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行楷《廿九日帖》
作者:王献之 书体:行楷 2017-12-03 11:09:49
标签:王献之,行楷,廿九日帖
王献之行楷《廿九日帖》,此帖为《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一。硬黄纸 唐摹本 行楷书。纵26,37厘米 横11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释文:
忠九代三从伯祖晋中书令宪侯献之书
廿九日献之白。昨遂不奉别,怅恨深。体中复何如。弟甚顿。匆匆不具。献之再拜。
《廿九日帖》为《万岁通天帖》中第六帖。此帖用笔秀媚飘洒,风流俊美,笔意连贯而舒展,章法生动,感之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出入右军法中,师古创新的面貌跃然纸上。
除流传的王献之楷书《洛神赋》外,其书多是行草书,此帖中有些字极近楷书,尤为难能可贵。
此帖双勾技术精妙,有下真迹一等之誉。世传王氏父子真迹,当推此帖为冠,为研究王氏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王献之书法,可方便查询。
0
纠错
王献之书法欣赏:
-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 王献之《敬祖帖》拓本五种
- 王献之《鸭头丸帖》
- 王献之草书《送梨帖》
- 王献之行草《安和帖》
- 王献之草书《兰草帖》
- 王献之草书《愿余帖》
- 王献之行书《保母帖》
- 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
- 王献之行书《思恋帖》
猜你喜欢:
- 唐摹王羲之草书硬黄本。高23.5厘米,横26厘米,共七行,五十八字。体势灵动绰约,丰肌秀骨,远胜右军《如何帖》。此卷为北宋内府旧藏,至
- 太和十二年写本 北魏时期,国家带动全民信仰佛教,其间虽然发生了太武帝拓拔焘灭佛事件,但对佛教的发展影响并不大。北魏孝昌元年(52
- 释文: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 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 具示复数字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 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 等(方)复及此似梦中
- 在云南陆良彩色 * 西面约二三公里的薛官堡斗阁寺大殿内,耸立着一块古碑,这就是全国著名的“二爨”之一的《爨龙颜碑》。它的全称为
- 卫瓘是卫铄的从伯,卫铄人称卫夫人,王羲之曾从卫夫人学书法。据说卫瓘学问渊博,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相当于流行乐坛的
- 王羲之 《游目帖》又名《蜀都帖》纸本 摹本, 纸本。11行,102字。草书 日本广岛安达万所藏,毁于火。释文:
- 【释文】胡母氏從妹平安,故在永興居,去此七十也。吾在官,諸理極差。頃比復勿勿。來示云,與其婢問。來信不得也。羲之白。《胡母帖》(十七
- 《谢鲲墓志》,1964年9月10日,出土于南京中华门外戚家山残墓中。横腰被推土机挖去数字。立于东晋泰宁元年(323)十一月。志长
- 《刘根等人造像碑》39.5×144㎝ 北魏正光五年(524年)五月刻 河南省博物院藏 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
- 下面来看看这个北魏石刻拓本北魏书法石刻《吴光墓志》民国拓本吳光墓誌,洛陽, 北魏熙平元年[516]8月26日葬,托裱摺葉,墨紙尺
评论
发表评论