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课文>>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2-07-13 18:53:50 

标签:

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病房洁白宁静,就连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也是脚步轻轻。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他常常耐着性子,面对墙上的地图呆呆地出神。实在无聊了,魏格纳就站起来,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他画完了大洋洲,又画南极洲;画完了非洲,又画南美洲。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精神大振,仔细端详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不同点。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魏格纳兴奋极了,将地图上一块块陆地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块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于是,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人地吻合。
第二天一早,他叩开了著名科学家柯彭教授的大门,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了他。教授肯定了他的假想有道理,并说也曾有人提起过,但都没有足够的事实加以证明。教授劝他打消念头,不必为此枉费心机。
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一次,他看到一份材料,里面提到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上的古生物化石有一定的相似性。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显然,这些动物当时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否则,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鼓舞了他。他充满信心,又做了很多考证工作。
1912年,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地质学会上,魏格纳作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引起了地质界的震动。
【教材简说】
本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10年。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上述内容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每个部分连接自然,运用“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于是……”“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等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阅读这篇课文,能让学生懂得段与段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文中还有很多具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如“洁白宁静、性格豪放、静谧舒适、坐卧不安、不可思议、浩如烟海、飞渡重洋”,对丰富学生的词汇很有好处。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世界地图或地球仪。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自学后,可以通过检查朗读和提出疑难问题的方式进行反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同学间相互解决,有的可以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接着,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学生充分读书后,同桌之间或小组内相互交流。
最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复述故事,并能把读后的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
3?学生交流读书所得时,教师可以重点指导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得出来的。
(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进行推理的──
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
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
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
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4?学生在交流读书感受时,教师可以参与其中,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在学生情感升华、意犹未尽之时,可以鼓励学生继续查阅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愿望。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自选商场》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一、教学要求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巾、牙、尺、毛”4个字。认识1个偏旁“”。2?
  • 课文《邮票齿孔的故事》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1840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邮票根现在的邮票不一样。每枚邮票的四
  • 课文《人生寓言》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原文】拥有财富是好事,却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遭遇厄运是坏事,却可以锻炼人的意
  • 课文《蒙蒙细雨》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课文】迎着蒙蒙细雨,我漫步在雪山下。田野,湿漉漉的,翠绿的麦苗儿,捧着水珠;鲜红的花瓣上
  • 课文《爱问的霍金》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霍金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他小时候特别喜欢问这问那。一天,霍金又缠着妈妈问开
  • 课文《女娲补天》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不知过了多少
  • 课文《剪窗花》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xiǎojiǎn dāoshǒuzhōngná 小 剪 刀 , 手 中 拿,w
  • 课文《雨点》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 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在
  • 课文《放飞蜻蜓》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课文】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
  • 课文《黑人谈河流》出自九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本,其原文如下:【原文】我了解河流:我了解像世界一样的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 课文《母鸡》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一向讨厌母鸡。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
  • 课文《数星星的孩子》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夜空中。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着头,数
  • 课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 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原文】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
  • 课文《小猫种鱼》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认识3个新偏旁:提土旁、双人旁、夕字旁。2.学会7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
  • 课文《我真希望》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真希望,烟囱里飘出来的,不是浓浓的黑烟,而是轻盈洁白的云彩。我真希望,烟囱
  • 课文《山雨》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先是听见它的
  •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们在纽(niǔ)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
  • 课文《迷人的夏天》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夏天是炎热的。 * 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空中,把热心情地洒向大地。我们不必穿着厚厚的
  • 课文《东西南北》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识字11个;辨别多音字“少”,同音字“南、男”。2.认识前后左右的位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