 岁晏行之三:“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元 揭傒斯 寄题九江义门陈氏寿安堂诗:“詔书十度復租庸,每岁朝廷仍贷米。”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高张筹筴而不能平一租庸。”参见“ 租庸调 ”。
- 调法的解释 花头;花招。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淫词儿早则休,简帖儿从今罢。犹古自参不透风流调法。” 王季思 校注:“调法,犹今谓‘枪花’。”雍熙乐府·醉花阴·爱恋:“这情儿未知真共假,一会家思一会家察,莫不是风流调法。”
历史事件推荐:南京国民政府
蒋6*介6*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南京建立的反动政权。1927年4月18日,蒋6*介6*石在帝国主义、地主买办阶级、江浙财阀的支持下,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是年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也叛变革命,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租庸调法历史


精彩推荐:
二铺
集镇名。在安徽省凤阳县中部。二铺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因古为驿道站。明设南五铺,飘茵落溷
茵因古时车子上的席子坐垫。溷浑厕所猪圈。飘茵落溷是说花瓣或随风飘散在坐席上,或坠右监门卫将军
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改右监门府将军为之,置二员,从三品,协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周玄豹
本燕人,世为从事。少为僧,受以许袁之术。还乡后归俗。屡为人相面,史称所言多中。后陆军师司令部
军队指挥机关。北洋政府始置,主官有师长中将一人,下设参谋长上校一人,参谋中少校,老盗脍肝
形容凶狠残忍。元吴莱盗发亚父冢诗东陵老盗曾脍肝,丞相摸金仍置官。大儒挥椎小儒唱,张自德
生卒明末清初顺天丰润人,字元公,号洁源。顺治四年进士,授清都知县,有政绩,升补贵叶克书
一作叶克舒。清满洲正红旗人,辉和氏。天命六年从征辽阳。后屡随军伐明,又攻朝鲜,收禁止
官制用语。受到弹劾的官员不能进入殿省。宋书百官志二台奏劾,则符光禄加禁止,解禁止延寿郡
西魏置,治所即今陕西渭南市北下吉镇。隋开皇初废。西魏置,治今陕西省渭南市北下吉镇王尼
字孝孙,城阳今山东鄄城南人。本兵家子,寓居洛阳。初为护军府军士,后免去兵籍。投附高铁岭镇
在湖北省嘉鱼县西南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高铁岭,人口。传有高姓在丛轻折轴
谓即使轻而小的物件,装载多了也可以使车轴折断。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臣身远与寡,莫为老龙吉
传说中远古时人。尝为神农之师。沙丘宫之变
战国时赵国的内乱。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传位于少子何,即赵惠文王,使肥义为相,自称主武白
辽人。本为宋国子博士,为辽军所俘,授上京国子博士,迁广德军节度副使。受圣宗命,办荆玉
同荆山玉。晋卢谌览古诗连城既伪往,荆玉亦真还。唐权德舆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见赠诗长潭水库
在浙江省中东部台州市黄岩区西永宁江上游。因水库坝址在长潭村,故名。建于年。控制流刘海蟾
五代时燕山人,一说燕地广阳人。名哲,字元英,一作铉英,号海蟾子一说名操,字宗成。指泊所
海关海事部理船科与港务班的洋员。见海事部。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