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顾况的《湖南客中春望》
全文:
鸣雁嘹嘹北向频,渌波何处是通津。
风尘海内怜双鬓,涕泪天涯惨一身。
故里音书应望绝,异乡景物又更新。
便抛印绶从归隐,吴渚香莼漫吐春。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鸣雁
(1).《诗·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毛 传:“雝雝,雁声和也。纳采用雁,旭日始出,谓大昕之时。” 郑玄 笺:“雁者,随阳而处,似妇人从夫,故昏礼用焉。”后用“鸣雁”指嫁娶之事。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三星照夜,佇稽鸣雁之期;七日秉秋,坐廌飞皇之兆。” 倪璠 注:“婚姻六礼皆用雁,故云鸣雁之期。”
(2).鸣啼的大雁。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九:“鸣雁飞南征,鶗鴂发哀音。” 南朝 宋 范泰 《九月九日》诗:“劲风肃林阿,鸣雁惊时候。” 宋 陆游 《冬晴》诗:“鸣雁过长空,纤鳞泳清池。”
(3).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杞县 北。《左传·成公十六年》:“ 衞侯 伐 郑 ,至于 鸣雁 ,为 晋 故地。” 杨伯峻 注:“ 鸣雁 在今 河南 杞县 北。”
嘹嘹
象声词。虫鸟鸣叫声。 唐 李贺 《昌谷诗》:“嘹嘹溼蛄声,咽源惊溅起。” 明 何景明 《鸣雁行》:“鸣雁鸣斯,其音嘹嘹。” 清 李沛 《闻雁》诗:“槭槭秋风起,嘹嘹寒雁来。” 张贤亮 《绿化树》四:“象是应合饥饿的山鹰‘嘹嘹’的啼鸣一般,这个如石雕似的车把式,喉咙里突然发出一声悠长而高亢的歌声。”
北向
亦作“ 北乡 ”。亦作“ 北向 ”。朝北;向北。《吕氏春秋·季秋纪》:“司徒搢扑,北嚮以誓之。”《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 即日因留 沛公 与饮…… 沛公 北嚮坐, 张良 西嚮侍。”《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遣使南通 孙权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权 亲叉手,北向稽顙。” 唐 柳宗元 《岭南节度向军堂记》:“先是为堂於城西北陬,其位,公北向,宾众南向。” 宋 董弅 《闲燕常谈》:“以手加额,北乡赞叹。”
见“ 北嚮 ”。
渌波
清波。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南唐 李璟 《摊破浣溪沙》词之一:“回首渌波三 楚 暮,接天流。” 清 龚自珍 《同年生徐编修斋中夜集书卷尾》诗:“ 崑山 翰林召词客,酒如渌波灯如雪。”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通津
(1).四通八达之津渡。《梁书·武帝纪上》:“追奔逐北,奄有通津。” 唐 皇甫冉 《西陵寄灵一上人》诗:“ 西陵 遇风处,自古是通津。” 明 邢昉 《雨后山家始见桃花》诗:“閒宜临浅水,暖欲傍通津。”
(2).喻显要的职位。 晋 陶潜 《咏三良》:“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唐 司空图 《榜下》诗:“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将文字竞通津。”
顾况名句,湖南客中春望名句
猜你喜欢:
-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子思《中庸·第六章》
-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崔郊《赠去婢》
-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刘向《战国策·赵一·晋毕阳之孙豫让》
- 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侯,则披文而见时。刘勰《文心雕龙·辨骚》
- 久寓泉南待一故人消息桂隐诸葛如晦谓客舍不戴复古〔宋代〕
- 诫子弟词陆九韶〔宋代〕
- 挽贡士方清卿刘克庄〔宋代〕
- 上许州吕相公嗣崧许康诗二首许康诗宋祁〔宋代〕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汪元量〔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