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课文>>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3-02-04 04:43:19 

标签:

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头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空气中。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它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爸爸和他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暧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慢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教材简说】
本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作者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去看一个孩子童年的侧影,其中景和情既清晰,又那么朦胧。骆驼队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鲜明的记忆,它们脖子上的铃声,则是童年中美妙的音响。就在这种淡淡的回忆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课文围绕着骆驼队,写了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怎样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怎样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这些看似小小的却很有童趣的事,像一个一个的镜头,随著作者娓娓的叙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人感到作者充满了童真的童年生活是那样的美好,它可能有一点单调,但是有了骆驼队,有了清脆的铃铛声,有了对骆驼队的思念,一切又变得妙不可言。
选编这篇文章,目的是使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毡帽、卸煤、咀嚼、交错、幼稚、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教学建议】
1.本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唯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体会童年的美好,感受作者的情感,领略语言的特点。因此,可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第一,激发兴趣,唤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课题有什么想法。这类课题学生在课本上第一次接触到,他们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比如,觉得这个课题很特别、很有意思;联想到冬天的太阳、缓缓行进的骆驼队;联想到诗,感受到节奏感和语言的美好等等。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强烈的阅读期待的时候,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
第二,充分自读,读熟课文,了解内容。
激发起学生读书的欲望,就让他们自主充分地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思考:围绕着童年生活,作者写了哪几个片段。充分自学后,小组同学互相当老师,检查读文,交流读书所得,理清文章脉络,从而体会到,文章看起来写的事很多,却都是围绕着骆驼队来写的。
第三,品赏朗读,感悟语言,体会真情。
在学生熟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所把握后,说说骆驼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学生选择重点部分进行朗读,并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在与同学交流的时候,可以先说说哪一部分为重点部分,然后把这一部分朗读给同学听,同学们进行自由评价。在评价中相机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本课语言纯朴,作者的感情多融在这纯朴的语言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才能更好地从这纯朴的语言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前面回忆部分,要注意读好“我”和爸爸、妈妈对话的部分,读出小小的“我”天真和幼稚的想法,以及对骆驼的思念;后面两段写了我写《城南旧事》的原因,直接抒发了“我”对童年的留恋,要通过朗读,准确地表达作者这种感情。
3.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咀嚼”的“嚼”读jué,“慢慢地嚼”的“嚼”读jiáo。“卸”9画,第7笔是“提”,“傻”的右上部分里面不是“夕”。
4.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这句话和课后的资料袋,推荐学生读《城南旧事》,也可以集体阅读《城南旧事》的片段,以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闹钟》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闹钟》是一篇优美的富有童趣的小文章。以“我”在不同的情况下,对闹钟产生的不
  • 课文《头口目手》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头”“口”“目”“手”4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 课文《布勒门的音乐家》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头驴、一条狗、一只猫走到了一起,它们从主人家逃出来,想到布勒门去当音乐家。
  • 课文《野兔》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天,我正在野地里割草,忽然发现一只大野兔正趴在前面的一个坑里。我悄悄地绕到它背
  • 课文《眼睛》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lùzhū shìxiǎo cǎo deyǎn jing露珠是小草的眼睛,xīn
  • 课文《画虾》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齐白石老爷爷小时候是个放牛娃。一天,他放牛回来,到水塘边洗手,看见有几只小虾在水
  • 课文《神奇的耳朵》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神奇的耳朵》中,两只可爱的小白兔,用爱观察自然,用心倾听自然,便有一
  • 课文《沙漠中的绿洲》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在这白茫茫
  • 课文《九色鹿》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里,有一头九色鹿。他身上的毛有九种颜色,美丽极了。一天,他正
  • 课文《小溪笑了》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流利地背诵课文。3.读认生字,利用
  • 课文《请星星》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晨光》是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的第六篇阅读课文。这是一首儿歌,共
  • 课文《狐狸列那》出自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天气冷极了。狐狸列那的家里已经没有吃的了。他到外面给孩子们找吃的东西。出了家门,
  • 课文《小熊过桥》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xiǎo zhúqiáo yáo yáo yáo小 竹 桥 , 摇 摇 摇,
  • 课文《购买上帝的男孩》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课文】一个小男孩捏着1元硬币,沿着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
  • 课文《小猴栽树》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春天,小猴子在山坡上刚栽上一排梨树,就大吹大擂:“我栽的梨树要结大梨啦!”小
  • 课文《名碑荟萃》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在陕西省西安市,有一座我国最大的书法艺术宝库,那就是西安碑林。碑林收藏了从汉魏至
  • 课文《慰问军属》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懂得要尊敬军属、热爱军属。要为军属做力所能及的事。2、能看图把同学们
  • 课文《母亲的纯净水》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瓶普通的纯净水,两块钱;一瓶名牌的纯净水,三块钱。真的不贵。每逢体育课
  • 课文《郑和做舟》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郑和是我国明朝著名的航海家。他小的时候,常听祖父和父亲讲乘船远航的故事。他多
  • 课文《厨师小山羊》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猴在树林里摘了一个黄黄的果子,咬了一口:“哎,酸死了!”原来是个柠檬,他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