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2-11-05 19:48:53
课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这歌声,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人民群众自愿组织起义勇军,奋起抗战。戏剧家田汉以此为题材,写了一个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电影的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田汉是在被国6*民6*dang特务逮捕前,把这首歌词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的。后来,这首歌词交到音乐家聂耳手中。聂耳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歌词,激发起极大的创作热情,立即动手谱曲。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按着节拍走动。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都倾注到每一个音符中。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尤其是结尾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坚定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935年7月,电影《风云儿女》上映,这首歌迅速传遍全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无数爱国志士唱着它,走上抗日救亡前线,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
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热情地唱起这首歌,并灌制了唱片。于是,这首歌又传遍世界,成为世界反fa6*西6*斯战线一首高昂的战歌。
1949年9月,新中国建立前夕,全国政协讨论国歌时,著名画家徐悲鸿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力荐用这首歌作为新中国的国歌。mao6*主6*席、周总理都支持他们的意见。这时有人提出:歌词中有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而眼下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即将成立,是否应该把这句改一下。周总理说:“我们面前还有帝国主义反动派,我们的建设越有进展,敌人越嫉恨我们,就越想法破坏我们,你能说不危险了吗?倒不如留下这句词,使我们耳边警钟长鸣。”一席话使人豁然开朗,全体政协委员一致通过: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后来,经过岁月的检验,这首歌被正式定为国歌。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歌曲。今天,我们唱起它,就会想起祖国被侵略、受压迫的历史,想起前辈们不怕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唱起它,就会居安思危,振奋精神,为保卫伟大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前言】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逐渐接近作者的情感。同时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方式呈现多样化,搜集的资料内容越来越广,量逐渐增大。教学中教师可紧扣教学重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借助搜集的资料,从多渠道学习课文,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学习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精彩词句。
3.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情感和愿望。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1.师生共听《义勇军进行曲》。
2.每当听到这雄伟、激昂的国歌时,你会想到什么?
3.自由发言,引入课文学习。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①强调“逊、豁”的读音和“奴隶、简陋、催人奋进、抗日救亡、政协、力荐、豁然开朗、抛头颅”等词语。
②学习生字“聂”,相机了解国歌曲作者聂耳,词作者田汉。(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交流)
2.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说说读了课文,你对国歌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3.教师小结,肯定同学们能从各方面进一步了解国歌。
(三)学习一、二、三自然段
1.师轻声唱国歌前两句,“每当听见国歌,就。”学生用这个句式说一说。(理解“油然而生”)
2.国歌的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怎样创作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划下来,并和同学交流。(读读自己划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3.学生汇报,相机理解“魔爪”、“催人奋进”。
4.教师小结: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之时,《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5.齐读第三自然段,加深体会。
(四)学习四~七自然段
1.这首歌不仅迅速传遍全国,而且又传遍了世界,为什么一首歌有如此之大的感召力呢?自读4、5自然段。
2.出示句式练习:这首歌传遍全国、传遍世界,成为成为。
3.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说说理由。
4.学生汇报,结合上下文理解“力荐”、“豁然开朗”。
5.今天,当我们唱起国歌,就会想起引读课文最后一段。
6.理解“居安思危”,(今天我们安居乐业,但同时我们也思危,你认为“危”在今天指什么?)
7.齐读最后一段,升华情感。
8.师生共唱国歌,再次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请把你在升旗仪式上听到国歌,唱起国歌时的内心感受写下来。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我喜欢》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理解我为什么喜欢繁星、树林、海洋的原因。懂得“集体的力量大无比”的道理
- 课文《风是一位画家》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风,最爱画画,一年四季画个不停。春天,东风把大山染青,把大地抹绿,为花儿
- 课文《文成公主进藏》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唐朝的时候,青藏高原上有一个地方叫吐蕃,在今天的西藏一带。吐蕃有个年轻的首
- 课文《沉香救母》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时光过得真快,转眼间沉香15岁了。他救母心切,便拜别了师傅,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一
- 课文《小猴栽树》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春天,小猴子在山坡上刚栽上一排梨树,就大吹大擂:“我栽的梨树要结大梨啦!”小
- 课文《两个又字做朋友》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认识“又”字旁,学会又、双、晶、炎、众5个字。2、学会在读文中
- 课文《看月食》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黄昏的时候,我们听到广播:晚上有月食,八点十一分开始。奶奶笑着说:“现在叫月食,我们
-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共计34篇,其详细列表如下:第一单元1、观潮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
- 课文《青松》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教材简说】《青松》一题,是《冬
- 课文《鲁班造伞》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鲁班是我国古代着(zhù)名的木匠(jiàng)。他有许多发明创(chuàng
- 课文《一条鱼儿水中游》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条、鱼、羊、果。2、能认读声母Y、W,能整体认读
- 课文《小牛站起来了》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7个生字,认读6个。认识“立刀旁”。2、会读指定的词语。朗读
- 课文《乐山龙舟会》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乐山地理环境优美,山光水色独特,宽阔的江面,“绿杨夹岸水平铺”,是举行龙舟竞渡
- 课文《蜗牛搬家》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蜗牛住在水池边的石缝儿里,周围光秃秃的。它怕风吹日晒,只有阴天下雨时,才从壳里
- 课文《不用嗓子的歌手》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黄莺想找几名金嗓子歌手,组成一支合唱队。小黄莺飞到花丛边,听见小蜜蜂
- 课文《蚂蚁的队伍》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匆匆忙忙地搬运食物。是谁在指挥它们呢?威尔教授决心解开这
- 课文《鲁滨孙漂流记》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天,鲁滨孙在沙滩上,发现了人类的脚印和几堆人骨头。经过仔细考察,他发现附
- 课文《小鱼的梦》出自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鱼游了一天水,池塘妈妈怀里睡。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床珍珠被。风儿唱起催眠曲,
- 课文《东方明珠》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上海黄浦江边,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东方明珠”。这座塔,
- 课文《愚公移山》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从前,有个老人叫愚公,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