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课文>>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2-09-07 06:57:21 

标签:

课文《烂漫的点地梅》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唐古拉山脉位于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常年天寒缺氧,四季冻土封固,素称“人类禁区”。
我和战友们来到青藏铁路工地时已是盛夏6月,但这时唐古拉山脚的布曲河畔,却处处是残冰积雪,丝毫没有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盎然景色。唐古拉山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里永远是寒冬。
一日黄昏,我在铲草皮的时候,发现草丛中有一种很奇怪的植物,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我不知道这是花还是草,但能猜出这是一种生命力十分顽强的植物。于是我挖了一丛回来,种在门前的屋檐下。
一场绵绵的细雨,叩开了7月温暖的大门。早晨起来去河边挑水,我发现天地间全然变了个样:山青了,水绿了,枯槁的小草一夜间换上了新装,嫩嫩的叶尖上挂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每一颗露珠都闪烁着太阳的光辉。
唐古拉山的春天终于姗姗而来了。
我回到宿舍撂下水桶,就迫不及待地揭开盖在屋檐下的草袋。啊!那棵植物居然活了,长出了一片片fan6*绿带黄的叶子。
正在我欣喜的时候,一位美丽的藏族少女,赶着羊群路过我们营区门口。有只掉队的小羊羔误入营区,“咩咩”地叫着乱闯。牧羊女追逐进来,见我站在屋檐下护着那丛植物不让小羊羔靠近。便“扑哧”一笑,用生硬的汉语对我说:“放心吧,牲口不会吃它的。”
“为啥?”
“这花又苦又涩,牛羊就不吃呗。”
“这是花吗?”
“嘻嘻,不是花你种它干什么?这叫‘点地梅’,开的花可香可好看哩。”
牧羊女说完,便赶起小羊羔轻盈盈地走了。
点地梅开花了,怒放的点地梅十分美丽。紫艳艳的花儿,亭亭玉立地缀满枝头,仿佛一串串粘连在一起的紫色豆珠儿,散发着一阵阵浓浓的醉人芳香。阳光照耀下,花儿更紫得晶莹,紫得透亮,紫得鲜艳。天上是白悠悠的云彩,地里是紫幽幽的花儿。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
我和战友们把路基旁盛开的点地梅,移栽到帐篷前后,营区里顿时充满了一片盎然的生机。
点地梅花儿怒放的季节,正是筑路的高潮时节。为了早日建设好青藏铁路,让火车开到西部边陲的日光城——拉萨,我们这些高原筑路兵,将一颗颗炽热的心连接在一起,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燃烧起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之光。一个战友曾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豪言壮语:“如果我在青藏铁路工地上光荣牺牲,请亲人和朋友不要难过。请带着微笑将我的骨灰播撒在唐古拉山上,我要亲眼目睹列车在自己筑起的铁路上呼啸飞驰……”一位战友的妈妈去世了,作为长子的他却因为施工忙,未能给母亲尽孝送终。一名年轻战友的妻子在老家分娩时难产住院,他采了一束最艳丽的点地梅守在电话旁。一面埋头整理施工资料,一面心急如焚地等待福祸未卜的消息,直到拂晓时分才接到母子平安的喜讯。年轻人激动得把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他深情地对电话那头的妻子说:“我送你一束美丽的点地梅!”……
青藏铁路工地上的英雄事迹很多很多,也很感人。那里的每一片白云都记载着一桩平凡而伟大的筑路兵的故事,每一朵点地梅都代表着一颗筑路兵的美好心灵。在那些日子里,我们和点地梅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呼吸,共患难,心心相印!
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我更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前言】
《烂漫的点地梅》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作者给我们描绘的点地梅生长在雪域高原瘠薄的土地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开着美如蓝天白云的花朵。它平凡,在藏东南的河谷滩地或高山草地上随处可见;它伟大,在天寒缺氧、冻土封固的雪域高原上,只要有一点瘠薄的土壤就顽强地生长,向人们奉献出灿烂如云霞的花朵。同样地,高原筑路兵是平凡的,他们只是青藏铁路十万建设者中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他们又是伟大的,他们在雪域高原上艰苦奋战,创下了一个又一个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燃烧起了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之光。作者正是抓住了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内在品质的相通之处,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一是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二是领悟作者赞点地梅就是赞高原筑路兵的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3. 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教学建议】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学生读课题。说一说读了题目之后的想法。
2. 希望对这种花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吗?让我们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 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 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4.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点地梅,高原筑路兵
三、学生质疑,以疑导学
1. 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内容却写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会提出诸如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却要写高原筑路兵等等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板书在黑板一侧。
2.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先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
四、学习课文第3~13段,体会点地梅的美丽和顽强
1. 默读第3~13段,勾画描写点地梅的语句,并说说点地梅是一种怎样的花。
2. 教师组织课堂交流。
教师在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第3段和第13段中描写点地梅“顽强”和“美丽”两大特点的语句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
①“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
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1、2段对唐古拉山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体会到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
②“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3段,对重点语句进行反复品读,边读边展开想象,深切体会作者对点地梅由衷的热爱与赞美。
五、读文与课外搜集资料相结合,体会高原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
1. 学生读介绍筑路战士英雄事迹的段落,勾画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
2. 教师组织课堂交流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3. 教师用课件出示或口头介绍另外几个发生在青藏铁路工地上的英雄事迹。
4. 通过课文的学习再结合背景资料用自己的话谈谈体会。
5. 学生齐读第16段。
六、统观全文,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 通过前面的学习,想一想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
2. 指导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七、回扣课题,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1. 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实际上却是赞“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2. 学生回忆并交流还学过哪些和这篇课文表达方法类似的课文。
八、自学生字,正确书写
1. 师:课文中的生字,你准备怎样记住它们而不读错写错?
2. 学生练习书写。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叙利亚的卖水人》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到位于沙漠地带的叙利亚去旅行,最不能忍受的,是它气候的干燥与闷热。喝下去的
  • 课文《音乐之声》出自九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本,其原文如下:【原文】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云雀声声啼唱。高高的山巅上尚未化尽的
  • 课文《小小的希望》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文后4个生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 课文《游长城》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6个生字,书写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
  • 课文《李子的核》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李子的核》是一篇叙述性较强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从没有吃过李子的万尼亚在
  • 课文《阿德的梦》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阿德早早地起了床。今天上午10点,他要乘坐21世纪最新的载人飞船,到火星上去旅游,
  • 课文《活化石》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在博物馆里,我们观看一块块化石,就能看到亿万年前的动物、植物。那么,你看过活的化石吗
  • 课文《美丽的呼伦湖》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美丽的呼伦湖,方圆约八百里,碧波万顷。它就像一面很大很大的镜子,镶嵌在内
  • 课文《把耳朵叫醒》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他是一个年轻的画家,但他很孤独,因为他贫困潦倒,无人赏识。后来,他终于找到
  • 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
  • 课文《白桦林的低语》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那森林边的草地上,野牡丹和野百合开过
  • 课文《数字歌》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yīèrsāndàngqiū qiān 一 二 三 , 荡 秋 千。sìwǔl
  • 课文《三个儿子》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三个妈妈拎(l9n)着很重的一桶(t%ng)水回家,这时她们的儿子迎面跑了过来。读
  • 课文《文具的家》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儿去了。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擦,就找不着了。贝贝
  • 课文《讲一讲有趣的书籍》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能想象图意,并和其他同学交流图中的内容;认真倾听,有礼貌地评
  • 课文《晏子使楚》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
  • 课文《郑和做舟》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郑和是我国明朝著名的航海家。他小的时候,常听祖父和父亲讲乘船远航的故事。他多
  • 课文《成功的路》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白马驹、黑马驹和红马驹,是三个亲兄弟。他们长得一样强壮,都想长大成为一名赛跑冠
  • 课文《水乡歌》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水乡什么多?船
  • 课文《我喜欢》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理解我为什么喜欢繁星、树林、海洋的原因。懂得“集体的力量大无比”的道理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