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课文>>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3-03-18 09:54:06 

标签: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我们在纽(niǔ)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
一群灰鸽飞来,在我们身边大摇大摆地散步,有的好奇地歪着头看着我们,可能正猜想我们在做什么。它们猜得到吗?大家正在等着探访那刚从巴黎飞来的世界著名的美丽女子。听说美法两国多次交涉,她才能暂时离开巴黎的卢(lú)浮宫前来纽约。她,就是诞生于达·芬奇笔下,面带永远微笑的“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xiào)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她能从大洋彼岸飞来与我们相约。我猜想今天来“赴约”的人一定很多,但队伍之长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队伍慢慢地向前移动。我慢慢地上了博物馆门前的台阶,进了大门,到了陈列《蒙娜丽莎》的房间外。队伍移动得更慢了。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走到了陈列室门口,终于看到了她。
那幅画不大,大概三英尺长、两英尺宽吧,整幅画几乎只是一种棕色。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近了,更近了,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近你。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蒙娜丽莎那微抿(mǐn)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tián)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jīn)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蒙娜丽莎的身姿和交搭的双臂使她显得大方、端庄。她的脸部、颈部和双手好像沐(mù)浴在阳光里,格外明亮动人;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富有生命的活力;她的朴素的茶褐色衣服更加衬托出特有的生命力。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山峦、石桥、流水、树丛、小径,在朦胧中向远方蜿蜒隐去。在这空旷而深远的背景里,蒙娜丽莎更加美丽动人。
“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cuǐ)璨(càn)的明珠,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我虽然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却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教材简说】
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法国的卢浮宫有三件宝,其中之一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几百年来,《蒙娜丽莎》让人百看不厌。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永恒的美。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著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笔洗练,文字浅显流畅,可谓是介绍艺术品的传神之作。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蒙娜丽莎神秘而迷人的微笑,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似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建议】
1.课前,安排有条件的同学去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教师准备此画的摹本(挂图)。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2.本课的教学要体现高年级略读课文的特点。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蒙娜丽莎的永恒美。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思路:
(1)初读课文,粗知大意。先让学生速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大致理解有关词语,并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这个环节应给学生提供交流时间,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课文,感受名画魅力。第二遍布置学生读课文,让学生找到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图文对照和资料的引入,让学生充分感受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体会她的舒畅温柔、哀伤、亲切和矜持。引导学生重点交流从哪些具体描写中看出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作者看到这幅画想到了什么。学习作者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蒙娜丽莎描写生动的。
(3)最后建议以当小小解说员、制作资料卡或其他形式向别人介绍这幅画。
3.课文语言生动,文字流畅,特别是对画像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可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想,体会绘画艺术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鼓励学生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试着用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图文结合,最大限度地感受蒙娜丽莎的美。对于名画,学生很难从专业角度去审视,重在从整体去感受,因此,不同形式的朗读在全文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4.课尾可以引入达·芬奇的另一幅名画《最后的晚餐》,教师作简单的讲解,借此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最后一分钟》出自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午夜。香港,让我拉住你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听所
  • 课文《我有一盒彩笔》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有一盒彩笔,我用它画美丽的今天:画一条蓝色的直线,那是小河流过稻田。画一
  • 课文《电话的发明》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电话的发明人是亚历山大贝尔。贝尔喜欢做科学实验。在一次实验中,贝尔发现了一个有趣
  • 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从前,有位画师收了三个徒弟。有一天,画师把三个徒弟召(zhào)集在一起,要
  •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本课由《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的梗概和“找到汤姆和贝琪”这个精彩片
  • 课文《普罗米修斯盗火》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传说地球上本没有火种,那时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火烧烤食物,只好吃生的
  • 课文《快乐的杉树林》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家门外有一片杉树林,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春回大地,杉树林长出嫩绿的
  • 课文《在金色的海滩上》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太阳刚冒出海面,在金色的海滩上,有个身穿蓝色连衣裙的小姑娘在拾贝壳。她的身后
  • 课文《这个办法好》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 * 七岁的时候,常和小伙伴们到山上去放牛,砍柴,捡果子。有一回,他想:怎
  • 课文《不留余地的狼》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有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个大洞,各种动物由此通过。狼非常高兴,它想,守住山洞就
  • 课文《城市的标识》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我们的城市和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像多胞胎了。假如你在一个傍晚被掳掠到某地,你被
  • 课文《小燕子进步了》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小燕子进步了》是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
  • 课文《怀念母亲》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
  • 课文《孙中山破陋习》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孙中山小时候很喜欢自己的姐姐。当时孙中山的家里很穷,他的姐姐一点儿也不怕吃苦,
  • 课文《鹬蚌相争》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有一年,赵国要攻打燕国。燕王听到了消息,就派苏代去劝说赵王罢兵。苏代赶到了赵国
  • 课文《比力气》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比力气》是小学语文长春版教材第二册第七板块《故事里的智慧》中的第四课。本
  • 课文《爱斯基摩人的冰屋》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几十年前,爱斯基摩人的房屋是用冰做的。这种冰屋,是用大小 * 垒成的。
  • 课文《国庆节的晚上》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晚上,天安门广场真热闹。各色各样的焰火,把天空照得如同
  • 课文《我多想》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朗读技能,鼓励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并背
  • 课文《尾巴的功能》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牛儿牛儿告诉我,你的尾巴有啥用?我的尾巴常甩动,就像拍子赶虻蝇。袋鼠袋鼠告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