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琪罗传-下编-舍弃-01-爱情(10)
《米开朗琪罗传》 作者:罗曼·罗兰
当米开朗琪罗于一五三四年离开翡冷翠住在罗马的时候,他想,因了克雷芒七世之死摆脱了一切工作,他终于能安安静静完成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了,以后,他良心上的重负卸掉之后,可以安静地终了他的残生.但他才到罗马,又给他的新主人把他牵系住了.
"保罗三世召唤他,要他供奉他.......米开朗琪罗拒绝了,说他不能这样做;因为他以契约的关系,受着乌尔比诺大公的拘束,除非他把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完成之后.于是教皇怒道:'三十年以来我怀有这个愿望;而我现在成了教皇,反不能满足我的愿望么?我将撕掉那契约,无论如何,我要你侍奉我.,"瓦萨里记载.
米开朗琪罗又想逃亡了.
"他想隐遁到杰内附近的一所修院中去,那里的阿莱里亚主教是他的朋友,也是尤利乌斯二世的朋友.他或能在那边方便地做完他的作品.他亦想起避到乌尔比诺地方,那是一个安静的居处,亦是尤利乌斯二世的故乡;他想当地的人或能因怀念尤利乌斯之故而善视他.他已派了一个人去,到那里买一所房子."孔迪维记载.
但,正当决定的时候,意志又没有了;他顾虑他的行动的后果,他以永远的幻梦,永远破灭的幻梦来欺骗自己:他妥协了.他重新被人牵系着,继续担负着繁重的工作,直到终局.
一五三五年九月一日,保罗三世的一道敕令,任命他为圣彼得的建筑绘画雕塑总监.自四月起,米开朗琪罗已接受《最后之审判》的工作.这幅巨大的壁画把西斯廷教堂入口处的墙壁全部掩蔽了,在一五三三年时克雷芒七世已有这个思念.自一五三六年四月至一五四一年十一月止,即在维多利亚逗留罗马的时期内,他完全经营着这件事业.即在这件工作的过程中,在一五三九年,老人从台架上堕下,腿部受了重伤,"又是痛楚又是愤怒,他不愿给任何医生诊治".瓦萨里记载.他瞧不起医生,当他知道他的家族冒昧为他延医的时候,他在信札中表示一种可笑的惶虑.
"幸而他堕下之后,他的朋友.翡冷翠的巴乔.隆蒂尼是一个极有头脑的医生,又是对于米开朗琪罗十分忠诚的,他哀怜他,有一天去叩他的屋门.没有人接应,他上楼,挨着房间去寻,一直到了米开朗琪罗睡着的那间.米氏看见他来,大为失望.但巴乔再也不愿走了,直到把他医愈之后才离开他."瓦萨里记载.
像从前尤利乌斯二世一样,保罗三世来看他作画,参加意见.他的司礼长切塞纳伴随着他,教皇征询他对于作品的意见.据瓦萨里说,这是一个非常迂执的人,宣称在这样庄严的一个场所,表现那么多的猥亵的裸体是大不敬;这是,他说,配装饰浴室或旅店的绘画.米开朗琪罗愤慨之余,待切塞纳走后,凭了记忆把他的肖像画在图中;他把他放在地狱中,画成判官米诺斯的形像,在恶魔群中给毒蛇缠住了腿.切塞纳到教皇前面去诉说.保罗三世和他开玩笑地说:"如果米开朗琪罗把你放在监狱中,我还可设法救你出来;但他把你放在地狱里,那是我无能为力了;在地狱里是毫无挽救的了."
可是对于米开朗琪罗的绘画认为猥亵的不止切塞纳一人.意大利正在提倡贞洁运动;且那时距韦罗内塞因为作了Cène chez Simon(《西门家的盛宴》)一画而被人向异教法庭控告的时节也不远了.一五七三年六月间事.......韦罗内塞老老实实把《最后之审判》作为先例,辩护道:"我承认这是不好的;但我仍坚执我已经说过的话,为我,依照我的大师们给我的榜样是一件应尽的责任."......"那么你的大师们做过什么?也许是同样的东西吧?"......"米开朗琪罗在罗马,教皇御用的教堂内,把吾主基督,他的母亲,圣约翰,圣彼得和天廷中的神明及一切人物都以裸体表现,看那圣母玛丽亚,不是在任何宗教所没有令人感应到的姿势中么?......"**韦罗内塞(1528—1588),威尼斯画家派主要画家和著名色彩大师.不少人士大声疾呼说是有妨风化.叫嚣最厉害的要算是拉莱廷了.这个yin6*书作家想给贞洁的米开朗琪罗以一顿整饬端方的教训.这是一种报复的行为.拉莱廷曾屡次向他要索艺术品;甚至他典见颜为米开朗琪罗设计一张《最后之审判》的图稿.米开朗琪罗客客气气拒绝了这献计,而对于他索要礼物的请求装作不闻.因此,拉莱廷要显一些本领给米开朗琪罗看,让他知道瞧不起他的代价.他写给他一封无耻的信.他责备他"表现使一个娼家也要害羞的东西",他又向异教法庭控告他大不敬的罪名."因为,"他说,"破坏别人的信心较之自己的不信仰犯罪尤重."他请求教皇毁灭这幅壁画.他在控诉状中说他是路德派的异教徒;末了更说他偷盗尤利乌斯二世的钱.信中并侵及无辜的盖拉尔多.佩里尼与托马索.卡瓦列里等(米氏好友,见前).这封信这封无耻的信,末了又加上一句含着恐吓的话,意思还是要挟他送他礼物把米开朗琪罗灵魂中最深刻的部分......他的虔敬.他的友谊.他的爱惜荣誉的情操......都污辱了,对于这一封信,米开朗琪罗读的时候不禁报以轻蔑的微笑,可也不禁愤懑地痛哭,他置之不答.无疑地他仿佛如想起某些敌人般地想:"不值得去打击他们;因为对于他们的胜利是无足重轻的."......而当拉莱廷与切塞纳两人对于《最后之审判》的见解渐渐占得地位时,他也毫不设法答复,也不设法阻止他们.他什么也不说,当他的作品被视为"路德派的秽物"的时候.一五四九年有一个翡冷翠人这么说.他什么也不说,当保罗四世要把他的壁画除下的时候.一五九六年,克雷芒八世要把《最后之审判》涂掉.他什么也不说,当达涅尔.特.沃尔泰雷受了教皇之命来把他的英雄们穿上裤子的时候.一五五九年事.......达涅尔.特.沃尔泰雷把他的修改工作称做"穿裤子".他是米开朗琪罗的一个朋友.另一个朋友,雕塑家阿马纳蒂,批斥这些裸体表现为猥亵.因此,在这件事情上,米氏的信徒们也没有拥护他.......人家询问他的意见.他怒气全无地回答,讥讽与怜悯的情绪交混着:"告诉教皇,说这是一件小事情,容易整顿的.只要圣下也愿意把世界整顿一下:整顿一幅画是不必费多大心力的."......他知道他是在怎样一种热烈的信仰中完成这件作品的,在和维多利亚.科隆娜的宗教谈话的感应,在这颗洁白无瑕的灵魂的掩护下.要去向那些污浊的猜度与下流的心灵辩白他在裸体人物上所寄托的英雄思想,他会感到耻辱.
0
猜你喜欢:
- 《南史》 ○齐武帝诸子 文惠诸子 明帝诸子 武帝二十三男:穆皇后生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子良,张淑妃生庐陵王子卿、鱼复侯子响,周淑仪生
- 《东京梦华录》 ○正月 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坊巷以食物动使果实柴炭之类,歌叫关扑。如马行、潘楼街,州东宋门外,州
- 《贞观政要》 贞观四年,李靖击突厥颉利,败之,其部落多来归降者。诏议安边之策,中书令温彦博议:“请於河南处之。准汉建武时,置降匈奴於五原塞下,全其
- 《百战奇略》【解析】本篇以《必战》为题,乃取“攻其必救”之义,其要旨是阐述在深入敌境作战的条件下,打败坚壁不战之敌的指导原则。它认为,凡是深入敌国境内作
- 《新五代史》 ○符习 符习,赵州昭庆人也。少事赵王王镕为军校,自晋救赵,破梁军柏乡,赵常遣习将兵从晋。晋军德胜,张文礼弑赵王王镕,上书庄宗,
- 《悲惨世界》 一 孟费的用水问题 孟费位于利弗里和谢尔之间,在乌尔克河与马恩
- 《水经注》 ○漻水 △漻水出江夏平春县西。 漻水北出大义山,南至厉乡西,赐水入焉。水源东出大紫山,分为二水,一水西迳厉乡南,水南有重
- 《尚书》 周公作《无逸》。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
- 《宋史》 ◎儒林二 ○胡旦 贾同 刘颜 高弁 孙复 石介 胡瑗 刘羲叟 林概 李覯 何涉 王回(弟向) 周尧卿
- 《复活》 队伍很长,前头的人已经走得看不见了,后面装载行李和老弱病残的大车才刚刚起动.等大车一起动,聂赫留朵夫就
- 《宋史》 ○胡纮 何澹 林栗 高文虎 陈自强 郑丙 京镗 谢深甫 许及之 梁汝嘉 胡纮字应期,处州遂昌人。淳熙中,举进
- 《欧阳修集》 ◎墓志五首 【尚书户部侍郎参知政事赠右仆射文安王公墓志铭〈嘉祐四年〉】 公姓王氏,其先太原祁人。其六世祖某,为唐辉州刺史
- 《元史》 ◎礼乐五 ○乐服 乐正副四人,舒脚幞头,紫罗公服,乌角带,木笏,皂靴。 照烛二人,服同前,无笏。 乐师二人,
- 《孟子》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
- 《战国策》 ○秦取楚汉中 秦取楚汉中,再战于蓝田,大败楚军。韩、魏闻楚之困,乃南袭至邓,楚王引归。后三国谋攻楚,恐秦之救也。或说薛公:“可
- 《儒林外史》 话说卜老爹睡在床上,亲自看见地府勾牌,知道要
- 《宋书》 ◎后妃 帝祖母号太皇太后,母号皇太后,妃号皇后,汉旧制也。晋武帝采汉、魏之制,置贵嫔、夫人、贵人,是为三夫人,位视三公。淑妃、
- 《晋书》 ◎应詹 甘卓 邓骞 卞壸(从父兄敦 刘超 钟雅) 应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人,魏侍中璩之孙也。詹幼孤,为祖母所养。年十
- 《乐府杂录》 宫悬四面,天子乐也;轩悬三面,诸侯乐也;判悬二面,大夫乐也;特悬一面,士乐也。宫悬四面,每面五架。架即簨虡也,其上安金铜仰阳,以鹭鸶
- 《清史稿》 ◎儒林四 ○孔荫植 孔荫植,字对寰,孔子六十五代孙,世居曲阜。明天启初,袭封衍圣公。清顺治元年,世祖定鼎京师,山东巡抚方
评论
发表评论
-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于谦《除夜太原寒甚》
- 四寸之管无当,必不满也。授官、予爵、出禄不以功,是无当也。商鞅《商君书·靳令》
-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韩非及后人《韩非子·难一》
- 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
- 禄不患其不来,患禄来,而不能无愧其禄。王永彬《围炉夜话·第四四则》
-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 睢睢而盱盱,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列子及其弟子《列子·黄帝》
- 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王阳明《传习录·卷上·徐爱录》
- 无常乱之国,无不可理之民者。吴兢《贞观政要·卷五· * 平》
- 舍其所争,取其所弃,不亦君子乎?王通《中说·卷四·事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