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3-02-08 02:13:44
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出自九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练习册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前言】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的一篇杂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作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释义】
玄虚:形容神秘莫测, 使人摸不透.
诓骗:说谎话骗人;欺骗,比如说“诓骗钱财”,“诓骗别人”等等。
怀古伤今:怀:想念。伤:忧思。今:现在。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指一种落寞、倒退、悲观的思想情绪。
为民请命: 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或替百姓说话)
【课文赏析】
第一部分: 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1--2)
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1、盲目骄傲,夜郎自大。(“总”含有“一向”的意思)2、盲目崇拜,借助外援。(“只”含有“唯一”的意思) 3、今不如昔,祈求鬼神。(“一味”含有“死心踏地”的意思)把这三者联贯起来,其态度是: 由自夸到崇洋,再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因此有人“慨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论题的论点。( 这是报刊上先后宣扬过的三件“事实”,都不过是“公开”的、表面的东西,并不能反映社会的本质和主流 )用了三个事实来反复强调和肯定,即事实已铸成铁案。
第二部分: 驳斥对方的论证。(3--8)
根据批驳的对象不同,分两层。
第一层,针对对方的三个论据,运用层层剥茧的方法,指出其虚伪性和欺骗性,抨击其卖国行径。(3--5)
“他信力”、“自欺力”这是作者在本文里特地造的两个新词,用“自”和“他”,“信”和“欺”两对反义词衍义造成的。这是一种修辞手法,这两个新造的词和原词“自信力”一对照,就显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义。
第二自然段“有人”是指梁实秋等文人,针对对方三个论据一一批驳。文章用两个假设复句,第一个假设复句,“自信”早已失掉,第二个假设复句,是退一步讲,接着指出失掉“他信力”后可能寻找一条“新生路”,那就是相信自己,“但”字一转,“不幸”得很,走上了一条可怕的路,即求神拜佛、虚无漂渺、精神麻醉的路。这就是上层统治者自欺欺人,以掩盖他们乞求于帝国主义镇压革命的罪恶目的。因此,文中“中国人”究竟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这里加着重号的句子,是反动政府“书报检查处”删去的文字,它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真面目的反动实质。
第五自然段从正面立论,这是三、四自然段所揭露的逻辑结论。既失掉“自信力”又失掉“他信力”走上自我麻醉的道路,就是“发展自欺力”的表现,这一语道破了反动派自欺欺人的实质。
第二层,正面歌颂我国有史以来前仆后继战斗着的中国人民,揭露反动派凶残毒辣的行径,驳斥论敌的论点。(6--8)
第六自然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明确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先承接上文,对“自欺”作了历史说明,指出“自欺”是反动派的老货色,从古就有,于今更甚。“笼罩了一切”说明“自欺”在当时国6*民6*dang上层社会泛滥的严重性。
这里的“中国人”与上文的“中国人”内涵迥然不同,上文指国6*民6*dang反动派一小撮民族败类;这里指富有反抗精神的中国人民。
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 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 他们在哪里?为什么?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
除历史人物外当今的英雄更多,斗争更伟大。鲁迅先生在赞美革命者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同时,怒不可遏地揭露了敌人“摧残”、“抹杀”革命者的罪行。最后鲁迅先生郑重宣告: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直斥“有人”的无耻谰言。观点十分鲜明,感情十分强烈。
在这一层中,鲁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对“中国人”作了阶级分析,热情赞扬了作为“中国的脊梁”的“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 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9)同时写出作者鲁迅的观点——从古至今都有不失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这一部分,鲁迅号召广大中国人民必须擦亮眼睛,剥去敌人的伪装,彻底粉碎反革命的阴谋活动。同时指出“状元宰相”与“地底下”的地位不同、立场不同、对待革命的态度也不同。“状元宰相”是为一小撮上层统治阶级搞摇旗呐喊的,“地底下”是指中国人的真正代表及其正在奋斗的光辉业绩。这里运用了比喻,含义是: 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的文章是荒谬的,不足为据的,要自己亲自到被压在下面的另一个世界里去观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我们上课了》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课、了、的、不、要、里、皮”7个生字;认识偏旁言字旁、白字旁
- 课文《爱发脾气的孩子》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有个男孩儿,脾气很不好,不管遇(yù)到什么事,稍(shāo)有不顺心,
- 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出自高三语文上册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诗曰: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
- 课文《不用嗓子的歌手》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黄莺想找几名金嗓子歌手,组成一支合唱队。小黄莺飞到花丛边,听见小蜜蜂
- 课文《山石土田人》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山、石”。认识“土、田、人”能借助音节读准字音,会
- 课文《跳礅上的歌》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上学的路上,有一条浅浅的小溪,在山脚下悄悄流淌。小溪里,青青的条石,排成一行
- 课文《晚上的太阳》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一个大雪天的晚上,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病了。爸爸请来的医生说,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
- 课文《作为生物的社会》出自高三语文上册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李绍明译。刘易斯·
- 课文《月亮毯》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丁丁的爸爸在埃及工作了两年,回国时,带给丁丁一块埃及的棉线毯。这是一块多么漂亮的
- 课文《山青青》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山青青》是一首儿歌,写的是春天来临时大自然景色的变化。课文一共有三句,第
- 课文《猴王出世》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
- 课文《好日子》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学会本课的8个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理解课文大意,能流利、有感
- 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出自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
- 课文《漱口》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 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口、手、茶、杯、吐”五个生字,会描写“手、口、杯”3
- 课文《人造发光植物》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凡是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参观的人,总要到该校的植物园去领略一番奇妙的夜景。夜
- 课文《回乡偶书》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教材简说】
- 课文《落叶》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爬过去,躲在
- 课文《冬不拉》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相传很久以前,哈萨克族人在一片大森林边上过着游牧生活。森林里有一只身躯庞大性情凶恶
- 课文《革命烈士诗二首》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囚歌叶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
- 课文《寻找秋天》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有一天,王老师带我们去野外寻找秋天,小文说:“秋天是蓝色的。”小方说:“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