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明版东观馀论原文
米已辟王黄斥米,从来聚讼每纷如。
千年下议千年上,几事实当几事虚。
笔正明言在心正,古书垂法示今书。
重摹淳化加评订,也觉斯之未信予。
诗词问答
问:题明版东观馀论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明版东观馀论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明版东观馀论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
2. 见黄伯思序语
参考注释
辟王
邪僻的君王。《左传·成公八年》:“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 杜预 注:“言 三代 亦有邪辟之君,但赖其先人以免祸耳。”
君王。《诗·大雅·棫朴》:“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郑玄 笺:“辟,君也。君王谓 文王 也。”《诗·周颂·载见》:“载见辟王,曰求厥章。” 郑玄 笺:“诸侯始见君王,谓见 成王 也。”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聚讼
众说纷纭,久无定论。《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旁,三年不成。会礼之家,名为聚讼,互生疑异,笔不得下。” 宋 岳珂 《愧郯录·告谥祖庙》:“盖有 唐 已定之制,有司屡请迄六世而后克从。以是知议礼聚讼,岂不难哉。”《明史·历志一》:“是时言历者四家,《大统》、《回回》之外,别立 西洋 为西局, 文魁 为东局,言人人殊,纷若聚讼焉。” 李大钊 《厌世心与自觉心》:“国家善恶之辨,古今学者,纷纷聚讼。”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下议
(1).交给下面讨论。《史记·韩长孺列传》:“ 匈奴 来请和亲,天子下议。”
(2).写下意见。《南史·齐纪上》:“﹝帝﹞因索笔下议,餘并注同。”
年上
1.方言。上年,去年。事实
事情的真实情况
判案要以事实为根据
事实胜于雄辩
几事
机密的事。《易·繫辞上》:“几事不密则害成。” 孔颖达 疏:“几,谓几微之事当须密慎,预防祸害。”《后汉书·鲍永传》:“ 諫 每戒 永 曰:‘ 君长 几事不密,祸倚人门。’”《北齐书·尉瑾传》:“又吏部銓衡所归,事多祕密,由是朝之几事,颇亦预闻。”
明言
(1).明著之言;明白的话。《战国策·秦策一》:“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 吴师道 补正:“谓明著之言,章显之理。” 续范亭 《五百字诗》:“古人有明言,兵后成荒年。”
(2).犹明辩。明白辩说。《庄子·大宗师》:“汝必躬行仁义而明言是非。”
(3).明白说出来。《韩非子·说难》:“贵人有过端,而説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则身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船上人多,切勿明言!”
(4).明哲的话。如 明 冯梦龙 《古今小说》又名《喻世明言》。
心正
心意纯正不偏。《礼记·大学》:“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
古书
古代的著作
垂法
垂示法则。《商君书·壹言》:“秉权而立,垂法而治。”《史记·秦本纪》:“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况夺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 宋 曾巩 《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制》:“使百工庶尹皆知尔之不私于法,罔敢不正,而政令之自上出者,罔不得宜,以称朕所以作则垂法、始今行后之意。”
淳化
(1).纯正平和。《素问·五常政大论》:“阳和布化,阴气廼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
(2).敦厚的教化。《文选·张衡<东京赋>》:“清风协於玄德,淳化通於自然。” 薛综 注:“淳厚之化,通於神明也。”《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四》:“陛下自膺人望,岁时丰稔,亦淳化所致也。”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权若讷冯澥》:“削之无益於淳化,存之有光於孝理。”
(3).犹驯化。《史记·五帝本纪》:“时播百穀草木,淳化鸟兽虫蛾。”
评订
犹评议。 宋 朱熹 《答程正思书》:“朋友相信得及者,密加评订,自不可废,切不可於稠人广坐论説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