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韩一
《战国策》 作者:刘向
○三晋已破智氏
三晋已破智氏,将分其地。段规谓韩王曰:“分地必取成皋。”韩王曰:
“成皋,石溜之地也,寡人无所用之。”段贵曰:“不然,臣闻一里之厚而动千
里之权者,地利也。万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王用臣言,则韩必取郑矣。”
王曰:“善。”果取成皋。至韩之取郑也,果从成皋始。
○大成午从赵来谓申不害于韩
大成午从赵来谓申不害于韩曰:“子以韩重我于赵,请以赵重子于韩,是子
有两韩,而我有两赵也。”
○魏之围邯郸
魏之围邯郸也,申不害始合于韩王,然未知王之所欲也,恐言而未必中于王
也。王闻申子曰:“吾谁与而可?”对曰:“此安危之要,国家之大事也。臣请
深惟而苦思之。”乃微谓赵卓、韩晁曰:“子皆国之辩士也,夫为人臣者,言可
必用,尽忠而已矣。”二人各进议于王以事。申子微视王之所悦以言语于王,王
大说之。
○申子请仕其从兄官
申子请仕其从兄官,昭侯不许也。申子有怨色。昭侯曰:“非所谓学于子者
也。听子之谒而废子之道乎?又亡其行子之术而废左之谒乎?子尝教寡人循功劳、
视次弟,今有所求,此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
○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
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曰:“韩北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阳之常阪之塞,
东有宛、穰、洧水,南有陉山,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
出。奚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远
者达胸,近者掩心。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伯膊。邓师、宛冯、
龙渊、大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坚甲盾、鍪、铁幕、革抉、
<口夭>芮,无不毕具。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
也。夫以韩之劲与大王之贤,乃欲西面事秦,称东藩,筑帝宫,受冠带,祠春秋,
交臂而服焉。夫羞社稷而为天下笑,无过此者矣。是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大王
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今兹效之,明年又益求割地。与之即无地以给之,不
与,则弃前功而后更受其祸。且夫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夫以有尽之地
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而买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臣闻鄙语曰:‘宁为
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夫大王之贤,
挟强韩之兵,而有牛后之名,臣窃为大王羞之。”韩王忿然作色,攘臂按剑,仰
天太息曰:“寡人虽死,必不能事秦。今主君以楚王之教诏之,敬奉社稷以从。”
○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
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
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餍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
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而厮徒负养在其中矣,为除守徼亭障塞,见卒不
过二十万而已矣。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挚之士跿跔科头贯颐
奋戟者,至不可胜计也。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者,不可
称数也。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
虏。夫秦卒之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之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
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
必无幸矣。诸侯不料兵之弱,食之寡,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比周以相饰也,皆
言曰:‘听吾计则可以强霸天下。’夫不顾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之说,诖误人主
者,无过于此者矣。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断绝韩之上地,东取成皋、宜
阳,则鸿台之宫、桑林之菀非王之有已。夫塞成皋,绝上地,则王之国分矣。先
事秦则安矣,不事秦则危矣。夫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逆秦而顺楚,虽欲无
亡,不可得也。故为大王计,莫如事秦。秦之所欲,莫如弱楚,而能弱楚者莫如
韩。非以韩能强于楚也,其地势然也。今王西面而事秦以攻楚,为敝邑秦王必喜。
夫攻楚而私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于此者也。是故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御史,
须以决事。”韩曰:“客幸而教之,请比郡县,筑帝宫,祠春秋,称东藩,效宜
阳。”
○宣王谓摎留
宣王谓摎留曰:“吾欲两用公仲、公叔,其可乎?”对曰:“不可。晋用
六卿而国分,简公用田成、监止而简公弑,魏两用犀首、张仪而西河之外亡。今
王两用之,其多力者内树其党,其寡力者籍外权。群臣或内树其党以擅其主,或
外为交以裂其地,则王之国必危矣。”
○张仪谓齐王
张仪:“谓齐王曰:‘王不如资韩朋与之逐张仪于魏。魏因相犀首,因以齐、
魏废韩朋,而相公叔以伐秦。’公仲闻之,必不入于齐。据公于魏,是公无患。”
○楚昭献相韩
楚昭献相韩。秦且攻韩,韩废昭献。昭献令人谓公叔曰:“不如贵昭献以固
楚,秦必曰楚、韩合矣。”
○秦攻陉
秦攻陉,韩使人驰南阳之地。秦已驰,又攻陉,韩因割南阳之地。秦受地,
又攻陉。陈轸谓秦王曰:“国形不便故驰,交不亲故割。今割矣而交不亲,驰矣
而兵不止,臣恐山东之无以驰割事王者矣。且王求百金于三川而不可得,求千金
于韩一旦而具。今王攻韩,是绝上交而固私府也。窃为王弗取也。”
○五国约而攻秦
五国约而攻秦,楚王为从长,不能伤秦,兵罢而留于成皋。魏顺谓市丘君曰:
“五国罢,必攻市丘以偿兵费。君资臣,臣请为君止天下之攻市丘。”市丘君曰:
“善。”因遣之。魏顺南见楚王曰:“王约五国而西伐秦,不能伤秦,天下且以
是轻王而秦,故王胡不恔呼?”楚王曰:“奈何?”魏顺曰:“天下罢,必攻
市丘以偿兵费。王令勿攻市丘。五国重王,且听王之言而不攻市丘;不重王,且
反王之言而攻市丘。然则王之轻重必明矣。”故楚王恔而市丘存。
○郑强载八百金入秦
郑强载八百金入秦,请以伐韩。泠向谓郑强曰:“公以八百金请伐人之与国,
秦必不听公。公不如令秦王疑公叔。”郑强曰:“何如?”曰:“公叔之攻楚也,
以几瑟之存焉,故言先楚也。今已令楚王奉几瑟以车百乘居阳翟,令昭献转而与
之处,旬有余彼已觉。而几瑟,公叔之雠也;而昭献,公叔之人也。秦王闻之,
必疑公叔为楚也。”
○郑强之走张仪于秦
郑强之走张仪于秦,曰仪之使者必之楚矣。故谓大宰曰:“公留仪之使者,
强请西图仪于秦。”故因而请秦王曰:“张仪使人致上庸之地,故使使臣再拜谒
秦王。”秦王怒,张仪走。
○宜阳之役
宜阳之役,杨达谓公孙显曰:“请为公以五万攻西周,得之,是以九鼎印甘
茂也。不然,秦攻西周,天下恶之,其救韩必疾,则茂事败矣。”
○秦围宜阳
秦围宜阳,游腾谓公仲曰:“公何不与赵蔺、离石、祁,以质许地,则楼缓
必败矣。收韩、赵之兵以临魏,楼鼻必败矣。韩为一,魏必倍秦,甘茂必败矣。
以成阳资翟强于齐,楚必败之。须,秦必败,秦失魏,宜阳必不拔矣。”
○公仲以宜阳之故仇甘茂
公仲以宜阳之故仇甘茂。其后,秦归武遂于韩,已而,秦王固疑甘茂之以武
遂解于公仲也。杜赫为公仲谓秦王曰:“明也愿因茂以事王。”秦王大怒于甘茂,
故樗里疾大说杜聊。
○秦韩战于浊泽
秦、韩战于浊泽,韩氏急。公仲明谓韩王曰:“与国不可恃。今秦之心欲伐
楚,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
韩王曰:“善。”乃儆公仲之行,将西讲于秦。
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而告之。陈轸曰:“秦欲伐我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
一而具甲,秦、韩并兵南乡,此秦所以庙祠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
王听臣,为之儆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令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
币,使信王之救己也。纵韩为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
韩不和,兵虽至,楚国不大病矣。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于韩。
韩得楚救,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我困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
楚王大说,乃儆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
“弊邑虽小,已悉起之矣。愿大国遂肆意于秦,弊邑将以楚殉韩。”
韩王大说,乃止公仲。公仲曰:“不可。夫以实告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
者,楚也。恃楚之虚名,轻绝强秦之敌,必为天下笑矣。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
又非素约而谋伐秦矣。秦欲伐楚,楚因以起师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以
使人报于秦矣,今弗行,是欺秦也。夫轻强秦之祸,而信楚之谋臣,王必悔之矣。”
韩王弗听,遂绝和于秦。秦果大怒,兴师与韩氏战于岸门,楚救不至,韩氏大败。
韩氏之兵非削弱也,民非蒙愚也,兵为秦禽,智为楚笑,过听于陈轸,失计于韩
明也。
○颜率见公仲
颜率见公仲,公仲不见。颜率谓共仲之谒者曰:“公仲必以率为阳也,故不
见率也。公仲好内,率曰好士;仲啬于财,率曰散施;公仲无行,率曰好义。自
今以来,率且正言之而已矣。”公仲之谒者以告公仲,公仲遽起而见之。
○韩公仲谓向寿
韩公仲谓向寿曰:“禽困覆车。公破韩,辱公仲,公仲收国复事秦,自以为
必可以封。今公与楚解中,封小令尹以桂阳。秦、楚合,复攻韩,韩必亡。公仲
躬率其私徒以斗于秦,愿公之熟计之也。”向寿曰:“吾合秦、楚,非以当韩也,
子为我谒公仲曰:‘秦、韩之交可合也。’”对曰:“愿有复于公。谚曰:‘贵
其所以贵者贵。’今王之爱习公也不如公孙郝;其知能公也不如甘茂。今二人者
皆不得亲于事矣,而公独与王主断于国者,彼有以失之也。公孙郝党于韩而甘茂
党于魏,故王不信也。今秦、楚争强而公党于楚,是与公孙郝、甘茂同道也。公
何以异之?人皆言楚之多变也,而公必之,是自为贵也。公不如与王谋其变也,
善韩以备之,若此则无祸矣。韩氏先以国从公孙郝,而后委国于甘茂,是韩,公
之雠也。今公言善韩以备楚,是外举不辟雠也。”
向寿曰:“吾甚欲韩合。”对曰:“甘茂许公仲以武遂,反宜阳之民,今公
徒令收之,甚难。”向子曰:“然则奈何?武遂终不可得已。”对曰:“公何不
以秦为韩求颍川于楚,此乃韩之寄地也。公求而得之,是令行于楚而以其地德韩
地;公求而弗得,是韩、楚之怨不解而交走秦也。秦、楚争强,而公过楚以攻韩,
此利于秦。”向子曰:“奈何?”对曰:“此善事也。甘茂欲以魏取齐,公孙郝
欲以韩取齐,今公取宜阳以为功,收楚、韩以安之,而诛齐、魏之罪,是以公孙
郝、甘茂之无事也。”
○或谓公仲曰听者听国
或谓公仲曰:“听者听国,非必听实也。故先生听谚言于市。愿公之听臣言
也。公求中立于秦而弗能得也,善公孙郝以难甘茂,劝齐兵以劝止魏,楚、赵皆
公之雠也。臣恐国之以此为患也,愿公之复求中立于秦也。”
公仲曰:“奈何?”对曰:“秦王以公孙郝为党于公而弗之听,甘茂不善于
公而弗为公言,公何不因行愿以与秦王语?行愿之为秦王臣也公,臣请为公谓秦
王曰:‘齐、魏合与离,于秦孰利?齐、魏别与合,于秦孰强?’秦王必曰:
‘齐、魏离则秦重,合则秦轻,齐、魏别则秦强,合则秦弱。’臣即曰:‘今王
听公孙郝’以韩、秦之兵应齐而攻魏,魏不敢战,归地而合于齐,是秦轻也,臣
以公孙郝为不忠。今王听甘茂,以韩、秦之兵据魏而攻齐,齐不敢战,不求割地
而合于魏,是秦轻也,臣以甘茂为不忠。故王不如令韩中立以攻齐、齐,王言救
魏以劲之,齐、魏不能相听,久离兵史。王欲则信公孙郝于齐,为韩取南阳,易
谷川以归,此惠王之愿也。王欲则信甘茂于魏,以韩、秦之兵据魏以隙齐,此武
王之愿也。臣以为令韩以中立以劲齐,最秦之大急也。公孙郝党于齐而不肯言,
甘茂薄而不敢谒也。此二人,王之大患也。愿王之熟计之也。’”
○韩公仲相
韩公仲相。齐、楚之交善秦。秦、魏遇,且以善齐而绝齐乎楚。王使景鲤之
秦,鲤与于秦、魏之遇。楚王怒景鲤,恐齐以楚遇为有阴于秦、魏也,且罪景鲤。
为谓楚王曰:“臣贺鲤之与于遇也。秦、魏之遇也,将以合齐、秦而绝齐于楚也。
今鲤与于遇,齐无以信魏之合己于秦而攻于楚也,齐又畏楚之有阴于秦、魏也,
必重楚。故鲤之与于遇,王之大资也。今鲤不与于遇,魏之绝齐于楚明矣。齐、
楚信之,必轻王,故王不如无罪景鲤,以视齐于有秦、魏,齐必重楚,而且疑秦、
魏于齐。”王曰:“诺。”因不罪而益其列。
○王曰向也子曰天下无道
王曰:“向也子曰‘天下无道’,今也,子曰‘乃且攻燕’者,何也?”对
曰:“今谓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
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夫越赵、魏而斗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且非楚之任而楚
为之,是弊楚也。强楚、弊楚,其于王孰便也?”
○或谓魏王王儆四彊之内
或谓魏王:“王儆四彊之内,其从于王者,十一日之内,陂不具者死。王因
取其游之舟上击之。臣为王之楚,王胥臣反,乃行。”春申君闻之,谓使者曰:
“子为我反,无见王矣。十日之内,数万之众今涉魏境。”秦使闻之,以告秦王。
秦王谓魏王曰:“大国有意必来,以是而足矣。”
○观鞅谓春申
观鞅谓春申曰:“人皆以楚为强而君用之弱,其于鞅也不然。先君者二十余
年未尝见攻。今秦欲逾兵于渑隘之塞,不使;假道两周倍韩以攻楚,不可。今则
不然,魏且旦暮亡矣,不能爱其许、鄢陵,与梧割以予秦,去百六十里。臣之所
见者,秦、楚斗之日也已。”
○公仲数不信于诸侯
公仲数不信于诸侯,诸侯锢之。南委国于楚,楚王弗听。苏代为楚王曰:
“不若听而备于其反也。明之反也,常仗赵而畔楚,仗齐而畔秦。今四国锢之而
无所入矣,亦甚患之。此方其为尾生之时也。”
三晋已破智氏,将分其地。段规谓韩王曰:“分地必取成皋。”韩王曰:
“成皋,石溜之地也,寡人无所用之。”段贵曰:“不然,臣闻一里之厚而动千
里之权者,地利也。万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王用臣言,则韩必取郑矣。”
王曰:“善。”果取成皋。至韩之取郑也,果从成皋始。
○大成午从赵来谓申不害于韩
大成午从赵来谓申不害于韩曰:“子以韩重我于赵,请以赵重子于韩,是子
有两韩,而我有两赵也。”
○魏之围邯郸
魏之围邯郸也,申不害始合于韩王,然未知王之所欲也,恐言而未必中于王
也。王闻申子曰:“吾谁与而可?”对曰:“此安危之要,国家之大事也。臣请
深惟而苦思之。”乃微谓赵卓、韩晁曰:“子皆国之辩士也,夫为人臣者,言可
必用,尽忠而已矣。”二人各进议于王以事。申子微视王之所悦以言语于王,王
大说之。
○申子请仕其从兄官
申子请仕其从兄官,昭侯不许也。申子有怨色。昭侯曰:“非所谓学于子者
也。听子之谒而废子之道乎?又亡其行子之术而废左之谒乎?子尝教寡人循功劳、
视次弟,今有所求,此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
○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
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曰:“韩北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阳之常阪之塞,
东有宛、穰、洧水,南有陉山,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
出。奚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远
者达胸,近者掩心。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伯膊。邓师、宛冯、
龙渊、大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坚甲盾、鍪、铁幕、革抉、
<口夭>芮,无不毕具。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
也。夫以韩之劲与大王之贤,乃欲西面事秦,称东藩,筑帝宫,受冠带,祠春秋,
交臂而服焉。夫羞社稷而为天下笑,无过此者矣。是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大王
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今兹效之,明年又益求割地。与之即无地以给之,不
与,则弃前功而后更受其祸。且夫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夫以有尽之地
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而买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臣闻鄙语曰:‘宁为
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夫大王之贤,
挟强韩之兵,而有牛后之名,臣窃为大王羞之。”韩王忿然作色,攘臂按剑,仰
天太息曰:“寡人虽死,必不能事秦。今主君以楚王之教诏之,敬奉社稷以从。”
○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
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
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餍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
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而厮徒负养在其中矣,为除守徼亭障塞,见卒不
过二十万而已矣。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挚之士跿跔科头贯颐
奋戟者,至不可胜计也。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者,不可
称数也。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
虏。夫秦卒之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之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
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
必无幸矣。诸侯不料兵之弱,食之寡,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比周以相饰也,皆
言曰:‘听吾计则可以强霸天下。’夫不顾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之说,诖误人主
者,无过于此者矣。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断绝韩之上地,东取成皋、宜
阳,则鸿台之宫、桑林之菀非王之有已。夫塞成皋,绝上地,则王之国分矣。先
事秦则安矣,不事秦则危矣。夫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逆秦而顺楚,虽欲无
亡,不可得也。故为大王计,莫如事秦。秦之所欲,莫如弱楚,而能弱楚者莫如
韩。非以韩能强于楚也,其地势然也。今王西面而事秦以攻楚,为敝邑秦王必喜。
夫攻楚而私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于此者也。是故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御史,
须以决事。”韩曰:“客幸而教之,请比郡县,筑帝宫,祠春秋,称东藩,效宜
阳。”
○宣王谓摎留
宣王谓摎留曰:“吾欲两用公仲、公叔,其可乎?”对曰:“不可。晋用
六卿而国分,简公用田成、监止而简公弑,魏两用犀首、张仪而西河之外亡。今
王两用之,其多力者内树其党,其寡力者籍外权。群臣或内树其党以擅其主,或
外为交以裂其地,则王之国必危矣。”
○张仪谓齐王
张仪:“谓齐王曰:‘王不如资韩朋与之逐张仪于魏。魏因相犀首,因以齐、
魏废韩朋,而相公叔以伐秦。’公仲闻之,必不入于齐。据公于魏,是公无患。”
○楚昭献相韩
楚昭献相韩。秦且攻韩,韩废昭献。昭献令人谓公叔曰:“不如贵昭献以固
楚,秦必曰楚、韩合矣。”
○秦攻陉
秦攻陉,韩使人驰南阳之地。秦已驰,又攻陉,韩因割南阳之地。秦受地,
又攻陉。陈轸谓秦王曰:“国形不便故驰,交不亲故割。今割矣而交不亲,驰矣
而兵不止,臣恐山东之无以驰割事王者矣。且王求百金于三川而不可得,求千金
于韩一旦而具。今王攻韩,是绝上交而固私府也。窃为王弗取也。”
○五国约而攻秦
五国约而攻秦,楚王为从长,不能伤秦,兵罢而留于成皋。魏顺谓市丘君曰:
“五国罢,必攻市丘以偿兵费。君资臣,臣请为君止天下之攻市丘。”市丘君曰:
“善。”因遣之。魏顺南见楚王曰:“王约五国而西伐秦,不能伤秦,天下且以
是轻王而秦,故王胡不恔呼?”楚王曰:“奈何?”魏顺曰:“天下罢,必攻
市丘以偿兵费。王令勿攻市丘。五国重王,且听王之言而不攻市丘;不重王,且
反王之言而攻市丘。然则王之轻重必明矣。”故楚王恔而市丘存。
○郑强载八百金入秦
郑强载八百金入秦,请以伐韩。泠向谓郑强曰:“公以八百金请伐人之与国,
秦必不听公。公不如令秦王疑公叔。”郑强曰:“何如?”曰:“公叔之攻楚也,
以几瑟之存焉,故言先楚也。今已令楚王奉几瑟以车百乘居阳翟,令昭献转而与
之处,旬有余彼已觉。而几瑟,公叔之雠也;而昭献,公叔之人也。秦王闻之,
必疑公叔为楚也。”
○郑强之走张仪于秦
郑强之走张仪于秦,曰仪之使者必之楚矣。故谓大宰曰:“公留仪之使者,
强请西图仪于秦。”故因而请秦王曰:“张仪使人致上庸之地,故使使臣再拜谒
秦王。”秦王怒,张仪走。
○宜阳之役
宜阳之役,杨达谓公孙显曰:“请为公以五万攻西周,得之,是以九鼎印甘
茂也。不然,秦攻西周,天下恶之,其救韩必疾,则茂事败矣。”
○秦围宜阳
秦围宜阳,游腾谓公仲曰:“公何不与赵蔺、离石、祁,以质许地,则楼缓
必败矣。收韩、赵之兵以临魏,楼鼻必败矣。韩为一,魏必倍秦,甘茂必败矣。
以成阳资翟强于齐,楚必败之。须,秦必败,秦失魏,宜阳必不拔矣。”
○公仲以宜阳之故仇甘茂
公仲以宜阳之故仇甘茂。其后,秦归武遂于韩,已而,秦王固疑甘茂之以武
遂解于公仲也。杜赫为公仲谓秦王曰:“明也愿因茂以事王。”秦王大怒于甘茂,
故樗里疾大说杜聊。
○秦韩战于浊泽
秦、韩战于浊泽,韩氏急。公仲明谓韩王曰:“与国不可恃。今秦之心欲伐
楚,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
韩王曰:“善。”乃儆公仲之行,将西讲于秦。
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而告之。陈轸曰:“秦欲伐我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
一而具甲,秦、韩并兵南乡,此秦所以庙祠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
王听臣,为之儆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令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
币,使信王之救己也。纵韩为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
韩不和,兵虽至,楚国不大病矣。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于韩。
韩得楚救,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我困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
楚王大说,乃儆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
“弊邑虽小,已悉起之矣。愿大国遂肆意于秦,弊邑将以楚殉韩。”
韩王大说,乃止公仲。公仲曰:“不可。夫以实告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
者,楚也。恃楚之虚名,轻绝强秦之敌,必为天下笑矣。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
又非素约而谋伐秦矣。秦欲伐楚,楚因以起师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以
使人报于秦矣,今弗行,是欺秦也。夫轻强秦之祸,而信楚之谋臣,王必悔之矣。”
韩王弗听,遂绝和于秦。秦果大怒,兴师与韩氏战于岸门,楚救不至,韩氏大败。
韩氏之兵非削弱也,民非蒙愚也,兵为秦禽,智为楚笑,过听于陈轸,失计于韩
明也。
○颜率见公仲
颜率见公仲,公仲不见。颜率谓共仲之谒者曰:“公仲必以率为阳也,故不
见率也。公仲好内,率曰好士;仲啬于财,率曰散施;公仲无行,率曰好义。自
今以来,率且正言之而已矣。”公仲之谒者以告公仲,公仲遽起而见之。
○韩公仲谓向寿
韩公仲谓向寿曰:“禽困覆车。公破韩,辱公仲,公仲收国复事秦,自以为
必可以封。今公与楚解中,封小令尹以桂阳。秦、楚合,复攻韩,韩必亡。公仲
躬率其私徒以斗于秦,愿公之熟计之也。”向寿曰:“吾合秦、楚,非以当韩也,
子为我谒公仲曰:‘秦、韩之交可合也。’”对曰:“愿有复于公。谚曰:‘贵
其所以贵者贵。’今王之爱习公也不如公孙郝;其知能公也不如甘茂。今二人者
皆不得亲于事矣,而公独与王主断于国者,彼有以失之也。公孙郝党于韩而甘茂
党于魏,故王不信也。今秦、楚争强而公党于楚,是与公孙郝、甘茂同道也。公
何以异之?人皆言楚之多变也,而公必之,是自为贵也。公不如与王谋其变也,
善韩以备之,若此则无祸矣。韩氏先以国从公孙郝,而后委国于甘茂,是韩,公
之雠也。今公言善韩以备楚,是外举不辟雠也。”
向寿曰:“吾甚欲韩合。”对曰:“甘茂许公仲以武遂,反宜阳之民,今公
徒令收之,甚难。”向子曰:“然则奈何?武遂终不可得已。”对曰:“公何不
以秦为韩求颍川于楚,此乃韩之寄地也。公求而得之,是令行于楚而以其地德韩
地;公求而弗得,是韩、楚之怨不解而交走秦也。秦、楚争强,而公过楚以攻韩,
此利于秦。”向子曰:“奈何?”对曰:“此善事也。甘茂欲以魏取齐,公孙郝
欲以韩取齐,今公取宜阳以为功,收楚、韩以安之,而诛齐、魏之罪,是以公孙
郝、甘茂之无事也。”
○或谓公仲曰听者听国
或谓公仲曰:“听者听国,非必听实也。故先生听谚言于市。愿公之听臣言
也。公求中立于秦而弗能得也,善公孙郝以难甘茂,劝齐兵以劝止魏,楚、赵皆
公之雠也。臣恐国之以此为患也,愿公之复求中立于秦也。”
公仲曰:“奈何?”对曰:“秦王以公孙郝为党于公而弗之听,甘茂不善于
公而弗为公言,公何不因行愿以与秦王语?行愿之为秦王臣也公,臣请为公谓秦
王曰:‘齐、魏合与离,于秦孰利?齐、魏别与合,于秦孰强?’秦王必曰:
‘齐、魏离则秦重,合则秦轻,齐、魏别则秦强,合则秦弱。’臣即曰:‘今王
听公孙郝’以韩、秦之兵应齐而攻魏,魏不敢战,归地而合于齐,是秦轻也,臣
以公孙郝为不忠。今王听甘茂,以韩、秦之兵据魏而攻齐,齐不敢战,不求割地
而合于魏,是秦轻也,臣以甘茂为不忠。故王不如令韩中立以攻齐、齐,王言救
魏以劲之,齐、魏不能相听,久离兵史。王欲则信公孙郝于齐,为韩取南阳,易
谷川以归,此惠王之愿也。王欲则信甘茂于魏,以韩、秦之兵据魏以隙齐,此武
王之愿也。臣以为令韩以中立以劲齐,最秦之大急也。公孙郝党于齐而不肯言,
甘茂薄而不敢谒也。此二人,王之大患也。愿王之熟计之也。’”
○韩公仲相
韩公仲相。齐、楚之交善秦。秦、魏遇,且以善齐而绝齐乎楚。王使景鲤之
秦,鲤与于秦、魏之遇。楚王怒景鲤,恐齐以楚遇为有阴于秦、魏也,且罪景鲤。
为谓楚王曰:“臣贺鲤之与于遇也。秦、魏之遇也,将以合齐、秦而绝齐于楚也。
今鲤与于遇,齐无以信魏之合己于秦而攻于楚也,齐又畏楚之有阴于秦、魏也,
必重楚。故鲤之与于遇,王之大资也。今鲤不与于遇,魏之绝齐于楚明矣。齐、
楚信之,必轻王,故王不如无罪景鲤,以视齐于有秦、魏,齐必重楚,而且疑秦、
魏于齐。”王曰:“诺。”因不罪而益其列。
○王曰向也子曰天下无道
王曰:“向也子曰‘天下无道’,今也,子曰‘乃且攻燕’者,何也?”对
曰:“今谓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
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夫越赵、魏而斗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且非楚之任而楚
为之,是弊楚也。强楚、弊楚,其于王孰便也?”
○或谓魏王王儆四彊之内
或谓魏王:“王儆四彊之内,其从于王者,十一日之内,陂不具者死。王因
取其游之舟上击之。臣为王之楚,王胥臣反,乃行。”春申君闻之,谓使者曰:
“子为我反,无见王矣。十日之内,数万之众今涉魏境。”秦使闻之,以告秦王。
秦王谓魏王曰:“大国有意必来,以是而足矣。”
○观鞅谓春申
观鞅谓春申曰:“人皆以楚为强而君用之弱,其于鞅也不然。先君者二十余
年未尝见攻。今秦欲逾兵于渑隘之塞,不使;假道两周倍韩以攻楚,不可。今则
不然,魏且旦暮亡矣,不能爱其许、鄢陵,与梧割以予秦,去百六十里。臣之所
见者,秦、楚斗之日也已。”
○公仲数不信于诸侯
公仲数不信于诸侯,诸侯锢之。南委国于楚,楚王弗听。苏代为楚王曰:
“不若听而备于其反也。明之反也,常仗赵而畔楚,仗齐而畔秦。今四国锢之而
无所入矣,亦甚患之。此方其为尾生之时也。”
0
猜你喜欢:
- 《清史稿》 ◎循吏二 陈惪荣 芮复传(蒋林) 阎尧熙(王时翔) 蓝鼎元 叶新(施昭庭) 陈庆门 周人龙 童华(黄世发) 李
- 《旧五代史》 ◎宗室 克让,武皇之仲弟也。少善骑射,以勇悍闻。咸通中,从讨庞勋,以功为振武都校。乾符中,王仙芝陷荆、襄,朝廷征兵,克让率师奉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职官类存目 △《历代铨政要略》·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旧本题宋杨亿撰。亿字大年,浦城人。雍熙初,年十一。召试诗赋,
- 《朱子语类》 ◎论民 建宁迎神。先生曰:"孟子言:'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今人心都喎邪了,所以如此。泉州一富室,舍财造庙,举室乘
- 《菜根谭》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填,不可乘快而多
- 《元史》 ○张立道 张立道,字显卿。其先陈留人,后徙大名。父善,登金进土第。岁壬辰,国兵下河南,善以策干太第拖雷,命为必阇赤。立道年十七
- 《山海经》 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术踢。有三青兽相并,名曰双双。 有阿山者。南海之中,有泛天之山,赤水穷焉。
- 《隋书》 ◎经籍三 子 《晏子春秋》七卷(齐大夫晏婴撰。) 《曾子》二卷(目一卷。鲁国曾参撰。) 《子思子》七卷(鲁穆公师
- 《新五代史》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其父臬捩鸡,本出于西夷,自朱邪归唐,从朱邪入居阴山。其后,晋王李克用起于云、朔之间,臬捩鸡以善骑射,常从晋王
- 《明史》 ○杨廷和 梁储 蒋冕 毛纪 石珤 (兄玠)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
- 《隋书》 ○酷吏 夫为国之体有四焉:一曰仁义,二曰礼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罚。仁义礼制,政之本也,法令刑罚,政之末也。无本不立,无末不成。
- 《后汉书》 梁统字仲宁,安定乌氏人,晋大夫梁益耳,即其先也。统高祖父子都,自河东迁居北地,子都子桥,以资千万徙茂陵,至哀、平之末,归安定。
- 《庄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
- 《史记》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 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
- 《明史》 ◎文苑二 ○林鸿(郑定等) 王绂(夏昶) 沈度(弟粲 滕用亨等) 聂大年 刘溥(苏平等)张弼 张泰 (陆釴 陆
- 《红与黑》 天哪,让我做个平庸的人吧!米拉波他完全沉溺在思虑中,她向他表示热烈的感情,他只是简单地回答一下.他阴沉
- 《包法利夫人》 一天夜里,大约十一点钟,笃笃的马蹄声惊醒了他们,马就停在门口.女佣人打开阁楼的天窗,盘问一个停在街上的
- 《黄帝内经素问》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
- 《儒林外史》 话说牛玉圃看见牛浦跌在水里不成模样,叫小厮叫
- 《红楼梦》 话说贾琏贾珍贾蓉等三人商议,事事妥贴,至初二日,先将尤老和三姐送入新房。尤老一看,虽不似贾蓉口内之言,也十分齐备,母女二人已称了心。
评论
发表评论
-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 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韩非及后人《韩非子·孤愤》
-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及后人《韩非子·五蠹》
-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王诩《鬼谷子·持枢》
-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曾子《大学·第十一章》
-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王昭君《怨词》
-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李忱《吊白居易》
-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